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灵王:残忍又傲慢,愚蠢又自恋

楚灵王:残忍又傲慢,愚蠢又自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1/25 9:08:09

残忍又傲慢,愚蠢又自恋,这就是楚灵,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春秋楚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楚灵王。这哥们可是一朵奇葩,他本来是楚王的叔叔,后来一发狠,残忍的害死了侄子,自己登上王位。在楚国强大的背景下,楚灵王的弱点是成倍的放大,最后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康王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公子围、子比、子皙和弃疾。楚康王去世以后,儿子员继位为新楚王,公子围掌管着楚国军事,权力非常之大。有一次公子围出访郑国,半路听说楚王病重,他赶紧返回楚国,用绳子勒死了楚王,又除掉了楚王的两个儿子,而后自己继位,这就是楚灵王。

自从楚庄王开始,楚国开始一天天的强大起来,到了楚灵王的时候,楚国的底子还是非常雄厚,跟晋国并列成为霸主。有一次楚灵王想嘚瑟嘚瑟,就派人去通知晋国,我打算会合诸侯。

虽说这次会和诸侯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晋国、国、鲁国和卫国都没参加,可还是有很多国家前来捧场。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楚灵王坐在半个霸主的宝座上是洋洋得意,在跟诸侯国代表们会面的时候,他是口不择言啊,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都给得罪了。

会盟结束以后,楚灵王借着威风攻打吴国,包围了朱方城。

关于打朱方城,这里有必要做个介绍。齐国有个权臣叫庆封,他跟崔杼合谋害了国君,然后又设计陷害了崔杼,后来终于犯了众怒,就从齐国逃到了吴国。也不知道吴王怎么想的,非但收留了他,还把朱方这个地方封给了他。

这次楚灵王带兵攻打朱方城,很快就打下来了,庆封也被抓了起来,很多诸侯国都派人来庆贺。楚灵王觉得这是个扬威立德的好机会,就当着众多诸侯使者的面展示庆封,诸位看看啊,这就是杀害国君,欺凌幼主,强迫大臣跟他结盟的庆封,大家不要跟他学习啊!

哪想到庆封人虽然捆着,可嘴还是张开的,他马上回了一段,我没有像楚共王的儿子公子围那样,杀死了侄子,霸占了王位。这下子把楚灵王臊了个大红脸,他赶紧下令杀死了庆封,可是尴尬已经尴尬了。

几年之后,楚国又想对吴国动手,这次楚灵王没有直接进攻吴国,而是先攻击了吴国的小弟徐国,楚灵王亲自带兵驻守在乾溪这个地方,等待前方攻打徐国的消息,跟随楚灵王在一起的,是一个叫析父的人,这个人是个超级马屁精。

有一天楚灵王跟析父在一起闲聊,楚灵王说,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国的时候,齐国、鲁国、晋国和卫国都被赏赐了宝器,偏偏我们楚国什么都没有。你说我要是现在派人去周天子要九鼎,他会不会给我?

要说析父这小脑袋反应那真是快,他马上就回答,给,肯定会给的。以前我们楚国偏僻贫困,您的先祖穿着破破烂烂,还不能天天吃饱饭,只能给周天子进贡一些桃木弓、荆木箭。那齐国是天子的舅舅,晋国、鲁国和卫国是周天子的同族,所以他们得到很好的封赏。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楚国强大了,这些国家和周天子都怕大王您,要个九鼎,他怎么敢舍不得!

爽啊,楚灵王听到这个回应以后是精神一振,接着往下唠。以前我们楚国人居住在许国那块地方,现在许国已经被郑国占领了,你说我要是跟郑国要许地,他们会不会还给我?

这析父更不用思考了,会,肯定会的。您想啊,周天子都不敢舍不得九鼎,他小小的郑国还能舍不得一块土地吗?

遇到了会聊天的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楚灵王兴奋起来了,他接着往下进行。以前啊,诸侯们都为晋国马首是瞻,不怎么搭理楚国,现在楚国强大了,陈国和蔡国都成了我国的一部分,你说,那些诸侯们会不会害怕我啊?

析父小脸涨得通红,怕,肯定怕啊!

楚灵王哈哈大笑,析父真是个明白人啊!跟你聊天实在是太愉快了!

就在楚灵王自恋的时候,出事了。在诸侯大会上被他侮辱的国家不满,被楚国吞并的国家有人不满,就连楚国内部也是有很多人不满他的统治。这次大家同心协力,从晋国把楚灵王的弟弟给接了回来,让他做楚王。之后就有人到乾溪散布消息,楚国有新大王了,赶快回来看看吧,回来晚了就麻烦了。结果楚军是一哄而散。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坏消息又陆续传来,自己的两个儿子被弟弟杀了。楚灵王闻听之后难过的从车上摔了下来,这个时候他还不忘问身边的人,别人也像我这样疼爱儿子吗?手下人回答,比你还要疼爱。楚灵王脑袋一懵,我之前杀了那么多人的儿子,难怪会落到今天的下场了。

到了这个时候,手下人还给他出主意,有的说要他等候楚国新君的处置,有的劝他去其他国家流亡,楚灵王的脑袋摇的跟蹦楞鼓似的,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可我想要的又没法实现。

干熬了一段时间以后,手下人渐渐的离开了,楚灵王最后饿的没办法,向附近的人讨饭,可大家都说,楚王有令,不能给你吃的。就这样,悲痛外加饥饿,楚灵王结束了残忍又傲慢,愚蠢又自恋的一生。

标签: 楚灵王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楚灵王为什么在位11年都不得人心?楚灵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楚灵王

    楚灵王为什么在位11年都不得人心?楚灵王是个怎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楚灵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和评价都不算太好,他被评为是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实际上楚灵王是自立为王,他并非通过正规手段成为君王。楚灵王在位11年,最后却落得一个失去民心,被楚人推翻统

  • 楚国的一个昏君,揭秘楚灵王在位期间有多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灵王,战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楚灵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楚灵王是楚国的一位昏君,他在位的时候干了很多错事,虽然他在位期间灭亡楚国北边的蔡国,扩张了楚国的领土。可是,楚灵王对楚国百姓一点也不好,先是发动叛乱,杀死了自己的侄儿,获得了王位,很多人从心里对楚灵王并不服气。后来,楚灵王坐稳了楚

  • 楚共王为什么会用玉玺选下一任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共王,春秋战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楚共王以玉玺选下一任国君,却意外暗示了楚国五代的命运。自古王位继承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难题,为了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各帝王在选继承人上是十分谨慎。清朝九子夺嫡,可谓是历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皇位争夺,然而早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也有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王位争夺。楚庄王可谓是楚

  • 楚共王的眼睛是怎么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共王,春秋

    你真的了解中军统帅喝醉没能应召,楚共王不战而逃,白瞎一只眼睛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晋厉公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大多数都表示晋厉公是一个残杀忠臣、亲小人、好色、心胸狭窄的一个君主。像太史公对晋厉公的评价就是:“灵公既弑,其後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实际上

  • 楚庄王的春秋霸主之位是怎么来的?楚穆王辛苦一生为子作嫁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楚穆王

    楚庄王的春秋霸主之位是怎么来的?楚穆王辛苦一生为子作嫁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楚穆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一共11年。楚穆王继位期间,对外攻灭江国、六国等国,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不过楚

  • 佯装“温顺”的楚穆王,是怎么弑父夺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楚穆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楚穆王的上位之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按周公所定的“宗子维城”的世袭制,楚国的王位继承人当属长子商臣。但是楚国有“幼子守家”的风俗,王权嗣位常由小儿子继承。在周礼和楚俗之间,楚成王摇摆不定,使得君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商臣工于心计,经常送珠玉环佩来拉拢讨好成王身边的

  • 楚成王熊恽:因提前泄露储君人选而被杀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成王,楚国,太子,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虽然他通过政变杀掉自己的哥哥而夺得了君位,有着极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他北敌齐桓公、痛击宋襄公、降服江南诸小诸侯国,为楚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势的君主,却在选择继承人上面摇摆不定,并最终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刚开始,楚成王打算立儿子商臣

  • 楚国在楚成王手里强大 只是最后他死的有点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成王,春秋战国

    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下意识的就会想到楚庄王,可今天我们讲的这位并不是楚庄王,而是楚国的另一位国君楚成王。让我们来先回顾一下楚成王之前的楚国史,楚国人的祖先最早曾经侍奉过周文王,他的后代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到了南方的楚地,主要作用是为中原抵挡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且给他们的地位也不高,别的诸侯不是

  • 楚成王与楚庄王是什么关系 楚庄王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成王与楚庄王,楚庄王的成语有哪些

    楚成王与楚庄王是什么关系呢?在历史上关于楚成王的记载很少,但楚成王与楚庄王的关系到是十分的清楚,楚成王的孙子就是楚庄王,说起这个楚庄王,想必大家都知道,何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说的就是楚庄王。楚庄王有个野心十足的爷爷,就是一直意图想要称霸中原的楚成王,只可惜楚成王没有如愿,还在城濮之战中

  • 晋文公是怎么报答热情款待他的楚成王的?方式很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晋文公,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晋文公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前632年,回国继位没多久的晋文公就遇到一个难题,南方的楚国派遣令尹子玉率领大军攻打宋国,国势弱小的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人不想和楚国兵戎相见,但是更不想是去一次主持天下公道的机会。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晋国人不愿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