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耿弇是什么人?智谋堪比韩信的东汉开国名将

耿弇是什么人?智谋堪比韩信的东汉开国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3/12/8 20:04:01

耿弇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东汉的开国战争中,绝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他一门父子六人,都在东汉开国战争中出力。并且耿家后来是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两百年的家族。其代表人物为东汉开国名将耿弇,还有后人东汉军魂的缔造者耿恭,还有为大汉王朝终结北匈奴的最大功臣耿秉耿夔

出身名门,审时度势,选定刘秀

耿弇出生于公元3年, 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家相对算是名门望族。

此时正值西汉末期,王莽当权。耿弇的父亲名叫耿况,字侠游,因为通晓经术(儒家经学)在新朝时期,被朝廷征为郎官(主要职责为京城守卫),耿况还曾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来被王莽任命为朔调连率,也就是上谷太守(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调郡。太守改称连率)。

耿弇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是年少好学,熟读儒学经典。同时也喜好将帅之事。

绿林军起义后,先是派人到上谷郡招附,耿况看到新朝已经没有了什么气候,于是就在名义上降了绿林军,仍被任命为上谷在守。

很快的,到了公元23年,绿林军攻破了长安,杀掉王莽。此时的全国各地,起义军有几十分,争斗不已,旧的官吏军阀也参与其中,社会混乱,纷争不断。

更始帝刘玄即位,派诸将攻略四方。将领们大都握有重权,擅作威福,动不动就撤换原来的郡守、县令。耿况虽已在名义上归附绿林,但他的太守本是王莽任命的,因而心存疑惧,不能自安。

当时耿弇仅二十一岁,见父亲为难,便自告奋勇,要代父亲进京向刘玄上书,贡献方物,以求自固。

当耿弇走到到宋子县(今河北省赵县东北)的时候,正碰到王郎假冒自己是汉成帝之子邯郸起兵,阻断了耿弇的行程。

当时,刘秀受更始帝的任命,为大司马巡行招附河北郡县。此时的刘秀还未与更始政权决裂。

耿弇听说刘秀此时在卢奴(今河北定县)一带,考虑到就近的便利,便前去拜见。刘秀先是任命耿弇为门下吏。

但一心想要剿灭王郎,为父请命的耿弇怎会就此罢休,他找到了护军朱祐,提出要回上谷发兵,帮助国家平定王郎。

刘秀听到这事后,很是好奇,笑着说:“你这个小伙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啊。” 但可惜的是,耿弇的建议没有被刘秀采纳,只得随刘秀继续巡行。

等到一行人巡行到达冀县,这时王郎的兵锋已经迫近蓟县,刘秀想先避其锋芒,于是召集手下将领商量方略,准备南归。

耿弇再次向刘秀提出建议,他建议联合本是刘秀同乡的渔阳太守彭宠,以及自己的父亲上谷太守。征发两郡弓箭骑兵一万人,去打王郎,并且还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能打赢。

耿弇的勇气获得了刘秀的认可,刘秀指着耿弇,以信任的口吻说:“这是我北方路上的主人!”

刘秀本来准备发兵讨伐王郎,可不巧的是,这时蓟县内也有人响应王郎而作乱。刘秀应对不急,只得仓卒南行,手下官属各自逃散。

耿弇也只能先逃回上谷郡昌平。回来后,他成功的说服父亲耿况与渔阳郡彭宠定约,各发突骑二千,步兵千人,夹击王郎。

而后,耿弇和景丹寇恂以及渔阳郡将士合兵南下,沿途攻击王郎军队。其中击杀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官吏有四百多人,斩杀敌军三万人,平定了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等二十二县,这就来到了广阿(今河北省邢台市),此时的刘秀正在广阿率兵进击王郎。

耿弇带着部众从北面向南进发,在南面进击王郎的刘秀军内谣传上谷、渔阳二郡兵马为救王郎而来,部众都很担心。等到耿弇来到近前,到刘秀营中拜见,刘秀大喜过望,万万没想到,竟然又来了一支如此厉害的生力军。

当即任命耿弇等人为偏将军,加封耿况为大将军、兴义侯,允许他自置偏裨。

从此,耿弇开始追随刘秀,东征西讨,最终帮助刘秀打下了东汉统一王朝。

平定河北,战功卓著

刘玄见刘秀声威日盛,对他产生疑忌,于是想把刘秀调回长安,别派他人到河北。

消息传来,刘秀军中开始有人动摇。耿弇找到刘秀,给刘秀分析了形势,他认为更始政权失政,不值得再拥护了。所以,他建议刘秀自立,并且愿回幽州去,劝说自己的父亲及兄弟加入,同时增发精兵,以成大计。

刘秀听了十分高兴,拜耿弇为大将军,令他与吴汉北上征发幽州十郡兵马。耿弇到上谷,斩杀韦顺、蔡充,吴汉也杀掉苗曾。

不久,耿弇率幽州兵南下,随刘秀转战河北,击破铜马、高湖、青犊、赤眉、尤来、五幡、大枪等各路农民军,耿弇经常率精骑为前锋,屡立战功。

刘秀回蓟之后,耿弇与吴汉等十三路将军继续追击农民军残部,在潞东、平谷,连续重创敌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今天津蓟县)、土垠县(今河北丰润县)、俊靡(今河北遵化市),将农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在河北称帝。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与景丹、陈俊攻破厌新贼。

横扫齐鲁,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

后来,之初与耿弇联合并且一同投奔刘秀的彭宠自称燕王自立了,涿郡太守张丰呢,起兵响应。

耿弇在击败延岑后,向刘秀请求“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刘秀甚为嘉许。

建武四年(公元28年),耿弇开始进攻渔阳的彭宠。

此时耿弇,聪明的想到因父亲耿况曾与彭宠有交情,又没有家属留在洛阳,恐怕引起疑心,于是上书请求回还洛阳。

刘秀明白耿弇的用意,很是感动,下诏要他放心,并命他与王常一起屯兵涿郡。

耿况闻知此事后,马上让耿国(耿弇三弟)到洛阳侍候天子,以表忠心。

刘秀十分欣慰,封耿况为隃麋侯,命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等进攻望都、故安等地十余营垒,很快就攻下。不久后,彭宠被家奴所杀,首级献到了刘秀帐前。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遂命耿弇进讨张步。 在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兵多将广,非常难对付。

耿弇先故意示弱。张步气盛,看到耿弇此举,以为耿弇胆怯,于是直攻耿弇营地。耿弇等到张步锐气过后,自率精兵从侧面突击张步兵阵,大破张步。

战中,一流矢飞箭射中耿弇屁股,耿弇用佩刀斩断箭矢,继续拼杀。

次日早晨,耿弇不顾伤痛,继续出战。当时刘秀正好也在鲁地,得知耿弇被张步所攻,正亲自赶来援助耿弇。

部下陈俊对耿弇说:“现在张步气盛,你还有伤,我们不如休养一下,以等待皇帝援助。”

耿弇反问:“天子来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以胜利来庆贺天子与百官的到来,反而还要以贼虏来麻烦君上吗?”

说完再次带兵出战,战斗又是自清晨一直打至黄昏,耿弇带着伤,一直冲杀在前线,再次大破张步军,杀伤无数。

耿弇知道张步兵困将退,预先设置左右两翼伏兵以待。到深夜,张步果然引兵退去,两翼伏兵奋起纵击,追到钜昧水,八九十里死尸相连,收得辎重两千多辆。张步逃回剧县,兄弟各自分兵散去。

几日后,刘秀亲自到临淄劳军。群臣大会,刘秀盛赞耿弇,并将其与韩信相比。 刘秀高兴地对耿弇说:“你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不久,耿弇再次追击张步。张步逃到平寿,脱去上衣身负斧锧请罪于军门。耿弇送张步到行在,而勒兵进据其城,收降张步的兵众十余万,辎重七千余两,全部遣散他们回乡。后来。耿弇再引兵至城阳,收降五校余党,平定齐地,凯旋回京。

标签: 耿弇汉朝

更多文章

  • 耿弇有什么过人之处?刘秀为何称赞说“有志者事竟成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耿弇,汉朝

    还不知道耿弇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耿弇(yǎn),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据记载此人曾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座。并不是说他真的屠光了三百座城市的人,耿弇为人仁慈,曾在战后释放敌军俘虏,可见此人并不嗜杀,应该是指在攻城拔寨中手下军士存在

  • 秦孝文王赢柱王后华阳夫人简介 华阳夫人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阳夫人,秦国,秦孝文王

    华阳夫人(约前296—前230年),芈姓,楚国贵族,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嫔妃,深得安国君的宠爱。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安国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秦昭襄王立安国君为太子,华阳夫人因此成为正夫人。华阳夫人虽得安国君的宠爱,但没有生

  • 华阳夫人的儿子是谁?华阳夫人与异人子楚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阳夫人,子楚

    华阳夫人的儿子是谁?华阳夫人与异人子楚的关系历史上额华阳夫人没有生下儿子。传说,异人不是安国君的亲生儿子。安国君那时是储君,华阳夫人自己没有子嗣,但是很得宠,所以愿意和异人结好,认异人为继子,也好将来有个靠山。华(huà)阳夫人尊为楚国贵族,芈姓,与秦宣太后、穰侯、华阳君有血缘关系。她冰雪聪颖,美貌

  • 华阳夫人的势力如何?秦朝最后的楚戚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阳夫人,战国

    华阳夫人,秦朝最后的楚戚势力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阳夫人(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后尊称华阳太后,华阳夫人是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的的妃子,深得秦孝文王的宠爱,但是膝下无子。华阳夫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宣太后芈月(公元前?--公元前265年)的侄

  • 乐毅率五国联军攻破齐国 乐毅破齐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乐毅

    乐毅率五国联军攻破齐国 乐毅破齐之战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

  • 《乐毅论》 论述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乐毅,燕昭王

    《乐毅论》 论述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

  • 乐毅是什么人 乐毅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乐毅

    乐毅是燕国的一名大将,他原本是魏国人,后来又跑到了燕国,被燕昭王重用。而他更为人所知的是,是他被诸葛亮写进了文章里。“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能让智多星诸葛亮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定是一个非凡之人。但是,又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提出来,认为乐毅的评价不

  • 燕昭王和乐毅是什么关系 燕昭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燕昭王

    燕昭王是个很贤明的君主,他在历史舞台上出现是因为他招贤纳士而出名。史记上曾经有过记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记载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唐代诗人陈子昂曾经作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也说明了燕昭王用重金聘用苏秦的故事。燕昭襄王(前335年——

  • 管仲乐毅是谁 管仲与乐毅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管仲乐毅,管仲乐毅的故事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上管仲无疑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的人物,他在齐国担任相国的时候,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迅速富强起来。管仲最让后人称赞的是他与齐桓公开创了后代读书人的理想境界——明君贤相的格局。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与

  • 乐毅伐齐时,为什么留了齐国最后两座城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乐毅伐齐,战国

    公元前285年进行了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影响了战国走向的一场决定性的事情,那就是五国伐齐。事情的起因是齐国在十年前派出大将匡章,差点将齐国全部消灭,最后留下三座城池,十年之后燕国拜名将乐毅为统帅,率领除了秦国大楚之外其他五国先去攻打齐国,最后只剩下莒,即墨这两座城池。那么在当时五国联军为何不把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