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死后,他的好朋友高渐离是如何筹划刺杀秦王的?

荆轲死后,他的好朋友高渐离是如何筹划刺杀秦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4/2/16 15:52:13

你知道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陈子龙《易水歌》

《史记刺客列传》中,高渐离传附于荆轲传后,在荆轲刺秦失败后,荆轲未完成的使命便交与高渐离之手,荆轲的意志由高渐离继承。高渐离出发时没有易水的送别,行刺时没有傲视秦廷的壮举,双目失明的他孤身一人行使着这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为的就是延续荆轲反对压迫、永不屈服的意志。他相信即使自己失败了,但在他之后,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将这意志薪火相传。

一、生死永别

公元前227年,群雄逐鹿,秦国逐渐成为霸主一般的存在,周围国家人人自危,想尽办法与秦周旋,燕国太子丹遂派刺客荆轲意图刺杀秦王。今日,众人在那易水之上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依调而歌,便有了这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因此,苍凉凄婉的音律,让人听了无限悲痛,慷慨激昂的声调,让人听了怒发冲冠,只有这样的琴声才能为荆轲而奏,高渐离将自己的感伤与悲愤融入琴声,将自己与荆轲的情义系于易水之上。望着知己远去的背影,再看一看着白衣白帽的友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时的高渐离早已经有了舍生复仇以酬知己的决心。

燕国的高渐离与卫国的荆轲,两人都为豪爽、性情中人,骨子里都含有侠肝义胆之情,闲来无事小酌几杯,酒过三旬,和着乐声手舞足蹈,无限快哉。

就在荆轲离去之后,高渐离独坐家中想起了往昔的自己,只能以酒为伴,三杯两盏淡酒之后,便击筑奏乐放声高歌,情到之处眼睛朦胧,感叹命运无常、生无定数。再次奏起这《易水歌》,悲壮的歌声中流露出知己将逝的悲痛,无人再为这琴声而歌的凄凉,除此之外,琴声传递更多的却是孤独。

二、隐姓埋名

荆轲被杀之后第二年,秦王一统天下,立号为皇帝,随即下令追杀与荆轲有关联的人,当然包括荆轲的挚友高渐离,无奈之下,高渐离带着自己的“筑”与“善衣”开始逃亡,更名改姓后,以一个酒保的身份藏匿于宋子(现为赵县)。

此时,高渐离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击筑,对于一个性情中人来说这是最大的摧残,但他忍受着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为荆轲,为燕国报仇雪恨。

一天,高渐离听到堂上有人击筑,这时的他再也忍受不住,时隔多年再次奏起这琴声,深得在场宾客赏识。

时机已到,无须再忍,高渐离整理衣裳拿出自己心爱的筑,亮出身份,此时的高渐离再次以乐师的身份奏起悲亢的声调,将这多年来的悲痛寄于琴声中,宾客无不涕泗横流。这琴声渗入宋子城的每个角落,仿佛呼唤着人们反抗暴秦压迫的自由意志。

多年的隐忍之后,时机终于到来,秦皇听闻此事即将召见高渐离。高渐离早已有赴死的决心,就像多年前离去的荆轲一样,这一去必定有去无回。

抚琴弹奏一曲,这时的《易水歌》是为自己所奏,同样的曲调,少了些悲情,多了些豪迈。

三、舍身赴死

秦皇得知高渐离是荆轲的挚友之后,对荆轲的恨转移到高渐离身上,但秦皇惋惜其琴声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的眼睛熏瞎,让他为自己击筑。

后来,高渐离忍受着双目失明的痛,忍受着挚友离去的痛、忍受着国破家亡的痛,伺机接近秦皇,寻找着刺杀的机会。他知道这是多么的渺茫,成功的机率小之又小,但他心意已决,用自己的生命释放着内心积攒多年的悲痛。

这日,秦皇再次召见高渐离,高渐离将铅藏于筑中,即将实现在脑海上演多年的行刺计划,吾辈去意已决。高渐离昂首挺胸走进咸阳宫,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从内心感受到这宫殿的残暴之气,感受到无数亡魂逗留于此,对将成为亡魂的自己感到不是畏惧,而是自豪。

在临死之前再弹奏一次心爱的筑,再感受一次当年易水之别的悲痛,琴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咸阳宫内,将荆轲的意志传遍天下,召唤着更多的勇士。

此时,高渐离将多年的恨转化成无限的力量,靠一己之力举起筑,狠狠地撞向秦皇。荆轲刺秦的历史时隔几年再次上演,一样的结果,一样的令人痛心,最后在那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

这时,高渐离已经从一名乐师成为一名刺客,一名继承荆轲意志的刺客。也许这就是高渐离的宿命,从无名小卒,到留有千古绝唱的乐师,再到传承知己意志的刺客。得此知己,人生无憾矣。

自高渐离事件之后,秦皇再也不敢让外人近身,虽然一统天下,成为第一个皇帝,但今后的秦皇整日诚惶诚恐,因为荆轲、高渐离的故事早已传遍各地,六国的遗民也将继续继承其意志,继续反对秦皇的残暴,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渐离不再孤独。

小结

总的来说,高渐离让荆轲刺秦的意义更加饱满的衍生,反秦的义举从此拉开序幕,此后便有博浪沙铁锥袭秦王、始皇帝死而地分、陈胜吴广起义等反秦壮举,直至最后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

这一连串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荆轲、高渐离这些侠义之士刺秦壮举的传承。虽然他们的侠义之举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意志得到了传承,他们的名声更是流传万世。

标签: 高渐离战国

更多文章

  • 探索荆轲和高渐离之间的友情,刺客和乐师是如何成为知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荆轲,高渐离

    荆轲和高渐离的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朋友,是一个人内心温暖的角落,人一生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功名,但是不能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一个人一生宝贵的财富,古有伯牙子期的美谈,亦有高渐离和荆轲的传说。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他与荆轲的关系非常好。荆

  • 荆轲和高渐离:相逢于闹市,临别于易水,死于刺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荆轲,高渐离

    荆轲和高渐离的友情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有人说朋友是一首歌,其音悠扬、婉转感人;有人说朋友是一杯酒,甘冽爽口、回味悠长;还有人说朋友是人生的路,在路上一起激励一起成长。也许朋友就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朋友不但给了我们人生更多的希望,给了我们人生更多

  • 揭秘史上太子丹与秦始皇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丹与秦始皇的关系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加强联盟的两个方法,一是娶他国公主为婚姻政治,另一种是讲本国公子当着人质放到他国抵押。两国关系好的时候人质做为他国使者或者待之为上宾,交战时候作为人质或者间谍。可见这些公子开始都不知本国最得宠的人,在战国几百年期间多少这样的公子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曾经的母国,有记载的都是要么回国做了

  • 揭秘史上燕太子丹与秦始皇嬴政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丹与秦始皇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加强联盟的两个方法,一是娶他国公主为婚姻政治,另一种是讲本国公子当着人质放到他国抵押。两国关系好的时候人质做为他国使者或者待之为上宾,交战时候作为人质或者间谍。可见这些公子开始都不知本国最得宠的人,在战国几百年期间多少这样的公子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曾经的母国,有记载的都是要么回国做了

  • 打败了太子丹的秦国名将李信为什么名声不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名将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涌现出许多名将,李信就是其中的一员。据史书记载,李信年纪轻轻,英勇非凡。网络配图当初,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下旨,攻打燕国。李信先到易水,带着几千兵马把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燕王为了向秦国求和,亲手杀了太子丹,将头颅献给秦王,但李信却没有放弃,乘胜追击,终于攻破燕国都城,

  • 太子丹为了说服荆轲去赐杀亲王,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子丹,战国

    你真的了解太子丹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荆轲刺秦,是中华儿女几乎都听说过的故事,也是个令人感到无比悲伤的故事。荆轲是由燕太子丹派去刺杀秦王的,但是事情并没有获得成功,而荆轲也被杀死在了秦宫大殿之中,并引来了秦国的报复,也让秦王想要率先灭掉燕国。正是因为如此,在公元前227年之

  • 端顺皇后萧氏是什么身份?从开国太子妃到东丹国女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端顺皇后萧氏,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端顺皇后萧氏是什么身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封建时代多包办婚姻,正是因为包办婚姻,才产生很多怨偶,丈夫对包办妻子不满意偏爱妾室,妻子不被丈夫喜爱就去抱婆婆大腿,这样一来,夫妻之间越发相敬如冰形同陌路。在契丹辽国,就有这样一对怨偶,妻子不得丈夫欢心,就替婆母监视丈夫,

  • 燕国太子丹大半辈子都在做人质 却三番五次被自己的父亲所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燕太子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燕太子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期,秦惠文王还是太子时,他犯了事,由他师傅代为受罚。所谓王子犯法到底还是与庶民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君王家尊贵的身份和地位。但是,有这样一个太子,他的一生都活在屈辱与仇恨中。他就是燕国太子丹。战国时期,七国

  • 端木蓉和盖聂会在一起吗 端木蓉结局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端木蓉,盖聂

    不少观众肯定对秦时明月端木蓉和盖聂会在一起吗很感兴趣吧,而在剧情中我们也发现了电视剧和原版动漫有很多不同,那么结局端木蓉死了吗。秦时明月端木蓉和盖聂会在一起吗在电视剧中秦时明月端木蓉和盖聂会在一起吗一直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而结局端木蓉死了吗也让人疑惑,在电视剧中的结局到底是会怎样呢,剧情中,端木蓉作

  • 秦时明月中盖聂和卫庄谁厉害?卫庄最后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时明月,卫庄,盖聂

    盖聂和卫庄谁厉害秦时明月中的派别特别多,光派系就达到八种之多,分别作出以下说明。第一个:墨家,在秦时明月中以燕国为代表,这个派系他坚持仁爱为政,反对战争。小说中的代表人物:以端木蓉、高渐离为主。第二个:阴阳家,这种派系喜欢占卜,依靠占卜和五行阴阳理论来推断朝政的发展。小说中代表人物:月神,大司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