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名人故事之抗辽名将杨继业,杨继业为何被称为杨无敌?

中国名人故事之抗辽名将杨继业,杨继业为何被称为杨无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3/12/21 14:06:35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派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继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关内外的名将,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20多岁便入仕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继业便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继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继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皇帝派来的劝降使者,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 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就有了一旦契丹见到杨继业的军旗,即立刻退兵的轰动名声。人们给杨继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这以后,杨继业一直在北部对契丹进行备战。

杨继业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继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 给杨继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也使杨继业更加为宋王朝拼死效命。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騷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人美、杨继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不战而溃;只有潘、杨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就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继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侁和主帅潘人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继业率兵去打寰州。王侁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继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侁陰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 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继业气愤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 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继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继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侁、潘人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继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杨继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人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白都想把想当官写在脑门上 唐玄宗为何偏偏看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白和唐玄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言:大家印象中的李白,既是饮酒作赋的浪漫诗人,也是放荡不羁的天涯侠客,既是让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偶像明星,也是一生没当上实权官的落魄之辈。很多人对此事都感到奇怪,李白本身是一个极有才学之人,随手一挥笔就是传世名篇,而且李白并非

  • 宋太宗真的是历代王朝中最抠门的皇帝吗?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宋仁宗的文章。宋太祖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经历了许多坎坷,也知道贫困的苦恼,所以当他登上皇位后,他穿的龙袍布料也是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寝宫里的窗帘布料也是用最便宜的青布制成,可以说是非常节俭了,怎么和扣扯上关系了。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

  • 中国名人故事之千古精忠良将岳飞,岳飞的武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穷尽了一生的力量,抵抗外敌,卫国护皇。他的勇敢与机智,为他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和荣耀。可是,岳飞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民间的广受爱戴,却引起了皇帝的妒忌和不安。后来,这位英勇爱国的将军,终于被心胸狭窄的宋高宗赐死,而具体实施这件事的秦桧,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秦桧死后,岳飞被恢复名誉,并以武鄂王的身

  • 明朝灭亡前夕,自尽的崇祯为何会想起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崇祯皇帝为什么上吊前,反而想起了自己亲手拉下马的魏忠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纪轻轻的崇祯当上皇帝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魏忠贤这一伙人给拉了下来,这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那么为什么崇祯上吊前,又想起了自己亲手拉下马的魏忠贤,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

  • 手心手背都是肉 汉文帝的两人女儿为何同女不同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文帝女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窦太后喜欢她,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皇帝对她都极为优待。十个手指有长短,同女不同命,皇帝家的女儿原来也不例外。窦皇后与代王妃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在历史上的出镜率相差如此之大,后人推测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二人的母亲并非一人,即皇

  • 长安作为唐朝时期的都城 李白为何呆了一年就远离了长安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白离开长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位风华绝代的天才诗仙,个性张扬的千古奇才,李白留给我们无数的遐想空间,走进长安,名满天下的他,心想肯定会受到唐玄宗特别的器重,在人才济济的大唐王朝翰林院,李白到底会有什么惊天动的作为呢?面圣之前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

  • 刘恒为什么要对付唯一在世的弟弟刘长?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长乐宫病逝,享年62或53。继承刘邦位置的是他的嫡长子刘盈,也就是汉孝惠帝,然而其他的儿子却要因此遭了秧。因为太后是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其实吕雉也是可怜人,年纪轻轻嫁给刘邦。独自操

  • 秦孝文王做了三天皇帝就死了 历史上的秦孝文王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文王的继承人,孝文王简介,秦孝公是什么病死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孝文王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孝文王是秦朝历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他从辈分上可以算是秦始皇的爷爷辈了。但是他却只做了三天的皇帝就驾崩了。这里面主要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秦昭襄王活的太长了。像《康熙王朝》里面太子造反的时候,太子就说天下岂有40年太子的道理。康熙的长

  • 孙权登基之后,他的兄弟姐妹都是什么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孙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我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称帝后都会给予自己的兄弟侄子们极高的待遇,让他们可以衣食无忧,做一个富裕的皇亲国戚。然而在三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位开国皇帝十分的“小气”,他的江山是兄弟们一起帮他打下来的,可是在他称帝后,兄弟们却没有分到

  • 羹颉侯是什么职位?刘邦为何要给自己的侄子这个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前202年,韩信等汉初分封的诸王上书请刘邦为帝,一番假意推脱之后刘邦在长安登基,是为汉高祖。然而在坐稳江山之后,刘邦却开始剪除那些异姓王了,随后便分封刘氏宗亲。张雄刘伯已经过世并未受封,而次兄刘喜被封为代王、四弟刘交被封为楚王,长子刘肥为齐王,侄子刘濞为吴王,堂兄刘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