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甘心拜马超为师?

揭秘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甘心拜马超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62 更新时间:2024/1/17 12:17:35

曾经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的马超,入川以后他的部队似乎并不是特别出彩,不过历史有的时候并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的,其实马超军团对于蜀汉军队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刘备死后的一段时期内诸葛亮的用兵方略都是从马超那里现拿现用的。

先说一个题外话,就是马超是否受蜀汉的信任和重用。事实上马超在刘备属下,是比较得到重视的。他的贡献不在北方,而在西陲,蜀汉立国以来东南北三个方面不断爆发战争,西部却一直保持和平而友好的氛围,这就是马超和他的军团的功绩。要知道那些青藏草原上的半开化部落,从来不是友善和爱好和平的,而且他们对于富庶的西川坝子,正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没有马超这位"神威天将军"和他死后军团的余威,蜀汉在西部安得如此从容? 这种局面一直到蜀汉拥有了另外一位在西方富有威望的将领--姜维才得到改变,那时,随着马岱的去世,马家的军团也已经完成了与蜀汉中央部队的融合。

网络配图

马超的威望,一方面是家族的传统,另一方面,西方的少数民族在川西丘陵地带和马超交战,也毫无取胜的希望。汉朝的统治方法,所谓王霸间杂,对马超这样的封疆大吏,累世公侯有一套特殊的管理方法,就是"羁羁",意思是不给您犯罪的机会,我们就能做好君臣。给马超的责任恰到好处,又对国家没有威胁。汉的君王之术认为用个人感情决定信任是君王的大忌,忠不忠是在变化的。

有人问,为什么刘备出征东吴不带上魏延马超?是不是不信任?后方空虚,这二位一个防备西陲,一个拱卫汉中,(诸葛亮和赵云则是蜀汉的战略预备队,)谁也动不得,把家都交给你们了,这是最大的信任。刘备和诸葛亮善于用人,连刘巴那样明说要投曹操的都能容,对马超的运用自然更是蜀汉的重要棋子。从战略上说,蜀汉为马超设计的未来是凉州,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去哭马孟起并非多事,此时北伐主要目的就是夺取雍凉,以凉州,益州两州的实力为后盾来图谋进取中原(荆州失去后对隆中对的修正),没有了这位身经百战又熟悉西部情况的名将,孔明大概有痛失一臂的感觉。毕竟,马超的所谓反复,都是以反曹为基础的,和吕布的有奶就是娘不是一回事。

首先,蜀军吸收了马超军的特长,第一,重视纪律和正规化的军事规章,包括奖惩,等级等,这较多保留了古罗马军团的特色,而中国军队在纪律上更多的依靠主帅的督促和威严。所以才有诸葛亮出祁山时"戎阵整肃"三郡望风而降的效果。古称诸葛善于治戎,当是指此;第二,重视技术兵器的使用,而不单独依赖军人的勇猛。蜀军在武器制造上面下了很大功夫,摧山弩,浦元刀,孔明灯,后来到晋朝将领之间还以诸葛时代的铠甲做为珍贵的礼物,因为它能够挡住飞箭,其他朝代的军队很少有如此重视技术兵器的,大多是谋略型的军队;第三,重视步兵和阵战,这也和蜀汉没有良好的马匹有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谓九宫八卦阵,实际上是后人的创造,真正对魏军构成严重威胁的诸葛战阵,我推测和罗马军阵,就是所谓的鱼鳞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惜,这是没有佐证的。但是丛蜀汉的军令看,面对魏军袭击,第一个动作就是结阵,蜀军即使被围,也是结阵而斗,很难消灭,这让我想到斯巴达克斯突破克拉苏的防线时,罗马军的反应:"他们立刻结成无数个圆形的,三角形的集阵,竭力抵挡着角斗士的骑兵的砍杀"。

网络配图

其次,针对马超军团的弱点进行了若干改进。第一是以硬弩代替标枪,对于瘦小的川军来说,标枪即难以使用又不便携带,射程也有限,而弩则兼有标枪和弓箭的优点,因为使用机械力并能够瞄准,它的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弓箭,当魏军骑兵扑向蜀军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总是飞蝗一般的羽箭!著名的魏将张颌就是丧生弩箭之下,他负伤的时候还无法相信有如此凶猛的箭矢。而魏军在打败马超之后反而不再发展弩箭,大概和沉重的弩箭与骑兵不相容有关吧;第二是以车辆代替斯巴达盾牌,蜀军遇到袭击的时候是以车辆结成外围,所谓西羌的铁笼车其实正是蜀军的真实写照。车,掩护的能力更大,同时功能也更多样,可以担负运输的任务,还加强了机动能力。从史书上看魏军面对象移动长城一样的蜀军,真是一筹莫展。罗马军阵在依托阵地进行防御中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蜀军在攻击上多是正面推进辅以骑兵

袭击,而退却中总是从容退去,让魏军无机可乘。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要求马谡要"当道下寨",因为这样在寨前摆开类似罗马军阵的蜀军可以说无法击败。马谡只看到双方军队数量相差不大(指张颌的前锋),但是没想到他的兵不是训练来打快速冲击的,所以即使占了地利,也打不过魏军的骑兵。

看三国,蜀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用计。不但诸葛亮用计,还有张飞,关羽,等等。不过,如果回归历史,就会发现,蜀汉前期的计策,比如黄忠定军山,张飞长板桥都确有其事,后期诸葛亮的计策,则多是为了烘托诸葛的智慧,虚构居多,比如诸葛装神,空城计。其实,蜀汉前期这些精彩妙计下面掩饰的是军事方面的软弱,从徐州时代起,刘备军在硬碰硬的战斗中就很少能够取胜。但是蜀汉后期经过诸葛重建的军队和魏国对阵,的确是经常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把魏军堵在营里打的不敢出来。其战斗力可见一斑。但是,蜀军也同样继承了马超军团的缺点,比如攻坚能力不强,这在陈仓之战中有所表现,后期司马懿一躲进营寨蜀军就没办法也是例子。再比如对后勤依赖严重,这是技术型军队的通病,后勤一旦出问题,就无法完成作战,对比蒙古兵喝马奶就能纵横天下,缺点就太明显了。

网络配图

马超军团最后的闪光,是马岱在后退中突袭斩杀陈造的战斗,在鱼鳞阵交替的掩护下,蜀军从容后撤,追击的魏军精骑在没有能够使用他们的马刀时就被射杀的尸横遍野,少数冲进蜀军阵内的魏军立即被有组织的围困,绞杀,待魏军阵容少乱,井然有序的退却军中突然杀出一支轻骑,直取对方指挥部,一阵风般斩杀对方主将后一击即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灭掉数十个国家却易被忘记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要介绍一位容易被大家忘记的皇帝,他的攻击绝不再武帝之下。那么,此人究竟是谁?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个皇帝对外出击,有的保证了中原大地的安定,有的开疆拓土。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没有成吉思汗(至少教科书说他属于中国)、汉武帝等善于开疆拓土的皇帝出名,但却打下了现如今中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在

  • 曾国藩为什么能镇压太平天国?看简单的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重臣之首。建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战绩。如果当时太平天国没有曾国藩的镇压,恐怕后来的事情就真的很难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曾国藩是一个儒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镇压天国起义呢?我这里,就分几个方面,举一些例子来让大家有个简单的理解吧。网络配图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核心

  •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虽然功高盖世却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朝自朱棣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后,这样的恶果就彻底深种了。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个人正是朱棣的儿子朱高旭。有人称他是历史上最作死的一个人,也有人称他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个人。历史对一个人的描述总是褒贬不一,毕竟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眼里部分的他,而不是真实全面的他。网络配图靖难之时,他多次救助自己的父亲燕王朱棣

  • 揭秘:清廷最勤勉的皇帝雍正帝暴死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是清廷最勤勉的皇帝,也是性格最为暴戾的一位,他只为时间不算很长,他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中。网络配图官方记载说他是忽然发病身亡。作为第一手资料的《起居注册》中这样记载:“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

  • 揭秘为何这个人诸葛亮 一定要拉着他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瑜死后诸葛亮与何人去吊丧,为什么诸葛亮要绳子断了才埋,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秘不发丧

    此人勇猛无比,战功赫赫,可以称得上是蜀国的一根擎天柱,但是为何在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拉着他一起陪葬,难道是生前两人不对眼,在临死前诸葛亮一定要拉她陪葬,或者是什么不得已的原因,让诸葛亮要杀功臣,自毁自己的名誉。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

  • 形象重要性:明朝两广总督靠装逼无敌于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名臣大将总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明朝韩雍,曾长期提督两广军务,平定叛乱无数,就喜欢用法术统驭部下,在下属面前永远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明朝时韩雍镇守两广,律令森严。除了一,二名贴身的亲信以外,其他人一律不许进入内室,不允许别人接近自己。网络配图一天,韩雍在后厅宴请

  • 丧心病狂的皇太极为何要将姐姐千刀万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缔造者,膝下子嗣共十六人。为了登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诸皇子之间陷害使绊异常激烈。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继承了王位,史称崇德皇帝。事实上,按照尊卑长幼排序来讲,这个皇位怎么也轮不到皇太极,三皇子莽古尔泰才是皇位的正宗传人。皇太极只是一个妃子的儿子,相比之下,就显得出生卑微了。网络配

  • 明朝官场:田大益对万历破口大骂反而被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个大臣敢于去指责皇帝的言行错误甚至用污秽之言大骂皇帝,轻则被革官削职,重则人头落地。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大臣却是吃了豹子胆!网络配图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川人田大益考中进士后被分去当了县长。因为颇有政绩,田大益几年后便被提拔为兵科给事中——虽然还是七品芝麻官,但身份变了

  • 吴三桂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因何错失了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为明朝名将后投降于清,后来想要造反后被康熙平定。其实此前他是有机会统一中国的,最后他因何原因错失了机会呢?网络配图1673年,清朝皇帝康熙决定撤藩,狗急跳墙的吴三桂联络尚可喜、耿精忠等等汉族藩王反动叛乱,起兵讨清,一路势如破竹,饮马长江,巅峰时期拥兵40万,席卷江南半壁江山,但最终功败垂成,被

  • 盘点明朝历史上十大名将:开国将领徐达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明朝是由朱元璋农民起义建立,亦由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频繁不断的战乱自然会出不少有名的五将,今天我们来看看能排进明朝前十位的五将有哪些?网络配图第一、徐达,开国第一名将,不仅有能力,人品还很好,人见人爱。第二、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