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献忠占领四川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有何种所作所为?

张献忠占领四川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有何种所作所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4/1/2 17:42:13

大家好,说起张献忠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末清初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其中尤其以南明小朝廷、西北大顺军和已经入关的清军为盛。而就在这三方你争我夺,逐鹿中原的时候,还有一部不可小觑的势力,此时正盘踞在四川,那就是张献忠的大西军。

关于大西军的所作所为,很多史料都做过记载,比如《欧阳氏遗属》,或者是当时跟随张献忠的西方传教士所写的《圣教入川记》等等,都能为我们提供史料佐证,今天我们就结合史料,客观的阐述大西军在四川的所作所为。

在讲述大西军以前,我们先要分析一下明末四川地区的基本情况。除去官军外,川东活跃着被称为摇黄十三家的农民军,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明末乱世,官军的军纪尚且尔尔,农民军的军纪更是参差不齐,其中自成部军纪最好,张献忠部算平均值,而摇黄十三家则军纪极差,甚至达到杀人取乐的地步,官军多年围剿却一直不能根除,这股势力也就是四川地区的“坐地户”。

而大西军则是在1644年春天,水陆并进四川并与2月攻占万县,后于6月攻克培洲,这里为什么要在万县逗留4个月呢?据记载是因为粮草不足,随后张献忠一鼓作气于当月20日攻克重庆,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显露出残暴的面孔,他下令将守城的官军砍掉一只手后释放。

然而,张献忠并不满足重庆一隅,稍作休整即发兵成都,也正是此时,李自成任命的四川节度使黎玉田率兵进入川北,此时的四川,官军、大西军、大顺军、地方农民军,各自盘踞,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八月初九,大西军攻破成都,至此,四川大部落入大西军控制,此时的张献忠志得意满,自己坐拥天府之国,而闯却在山海关吃了败仗,所幸丢弃了大顺政权的爵位,自立为王,并随后称帝,国号大西,定都成都。

称帝后的张献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方面发兵将闯军赶出四川,另一方面整顿军纪,拉拢地方乡绅,此时的四川还是比较安定的。但是短暂的安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急转直下,一方面,大西政权的横征暴敛搞得地主乡绅怨声载道,另一方面,随着南明小朝廷的逐步建立,很多西川人心系南明,而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势力也对地主乡绅百般拉拢,并缕缕反扑大西军。

因此,张献忠希望借助一场对外战争缓解内部矛盾,于是派出麾下干将李定国进攻汉中,却被大顺军挫败,屋漏偏逢连夜雨,川北作战失利,川南的明军再次反扑并与1645年春攻占重庆。

接连的失利导致大西政权更加动摇,统治区内各方势力纷纷起义,很快大西军只能龟缩川西一隅,形势的急转直下也严重挫伤了张献忠的“玻璃心”,他开始变得暴躁,下令剿匪,而这种无差别的剿匪导致了川西地区大规模的屠杀,但是此时张献忠还是有“底线”的,屠刀暂时只落在了“外人”头上。

然而,随这成都地区的乡绅集体出逃,这成了压倒张献忠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自认为,自己不输任当世豪杰,却被自个而百般拉拢的乡绅背叛。

1645年11月,张献忠借口举行“特科”,下令将各府县生员全部送往成都并全部杀死,随后又下令屠城,连成都的百姓都不放过,还不过瘾,又将屠刀瞄准了大西军官员的家眷,凡是有违反军纪者,皆杀之,此时的大西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随着清朝入主中原,清军开始发兵入川,张献忠自知不敌,遂焚毁成都,开始流窜,后来就发生了我们很熟悉的江口沉银,而张献忠也在清军的围剿中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上,很多人习惯将明末四川的惨状全部归结在张献忠身上,其实这并不客观,张献忠的屠杀主要发生在人生的末期,此时大西军的势力范围仅剩川西地区。因此,川西地区的杀戮的始作俑者是张献忠这样归纳才是比较客观的。总结大西政权,可以说是一个疯子带领一群能打的士兵,导致的一场悲剧,如果张献忠晚年不过分杀戮,大西军的军心也不会如此涣散,四川的历史走向也可能有不一样的轨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胡亥真的很昏庸吗 历史上的胡亥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为什么把皇位传给胡亥,秦二世为什么那么昏庸,秦二世胡亥之墓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非常多,因为懦弱无能被世人看不起的皇帝也是数不胜数,毕竟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是真的长啊!一般都认为胡亥是个正儿八经的贪生怕死的傀儡皇帝,觉得他就是赵高的统治工具,其实不然,要是胡亥果真是一个没用的家伙,那么对于

  • 薄昭与汉文帝是什么关系?完美诠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论薄昭被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汉文帝舅舅薄昭

    每当一提起薄昭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古代有这么一句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话是这么讲,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又有多少人被如此“执行”?而汉文帝恰恰是个例外。汉文帝是薄姬的儿子,在他未称帝前,薄姬跟他吃了许多苦。而在他即位以后,薄姬受到了极大的优待

  • 宋太宗赵光义最高光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一举拿下北汉,完成了赵匡胤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后代,赵光义的皇后是谁,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

    说到宋太宗赵光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976年赵光义继承宋朝皇帝的职位时,当时尚有浙江的吴越和山西的北汉两个独立政权尚未纳入帝国的统治。由于北汉向辽国称臣每年都要向辽国缴纳赋税,来换取辽国的支持对抗宋朝的军队,所以自赵匡胤开始,宋朝一直采取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打算平定南方后,再集中资源,一

  • 秦二世昏庸残暴又能折腾 胡亥为什么还能当上三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二世为什么这么残暴,胡亥是不是昏君,胡亥墓

    对秦二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秦王朝的灭亡,《史记》里面这样记载,在秦始皇嬴政死后,秦二世胡亥伙同宦官赵高,李斯擅自篡改了之前秦始皇的遗诏,逼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就是自己的哥哥,然后登上王位。登基后昏庸无道,贪玩享乐,最后导致天下大乱,大泽乡陈胜,吴

  • 钟会灭蜀步入人生巅峰 钟会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果姜维和钟会谋反成功,钟会姜维为什么失败,三国邓艾如何灭蜀国的

    对钟会谋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灭蜀首功之臣。他一生之中最辉煌的时刻就是灭蜀,其余的时间都在算计别人,堪称是曹魏时期司马家族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司马家族中的机密事宜他几乎都参与谋划,甚至有人将他比作西汉张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何以要在

  • 子婴作为傀儡皇帝无权无势的 子婴是如何杀了赵高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无权无势的句子,难点不仅在于让无权无势,赵高为什么立子婴为王

    对子婴和赵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过程中病逝。赵高就利诱威胁李斯篡改诏书,拥立胡亥为皇帝,称秦二世。秦二世期间,胡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所有大权被赵高一人独揽。因此赵高开始排斥异己,首先杀死皇帝最信任,也是位高权重的蒙氏兄弟,子婴向

  • 蒙恬手里握着30万重兵 蒙恬为什么会坐以待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恬三十万大军去向,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去哪了,蒙恬一枪倒

    对蒙恬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然有统一六国之功,但秦始皇还是逃脱不了岁月的摧残,最终死在了出巡的路上。之后,赵高封锁了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并胁迫丞相李斯发动了沙丘之变,伪造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蒙恬等人。这里就令人产生了一个疑惑,手握30万重兵的蒙恬为何坐以待毙

  • 为何始皇不死不敢反 秦始皇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汉代开国之君,世人称之为汉高祖。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首次完成中国统一,建立秦朝。受中国历史分朝划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刘邦是汉代的人,秦始皇是秦朝的人,两个人生活在不同

  • 道光帝不好声色,后宫为什么还那么多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道光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道光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在位30年的时间,以生活节俭、不好声色闻名。比如道光帝继位不久,就发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以自己作为榜样,号召全天下的官员重义轻利、抵制声色。可是我们通过一些档案史料,却发现不好声色的道光帝,一直广纳美

  • 堪称西汉的“包青天”,张释之在历史上有多铁面无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张释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却很难实现。毕竟王子出身皇室,是皇帝的家人,谁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去秉公执法呢?可是历史上确有一位狠人,他刚直不阿,竟然敢于扣押皇太子!谁都知道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那么这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