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成器主动让出皇位,最终成就了大唐盛世

李成器主动让出皇位,最终成就了大唐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3/14 9:58:09

皇太子又称作储君,是一个王朝皇位的接班人,在中国历史上,多少人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惜兄弟之间手足相残,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但是在唐朝历史上,也曾有一位皇太子,居然主动让出皇位,既避免了宫廷政变,也成就了大唐的盛世,他更是留下千载美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这位主动让出皇位的皇太子名叫李成器,又名李宪。李成器出身皇室,他的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武则天,伯父是唐中宗李显,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按照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李成器是应该做皇帝的,他出生于679年,是唐睿宗的嫡长子。文明元年,唐睿宗李旦即位,年仅5岁的李成器被册封为太子。

不过到了天授元年,唐睿宗李旦的母亲武则天夺取了皇帝,降封李旦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被降为皇孙,“与诸弟同日出阁,开府置官属”。后来武则天改立李显为皇太子,至此李成器由皇位继承人彻底沦为普通的宗室王爷,被封为寿春郡王。唐中宗即位后,李唐内部矛盾重重。

唐隆元年,唐中宗李显暴死,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她扶持李显幼子李重茂即位,然后自己把持朝政。这年六月,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郡王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宫廷政变,将韦后一族斩尽杀绝,史称“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再度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的皇帝。

李旦即位后,继承人问题随之产生,该立谁为皇太子呢?按照礼制,身为嫡长子的李成器应该被重新立为太子,但是在这次政变中,皇三子李隆基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唐睿宗非常纠结,“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如果继承人的问题无法妥善解决,未来还会发生类似玄武门之变的政变。

当年李渊即位后,册封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但是皇次子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南征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李渊没有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致使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就在唐睿宗犹豫的时候,李成器主动站了出来,他主动提出放弃皇太子的位置。

李成器说:“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李成器“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与此同时,李隆基也表示谦让,“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最终唐睿宗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他在位前期开创了唐朝最鼎盛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当然与李成器的谦让有着直接关系。李隆基即位后,对大哥没有丝毫猜忌,兄弟关系非常亲密,李成器也非常谨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开元二十九年,李成器病死,唐玄宗闻讯“号叫失声”,非常悲痛,并追封大哥为“让皇帝”。

北宋文人苏辙对这段历史曾评论道,“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指李成器)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盖古今一人而已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隐士卢藏用是什么出身?一直得不到重用的他是怎么引起唐玄宗的注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隐士什么意思,唐玄宗和唐三藏什么关系,孟浩然触怒唐玄宗

    隐士卢藏用是什么出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古代很多统治者都喜欢去深山老林里找高人隐士当高参。可以说,隐士和牛人、高人基本可以画等号。由此,隐居成了一条做官的通天捷径。于是就催生了一批贪图升官发财的冒牌隐士,唐朝时的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卢藏用出身名门,他爷爷当过财政部

  • 李世民的一场失误战争,本来可以踏平高句丽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富池口之战,李自成投降了几次,李世民最后一次出征

    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十余万大军,向辽东进军。大军出发过程中,李世民说道:“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在这场战争中初期,唐军屡战屡胜,不过却因李世民的致命失误,唐军最终战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

  • 朱元璋滥杀功臣,那他为什么不动沐英?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何不杀沐英,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沐英,朱元璋未杀的功臣有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沐英虽然姓沐,其实是朱元璋的义子,朱元璋和马皇后向来把他当亲儿子,别说沐英没犯什么错,就算真犯了,估计朱元璋也会网开一面,不会让他落到太惨的结局。后世对朱元璋有很多误会,许多人认为他滥杀功臣,残暴不仁。但是,黔宁王沐英的存在,体现了朱元璋

  • 刘秀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杀过开国功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为什么杀了开国功臣,刘秀算开国之君吗,刘秀多少岁称帝

    光武帝刘秀在“云台二十八将”等功臣的辅佐下,建立东汉王朝。刘秀在位23年期间,没有杀过一位功臣,也没有一位功臣造反,君臣关系非常融洽,因此后人称赞“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那么刘秀称帝后,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般而言,皇帝屠杀功臣的原

  • 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死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会怎么样,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晚年对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将哥弟儿子全部杀死,为什么不杀女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按当时一般的政治规矩,很少有处死妻子和女儿的。犯罪被灭族,一般的做法是诛杀男丁,妻女就没为奴婢。像上官婉儿就是这种情况,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芝被武则天所杀后,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沦为奴婢。皇

  • 邛成太后是什么出身?戏剧人生却尊贵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锦绣未央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戏剧人生,大宋宫词受益是谁的孩子

    对邛成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皇后要么是皇帝发妻、要么是深得君心的美人、要么就是背后有足够强大的依靠……无子无宠甚至无娘家背景的女人,想在古代后宫里稳坐后位基本不可能,但历史总有特殊,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就是这样一个特殊体。王氏没有高贵的出身,她只是

  • 赵匡胤夺得柴家天下后,为什么没有对柴荣子嗣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对不起柴荣,柴荣先生,赵匡胤黄袍加身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得柴家天下后,为何没有杀柴荣子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所有开国皇帝都非常惧怕以前的皇室子女。特别是前任皇帝的儿子,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找到并杀死他们。毕竟留着前朝皇子真的很危险。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的号召力来

  • 慈禧掌权长达40多年时间 期间慈禧的地位为何无人动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太后为什么能稳固掌权,慈禧太后权力怎么那么大,慈禧是怎样控制大权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权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清末的时候活跃在政坛的一个女人,垂帘听政四十余年的时间,牢牢地把控着清末的朝政大权。在封建王朝,关于女性的时代彻底终结于她。慈禧17岁入宫,成为了咸丰帝的秀女,摇身一变成为了咸丰的兰贵人。咸丰的身体时常不好,每当这时候,

  • 刘统勋:乾隆朝第一名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的爱臣有哪些,乾隆刘统勋,乾隆是刘统勋之子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正准备早朝的乾隆帝听到了一个噩耗,领班军机大臣乘轿至东华门外,突然发病。乾隆帝急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药赶往,但为时已晚。对此乾隆帝非常悲伤,他亲临其家吊唁,甚至痛哭流涕。那么这位让乾隆帝哭泣的大臣究竟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此人就是堪称乾隆朝

  • 一位舍命救主却被忽视的三国名将是谁?典韦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中的典韦在历史上有多厉害,主为我们舍命,舍子救主剧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位舍命救主却被忽视的三国名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常有“老不看三国”之说,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很多的太多的心机较量和战场杀戮,不适合老年人的养老。这也侧面可以反映出罗贯中先生的妙笔生花,《三国演义》中有太多的英雄值得人们去纪念。今天小编就不跟大家提那些家喻户晓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