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有多虚伪,看她如何玩弄祖制就知道了

慈禧有多虚伪,看她如何玩弄祖制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3/12/20 5:19:00

若说慈禧不在乎祖制,估计她会从陵墓里跳出来。戊戌变法时,她镇压维新运动的最大借口就是“光绪违反了‘祖宗之法’”。然而,若以为慈禧很将祖制当回事,那也是大错特错了。

清朝开国之初,顺治鉴于明朝宦官专权的教训,明确规定,“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等的太监“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之后的皇帝对这个祖制都比较尊重,到了慈禧时期,历史悄悄地转了个弯—可以说,慈禧第一次执掌权柄就是从违反祖制、让太监干政开始的。

网络配图

咸丰在承德病死前,遗命以肃顺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慈禧不甘心大权旁落,派心腹太监安德海窜回北京,串通奕䜣密谋联手夺权。奕䜣第一时间承德行宫发了要求奔丧的折子,被肃顺等人立马驳回。慈禧不肯放弃,再次派安德海进京,宣奕䜣来承德。最终,奕䜣和慈禧成功发动政变,“劳苦功高”的安德海也因此晋升为总管大太监。

有了第一次违反祖制,此后慈禧便开始了习惯性违规。肃顺等人被“修理”之后,奕䜣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力一把抓,位高权重,安德海便不时向他要钱要物。起初奕䜣有求必应,后来这样的事太多了,奕䜣开始拒绝,并告诫他:“国方艰难,宫中不宜多取。”

安德海无法接受,他自恃办事机敏,颇得太后信任,不断在慈禧面前说奕䜣的坏话。太监诬陷大臣、妄议朝政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慈禧却将个人恩怨放到了祖制前头,非但没有惩罚安德海,反而找了个借口将奕䜣革职。

同治八年(1869年),久在宫闱的安德海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并借机敛财,请求慈禧准许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皇帝婚礼所需之物。太监出京城是皇家大忌,开国以来一向严厉禁止,慈禧居然答应了。得到慈禧的支持,安德海狂妄到了极点。他以太后钦差自居,穿着御赐龙衣,率领妻妾、官兵等数十人沿运河南下,船上又是设宴又是演戏,极尽享乐之能事。最后,忍无可忍的山东巡抚秘密请示与慈禧有矛盾的同治、奕䜣,将安德海杀了。

网络配图

慈禧将祖制当成玩偶,想要就要,想丢就丢,自然有利益盘算的因素。当初派遣安德海串通奕䜣搞政变,是为了夺取权力;后来放纵安德海在自己面前说奕䜣的坏话,是希望巩固自己的权力;允许安德海出皇城,则是权力巩固之后,希冀收买“身边人”的人心;至于后来假借祖制的名义镇压维新变法,更是为了与光绪争夺最高权力。

在封建帝制环境中,高居金字塔尖的人常常喜欢炫耀不被制约的特权,慈禧也不例外。如果说,慈禧在与肃顺、奕等人的权力斗争中违反祖制,更多地是为了向太监借力的话,那么在大功告成之后还要违反祖制,则明显有一种“我权力通天,想干什么,谁奈我”的意味。炫耀特权,是要显出个人的高不可攀,更是想警告下位者,希望他们安于现实地位,不要捣蛋。

网络配图

“祖制”在皇权时代相当于宪法。当上位者不将它当一回事,却要求下位者老老实实遵守规矩,这只能是一种幻想。皇家政治玩到最后,往往免不了崩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权力失范导致人心涣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女人 为何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最爱的四个女人,汉武帝的四个女人是谁,汉武帝宠爱的五个女人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五代皇帝。他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不朽丰功伟绩,不仅使汉朝在他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同时,汉武帝刘彻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物。做为一个“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男人,

  • 为什么有人提出“清朝之亡始于乾隆”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般人总会这样认为,为什么要质疑,三个代表提出

    乾隆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历史有他的功绩,现在搬上荧幕最多的也是他。乾隆1736年登基,1796年让位于儿子嘉庆,又当了3年有实权的太上皇,自称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一生风流快活。上学时学历史都知道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盛世是“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但是一个在鼎盛时期而且拥有众多如纪晓岚、刘墉

  • 历史上刘邦并不是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书上的刘邦,历史上的刘邦和吕后,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司马迁的《史记》中,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狎侮”人,且“好酒及色”,做了亭长,还常常装神弄鬼赊欠酒钱;大臣高起、王陵直言“陛下慢而侮人”。看上去,刘邦不仅是个傲慢无礼的家伙,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司马迁是个受刑罚的中书令,涉及到当朝高祖皇帝,当然不敢乱写。网络配图刘邦的形象就此定格,后来的

  • 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樊哙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樊哙是什么人物形象,樊哙的出身,樊哙厉害吗

    樊哙和刘邦的君臣情谊很像张飞和刘备,他们的关系甚至比张飞和刘备的桃园结义还要更密切。樊哙在刘邦没有称帝,没有拥有很大的实力的时候就娶了刘邦老婆的妹妹做妻子。樊哙变成了刘邦的妹夫,两人之间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樊哙一生几乎都在追随刘邦开创事业,樊哙的性格也主要体现在了追随刘邦打拼天下的过程中

  • 史上有位王爷曾造反 持续43天就宣告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专情的王爷,高长恭不死北齐能晚几年灭吗,明朝篡位的王爷有几个

    在明朝时期燕王朱棣曾经举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在这次靖难之变之中,朱权曾经也是朱棣被迫的队友,朱棣将朱权的朵颜军队兵权收走最终在战场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成为明成祖之后的朱棣并没有因此而感谢他,甚至答应赐予朱权的沃土也没有给他。网络配图最终这位曾经在靖难之役中付出很多的王爷不仅没有得到优厚的待遇反而像被

  •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哈! 《三国演义》里边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有啥不一样?由于时刻的久远和说书人的以讹传讹,诸葛亮的真实形象现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前次有人发个帖子,说诸葛亮也算军事家,不敢苟同,写一篇小文论论诸葛同志究竟是如何一个面貌: 草庐三顾:听易中天教师的百家讲坛,里边说诸葛同志本来

  • 明熹宗选妃秘闻:太监检查之仔细堪比现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连一根体毛都要看仔细。清代文人纪晓岚所著的《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详细记下了明熹宗朱由校选妃子的全

  • 唐朝名将王君廓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何极为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君廓,唐初名将,早年曾聚众为盗,打家劫舍,霸占井径,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图片来源于网络义宁元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派人招降王君廓。韦宝、邓

  • 他是著名的多情公子 也是富贵花丛中的惆怅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55年1月19日,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诞生了一位幼小的生命,他的体内流淌着纳兰世家的血液——一个富贵、显赫的家族。父亲,纳兰明珠为权倾朝野的宰相,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容若的曾祖父,是女

  • 乾隆真的有“香妃”吗?琼瑶阿姨写的竟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是真的吗,真实的乾隆是什么样的人,乾隆皇帝身世真相

    香妃,一个自异域而来,体带异香、美艳绝伦的女子,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到底是民间的演绎,还是真实存在过?滚滚红尘,宫阙千重,香魂何在?据传,乾隆时期,回部发生叛乱,清军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俘获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丽质,更奇的是她通体会散发沁人心脾的异香,有人说是沙枣的香气,于是,人称香妃。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