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6岁身为中郎将的李典为什么总能让人钦佩?

16岁身为中郎将的李典为什么总能让人钦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4/2/8 17:30:12

李典是东汉末年之时,曹操麾下的一员名将。李典为人谦虚谨慎,深明大义,又好儒学,颇有长者之风,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典的简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了。后来,曹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和高尚的节操,追谥其为愍侯。

李典成名于少年之时。当初,李典不喜兵法,而偏爱各种儒家典籍。后来他的伯父李乾,集结了数千食客投奔了曹操,被吕布手下薛兰等人给杀死了。李乾之子带领部下大败薛兰等人,而李典也因平定之功而升任为刺史。在李整死后,李家的部队就由李典来统领。

200年,李典为曹操供应军需,使曹操大败袁绍。之后,又奉命用船运输军粮,在水道被断绝之时,北渡黄河,使水路得到了畅通。204年,李典跟随在曹操的身边攻克邺城,取得大胜后,被升为捕虏将军。而李典谦虚谨慎,自愿请求将封地迁往魏郡,大受曹操的赞扬。

209年,李典与张辽等人合攻合肥。虽然李典与张辽等人素有罅隙,但是却能顾全大局,合力破敌。

李典好学好识,儒雅而有礼,对贤士非常礼遇,而军营的人也都对李典非常尊敬。可惜的是,李典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他的爵位由其子继承。后来,曹操之子曹丕念其有功于合肥之战,就追谥其为愍侯。

李典厉害吗

李典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屡立战功,深受曹操的器重。可惜的是,李典英年早逝,否则他的功勋不会亚于张辽等人。那么,李典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李典他厉害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典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他为人谦和,待人温厚,对有识之士尤为尊重,颇有长者之风。除此之外,他素来以足智多谋而著称。

李典早年就投奔于曹操,只是一开始他只是负责粮草运输,过了很久才得以调往前线。在一次运输粮草的途中,发现水道被断绝,导致船只无法通过。有人建议放弃水路走陆路,但是李典说:“敌军能够依仗的只是水势而已,而且他们认定了我们无法过去,怀有轻敌之心,倘若这时候出其不意的攻打他们,定能取胜。而且在军队之中,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我们现在必须立即进攻。”于是,在李典的带领下,他们利用敌军对水势的依赖以及轻敌的心理,北渡黄河,使得水路得以畅通。

202年,夏侯淳与李典等人奉命抗击刘备。刘备烧掉阵营撤退,夏侯淳见状立即追击,李典劝他说:“敌人突然撤退,定然有诈。且道路险阻,不能追击。”但是夏侯淳不听,执意带队追击,而李典则留守于后。夏侯淳一路追击过去,果然就遭到了刘备军队的埋伏,战况危急。李典早有所料,带着兵赶来救援,刘备见此才退兵而去。

李典是怎样的人

李典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将,他高贵儒雅,尊重贤士,军中的将士们都将其视为长者,对其十分尊敬。那么李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李典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他深明大义,又谦虚谨慎,从来都不会与人争功。李典偏好儒学,尊重博学之士,高贵而又儒雅。

204年,助曹操围攻邺城,取得胜利,被加官进爵。后来,李典主动请求将封地迁往魏郡。他说:“我性格懦弱,又没什么功劳,但是却有一个这么大的爵位。所以,因该带领整个家族的人,一起来为您效劳。除此之外,在天下未定之时,迁往魏郡有利于抵御来自四方的动乱。”就这样,李典率领万余人,定居于邺县。从此处就可以看出,李典的谦虚与淡泊功名,为了大局,甘愿牺牲小利。

209年,李典与张辽等人面对孙权的大军,合力破敌,保住的合肥。李典和张辽等人素来不睦,在张辽打算出城迎战的时候,还在担心李典会不配合。李典却对张辽说:“事关国家利益,是要是好的计策,饿哦又怎么会因为私怨而阻止你呢?”果然如李典所说,他配合张辽,大败了孙权。从此处又可以看出,李典能够顾全大局,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先。所以,李典又是个深明大义之人。

所以,李典是个谦虚谨慎,能够顾全大局,深受别人尊敬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咸丰帝英年暴毙而亡具体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光绪皇帝死亡真相,咸丰帝的皇后,给我来个突然暴毙吧

    当他还是皇子的时候,身体就很瘦弱。比如,《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文宗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摔伤了腿,真是祸不单行。所以,当他和奕訢陪同道光帝到南苑打猎的时候,他知道肯定败给奕訢,便求教于他的老师杜受田。杜受田足智多谋,给他出了个好主意,那

  • 清朝最幸福的妃子:死后皇帝不忍再立新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最后一个妃子是谁,清朝皇帝去世后妃子怎么办,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在浩渺的清史深处,隐藏着一些高贵女子的名字与爱情,她们或为皇后,或为贵妃,享尽荣宠,也有一些寂寂无名,郁郁而终。也许警幻仙子的薄命司,已经用娟秀的字迹誊抄好了每个女子的命运,而命运,则成为一个女子有关幸福全部的理由和质疑。图片来源于网络道光帝旻宁,有过三位皇后,然而他最喜欢的,是第二位皇后。钮枯禄氏

  • 女人系列:上官婉儿到底是谁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谁打上官婉儿最好打,上官婉儿的祖父是谁,上官婉儿茹萍

    不管是美女、才女还是欲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上官婉儿究竟是谁的女人?答案A:唐中宗李显的女人。《新唐书》、《旧唐书》都是这么写的,后妃传中上官婉儿排在韦后的后面,称为上官昭容。答案B:武则天的女人。武则天是不是男女通吃,尚待考证。其实这两个答案都不全面。标准答案是:上官婉儿起先是唐高宗李治的女

  • 他是第一杀神本可与曹操争天下 26岁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绝世杀神,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杀神萧凡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承继父志,实力逐步强壮。 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动,预备攫取江北庐江郡。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有庐江的诸侯刘勋实力强壮,狼子野心。孙策知道,假如采纳硬攻的方法,制胜的时机很小,并且会形成很大的丢失。他和众将

  • 女人系列:韦皇后,一个想当操盘手的小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正史上,这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名女人。不过想想也是,被杀之后还要追加处罚,贬成老百姓,这仇恨拉得多深啊!为了叙述方便,还是借用一个不靠谱的传说吧。相传有个叫韦莲儿的孩子,虽然情商智商都不错,但颜值一般。一日,韦莲儿巧遇终南山一个牛鼻子老道,老道神神叨叨,掐指一算,给了韦莲儿一张药方。一心做着丑小鸭变

  • 自毁长城:朱允炆一招棋错丢掉了整个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汉成帝勾搭自己的小姨子赵合德竟绝后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多女共侍一夫的现象很常见,但这种情况多是发生在皇帝和权力者身上的。她们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这是她们的悲哀。但是玩了姐姐再去勾搭小姨子的皇帝也是少数的,但以汉成帝的昏淫和好色,会与自己的小姨子赵合德勾搭在一起,也是毫不意外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汉成帝刘骜,赫赫有名的昏君之一。他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

  • 揭秘废帝溥仪是如何被驱逐紫禁城大门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颐和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废帝溥仪依然保持着帝王气派。当旅长时,冯玉祥就下决心驱逐溥仪出宫在紫禁城内,溥仪的小朝廷照样发布“上谕”。北洋政府历届总统接替时,还循

  • 顺治驾崩为何是排老三的康熙继位?原因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每次帝位转移大多伴随着血雨腥风。而顺治驾崩,帝位到年仅8岁的康熙手里,过度是比较平稳的。后虽有鳌拜权倾朝野,但帝位由康熙继承是进行的比较顺利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网络配图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讲,按照满族特殊的制度,王位继承应实行合议制,由诸王贝勒们共同推举,有德有力者居之。当年皇太极

  • 假设枪支专家戴梓不死:清朝可以称霸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晚期腐败无能,签了多条丧权辱国的条文,其实清廷在康熙之后国力就日渐衰退。清朝康熙年间曾有一面枪支专家,很可惜他很早死了,如若不来,清朝很有可能后来的结局会被改写。网络配图在清朝以前,中国作为东方强国称霸世界千年。无论是在汉朝创造的“丝绸之路”,还是在明朝进行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都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