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被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究竟是吕后自作主张还是刘邦授意的

韩信被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究竟是吕后自作主张还是刘邦授意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4/2/6 15:37:18

还不知道:吕雉杀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韩信是秦末时期,军事能力仅次于项羽排名天下的兵仙,投靠刘邦后,经萧何大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当刘邦在彭城之战惨败后,才开始真正重用韩信,但刘邦重用韩信是一面重面、一面防备,甚至某些时候防备的心理大于重用。

比如说,韩信打了胜仗,俘虏了敌方很多军队,刘邦马上就来把韩信的军队调走自己用,韩信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后,刘邦马上就把韩信由齐王迁为楚王,根本原因就是担心韩信在齐国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这些行为都是刘邦对韩信的防备。

当有人揣测上意,向刘邦告密说韩信谋反时,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谋,假借到云梦泽打猎之机,召来韩信,然后以谋反罪名逮捕韩信,原本韩信还想以钟离眛的首级来取悦刘邦,但显然刘邦的兴趣是拿下韩信,之后韩信就被带到京城,但是,刘邦并没有杀死韩信,反而是赦免了韩信,只是把韩信的楚王爵位贬为淮阴侯爵位。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

一般来说,如果谋反罪名成立的话,绝对不会只是贬官这么简单,谋反在历朝历代都是死罪,刘邦居然赦免了韩信的谋反罪名,这是反常的,况且刘邦一直猜忌韩信,为何刘邦不趁这个机会杀了韩信呢?刘邦本来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人,为何只把韩信贬官而不杀他呢?

很显然,第一个原因就是:韩信谋反并没有证据,或者刘邦找不到韩信谋反的证据,只是有人告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人告密,现在也无法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韩信谋反就是诬陷的,这从“史记中记载了蒯通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而韩信无论也不同意”就能看出,韩信没有谋反之心。

刘邦与韩信

刘邦虽然是皇帝,但是,做事也要讲证据,也不能乱杀无辜,况且韩信是异姓诸侯王,当初天下并不止韩信一个异姓王,还有燕王臧荼、梁王彭越、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而且在韩信之前,燕王臧荼已经起兵反叛刘邦了,原因就是臧荼原本是项羽的旧部,项羽自杀后,刘邦仍然在四处追杀项羽旧部,臧荼担心刘邦会对自己动手,于是第一个起兵反叛,但是很快就被刘邦平定了。

所以,刘邦没杀韩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担心引发其他异姓诸侯王的警惕和叛乱。韩信是刘邦第二个动手的异姓王,如果刘邦不分清红皂白杀了韩信,会让其他异姓王寒心和警惕的,如果这些异姓王联合起来,那对刘邦就是极大的威胁,刘邦就算想对其他异姓王对手,那也得一个一个来,所以刘邦暂时没杀韩信。

韩信征战

刘邦没杀韩信的第三个原因就是韩信被夺了兵权,就不构成威胁。韩信确实是个人才,但如果韩信被夺了兵权,就一无是处,跟一个普通人相比强不了多少,杀韩信还要承担骂名,还不如软禁,所以刘邦只是把韩信软禁在京城,采取一种相对柔和的手段来对付,对其他诸侯王就会形成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然后韩信被软禁在京城,虽然有人身自由,但是没有兵权,不能出城,除了吃饭、睡觉,还能做什么?韩信最终被杀是在刘邦讨伐陈豨叛乱期间,在京城被吕后和萧何共同谋划杀害的。

那么问题来了,韩信被杀是吕后自作主张,还是刘邦授意而为的?

我的意见是:韩信是被吕后自作主张杀得,跟刘邦没有关系。

吕后

第一个原因:刘邦有不在场的证据。刘邦当时在代地讨伐陈豨的叛乱,不在京城,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想要联络通讯,最少也得十天半个月,韩信是被人告发后,立即就被萧何欺骗到宫中,吕后下令杀死的,在时间上一点也没有耽误,所以不是刘邦授意,而是吕后自作主张。

第二个原因:韩信没有威胁,刘邦没必要杀,除非有特殊情况发生。前面说过了,韩信等于是被软禁在京城了,虽然还能自由走动,但是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机会,除非特殊情况出现,让刘邦觉得韩信是个威胁,刘邦才会杀他,而这个特殊情况刘邦并没有发现,是有人投靠给吕后的。

刘邦在外讨伐陈豨的时候,有人向吕后告密说韩信准备在京城谋反,而且连韩信具体的计划都知道,说韩信打算假传诏书赦免在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然后率领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进而控制京城,然后与陈豨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反对刘邦,事情都这么详细了。

刘邦与吕后

吕后知道了这个事,根本来不及报告刘邦啊,就算报告也要十天半个月刘邦才知道,然后刘邦的信息反馈过来,又要十天半个月,根本就来不及啊。况且韩信的行动已经迫在眉睫了,需要马上动手,所以形势逼得吕布自作主张动手杀了韩信。

第三个原因:从刘邦与吕后的性格来分析,也是吕后自作主张。从吕后后来的专权行为来看,她的权力欲望很强,并且破坏了刘邦生前定下的很多规矩,比如非刘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吕后压根就没有在乎过刘邦,况且吕布还害死了彭越,同样是刘邦不愿意杀彭越,只把彭越贬到蜀地而已,是吕后遇到彭越,然后把他带回来,再劝说刘邦杀害的。

而刘邦没有主动杀死过一位异姓王,燕王臧荼是自己反叛的,楚王韩信,刘邦只是贬了官,吕后杀的,梁王彭越,刘邦也只是贬官,吕后害死的,韩王信是因为投降匈奴主动反叛的,淮南王英布是主动叛乱的,燕王卢绾是因为手下与匈奴勾结而受到牵连反叛的,赵王张敖是因为手下策划行刺刘邦受到牵连的,长沙王吴芮,刘邦都没有任何处理。

韩信被杀

刘邦并没有主动杀死任何一个异姓王,同时刘邦所封的一百多位列侯,同样没有一个受到政治迫害的,刘邦天生仁厚,并没有杀害功臣,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得维护统治稳定,消除不稳定因素,所以刘邦没有必要杀韩信,再加上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后脸上的表情也能看出来。

当时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后是一幅既高兴又怜悯的样子,高兴的是韩信这个烫手山芋被杀了,刘邦用不着为难了,怜悯的是韩信毕竟是跟随刘邦多年的战将,功高无二,又很有才能,是不可多得的国士无双型的人才,如果刘邦早就知道这事,也不会有这种表情,所以韩信之死,与刘邦没有关系,是吕后害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大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瓦岗寨名将,李世民赐他陪葬昭陵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李大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朝的很多开国大将,都是从瓦岗寨中投奔到李唐阵营的,如秦叔宝、程咬金、李勣等等,另外还有一位李大亮,在能力上可能并不是非常出众,但是他的品质却值得世人敬仰。李大亮可谓是真正的官宦子弟。他的曾祖父曾是北魏的尚书,掌管北魏的全部

  • 慈禧临死前为何要除了光绪帝?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慈禧 ,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想必熟悉清朝末期这段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关于清朝末期光绪跟慈禧存在着很大的嫌隙。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光绪帝只是慈禧太后掌控政权的一颗棋子、一个傀儡。为了更好的掌控皇宫,掌控大清江山。慈禧对于光绪的管教可谓说的上是非常严格。但是对于他的严格从来不是为了培养他当一个好皇帝,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妹夫 刘邦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樊哙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邦杀功臣多半是功臣谋反在先,而朱元璋杀功臣多半是莫须有!从这种角度讲,刘邦比朱元璋还是要大度一点!把吕后弄死,不安分的戚夫人可能会对刘盈搞幺蛾子。把吕后和戚姬都弄死,没有吕后的手腕刘盈也还是有可能坐不稳天下。从代王刘恒即位初期的处境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什么实力?白起一生中遇到最狠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什么实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起,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有杀神之称号,如果我们按照历史书籍中的统计,战国时期,有多达百多万人都直接死于他手。大多数都是被他指挥的秦军给砍死的。特别是长平一战中,白起更是令人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这回是连刀都不用了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吕后 究竟是不敢还是不能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邦杀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史书记载,刘邦成婚时已年过四十,年少不衰,名存实亡。但刘邦情商高,人缘好,所以身边儿从来不缺女人。在正式结婚之前,刘邦就有了长子刘肥,母亲是同乡曹氏。曹氏称帝后,并没有向刘邦讨名分,也没有住进刘邦的宫中,而是默默无闻

  • 清朝最堕落的皇帝,解密咸丰放纵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骁勇善战的八旗劲旅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入主中原,夺取天下。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昔日的八旗劲旅变得颓废不堪,就连皇帝也丧失了祖先的尚武精神。在清朝的十几位皇帝中,咸丰帝大概是最“废柴”的皇帝,他不仅身有残疾,精神也很颓废,最后干脆自暴自弃,享乐至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

  • 程咬金生平的最后一仗,为何被打得落花流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655年5月,唐高宗李治下旨,“以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程知节即程咬金,这是他归降唐朝后改的名字。在隋末唐初,程咬金是猛将的代名词,他骁勇善战,善用马槊,堪称万人敌,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这次奉命出征,是程咬金人生最后一战,但他却身败名裂,还差点被杀!我爱历史网

  • 装哑巴十多年的北宋武将,揭秘杨信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统治时期,武将们一直受到歧视,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皇帝、文官集团从未停止过对武将的攻击。比如北宋名将狄青、南宋名将岳飞,他们都死在了皇帝、文官集团的手中。在宋朝历史上,有一位将领绝对堪称是最聪明的,他为了自保,居然装病十多年,直到临死前才揭开这个秘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

  • 出现九位太后垂帘听政的王朝,到底是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时代,男性位于权力的核心,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但历史上还是出现了女性干预朝政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就是非常特殊,我们可以甚至可以称之为“女人的王朝”。这个朝代先后有九位太后临朝听政,行使皇帝的权力,最终这个王朝毁在女人的手中,那么这究竟是哪个王朝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此人为清朝立下无数战功,为何却被世人瞧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5月27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十余万清军,进入山海关,开启了夺取天下的战争。到1662年6月,南明永历皇帝被缢杀,清朝基本上统一了天下,确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在帮助清朝夺取天下的战争中,有一位人物的功绩堪称第一,但是它却被天下人鄙视,连清朝皇帝都看不起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