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对于贪官严惩不贷:死了也不放过他们

雍正对于贪官严惩不贷:死了也不放过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51 更新时间:2024/1/23 5:28:42

雍正帝是出了名的阴鸷心狠,更有甚者说他弑父逼母残害手足。但不管怎么说雍正在政务上还是有杰出成就的,他承康乾是康乾盛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为一十三年让国库有亏转盈,当然这和他对贪官的惩治力度有关。下面,小编就讲讲雍正是如处置贪官的。

网络配图

康熙皇帝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四爷雍正接手时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盛世下的大清,而事实上国库里的银子只有800万两,对于雍正来说此时最缺的就是钱。

雍正对于这一切很清楚,也知道国家不可能没钱,只是银子都到了贪官污吏手里去了,那么他是怎么治理这些贪官而把银子追回来的呢?

官场上的流习积弊瞒不住雍正,这个中年即位的主子知道贪官弄银子的渠道无非就三条:其一、上司包庇,大家得利;其二,借钱粮充账;其三,花小费报效公账。为此雍正针对贪官这些特点,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之法。

针对“靠上司包庇”的这一招,雍正的对策是派钦差大臣清理亏空。钦差大臣直属朝廷,与地方没有任何瓜葛,这些人,即无前车之鉴亦无后顾之忧,直接归皇帝领导,一定会尽心尽力,何况他们还想靠着查贪官污吏来邀功请赏呢。

在具体的实施中,雍正让这些钦差大臣带着一批候补官员去清查,查处一个贪官,立即就地免职,从调查团里选一个同级别的官员接任。这是一招秒棋,也是一招狠棋。因为雍正深知官官相护是官场的顽固病症。历来的继任官员总是会帮着前任弥补窟窿,然后自己再留下一大笔亏空,让后任去填补。

网络配图

雍正的这一手的确很高明,后来上任官员本身就是来查账的,自然不会替那些官员打圆场、做掩护。这样,这个贪官就再也无处可逃,只有低头认罪,接受处罚。

贪官们应对检查的第二招是借钱粮来填补亏空。上面要来查账时,就从当地的富户那里借来钱粮放在府库里。上面的来人一看,分不少。检查的人一走,这些钱粮又还回去了。

这些伎俩根本逃不过雍正的法眼。雍正派出钦差大臣的同时,也给这个地方下令,谁也不能借钱粮给官府。要借也可以,这些钱粮就是官府的,为国家所有,所借钱粮别想要回去。这一来,谁也不肯借钱、借粮给贪官了。

针对第三招所花小费报效,雍正成立了“会考府”。会考府是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关,成立于雍正元年。它的任务就是稽查核实中央各部院的钱粮奏销。从此,各地方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粮和报效经费,都要通过会考府会考,谁也做不了手脚。

这样一来,各部院长官无法贪污。既然各部院长官无法捞钱,地方官员想通过花一点好处费,就把自己上面的亏空全赖掉,也就不可能了。

贪官们应对检查的三种方法都被雍正堵死之后,雍正便开始惩办他们。惩办他们的办法有三种:一是罢官;而是索赔;三是抄家。

罢官是针对所谓“留任补亏”的,即查出亏空后,勒令该官员在限期内补齐。雍正的对策是先罢官,后索赔。一个被罢免的官员当然无法再鱼肉百姓了,他们只能自己掏腰包填补亏空。

亏欠了国库,岂有不赔之理?就是皇亲国戚也跑不了。雍正自己的十二帝履郡曾主管过内务府,在追缴亏空中,还不出钱,只好将自己家中的器物当街变卖。

网络配图

雍正还规定,严禁任何人垫付或代赔。这样一来,就有些还不起钱的官员。对此,雍正的办法是抄家。雍正八年,雍正下令:亏空官员一经查出,一面严格搜查衙门,一面让贪官所在老家的官员,将其老家的财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脏银的可能。罪名一经查实,就把他们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子孙、亲戚家也不放过。

遇到雍正这样的皇帝,贪官们只有死路一条。可惜,在雍正时代,他们连死路都没有。雍正的政策是,死了也不放过他们。

雍正四年,广东道员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贪污、受贿、亏空被追查而畏罪自杀。雍正下令,找他们的子弟、家人算账。

雍正的这一系列政策,沉重的打击了贪官污吏,仅仅五年,大清国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800万两增加到5000万两。更重要的社会风气变了,帝国的吏治也为之一清,后世评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可见雍正王朝官风的清廉。

应了那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难道治理贪官就那么难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谁?并非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话说人活到这个世界上很不容易,除了应付天灾,还要应付人祸。战乱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好多人

  • 我国历史上有名外交家李鸿章霸气震慑日本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他作为晚清重臣经常要代表国家与外国人谈判。李鸿章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赫赫扬名,其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也是有声望的。李鸿章曾说过一句话,吓得日本人立马认怂。那么,李鸿章究竟说了什么呢/几乎所有的国人想起中国近代的历史,印象无非是黑暗、屈辱,中国人民受尽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朝廷

  • 成吉思汗乃一代天骄?他最多就是环保主义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

  • 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是谁:不是曹丕更非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曹操的儿子,大家都会说曹丕、曹植、曹彰。不过,大家可能忘了,曹操还有一个非常疼爱的儿子,叫曹冲,也许还有人记得,在小学课本上,我们曾经学过《曹冲称象》,说的就是他。曹操儿子众多,唯独最爱这个曹冲。因为曹冲很聪明,五六岁的时候就有成年人的智力了。除了聪明,曹冲还很仁义,心地很善良。网络配图话说有一

  • 溥仪:中国史上唯一能看得见听得见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与讽刺。他也留下了照片和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下面,大家就一起随着小编去了解爱新觉罗溥仪吧。网络配图3岁登基,6岁退位,12岁因张勋复辟又登基做了十一天皇帝,28岁成了满洲国傀

  • 清朝覆灭后: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都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因此,爱新觉罗姓也变得无比尊贵。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

  • 吴三桂留给建宁公主的痛 他们之间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653年,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十四额驸马,并与建宁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虽说建宁公主逃离了共侍一夫的结局,但她的人生结局更为不幸,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她的公公——吴三桂,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吴三桂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风云人物之一。为大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却以悲惨的结局走完了显赫的一生。但在吴三桂

  • 他水平不高却成没有悬念的状元 秘诀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状元文化之前介绍过很多位实力不高的状元,有的因为作弊,有的因为名字好,意外地力压群雄,成为状元。这充分说明,很多时候成功都跟实力关系不大。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状元,名叫朱希周,江苏苏州昆山人。说起来,朱希周同学的水平在那一科的考生中只能算中等,如果光凭实力,肯定跟状元无缘,

  • 曾立下汗马功劳:年羹尧被雍正列92条罪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为雍正帝曾立下过汗马功劳,雍正登位后,年羹尧也风光过一阵,大的行为确实也有跋扈逾矩之处。但对待这样一位有功之臣,雍正却吓死手惩治,并列92条大罪将其赐死,这又是何故呢?网络配图雍正时期,有一个风云人物,此人就是年羹尧。要论年羹尧的功绩,不仅是带军打仗那么简单。早在雍正与诸阿哥争皇位的时候,年羹

  • 乱世出英雄:朱元璋身边的那些猛将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元朝末年可真是正儿八经的乱世。什么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些词来形容再不为过了。网络配图朱重八家里除他之外全部饿死,要是再不反那就天理了,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有诸多猛人,在下一一道来。明朝开国第一名将,战略军事家——徐达最猛先锋官,战术军事家——常遇春屡出奇谋,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