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身边的宠臣差不多都没有得以善终的 李卫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雍正身边的宠臣差不多都没有得以善终的 李卫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3/4 11:35:00

还不知道:雍正李卫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雍正是一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一辈子杀伐果断,雷厉风行。他在位期间给予臣下许多信赖,当然也有痛恨的大臣。他爽朗的说道"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他的性格也能由此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性格率真的人,情绪起伏也是非常的大。当他宠爱一个大臣,他会十分喜爱他,可以给他许多东西,但当他不喜欢一个大臣时,对一个大臣不满意,大臣做了让他生气的事时,也不会对他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典型的例子有科隆多和年羹,他们都曾为雍正帝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相助也没有雍正帝如此稳固的统治。当年九子夺嫡之时,作为四皇子的雍正正是因为有这两位功臣让他得以登上皇位。年羹尧作为武将名义上辅佐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实际上则是为四阿哥,也就是以后的雍正监视着手握兵权的竞争者。而科隆多作为康熙传位时身边唯一的人,对皇位的归属最有发言权。正是这样的两位功臣,在雍正上位之后因为居功自傲,逾越君臣关系而被雍正毫不留情地除掉了。此外得雍正宠信的重臣张廷玉田文镜、鄂尔泰,也是大多数也被波及,或革职查办,或流放在外。

在雍正当朝期间,唯一特殊的存在,雍正从不曾怪罪于他,这个人的升官速度也是非常快。作为皇帝的宠臣,雍正对他的情感,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平时对他也是

众多赞扬,在雍正的众多宠臣中,也称得上独一无二。这个人就是李卫。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李卫得到雍正帝独一无二的青睐并且常青不败呢?

首先,最首要的原因就是李卫的家世背景清白,这让雍正用起来十分的放心。李卫家世清白,家中无人做官,只是一般的富贵人家,更不是皇亲国戚,自己的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只是依靠捐官做了个普普通通的员外郎。这样的背景,让雍正帝十分放心,加上李卫办事谨慎又细心,忠心耿耿,一心为皇帝办好差事,所以雍正十分喜爱他。

其次,李卫办事很有能力,做事很有办法。

雍正在位期间,最棘手的问题便是财政问题。而李卫原先是户部郎中,当时便颇具理财才能,所以他将它的这些才能运用到帮助雍正解决财政问题时,便十分得心应手,这才导致雍正对他的重用及提拔。

第三, 李卫做事细致入微,善于解决一些难题,深受皇帝喜爱。满族入主中原,对文学领域要求极其严苛,严厉打击文人。雍正当时禁止江浙一带的文人参加考试,导致这一带的人们怨言颇多。而李卫当时正巧在江浙当官,他便积极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朋友,让他们积极地对皇帝表忠心,再把这些话传到雍正的耳朵里,雍正帝听了之后十分开心,取消禁令,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这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端及反抗,减少了民间对皇帝的不满情绪。这既解决了知识分子的不满问题,也提高了皇帝在文人们心中的声誉和地位。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卫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在雍正当朝时,贪赃枉法的人很多,究其原因,是康熙晚年时怠政所致。其中不乏皇亲国戚及重臣。而李卫当时任户部郎中,有位当时的亲王的属下在收库银时,总是要比需要的要多收,别人盘问时,属下便用亲王来压别人,说是亲王要求的,必须这么干。李卫知道后,便专门设置了一个柜子,贴着四个大字"某王赢钱"。亲王得知后,无颜面对,只得罢手。李卫不畏惧权贵的性格雍正十分欣赏。

正是因为李卫的这些优点和特质,让雍正皇帝帝喜爱有加,让他的一生都深得皇帝的重用,能够善始善终,一生顺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因祸得福,揭秘汉窦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的窦皇后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 黄老思想”来“ 无为而治 ”。因此,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之治政局稳定,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汉文帝 、汉景帝二朝,史称“ 文景之治 ”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后汉武罢黜

  • 朱元璋对付出轨女人手段毒辣:他是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也有戴绿帽子的,对付出轨的女人帝王们会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呢?据说朱元璋对女人的管理很严,甚至残酷;对于出轨的女人,手段更是毒辣而残忍,一旦发现身边的女人不忠,必置其于死地。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小皇帝除外),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

  • 喜欢剥人皮的朱元璋居然败在了一个死人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文盲和尚出身,一不小心就做了天下,瞬间很牛叉的感觉一无所有的小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成为了这个国家富有四海的老朱,那感觉,简直就是分分钟带你装叉带你飞。但老朱暂时没时间飞,他要收拾他一生最恨的三种人。一是蒙古人,二是当官的人,三是读书人。蒙古人不用说了,已经被自己收拾到天寒地冻每天只能吃沙子的漠北

  • 战国第一阴谋:苏秦帮张仪当上秦国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年轻时的张仪,曾和苏秦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术业。毕业后,苏秦很快在赵国谋到了宰相的职位,可张仪呢,却不见起色。正当张仪感到前途渺茫之际,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找你同学苏秦去呀,他现在做了大官,可以帮你啊!”于是,张仪到了赵国求见苏秦。可一连好几天,苏秦端着架子就是不见。终于等到见面了,哪想到呢,苏秦竟

  • 吕雉曾遭人调戏 吕雉为什么嫁给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死后,吕后更是呼风唤雨,一手遮天,毫无顾忌。儿子刘盈即位的时候,吕雉又自动升任为皇太后,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就开始结党营私,对朝政指手画脚,更别说现在皇帝是自己的儿子了。然而天妒英才,刘盈没干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刘盈被阎王爷请去喝茶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吕雉的孙子也就是刘恭继位,被尊为太皇太后。然而刘

  • 明熹宗身为皇帝为什么却喜欢挖人祖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科学不够发达,迷信较为盛行。平民有许多迷信讲究,皇帝就更多“避讳”。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知道,明朝定都北京后,建设了许多今天看来依旧是标志性的建筑物。北京前门就是其中之一。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当年内城有九道门,其中正阳门是只有皇上才走的门。传说因为皇上自称为真龙天子,所以认为如果门字上带

  • 一代权臣霍光:从废立皇帝到走向家族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的祖父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卫子夫因阿娇无子又善妒被废除后,被封为皇后,后汉武帝晚年宠爱另一个妃子勾弋夫人和她怀胎14个月所生的儿子刘弗陵(相传尧也是怀胎14月所生,汉武帝为此特建尧母门),使一些小人以为刘彻已有更换太子之意。再加上刘据因性情过于宽厚早已为一些酷吏所不容,遂有得势小人江充诬陷

  •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没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为何没成为皇后?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爱杨贵妃的情形: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可见,唐明皇对杨

  • 刘邦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 为何独独对萧何最放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

  • 历史上真的有良妃?原来她才是康熙最爱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前不久挺火的一个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康熙与良妃的一段爱情让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良妃呢?如果有,她又是不是康熙的后妃呢?在《康熙全传》中,康熙在位时仅被封有名号的妃子就多达67位,其中皇后4位,皇贵妃3位,贵妃1位,妃有11位。在康熙的11位妃子中,确实有一位叫良妃卫氏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