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婴为何在齐国进入“危急存亡之秋”时刻,以礼治国?

晏婴为何在齐国进入“危急存亡之秋”时刻,以礼治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1/16 15:09:03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晏婴的故事。

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情况日益严重。当时的鲁国“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至季氏“八佾舞于庭”,已是肆无忌惮了。

齐景公九年,晏婴出使晋国,与叔向讨论起晋、齐两国的形势时,晏婴说:“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

可见当时齐国的内政已经体制崩乱,陈氏为拉拢民心而自行更改器制的容量,这种行为是于“礼”不合的。此外,齐国室的腐败暴敛也使民心日益流失,再加上当时的士大夫多向陈氏靠拢,可见齐国公室在当时业已进入“危急存亡之秋”。

晏婴想让齐国成为一个井然有序、政令通达的国家

当时辅佐齐景公的晏婴,面对这样的情况曾经向齐景公表示他自己是所谓的“社稷之臣”,也就是说,晏婴对自己的期许便是“建立国家政治,以区别上下的界限,使他们都恰当合理;制定百官的等级顺序,使他们都能各得其所;拟定法令告,使其能传达到四方”。

由此可见,晏婴想要将齐国建立成一个符合礼节制度,并且井然有序、政令通达的国家。

遗憾的是,晏婴的理想显然是与当时的齐国政局背道而驰的。正因如此,他在此时提出了“以礼治国”的论点,希望挽救当时陈氏政权造成齐国政体崩坏的情况。

事实上,当时齐景公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生怕齐国亡于其任内。除此之外,他对大权旁落于诸大夫的情况,也是相当忧心,尤其是对陈无宇家族的不断膨胀倍感威胁,但是却又束手无策,因此齐景公希望晏婴帮他想办法。

晏婴对陈无宇的态度,刚开始是赞同的,因为陈氏家族爱民薄敛,对稳定当时齐国政局极有帮助,但后来却有些担心陈氏家族聚财施于民,国家财力集中在他之手。

在晏婴晚年时期,他见陈氏家族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又掌握了齐国不少的权力,已经出现“君臣易施”、“民归陈氏”的局面,他就坚决地站在姜姓公室的立场上,反对陈氏家族不断扩张。

晏婴的施政理念——“以礼治国”

当齐景公向晏婴询问应该拿陈氏家族怎么办才好的时候,晏婴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抑制陈氏家族扩张”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也就是“以礼治国”。

在晏婴看来,“以礼治国”是限制陈氏家族扩张的主要办法。我们都知道,“礼”的核心便是上下有序的等级制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按照礼制,君臣是不能易位的,这也是所谓的“家施不及国”和“君令而不违”。如果依照礼制而行,晏婴就有理由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陈氏家族势力的扩张。

晏婴把“礼”作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以及对立阶级之间关系的手段,他的目的就是维护齐国国君的权力和利益。因此,晏婴反对政出家门,大夫收公利,臣代君统治人民。

晏婴的这一建议,使得齐景公正视到齐国内政紊乱的根源所在——“僭越”。齐景公经由晏婴的说明,了解了“礼”的具体而有效的作用之后,便迫不及待、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晏婴的建议。

晏婴对礼制的信心其来有自。他引用《诗经》的话“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说明“礼”是不可以没有的。在晏婴看来,礼制乃是百姓所赖以立的纲纪,如果纲纪混乱,百姓就失去了遵从的依据,这是十分危险的情况,应该极力避免。但只要施行礼制,百姓就可以因此获得安顿。

春秋时期,“礼”是别上下最主要的依据。如果君主不讲礼仪,就是平民百姓,而百姓如果不讲礼仪,就会成为禽兽。如果不讲礼仪的“勇气”、“蛮力”多了,就会造成“弑君”、“逆长”的上下间伦常混乱。

当时的社会之所以尚未崩溃,最主要就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礼制尚未崩溃,仍然有着节制的作用。所以说,“礼”是用来治理人民的,没有礼制而能将国家治理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晏婴还将“以礼治国”运用在齐国外交方面

“以礼治国”不仅在齐国国内推行,晏婴以为也应该将其运用在国与国的外交方面,甚至为天下所共同遵守。

在那个诸侯割据、争地争权的时代,各诸侯国有一个共同的病,便是:大国图名,小国求利。而鲁国虽然是小国,国君却能告知叔仲昭子:“诸侯间的交往要互相谦让”。因此晏婴建议齐景公应该对鲁君更加重视,以重礼相待。

晏婴的建议对于诸侯国之间的外交维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时各国莫不急于扩张自己的版图,因此彼此间贬损、僭越之事多有所闻,也使得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针对此情况,只有重整“礼制”,施行“以礼治国”来匡正这种一触即发、剑拔弩张的形势,使得人人各安其位,自然政通人和。

晏婴多次表达出怜悯百姓之情,可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征伐,造成百姓们的困顿和贫瘠。因此只有“以礼治国”,才能使一切回归到常规伦理之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泌击溃安禄山,唐肃宗给了他什么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唐肃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因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这段话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趣闻。这

  • 朱元璋残暴程度不亚于秦始皇和隋炀帝 明朝为何没有成为短命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朝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享国276年,仅次于唐朝的289年。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骨气是辉煌的汉唐王朝也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明朝圈粉无数,

  • 阳成昭信是什么人?当之无愧的千古毒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阳成昭信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起历史上那些心狠手辣的毒妇,想必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出武则天、吕后等等的名字。恐怕很少有人会说出昭信这个名字,和武则天、吕后比起来昭信的社会地位是远不及她们。但其心狠手辣的程度却比武则天、吕后比厉害很多

  • 历史上的楚怀王到底有多不堪?被人欺骗、被囚秦国、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楚怀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一说起楚怀王熊槐,给人们的印象那真个是昏庸无能,不仅被张仪欺骗,还轻率赴约被秦国给囚禁了起来,最后是客死他乡。可以说,楚怀王就是昏君的代名词。问题来了,楚怀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他又为何会成为司马迁笔下一无是处的昏君呢?印象

  • 作为刘邦的谋臣,张良为什么帮助吕雉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邦的皇后吕雉一直痛恨戚夫人,自然也不喜欢她的儿子刘如意,以至于在刘邦死后,她就找机会对戚夫人下手。而在刘邦还在世的时候,曾经有意要废掉当时的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吕雉想办法找谋圣张良帮忙。那么,身为刘邦的谋臣,张良为什么最

  • 他们是玄武门之变中最大功劳的五个人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北宫门玄武门发起的一场流血政变。原本在反隋时,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俩配合还算默契。唐朝建立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建成在宫内处理政务,李世民带兵出征,两人分工明确。房玄龄自从投到李世民

  • 汉武帝刘彻登基时年龄还不大,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时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在他的时期开辟出来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是现在的一个发展重点,仅仅从这一点,便已经能看得出汉武帝的雄才伟略了。那么,汉武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登基的时候年龄还不大,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能够

  • 王仙芝是什么人?开启了大唐的毁灭程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王仙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末有三害:宦官、藩镇和起义。宦官乱政导致唐朝中央乌烟瘴气,地方藩镇割据导致国库空虚,而最雪上加霜的就是席卷大半个唐帝国的黄巢起义,给了大唐王朝这个“破屋子”最后一脚。而在这唐末起义的烽火中

  • 寿康太妃是什么来历?努尔哈赤的妃子,死后开创一个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寿康太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大家都知道,封建时代的各方势力为了拉帮结派,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常会出现用女人做政治联姻的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和亲。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和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达成友好互惠的关系,让皇八子皇太极娶了他们家族的其中一个名为哲哲的女子,结果次年与她同出一

  • 古代轿子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慈禧的轿子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给大家讲讲慈禧太后用的轿子。有人要笑了。轿子能有什么话说?其实,轿子这件事,可以说太多了。看到轿子就知道是轿子,几千年了,虽然花纹不多。但是当旁边停着人力车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标志着新旧之间的过渡。我在某百科全书里找到一辆敞篷车,出来的都是敞篷车...轿子最终被轿子取代了,人力车虽然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