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围困北京时向崇祯索封是真的吗?愿领兵平乱、抗清

李自成围困北京时向崇祯索封是真的吗?愿领兵平乱、抗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1/15 16:50:10

你真的了解李自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西方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胜利者是不接受任何谴责的。

崇祯皇帝是一个失败者,那么,他就必须承担所有的谴责、非议、挖苦和嘲弄。

比如提问这个问题的题主,内心深处一定是对崇祯帝充满鄙夷和唾弃:该!长了个猪脑袋,活该你吊死!明明李自成向你讨封王,愿意为你去和满清拼刀枪,这不天掉下的好事儿吗?你的牙口都不肯松一松,一根筋屈到底,弄得整个大明江山做你的陪葬,真是你死了也不能同情你!

从来今人笑古人,不知后人又复笑今人。

的确,如果是老天真掉下这样的好事儿,而崇祯都不知道珍惜,那不是猪脑袋是什么?

但问题是,这件事根本就没发生过,而您却百分之百地信以为真,也许,长了猪脑袋的人其实就是您。

记载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向崇祯讨封的,是《甲申传信录》。

该书记载事件经过是这样的:

李自成在城外狂轰猛炸持续了一天,看见北京城墙高大,进展甚微,次日在彰义门外设座,派在十日前在宣府投降的太监杜勋朝城上喊话,但声音嘈杂,听不清楚。

于是,负责守城的襄城伯李国桢提出要求:让一个人下城为人质,有什么话,由杜勋进宫与崇祯帝面禀。

李自成答允后,杜勋被城上军士缒入城,跟随大太监王承恩一同去见崇祯。

见了崇祯,杜勋转述了李自成的意思:大明和大顺“割地讲和”,即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两,此后可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觐。

崇祯不置可否,让杜勋出城答复李自成:“朕计定,另有旨。”

就是这样一条记录,却记录了如此重大的事件,其他诸如《甲申核真略》、《甲申纪事》、《小腆纪年附考》均无记载,仅见于《甲申传信录》一书,则事件本身的真假就存疑。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件事是真,如果崇祯还听信李自成的话,就更是猪脑袋了。

李自成是什么人?

他玩诈降的次数还少吗?

李自成最著名的诈降事件是《明史纪事本末》所记:“六月,总督陈奇瑜围李自成于汉中车箱峡。会连雨四十日,贼马乏刍,死者过半,弓矢俱脱,贼大窘。自成乃自缚乞降,奇瑜许之,各给免死票回籍。”

结果怎么样?一出了车厢峡,马上复叛。

想那李自成力尽势屈,尚且不肯真心伏降,现在兵临北京城下,操控局势的主动权,还肯真心伏降吗?

这种话如果都信,是您是猪脑袋还是崇祯是猪脑袋?

我发现,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言论,大致的意思是:崇祯真傻,李自成和张献忠闹得这么凶,他怎么不会从中挑拨李、张之间的矛盾,让他们鹤蚌相争,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呢?又或者,为什么不效仿宋徽宗招安宋江,用宋江平方腊,让他们两败俱伤?又或者,崇祯太不知转变了,当时只要迁都南京,让李自成和满清打,坐山观虎斗,让他们双方都消耗实力,然后一举反扑,天下大定。

似乎,李自成和张献忠,甚至大清,都是任由摆布的棋子,可以听从崇祯帝随心所欲的安排似的。

殊不知,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浸泡江湖已久的老油条,他们不玩弄您,您就可以阿弥陀佛了,您还想算计他们?

大家都很喜欢看《明朝那些事》。

关于张献忠等人的诈降,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我曾经在图书馆翻过半个月的史料,查询张献忠先生投降的相关问题,我知道他是经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经常到这个份上。简单地说,他的投降次数,用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两只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频率也很高。有一次,从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几天。这是难能可贵的。一般说来,投降之后,也得履行个程序,吃个饭,洗个澡,找个地方定居,以上工作全部忙完,至少也得个把月。但张先生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咂舌。”

想想看,像张献忠、李自成这种说话如放屁、投降如脱衣的行为,到底还有多少可信度?

所以,就算李自成真在北京城下表示出“封王服软”的意思,也只是在玩弄猫戏老鼠的把戏,崇祯帝如果还傻乎乎地听信,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还有,一个很明白的道理摆在面前——当年光武帝刘秀收铜马、败赤眉,群臣劝进、劝刘秀早登帝位,刘秀摇头拒绝。最后,大将耿纯说了一句:“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追随大王奔走于矢石之间,其出发点不过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平生之志。如今大王拖延时间,违背众意,不正号位,我深恐大家望绝计穷,萌生退归故里的念头。彼时,人心尽散,就很难再聚合到一处了。”刘秀听了,再无异议,马上称帝。

追随李自成的文人将士、大小喽罗,可不都是一直抱定了“攀龙鳞、附凤翼”的心思?在他们心里,北京城朝夕可下,天下唾手可得,你李自成封王满足了,哪我们怎么办?!

所以,李自成城下讨封,要不是一则历史谎言,就是李自成自导自演的一出恶作剧,谁信谁是傻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区别是什么 司马懿为何很少正面刚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8年,蜀汉诸葛亮对曹魏发动大规模用兵,揭开了北伐中原的序幕。从第四次北伐开始,诸葛亮所面对的敌方主将,换成了魏国名将司马懿。在此前,司马懿曾大破孟达,击溃吴国 诸葛瑾 ,为魏国立下了奇功。对于司马懿来讲,在政治要对魏明帝抬

  • 敦肃皇贵妃年氏的一生是怎样的?她的品性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敦肃皇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贵妃年氏是个飞扬跋扈,恃宠而骄的人,为了稳固自己在皇宫中的地位和争夺皇帝的宠幸而不择手段,最后因为哥哥年羹尧的倒台而失宠,在打入冷宫后自缢而死。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贵妃年氏是个怎样的人呢?她是否真如电

  •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叫程咬金到跟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叫程咬金到跟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程咬金,是我们所熟知的武将。在演义中,他号称混世魔王,凭借着自己的三板斧,程咬金打遍天下。由于他有福又有智慧,因此从《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一直到《薛刚反唐》,程咬金一直都是线索性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一般被

  • 揭秘:为啥刺客不通过下毒来杀害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中的特殊职业,其实是相当的有风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皇帝位高权重,有太大权力,必定会招来别人的嫉妒。而且皇帝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仇人。人性是超越制度的,肯定有人想置皇帝于死地的。但是我们会发现,凡是古代人刺杀帝王的时候,几乎都没有进行下毒来杀害皇帝的。我们看看,作为皇帝的溥仪平时

  • 大清朝最幸福的女人,当上太后享尽荣华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的300年里面,后宫中的女人,真正善始善终的寥寥无几。他们大多要么是红颜薄命,要么经历坎坷,当然也有前半生历经苦难,最后苦尽甘来的。但是真正善始善终享尽荣华富贵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这个清朝后宫中享尽荣华富贵的女人就是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母。钮钴禄经历

  • 诸葛亮去世前在嘴里含了粗粮,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各地战争起伏混乱至极,可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也应是出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其中在众多的历史史料都有所记载的人物就要数诸葛亮了。在书籍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者。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在刘备进行征战时为他提供了大量的计谋。诸葛亮擅长用计谋来打败敌人,经常能够用极少的人打赢战争

  • 推翻元朝后的朱元璋为什么要放弃元朝领土?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为何要主动放弃元朝大片领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元朝末年,官吏腐败,内战爆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帝国。然而,众所周知,元帝国是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我们都知道元朝的疆域非常辽阔

  • 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是谁?妃子就有五千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物老婆是最多的,那当然是皇帝。在古代皇帝是最大,掌握着天下苍生,有着数不尽的珍宝,一生享乐,但皇帝也并非那么好做且皇帝的平均寿命也不高,历来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的说法。比如说:明朝熹宗-朱由校;诗人皇帝-后主李煜等等;中国历史上老婆最多的男人是谁?此人是历史

  • 宋孝宗赵昚为什么能登基?他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宋孝宗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

  • 康熙七子胤祐为何没有参与夺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七子胤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十四年,康熙将二阿哥胤礽立为皇太子,然而随着康熙逐渐年迈,皇太子胤礽也渐渐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不仅在朝中拉帮结派,甚至还企图策划政变,逼迫康熙退位,康熙得知后勃然大怒,随后废去胤礽皇太子的身份,并将其终身软禁。随着皇太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