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理由是什么?

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理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96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0:23

战国初期,身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由于曾长期处于内乱之中,国力内耗极其严重,而东边的魏国又依靠李悝变法一跃成为当时第一强国,魏国崛起后趁秦国内乱出兵夺取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后来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曾几次出兵想要讨回河西之地,但由于秦国国力衰弱而屡战屡败,最后不得已割地,与魏国求和。

以上便是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所面临的困境,所以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变法图强,重振国威,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而商鞅也没有辜负秦孝公的知遇之恩,先后两次推行新政,一举将秦国推到了当世强国之列,为以后的秦国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看来,虽然商鞅当时所推行的变法也有非常严苛的部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法家出身的商鞅对秦国如何走上根本强大之路有着一套非常完善的治国理念,这是商鞅对秦国有了一个非常充分的认识后所形成的。比如奖励军功,禁止私斗,这极大的提高了秦人的作战积极性,废除分封,将秦国分为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主县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传统老士族的势力,加强国君的统治。

前面提到过,秦国曾长期处于内乱之中,这种内乱不仅体现在族内部对王位的争夺,还体现在秦国各地私斗成风,在此之前,秦国宗族思想严重,不同宗族之间经常发生内斗,而内斗的结果就是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伤,私斗成了阻碍秦国强大的一大因素,商鞅变法,将“禁止私斗”写入律法之中,因为严刑峻法可以有效的阻止私斗。

不过,在商鞅推行的变法中,也有一条令如今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那就是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如果单看这一条确实很不能理解,父子兄弟同住一屋有何不妥又或者说这与秦国走向强大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其实,“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一规定并不是单独罗列出来的,完整的规定是:

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以上是商鞅第二次变法时所推出的六条中的第六条,而第五条的规定是: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为何“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上面这两条是必须要看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与当时的税收有很大关系。

从古至今,“赋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之所在,这是毋庸置疑的,“赋税”是什么?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讲,“赋税”就是钱,有了钱就可以维护统治,就可以提高国力,所以“赋税”的多少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那么“赋税”从何而来?自然就是老百姓,“赋税”的形势有很多种,有以人口为标准的人头税,以土地为标准的土地税,也有以户为标准的户口税,还有其他的诸如商业税,矿产税等,而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税收形式是什么呢?就是户口税。

任何一种税收形式都是有其利也有其弊的,户口税的弊端就在于人口增加并不影响税的增加,因为是按照户口来收税的,不管一家有三口人,还是五口人甚至十口人,只要不分家,都算是一口,三口之家交的税与五口之家,十口之家交的税一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家呢?所以就造成了“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的现象。

所以,长此以往,秦国税收一直迟迟无法增长,后来商鞅有鉴于此,便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目的就是强令男子成年后必须将户口独立出去,以此来增加户口税,除此之外商鞅还开始征收人头税,人头税的好处在于,能有效地增加税收,但弊端在于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人头税只能加重百姓的负担,所以到了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了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这才被终结。

而除了少交税,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还会带来另一个弊端,那就是前面提到的秦国宗族思想严重所导致的私斗成风。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宗族思想极其严重,而宗族的根本来源便是“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同一姓氏的子弟一直不分家,或者即便分家但他们往往也会基于血缘关系而群居一处,慢慢的就形成了一村一姓的现象,宗族思想的影响就在于百姓只知“小家”而不知“大家”,甚至王权达不到此处,政令更是无法推行。

所以,不管是为了增加税收还是削弱宗族影响,都要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完淳是什么人?年仅17,却成清朝死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完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似乎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发展定律,而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必须做出抉择,到底跟随哪个阵营。选择错误的人,或许就会将自己的性命搭上,而为了活下去背叛旧主的人,会被世人唾弃。因此,这个时候,无论做出哪个决定,似乎结局都并不

  • 周不疑和司马懿相比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不疑和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曾涌现出了许多天才少年,有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也有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孔融年幼的孩子,更有七岁能称象的曹冲。还有一个天才少年与曹冲年纪相仿,他是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在到了许都之后和曹冲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

  • 朱元璋宴请群臣到底上了什么菜,让刘伯温看出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赐徐达烧鹅,朱元璋杀汤和,朱元璋杀老奶奶

    草根变皇帝,朱哥是非多。关于朱元璋的段子可以说是就像那割韭菜,一茬又一茬。什么吃西瓜,剥橘子,赐烧鹅,送枕头……活脱脱一个皇家“段子手”!这不,朱元璋与臣子们吃饭时又出了一桩逸闻趣事!却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朝,并且将跟随自己的南征北战的将领谋士们都封了公、伯爵。主要包括开国六公(

  • 夺得曹魏天下的司马氏,为什么又会稍瞬即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氏为何能够夺得曹魏天下,又为何会匆匆而亡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司马懿和德川家康一样,都有老乌龟的称号,两人都凭借高于当时平均水平的寿命,成功活到了自己建立的王朝。德川家康熬死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司马懿则熬死了曹操曹丕还有曹睿。关于司马氏的夺权,历史上众说

  • 曹冲作为曹操最小的儿子 曹冲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冲之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曹冲,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曹冲称象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孙权送来一只很大的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他的部下们又没有什么办法。这个时候,曹操的小儿子曹冲站了出来,提出把大象放在船上,利用船排开的水计算大象的重量。曹操听

  • 老子出函谷关时为什么没有骑马,而是骑的青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老子的文章。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和代表人物,老子的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仅次于圣经。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的苦县,而关于老子出生地的确切位置,至今仍有争议,一种说法说他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的

  • 西汉首富邓通被活活饿死,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邓通是西汉蜀郡人,自幼对读书不感兴趣,却喜欢在河水中戏耍、摸鱼、捉虾,因而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为了让邓通能够有机会光宗耀祖,父亲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去京师长安求个一官半职。邓通的运气真不错,因为擅长划船,就被招进宫里做了个黄头郎,主管划船方面的工作,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由于当时很迷

  • 孔融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因为不孝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孔融被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言公元208年9月26日,一代名儒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诛杀。作为“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男一号,孔融从小就聪慧过人,长大之后更是才华横溢,被曹丕列为“建安七子”之首。而

  • 阿巴亥给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孩子,怎么还被逼殉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阿巴亥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努尔哈赤死后,大妃和两位庶妃被迫殉葬;大妃就是阿巴亥,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多尔衮的生母。其实女真部落从宋朝开始就有殉葬的记载,这一制度在康熙时期才被禁止。但是作为大福晋的阿巴亥,膝下又有三个儿子,再加上努尔哈赤曾有

  • 黄巢长期占据岭南的企图为什么会破灭?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黄巢长期占据岭南的企图为什么会破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及巢见诏,大诟执政,又自表乞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亦不允。然巢以士众乌合,欲据南海之地,永为窠穴,坐邀朝命。——《旧唐书》历史上发生于晚唐时期的“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历史影响,可谓是意味深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