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昭德皇后王氏是什么结局?唐朝仅做了半天的皇后

昭德皇后王氏是什么结局?唐朝仅做了半天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1/14 8:31:21

昭德皇后王氏是什么结局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昭德皇后王氏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德宗李适的皇后,王氏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是秘书监王遇,秘书监主要是负责掌管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干部。官虽不大,但属于“国”字头,所以王氏是名副其实的官门贵女。

王氏是在李适做奉节郡王期间嫁进皇家李家的,并于上元元年生下皇子李诵,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

正常的情况下,王氏嫁进郡王府的生活应该就是逛逛街shopping一下、约个闺蜜喝喝下午茶(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女子可以外出,甚至可以参加饮宴,与男子同席),或者在府里上演个宅斗剧什么的,然后嗑着瓜子翘个二郎腿,坐看皇位争夺的云起云落。如果一个幸运,李适PK胜出,那将来很可能混个宠妃或皇后当当。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比较调皮,它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谁叫王氏嫁进皇室李家时恰逢其运势不佳呢。

李适出生于唐玄宗年间,是唐玄宗的嫡重孙。李适的青少年时期,生活过得稍微坎坷了点。十四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李适跟着皇室大部队逃往蜀地。

既然是逃命,人员自然要精简,李适的生母沈氏被留在了京城,此后沈氏失踪,李适成了没妈的孩子(寻找生母成为李适后来日子里一直没有间断的重要工作,但直到他驾崩,沈氏还是音讯全无)。

逃亡路上也不太平,李适的爷爷,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亨暗中策划禁军将士搞了个兵变,杀了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兵变直接导致李亨和玄宗父子二人分道扬镳,玄宗去了蜀地,李亨跑去灵武当了皇帝。

李亨登基后,组织各方军事力量积极平叛,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适和父亲李豫都参与了平叛工作,并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皇室中流砥柱。李豫死后,李适登基,是为德宗,册封王氏为淑妃,这是仅次于皇后的职位。

史书上关于王氏的记录文字不多,但从现有的一些资料分析,李适和王氏的婚后感情应该很好,李适少年失母,自安史之乱开始,他过得就不是锦衣玉食、天下太平的日子。

李适曾先后做过奉节郡王、鲁王,后来挂职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叛乱的收尾工作。如果说李适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那么王氏就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那朵白莲花

王氏虽然只是淑妃,但后宫无后,淑妃已然是最高职位了,对于王淑妃来说,她也算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身边有宠爱自己的德宗,膝下有爱子李诵,一切似乎都尽如人意。

但我又要说,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顽皮,它总是不让人那么如意,谁叫王氏嫁了个性格和行动都很矛盾的皇帝丈夫呢。

李适在历史上是个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的皇帝,李适的父亲代宗,是由宦官拥立登基的,所以对宦官很是优宠,特别是派往各地出使的宦官,任由其公开索贿、大肆搜刮。李适为皇太子时,就很清楚其中的弊端,所以李适在登基称帝的当月就把暗怀异图的宦官刘忠翼赐死。

李适在位早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如果按照这个势头继续下去,李适真的可能改写唐朝历史。

可惜李适性格中的另一个特点又决定了他没办法搞出唐朝中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和他的原生家庭以及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李适是个疑心比较重、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他在位26年,一共用了35个宰相,平均每个宰相在位时间不足一年。

宰相这种高管变动得都如此频繁,就更不要提其他岗位了。这说明了李适对高级官员的不完全信任,也直接导致了他在位期间的所有执政方针都无法彻底贯彻执行,唐朝中兴只能成为美丽的梦想。

李适认为正是由于节度使雄踞一方,藩镇力量强大才导致了安史之乱,所以他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但由于朝廷频繁的人事变动,政治根基不稳,李适的武力削藩反倒给自己带来了“奉天之难”。公元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李适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变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

李适跌跌爬爬地逃到奉天后,等他缓过神来准备下诏平叛的时候,突然发现,玉玺忘记带了(我真是汗啊)。

话说李适十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太爷爷唐玄宗逃亡,按理说逃亡经验应该比较丰富。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他出逃,居然把玉玺给忘了。(写到这的时候,我真是捉急的想爬进电脑穿越回去拿棒子敲他一顿,你个猪头三,当官丢印的我见过,当皇帝丢玉玺的你真是独一份啊)

玉玺几乎等同于皇帝的身份证、发布旨意号令天下的信物。可以这样假设一下,当时的环境,如果玉玺不小心落到了哪个手握兵权的人手中,万一这个人又恰好心怀不轨,然后随便抓一个姓李的做傀儡皇帝,天下就没李适什么事了。

好在还有不糊涂的,关键时刻王淑妃出手了,她拿出那个在逃亡路上一直紧紧抱在怀里的包袱,将包裹里的玉玺交给李适。李适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一个劲拉着王淑妃的手唤爱卿。

正是由于王氏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让德宗在狼狈流亡之际,还能继续发号施令,指挥各路人马平定叛军。鉴于王氏的细心和殊功,唐德宗对她更加宠爱。

流亡期间,王氏怀孕了,但这个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叛军围城,城中粮食早已用光,皇帝只能吃糠咽菜,就更不要提一个妃子了。城外硝烟弥漫,城内缺吃少穿,对一个孕妇来说,基本的静养和营养都无法保证。怀胎十月,王氏生下一个公主,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加上流亡期间未能好好休养、营养也跟不上,还动不动被叛军惊吓,王氏病倒了。

后来叛军被平定,德宗顺利返回长安。平乱的大臣自然论功行赏,王氏也是有功之人,当然也该给与奖励,德宗属意册立王氏为皇后,但王氏的身体一直未见好转,所以册立皇后一事就一拖再拖。王氏的病医了两年也未见起色,身体每况愈下,李适眼见爱妻如此,也是心痛万分。

为了感念王氏危难时不离不弃和勇护玉玺的功劳,也为了给王氏冲喜,李适决定不等了,马上举办封后大典。

公元786年,唐德宗李适宣布册立王淑妃为皇后,册封大典隆重无比,百官朝贺。病榻上的王氏挣扎着起来,被人搀扶着勉强完成了加冕大礼,加冕大礼刚刚落下帷幕,当天王皇后就撒手人寰了,她成为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仅仅只有半天。

王皇后死后,李适悲痛不已,为其素服七日。后来,李适命人撰写《昭德皇后庙乐章》,作为一个文采不错的皇帝,他对这份事关爱妻的文稿要求极高,经过几番修改最终才定稿。可见,李适对红颜薄命的王皇后的情深意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郃:曹魏最后的开国名将,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魏第一名将,曹魏名将排名,三国魏国名将大全

    曹操善于用兵,手下更是有不少名将,最著名的当属“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曹操在打天下过程中,五人屡立战功,堪称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名将,“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岁月无情催人老,这些名将先后陨落,然而最后一位却是被人害死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

  •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过程是什么样的 朱棣为何要杀那些柔弱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杀宫女三千,燕王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之谜

    对朱棣和三千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称帝,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朱棣勇武,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为什么会没有人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岳飞能成功吗,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大家好,说起赵匡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柴荣病死前,因为担心皇儿太小,别人会抢夺皇位,所以就把当时手握重兵的两个统帅处置了,反而提升了赵匡胤。柴荣提赵匡胤上来当然是有私心的,因为赵匡胤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其他的将领比起来,要差很多。因为柴荣是个喜欢自己率军打仗的人,而赵匡胤一直跟随柴荣,单独率

  •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觉得蒋干很蠢?正史中的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什么觉醒年代正面拍胡适,历史上对冯道的评价是什么,蒋干和周瑜

    蒋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蒋干这个名字,就算有人不熟悉,但是一提起赤壁之战时,周瑜用反间计除掉蔡瑁张允,可能就想起来了,蒋干就是那个给曹操传回消息的人。在整部小说中,蒋干就出场过两次,而且两次都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整个三国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猪队友

  • 宋太宗为何待见杨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端与杨业的关系,烛影斧声,宋英宗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太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太平兴国四年之时,宋太宗征讨北汉,平时就听说过杨业的名气,曾重金悬赏寻他。后来,杨业所守的古城非常危急了,杨业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来保全性命。刘继元投降以后,宋太宗派使者召见杨业,非常高兴

  • 宋太宗赵光义儿子为什么会疯?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赵匡胤为什么传位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在哪里,赵光义几个儿子叫什么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太宗的故事。赵普侦破秦王赵廷美谋篡皇位之案,立下大功。不久,宋太宗见赵普专权,又纠缠个人恩怨,不免又猜忌起来,对大臣们说:“赵普功高,我不忍心再劳累他。应该让他享清福了。”于是宋太宗让他辞了职,诏

  • 符太后在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宋传奇之赵匡胤符蓉的结局,赵匡胤杀了哪些结拜兄弟,赵匡胤黄袍加身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符太后的故事。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一个传言在后周流传开来,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共同对付后周,当时主政的宰相范质、王溥来不及辨别真伪,急忙下令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赵匡胤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

  • 昭德皇后王氏为何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并创下一个纪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适的皇后,活得最久的皇太后,唐昭德皇后

    每当一提起昭德皇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唐朝,第一个皇后表面上是李渊的妻子窦氏,但因为在开国之时窦氏就已经离世了,皇后称号是追封的。实际上,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才是唐朝第一任皇后。此后,除去唐代宗李豫遥尊失踪的沈氏为后外,每一个唐朝皇帝,在世的时候都有自己的

  • 周亚夫为西汉王朝做了哪些贡献?最后为何会受辱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亚夫下场,西周后期赶走周厉王的事件,周亚夫之风

    周亚夫,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汉景帝在位期间,君王非常贤明,知人善任,得西汉名士晁错的辅佐,国家的皇权也有分散到集中。而今天要说的周亚夫便是那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在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一直为朝廷效力。周亚夫的父亲当年因为跟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封侯拜爵,是当时很有有名的

  • 秦武王和项羽同样都是举鼎 两人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项羽真的举过鼎吗,项羽举的鼎和武王举的鼎哪个重,项羽举鼎和秦武王举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武王和项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冷兵器作战的年代,,谁的身体更强壮,谁更加勇敢威猛,那么谁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性生存到最后,等到最终的胜利。也是因此,在古时候有很多的将军或者君王,都会通过自己的武力来宣称自己的地位,更是以此作为炫耀,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应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