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靖王太后备受郑贵妃欺凌,上位成功后为何没报复?

孝靖王太后备受郑贵妃欺凌,上位成功后为何没报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1/25 11:38:47

大家好,说起孝靖王太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万历初年,郑氏进入皇宫,深受皇帝宠爱,之后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册封为贵妃。郑贵妃长相妖艳,性格活泼,别的妃子对皇帝毕恭毕敬,只有郑贵妃敢跟万历开玩笑,万历不仅不生气,对此还十分受用。

郑贵妃或许不聪明,但她很有野心,虽说他生下的不是长子,而他却一直想把儿子立为太子。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和郑贵妃有很大关系。万历的长子名为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是万历偶尔临幸一名宫女所生,也就是之后的王恭妃、孝靖王太后。

万历皇帝不喜欢长子朱常洛,主要源自王恭妃身份低微,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朱常洛立为太子之后,郑贵妃仍没有放弃,自始至终,郑贵妃都在想方设法整治朱常洛母子,在万历面前说说他们的坏话,那是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郑贵妃还在暗地里搞出不少花样。万历四十三年,一名叫做张差的农夫,闯入了太子寝宫,还用棒子打伤了几个宦官。事后查知,是宦官庞保、刘成让张差这么干的,而庞保、刘成则是郑贵妃宫中的宦官。于是这件事很有可能是郑贵妃策划的,虽不甚高明,但目的很明确。

朱常洛的死很可能也跟郑贵妃有关,崔文升给朱常洛献药后,朱常洛大泻不止,很快便奄奄一息,而崔文升也是郑贵妃的人。从此类事件可以看出,郑贵妃心胸狭窄、歹毒阴险,应是朱常洛母子最大的敌人,但最后郑贵妃并没有受到太多惩罚,直到崇祯三年因病去世。

那么为何郑贵妃做了如此多的坏事,还能得以善终?

一、万历帝的宠信:

为何万历帝迟迟不立太子,主要源自他对郑贵妃的宠爱,爱屋及乌,正因为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朱常洵才被拉到前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朱常洛还活着,那么朱常洵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万历则不这么想,为了他的郑贵妃,万历甘愿被大臣们指责。

万历前十年,是张居正掌权,万历皇帝本身根本没有什么权力,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才走到前台,从新掌握了皇权。随后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这件事不能说万历全是为了郑贵妃,这其中还包括他对大臣们的抵触情绪,但只要万历皇帝还活着,郑贵妃就没人敢惹。

万历和大臣们足足争辩了十五年,这其中内阁首辅都换了好几位,大臣们是天天劝、日日劝,劝不了就上疏,上疏不行就直接开骂。起初,万历还是有所回应,而随着时间流逝,万历也不再搭理这帮大臣,之后连朝也不上了。直到万历二十九年,在各方施压下,万历终于妥协了,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从国本之争的时间跨度和激烈程度,可见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哪怕大臣们上疏攻击郑贵妃也没关系,只要皇帝不发话,谁也动不了郑贵妃。不论郑贵妃的敌人有多少,万历都可以保着她度过万历一朝,所以郑贵妃在万历在位时期是绝对安全的。

二、王恭妃不计较:

万历的一次偶然的宠幸,让王恭妃怀上孩子,母凭子贵,在生下朱常洛之后,她本应升为皇贵妃。但万历一直迟迟没有加封,直到万历三十四王恭妃才被封为皇贵妃。

虽说王恭妃的地位从生下朱常洛开始,有所提升,但她的待遇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郑贵妃在后宫一手遮天,对王恭妃也是极尽羞辱,王恭妃还曾被打入了冷宫。但王恭妃并没有做错什么,这一切都源自万历的那一次宠幸。

王恭妃只是个平凡的宫女,她不懂后宫政治,她也不会权谋斗争,面对郑贵妃的咄咄逼人,王恭妃只得选择隐忍。朱常洛成为太子之后,被要求不能再见生母王恭妃,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朱常洛是王恭妃唯一的亲人,这让王恭妃如何接受得了?

后宫就是如此残酷,从万历二十九年到万历三十九年,王恭妃都没有见过儿子,直到王恭妃病重,朱常洛才见到了母亲。王恭妃拉着儿子的手说出最后一句话:

“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面对欺压,有的人选择反抗,而有的人则选择妥协,王恭妃无权无势,他没有能力反抗,所以她选择了放弃。如果王恭妃是一位有胆有谋的女子,是绝对有可能斗倒郑贵妃的,可惜她不是。

万历皇帝掌权后,实在没做什么正经事,搞出国本之争,宠信郑贵妃,最后连上朝都省了,说明亡于万历,真是一点也不冤。

三、朱常洛的宽容:

朱常洛的童年也很凄惨,原本的太子之位随时不保,在宫中也备受排挤,还经常受到郑贵妃欺负,或许受到母亲的影响,朱常洛同样没有选择反抗。

史料记载:

“帝曰:‘外廷语不宜解,若须自求太子。’贵妃向太子号诉。贵妃拜,太子亦拜。帝又于慈宁宫太后几筵前召见群臣,令太子降谕禁株连,于是张差狱乃定。”

梃击案发生后,朝廷查出始作俑者,就是郑贵妃身边的宦官,刺杀太子可是天大的罪,这回万历都有点生气了。满朝文武都对郑贵妃极其不满,纷纷上疏指责。为了给大臣们一个交代,万历让郑贵妃自己去求太子朱常洛。

这是朱常洛报仇的最好机会,只要朱常洛拒不原谅郑贵妃,郑贵妃是有可能被废黜的。郑贵妃哭着来求朱常洛,朱常洛就真的饶了郑贵妃,还降下谕旨,只杀了张差了事。朱常洛的性格可能受到了他母亲王恭妃的影响,多少有些胆小怕事、首鼠两端。

朱常洛必定清楚郑贵妃的所作所为,而他依旧放过了郑贵妃。朱常洛即皇帝位后,郑贵妃还送给他几位美女,朱常洛照单全收,这也是导致朱常洛早亡的直接原因。

俗话说,好人没好活,坏人没好死,只是在郑贵妃这里没有应验。这位坏事做绝的女人,受到了皇帝保护,也没有遭到仇人的报复,她最大的压力就是朝廷的舆论,不论如何,郑贵妃还是混了个自然死亡,这真是对明廷的莫大讽刺。

当然,也可能朱常洛还没有倒出时间来处置郑贵妃,反而自己先死了……

等到了崇祯帝即位,郑贵妃跟他已经没有什么恩怨了,杀不杀也就没意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打仗用兵那么的厉害 韩信到底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用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张良谋略出众,萧何政治好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帮助汉朝一统天下的是韩信。张良、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是一位奇才,从无名小卒先是到了中级军官,随后又晋升为上将军,短短两年时间内灭掉魏代赵齐多个国家,燕国也无力抵抗,随后选择投降。之

  • 韩信兵仙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兵仙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汉高祖刘邦打了许多重要战役,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半生戎马生涯的韩信最终还是死于功高盖主,这也是因为他在政治方面不懂得收敛。韩信在后世的地位相当的高,被称为兵仙。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他都打

  • 历史上果郡王是什么结局?忙于朝政,活到乾隆年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果郡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不是《甄嬛传》里演的那样,果亲王允礼被雍正赐鸩酒而死。经历上,允礼活到了乾隆三年。雍正天子对本人垂青的人无论是朝臣或是兄弟,都真的“爱”到骨子里。大概有人会说那年羹尧呢?不是被雍正宠上天,而后杀了吗?更有“捧杀”的谈吐发现。

  • 汉朝时期的彭越是何许人也 他又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彭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汉初,刘邦建国后就开始忙着平反,四处南征北战,当时王公大臣也人人自危。有些人急流勇退,退居二线,像张良;有些人装傻卖萌,和刘邦一起南征北战表忠心,像樊哙;还有一些,故意示弱,把自己折腾进去使苦肉计的,比如萧何。当然也有比较干脆直接谋

  • 董卓进京行废立之事时,为何没有人阻止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董卓进京行废立之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朝廷奸邪当道,外戚宦官弄权,这个腐朽不堪的王朝,摇摇欲坠。所谓乱世出英雄,中华大地从来不缺乏有志之士,然而各路军阀割据势力,谁才是问鼎中原的最佳人选?或许,董卓认为他最有资格。在汉末时期,董卓无疑是最具实力的割据势力,因此才会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 文聘跟赵云是什么关系?一生无败绩却鲜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文聘跟赵云是什么关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时势造英雄,那么三国是最能造就英雄的时期,黄巾起义时造就了张氏兄弟,也同样让平民关羽张飞登上历史舞台。关羽一登上历史舞台,便一发不可收拾,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他的一生十分成功,斩将无数,但他也经历过失败

  • 萧何与张良都能够完完整整的 韩信最后为何会被吕后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韩信为汉朝打下了半壁江山,为什么这么大功劳的功臣最后是被吕后赐死的呢?在历史记载中,韩信不只是个打野,而且更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立下过汗马功劳。汉初三杰分别是张良、萧何还有韩信。刘邦能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这三个人

  • 汉宣帝:从阶下囚到皇帝,最后是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浩瀚的历史,成就了一批人,也埋没了一批人。而有一位明君,因为低调,现在被人遗忘。从阶下囚到皇帝,他拯救了西汉,却因痴情又“葬送”了江山!欲知这位皇帝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晚年时候,穷兵黩武,不断对外征战,劳民伤财,估计是年纪大了,武帝脑子也有些不清楚。江充

  • “九千岁”的魏忠贤斗不过17岁的崇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年仅17岁、根基未稳的崇祯,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斗倒权势熏天、不可一世的“九千岁”魏忠贤,除了他异于常人的少年老成外,其实最为关键的因素,则是明朝中后期极尽完善的政治权力制衡体系。明朝中期,为抗衡日益兴盛的文官集团,皇帝们亟需培养一支完全从属于皇权的力量。于是,与皇帝亲近的太监,从此参与到了

  • 文武双全的程昱在赤壁之战后为何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有许多能人,其中叫出色的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和程昱等人,这几个人中有一个人不仅谋略出众,而且带兵打仗也是很厉害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这个人就是程昱。那为什么文武双全的程昱在赤壁之战后渐渐的销声匿迹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程昱年事已高,程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