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亨为何不等李隆基传位?真相是什么

李亨为何不等李隆基传位?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4/1/2 11:50:28

李亨为何不等李隆基传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纪念年的封建帝制发展历程中,太子一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者,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就是为了在皇帝突发不测的时候能够有人及时上位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设立太子是一种防范措施。

但是太子要想上位,只有皇帝去世或者退位才可以,这种制度让很多有野心的太子忍耐不了。李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本来就是太子,为什么还要篡夺李隆基的皇位?

各方势力涌现,维护自身地位

当时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三宫六院,有许多的妃子,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是只有一个,按照规矩,在设立太子的时候用嫡长子继承制。这就决定了在众多的子嗣当中,嫡长子具有一定的优先继承权。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虽然有些不公平,但这就是制度所决定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意识到一味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选择接班人的话可能过于固守陈规,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所以一些皇帝在选择太子的时候还是会更多的考虑接班人的实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到了李隆基的时候更是如此,虽然当初他设立了太子,但是后来察觉到情况不对劲的他直接将对方废除并杀掉,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过于残忍的一件事情。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为天下的平民百姓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江山社稷永世长存。

费除掉自己选择的第一个太子后,为了国家的发展,皇帝还需要重新设立以为太子。在这样的契机下,李亨被父亲看中。他平日里就聪明好学,在文武方面都有一些成就,但是因为种种因素没有被选为太子。

本来他都想好了自己后半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下去了,但是没有想到在他28岁的时候还能够被任命为太子。当然了,这么大年纪当上太子也并不容易。

当时的朝廷中李林甫杨国忠两大集团势力正盛,李亨作为刚参与政事的人,和他们两派都没有很深的交情。同时也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当时这两方势力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了稳固住自己的位子,他一直都在努力。

后来一直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相继被杀,李亨在朝中的对手也少了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

两派带头人相继去世,朝堂之中别有用心的人更多,生性多疑的他并不相信朝中会有多少大臣相信自己。

所以他经常都处于一种谨慎高度紧绷的状态,为的就是防止一些人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撺掇自己的太子之位。毕竟是二十多岁才获得的这份荣耀,他对这个位子看得很重。只有现在守住自己的位子,将来才能够有能力接手国家。

少了主要的竞争对手后,朝堂之上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他作为太子,对自己的敌人根本就不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就是怕哪天突然被人用计夺走太子之位,到那时候,自己就没有办法继承皇位了。

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李亨篡夺了父亲的皇位,这也是为了早点实现自己的梦想,少一些担惊受怕。

皇帝失去号召力,挺身而出

虽然是皇室中人,但是李亨从小就接受教育,他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非常讲究礼节,更不会夺人所爱。之所以会夺取皇位,也是形势所逼,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只好下手夺走了父亲在手中的皇权。

安史之乱后,朝廷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都和李亨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身为太子,将来的国家大权始终都会落在他的手里。所以当时有不少原先李林甫、杨过纵横集团的人都表示会为他鞍前马后。

但是人心隔肚皮,这些人一面和李亨交好,一面有着自己的盘算。当时太子在朝中的势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有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在28岁才成为太子的人。在他们看来,李亨有很大的可能还会落得像前任太子那样的事情,所以并不看好这些养尊处优的太子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室在朝廷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一些在地方拥兵自重的人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这样一来,朝中的局势就更加不明朗了。作为太子,他遇到的敌人更多了。而此时的李隆基更像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号召力并不在他手中。

所以为了和其他势力进行对抗,他就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防止自己的几个兄弟们实力逐渐强大起来,稳固住自己的地位。虽然此刻的李隆基已经逃离皇都,但是作为一国太子,他不能就这样当缩头乌龟。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有了篡位的想法。只有手中有了权利,才能够平定叛乱,稳固局势。但是当时身为太子的他根本没有办法调动军队,唯一能支配军队的皇帝和自己又相隔千里,所以为了不错失良机,也为了及时稳定局势,李亨选择了篡位登基。

担忧命运,寻求自保

作为28岁才被立储的太子,李亨心里也非常担忧,一方面是不清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立为太子,另一方面是担忧像他的兄长一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被处死。虽然他是皇帝的儿子,但是和父亲的关系也并不是非常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他也不清楚。

所以从做上太子的那天起他的心里就始终惶恐不安,就是担心有一天会像自己的哥哥一样被父亲处死。同时他也担忧外部势力会把他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去。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他整日惶恐不安。

后来自立为帝也是自保之策,他要想不被别人杀害,就需要掌握绝对的权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只有当皇帝。但是父亲迟迟都没有退位的想法,他的心里非常焦虑,在安史之乱中这种想法得到催化,最终篡位。

他之所以这么做,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为了自保,求生欲是人的本能反应。作为太子,他如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就这样被叛军占领,心里肯定不舒服。而且即便是不反抗,将来叛军获胜,他作为前朝太子,也并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当时的大唐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已经是四分五裂的状态了。当时的李隆基还在位,年纪已经不小了,他也没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国家事务了,但是还一直抓着权力不放。

这让李亨心里非常痒,身为太子,有一番大抱负却没有地方施展,所以他的心中市场苦闷。后来在马嵬坡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自立为帝,带着自己的心腹找到了当时的节度使郭子仪

之所以在第一时间就找他,是因为这个人手中有军队。当时李亨已经成为了皇帝,他自然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他下定决心要把国土都抢回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身为太子的他篡取了皇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植的文学如何?他与曹丕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曹丕曹植文学创作的异同,曹丕和曹植都是文学家

    曹植,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多人一定会首先想到金戈铁马和热血奋战这些词汇。的确,在那个纷乱的时代,群雄并起征伐天下才是主流,毕竟有了权力,成为一方诸侯王,才有资格谈其他的。然而,在这个时代,文学事业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著名

  • 孙权找关羽进行联姻 关羽拒绝后为何还要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权为何不放了关羽,关羽到底有没有投降孙权,孙权为什么偷袭关羽

    孙权为什么要找关羽联姻?关羽拒绝后为什么还要痛骂孙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王朝历史里,不管是诸侯还是君臣之间,联姻都是巩固关系和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联姻都是好事,拒绝的话,多多少少会伤和气,正所谓买卖不成仁

  •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算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为何不称唐太祖,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还是李渊,李世民抢了李渊的皇位吗

    还不知道:唐高祖李渊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怪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

  • 李世民和李建成作为兄弟 两人为什么会互相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建成为何输给了李世民,李建成为什么输给李世民,李建成的妻子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对李世民和李建成互相残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兵,一举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随后又包围皇宫,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储君,史称“玄武门之变”。大家对这段历史肯定都非常熟悉。这里有一个问题:李世民为什么

  • 真实的马超有很大的污点,他配做刘备的五虎上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超为什么归降刘备,新三国马超,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污点

    众所周知马超桀骜不驯,忠孝可嘉,勇猛异常,但是他也有很大的污点,那么这样毁誉参半的人,配做刘备的五虎上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其一是忠孝角度的污点,马超直接害死父亲的数百族人。马超的父亲马腾经营西北地区时,马腾因为优待士人,推贤荐才,对百姓仁慈,深受爱戴。他早在官

  • 论实力李建成比李世民还要强 最后为什么是李建成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的实力,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朱元璋李世民谁厉害

    李建成的实力,明显比李世民强得多,为何李建成反而被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玄武门政变之前,究竟是李世民的实力更强,还是李建成的实力更强,似乎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玄武门政变之中,李世民最终战胜了李建成,获得了皇位继承资格,并最终当上了皇帝。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

  • 刘备和曹操奋斗了一辈子 两人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最后赢得天下吗,刘备其实是最厉害的,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对刘备为何始终赶不上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和曹操最大的区别,除了起点不同外,终点也不同。刘备起于微末,穷得卖草鞋,曹操是太尉之子,本身也是官居西园八校尉之一。终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两人的最终地位不同。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甭管人家实力有多

  • 曹操为什么要修建铜雀台 曹操真的是为了金屋藏娇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修建铜雀台,真的是为了金屋藏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三国里的铜雀台,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女色。唐代诗人杜牧曾在《赤壁》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加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关于铜雀台的描写,这不免让大家以为曹操修建铜

  • 曹丕篡汉后并没有杀汉献帝刘协 刘协为何不去找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为什么要废掉汉献帝,曹丕有没有杀刘协,刘备会杀汉献帝吗

    还不知道: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

  • 康熙当初只是一个年少的皇帝 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巩固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康熙成为皇帝的时候是个少年,为什么最终能清剿鳌拜收复权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提到清朝的皇帝,大家十之八九会首先想到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他之所以这么有名,当然和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位期间的政治履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康熙身上,有很多让后人足够好奇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