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孙权(孙权与东吴)

三国东吴孙权(孙权与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4/1/2 7:37:50

《三国志》里有这么一段: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吕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这一段议论是孙权对东吴四大都督的看法,很有意思。周瑜少年天才,是东吴的开拓者之一,早年和孙策一起打下了东吴的江山。周瑜开始并不是孙策的下属,他本是世家子弟,祖上在汉朝官至太尉的就有两人,他父亲周异是洛阳令,堂叔周尚是丹杨太守。孙策东渡见周瑜时,周瑜是“将兵迎策”,跟孙策是朋友关系,相当于合伙创业的投资人,后来是周瑜自己主动称臣的。

提到周瑜,中国人可能都会想到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其实真相可能并不浪漫而是比较残酷,《三国志》中记载是这样: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当时孙策和周瑜攻打皖城时所得的乔家两个女儿,也就是说应该抢来的,孙策把大乔纳为自己的小妾,周瑜把小乔纳为自己的妾室。

所以小乔并不是初嫁为周瑜妻子,而是被抢了做妾,妾是不同于皇室的妃子的,地位低下,伺候人的活样样都要干,仅比丫鬟奴婢地位高一丢丢。就跟西施一样,最后的结局并不是跟范蠡泛舟而去,而是被皮袋装着沉于太湖了。其实想想都知道,哪个男人能变态到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做美人计送给别人蹂躏,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江东大权,年幼而位不稳,周瑜主动称臣来稳固他的地位。孙权对周瑜的评价也非常高:邈焉难继。也就是后来无人能比的意思。周瑜十多岁时就开始带兵,不到36岁功成名就,为东吴奠定基业,少年天才直追霍去病,可惜英年早逝也如霍去病,后人有诗凭吊: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有3人后来都进了武庙,唯独鲁肃没有进。三国演义更是将鲁肃塑造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憨厚之人,而历史上实际的鲁肃是这样的: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鲁肃实际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汉,年轻时就狂放不羁,家里巨富,喜欢击剑骑射,讲武习兵。

在孙权的一段论述中,对鲁肃的评价占了一大半,详细的说了他对鲁肃的“三长两短”的看法。早年周瑜找鲁肃借粮食,鲁肃随手就给了他三千斛,按有人估算,一斛米约现在27斤,就是超过8万斤粮食。于是周瑜认为他为人豪杰,结交为挚友。后孙权继位,鲁肃在周瑜的推荐下见到孙权,并为孙权谋划大业,就是后来的“榻上对”。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孙权跟孙策关系好吗(孙权对孙策的后代怎么样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我们都知道孙权是从其兄孙策手上接过接力棒的,此后才开始掌权东吴,如果说当时孙策没有被刺客暗杀的话那么孙权很难和哥哥竞争。孙策可以说其光芒完全覆盖了孙权。那么孙策死后孙权对他的子孙后代又怎么样呢?古往今来后世之君只要不是正统继承而来那么必然在上位之后对正统一脉进行打压,一是为了防止其势力过大,二是为了

  • 孙权臣服曹丕(孙权为什么对曹丕称臣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db:关键词]

    在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之后,东吴的孙权做了一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赶紧向曹丕俯首称臣。这一点,在书中的交代,是说孙权担心蜀汉的进攻,想要拉拢曹丕,一起对抗刘备。其实,这种说法,真的经不起推敲的。且不说,最终打败刘备的,还是东吴的力量,就说孙权这种迫不及待的劲头,就足以说明,孙权所谓的向曹丕称臣

  • 关羽为什么会被孙权杀死(孙权该不该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是联盟的关系,为何要在关羽北伐襄樊取得进展的时候暗地里联合曹魏背弃盟约偷袭荆州,又为何要对兵败的关羽赶尽杀绝?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东吴的野心,表面上孙权趁着关羽主力攻打襄樊、荆州空虚的时候派吕蒙计夺荆州,实际上孙权的野心更大,孙权图谋的可能不止是荆州,连益州都在孙权的计划之中,想

  • 孙权为何一定要荆州(孙权为什么一定要袭取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db:关键词]

    这就是三国版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羽北伐,和曹操派来的军队僵持不下,孙权在后方突然偷袭荆州得手,关羽失去归路,被孙权擒杀。此役过后,除了武陵郡之外,荆州下属其它各郡均被孙权收入囊中。关羽北伐的时候,刘备和曹操正在汉中相持,这是双方都投入了比较多的战争资源的战争,关羽北伐和孙权主动出兵围攻合肥,都

  • 孙权偷袭荆州目光短浅(孙权偷袭荆州的得与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219年,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兵锋达到了鼎盛,就连身经百战的曹操也要“退避三舍”,无奈选择迁都来暂避关羽兵锋。紧要关头,司马懿等人进谏,给出了破敌之策。突破口便是孙权,孙刘虽然是联盟,但是,早已经形似神离。孙权一直向刘备索要当初借给刘备作为根据地得江夏,而刘备让孙权彻底感受到了“欠钱才是爷”的真理。司

  • 孙权为什么要给刘备荆州打仗(孙权为何要借荆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辛弃疾对于孙权的评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孙权是一个非常有勇有谋的人。他在面对曹军进攻的时候能够独自进入曹军大营去迫使曹军出击。而且在曹军进攻刘备的时候也能够从大局考虑去出兵帮助,由此,可以看出,这真的是一个有文武韬略的人。而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表病逝,

  • 李元吉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怎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元吉是个什么样的人,武则天历史真实形象,武则天真实的历史

    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第四子,唐朝齐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26年六月,随着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李世民干掉了自己的大哥,然后逼迫唐高祖李渊禅位给自己,成了唐朝的最高统治者。而在玄武门事变当中,李世民除了干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之外,同时还杀了自己的三弟,李元吉。

  • 张昭说服孙权(孙权为什么讨厌张昭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孙权,在三国期间一直算一个比较有温情的君主了。无论是数周泰身上伤疤,还是和吕蒙鲁肃唠家常,孙权无不体现出他柔情的一面。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这个曾经人情满满的柔情主子,却似乎变成了一个铁面无情、专横跋扈的怪胎。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他和自己几位老臣之间的关系上。其中一位老臣就是张昭。张昭是江东大族,也是孙家

  • 为什么孙权得到荆州后毫无作为(为什么荆州是孙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荆州这一要地成了刘备、孙权和曹操三个人争夺的要地。荆州地处中原轴心位置,若能将此地收归囊中,便可以此为支点向四周扩散势力。由此,荆州才成为三家必争的宝地。曹、孙、刘三家在在赤壁之战之后的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曹操。原本有着可以一统中原的强大实力,如今还要和自己

  • 孙权一直在打合肥(孙权为什么死磕合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争夺”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代名词。在众多的诸侯看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若取胜则可成为人上人,你若战败,则会成为别人的案板上的一块肉。所以,为了让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力量存活下去,他们必须开始永无止境的厮杀与争斗。战局一直发生着转变,早年间董卓称霸,让各诸侯胆战心惊。等董卓被吕布杀掉之后,诸侯们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