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后为何要对刘邦的儿子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吕后为何要对刘邦的儿子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49 更新时间:2024/1/16 9:09:51

吕雉是汉高帝刘邦之妻,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的几个儿子,出手还算是挺狠的。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或直接或间接地死在了吕雉的手上。如果刘邦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吕雉之所以会下手这么狠,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底层亭长,而且年龄比吕雉大了很多。在娶吕雉之前,刘邦和同乡的女子曹氏,有过一段私情,两人育有一子,也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吕雉嫁给刘邦之后,又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老二刘盈。

吕雉嫁给刘邦之后不久,天下便开始动荡不安。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刘邦也加入到起义的大军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没少吃苦,但却毫无怨言地帮刘邦打理家务,抚养子嗣。就连非她所生的刘肥,吕雉也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将其抚养长大。

再之后,刘邦开始逐渐发达,成了起义军中的领袖。后来更是率先攻破了函谷关,攻入咸阳。秦朝覆灭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到了蜀地,成了汉王,从一个底层百姓,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既然成了汉王,自然不能只有吕雉这一个妻子。从这时开始,刘邦开始有其他女人,并且跟其他女人生下孩子。公元前205年,刘邦和戚夫人生下了老三刘如意。此时刘邦已经在韩信的帮助下,走出了蜀地,进军关中。两年之后,刘邦打败了魏王魏豹,抢了魏豹的妃子薄姬,后来和薄姬生下了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此后,刘邦一边争天下,一边继续生孩子,先后生下了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老七刘长、老八刘建这四个儿子。

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楚汉相争期间,吕雉曾和刘邦的其他家眷一起,被项羽军队所俘虏。后来楚汉短暂议和之后,才被放回。好不容易回到刘邦身边,却发现刘邦已经娶了戚夫人,而且已经生下了刘如意。

戚夫人比吕雉更加年轻漂亮,也更受刘邦宠爱,经常陪伴于刘邦身边。反观吕雉,之前做了两天的俘虏,受尽了苦楚。回到丈夫身边,却发现丈夫已经另有新欢。这种打击,可想而知了。

从这时开始,吕雉虽然依旧尽心竭力替刘邦打理家务,主持后宫,但两人的感情已经出现了危机,为后来吕雉大肆屠戮刘邦后代,埋下了伏笔。

楚汉战争打了四年之后,刘邦终于统一了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吕雉因为是正室,也被立为皇后。因为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秦二世都没有立后,所以吕雉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

当上皇后之后的吕雉,开始试着向朝堂伸手,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

吕雉之所以要争权,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要知道,当时吕雉虽是皇后,刘盈也被立为太子。但刘邦还有其他女人和儿子,尤其是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最为得宠。刘邦晚年的时候,一直想着要不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好在吕雉在朝堂上也有一些党羽,后来更是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总算让刘盈得以继续做太子。

这种不安全感,一直持续到刘邦去世。多年的不安,让吕雉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极端,开始仇视刘邦其他的儿子。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临终之前,刘邦叫来了吕雉,向吕雉推荐了萧何、曹参、王陵、周勃等人才,希望吕雉能够辅佐刘盈,坐稳皇帝之位。然后,刘邦病逝,刘盈即位。

刘盈即位后,因为自身性格相对软弱,再加上刘邦曾托孤于吕雉,而吕雉本人在朝中也是积威甚重,所以朝中大权,都掌握在吕雉的手里。

到了这个时候,得掌大权的吕雉,终于开始挥动自己的屠刀,对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下手。这种清理,一方面是出自吕后对刘盈的关心,害怕刘邦的其他儿子在世,会威胁到刘盈的帝位。另一方面,更是吕雉在发泄多年来的压抑,想要开始报复。

吕雉第一个下手的,便是昔日最得宠的戚夫人,和老三刘如意。

戚夫人原本最是得宠,而且她所生的刘如意,也是刘盈最大的竞争者。刘邦去世后,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像奴隶一样做苦役。面对吕后的折磨,戚夫人依然乐观,工作的时候还愿意唱着歌,这让吕后更加愤怒。不久之后,吕后下令,让老三刘如意回京。刘如意回京之后,身为哥哥的刘盈,虽然对其百般维护,从刘如意入京开始,便一直将其带在身边。但最后,吕雉还是找到了下手的机会,最后将刘如意给毒死了。

刘如意死后,吕雉更是残忍地将戚夫人砍去了四肢,折磨致死。做完这些之后,吕雉还让亲儿子刘盈去看。刘盈在看到了戚夫人的惨状后,一下子被吓到了,从此彻底不理朝政,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吕雉。

收拾了戚夫人母子之后,吕雉开始将目光投向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

公元前193年,也就是刘如意被毒杀不到一年之后,刘邦长子刘肥被吕雉召入京城。刘肥当年好歹还是吕雉养大的,但吕雉此时依然没有任何留情,想要故技重施,在宴会上毒死刘肥。多亏了刘盈及时察觉到了异样,打算和刘肥一同向吕雉敬酒。吕后为了保护亲儿子刘盈,只能打翻了毒酒,刘肥这才保住了一命。

好不容易虎口脱险的刘肥,自然知道了吕后要杀自己的意图。为了保命,刘肥将自己封地内的一个郡,送给了吕后的亲女儿鲁元公主,同时还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也就是相当于认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做妈,这才侥幸保住了一命,得以活着离开京城。

回到封地的刘肥,不知道是因为在长安受到了惊吓,还是因为受不了认自己妹妹为母亲的屈辱,亦或者是刘肥身体真的不好。总之,四年之后,刘肥便病逝于封地。

解决了这两人之后,刘邦其他的五个儿子,相对来说都没什么威胁了。所以,吕雉也难得暂时停下了屠刀,并没有马上收拾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但是,几年之后,一个突然变故的发生,再次改变了一切。

吕雉的儿子,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刘盈,忽然去世了。

刘盈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之前被戚夫人那一幕吓到,此后一直借酒消愁,所以后来身体一直不好。公元前188年,刘盈病逝,年仅24岁。

刘盈死后,吕雉拥立刘盈的儿子刘恭为帝。但是,刘恭此时年龄太小,只是一个幼儿,所以只能有吕后代为称制。此后七年时间,吕后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也成了无冕女皇,成了汉朝最高的掌权人。在这期间,刘恭稍稍懂事一些后,曾私底下发表过一些议论,被吕后听到,随即废掉了刘恭,又改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宏为帝,继续以太后身份称制。

刘盈的死,对于吕后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于吕后而言,儿子的存在,原本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然而此时,刘盈却先她一步离世。就算此时吕雉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从这时开始,吕雉一方面开始重用吕家人,大肆给吕家人封王。另一方面,吕雉也开始向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宣泄自己的怒火。

老四刘恒,是刘邦抢了魏王的妃子所生,一直不太得宠,早早就被遣到了封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恒在封地一直比较低调,吕后也没怎么注意到他。所以在吕后称制期间,刘恒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反倒是在吕后去世以后,被功臣们拥立为帝,史称汉文帝。

老五刘恢,被吕后强令,娶了吕后侄子的女儿。吕后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吕家和刘家的联系,同时加强对刘恢的监视。刘恢受到这样的待遇,自然闷闷不乐。刘恢有一个很宠爱的妃子,是刘恢倾诉心事最好的对象。但这件事被吕后得知以后,直接下令处死了这名妃子。刘恢对吕后的做法,自然悲痛欲绝,但却又无法报复。于是最后,刘恢选择了上吊自尽,殉情而死。

老六刘友,同样在吕雉的安排下,娶了吕家的女子。然而刘友同样不喜欢吕家的女子,喜欢其他的妃子。吕雉听说后,直接把刘友找到了长安,幽禁起来,最后活活饿死。

老七刘长,倒是躲过了吕后的黑手。但其本人骄纵跋扈,在汉文帝时期,更是一度想要谋反,最后事发被捕。汉文帝刘恒因为兄弟之情,赦免了他的死罪,选择将他流放蜀地。然而在流放途中,刘长却自己绝食而死。

老八刘建,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只是被记载死在了吕后称制时期,死因不详。不过在刘建死后,刘建的子嗣被吕后杀戮殆尽,直接除掉了他的封国。由此可见,刘建的死,说不定也和吕后有脱不开的关系。

刘邦的八个儿子,除了老大刘肥、老四刘恒、老七刘长之外,其他人的死,基本都和吕后有关。就连亲生儿子刘盈的死,吕后其实也得承担很大的责任。若不是吕后将戚夫人砍成了人彘,吓到了刘盈,说不定刘盈也不会那么早便去世。

不过,吕后之所以会如此丧心病狂,也是有原因的。若非刘邦辜负了她,让她多年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心理出现了问题,恐怕也不会下这么狠的手。

这样说起来的话,刘邦几个儿子的悲剧,恐怕还是和刘邦本人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豪格在皇太极死后没能顺利继承皇位,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豪格皇位之争,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却便宜了福临,皇太极与豪格的关系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清朝时期的历史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643年,明崇祯16年,清崇德8年,清朝的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在盛京突然驾崩,由于皇太极死的很突然,没来得及留下遗诏,整个清王朝的上层贵族围绕着皇位的归属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其时,皇

  • 荀攸的性格(荀攸和荀彧谁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db:关键词]

    三国中,有个现象很奇怪。荀攸作为曹操的谋主,算无遗策,一生中从未有过败绩,但在后世人眼中,却讨论的很少,每每讨论谋士排名时,总是看不到他。这是为什么?讲到荀攸,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叔叔荀彧,读xunyu,这字比较少见,经常有人读成狗货。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两人同样出生名门,但荀攸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开了他

  • 荀攸怎么样(荀攸三国杀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db:关键词]

    “是时荀攸常为谋主”,能从曹操手中众多谋士里脱颖而出,与荀彧、郭嘉、程昱、贾诩并列出名,荀攸自然是不逊色于其他四人的。“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作为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荀攸的发言不仅每每影响曹操的决策和天下的走势,更是算无遗策,助力曹操击败了吕布、袁绍等劲敌。从征四方,运

  • 荀彧的性格(荀彧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荀彧是个复杂多面的人物,至今对其效力曹操的话题也从未绝耳。很多人都疑惑,荀彧既然选择了曹操,为何曹操加九锡之际,荀彧又跳出来反对。实际这正是荀彧的悲哀之处,他用一生去诠释汉室正统,想要用谋略恢复朝纲。谁知等来的并非汉室兴起,反而是曹操的狼子野心。荀彧乃名门之后,是典型的的士族。三国之际风云突变,整个

  •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知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荀彧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那可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曹操一生都是非常惜才的,所以荀彧的死是曹操最大的遗憾,这一点不得否认。那么荀彧的死,到底是不是曹操真的所想呢?曹操送给荀彧的空盒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是真的想杀荀彧吗?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荀彧是因为忧虑

  • 荀彧的侄子(荀彧儿子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db:关键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自古明白的道理,作为智谋超群的谋士,人称令君的荀彧为何不懂呢?从他第一天辅佐曹操,他便和曹操约法三章,誓死只做汉臣,他为曹操所献一计一策均为汉室。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统一北方自封丞相。他提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借此表达自己的忠心。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汉献帝

  • 司马懿跟荀彧(荀彧和曹操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db:关键词]

    荀彧可谓是三国谋士里的佼佼者,学识渊博,智慧超群,可是,要是和司马懿比起来,你觉得谁更有智慧呢?智慧这个东西他是个综合概念,和聪明不一样。聪明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用来形容成年人,特别是老谋深算的人只能用谁更有智慧。荀彧与司马懿各有千秋,有些人觉得司马懿厉害一点。因为有一个事实,就是最后司马氏得了天下

  • 孙策临死前遭遇刺杀 凶手身份有可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策给孙权遗言,孙策被谁所刺,孙策临死前告诉孙权

    孙策是谁刺杀的,凶手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知道孙策死后,权力是由弟弟孙权继承的,作为最大的受益人,孙权肯定是被人怀疑的,事实上,孙权并没有刺杀的动机。孙策真的不是孙权所杀的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常言道,谁授意,谁的嫌疑最大,孙策数年征战

  • 张守珪的一生有哪些贡献?他是如何玩转空城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良王安石,张守珪墓志铭,和张守珪一个年代的唐朝

    张守珪是赠蔚州刺史张义福之子,是唐朝时期的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就遇到重大挫折,不得已搞出了一出空城计来吓退司马懿的大军,空城计也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计谋和故事,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正史上诸葛亮是没有搞过什么空城计的,就算有,

  • 三国曹魏曹氏宗族大将中,曹洪与曹真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的庙号,曹仁曹休曹真曹洪,曹真曹休

    曹魏是三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氏宗族大将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和曹真等人,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这些人死后,得到的谥号,除了个别相同之外,大部分都不相同。从他们的谥号,能看出什么?夏侯惇和曹仁被谥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