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前张昭为何建议孙权投降曹操 孙权为何没有答应

赤壁之战前张昭为何建议孙权投降曹操 孙权为何没有答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3/12/30 19:47:10

对赤壁之战和张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拿下荆州并得意忘形的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最近我奉旨讨伐不臣服的人,旌旗指向南方,刘琮束手投降,如今我率领水军八十万之众,与将军(孙权)在吴地相见会面。

东吴收到曹操的信之后,把信传示给手下大臣看,大臣们莫不心惊失色,东吴阵营内部在如何对待曹操的问题上一面倒地选择了投降,投降派以张昭为首,而主张坚决抵抗的只有两个人,就是周瑜和鲁肃,抵抗派在朝廷之上显得势单力薄。

孙权接手江东

张昭为了解释自己的投降,说了这么一段话:

曹操是豺狼虎豹一样的人物,挟制天子以其名义讨伐四方,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如果今天我们进行抵抗,就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况且我们抵抗曹操依靠的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据了荆州的土地和刘表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沿着长江水陆并进,长江天险已经由曹操与我们共有,双方的势力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们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选择投降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对抗曹操及朝廷,名不正言不顺;二是长江天险已经失效,为双方共同拥有,不再成为抵抗北方势力的屏障。

孙权与张昭

当时的天下是东汉末年,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仍然在世,虽然被曹操控制,但是整个天下在名义上仍然是东汉,曹操代表着朝廷,与曹操作战在名义就是与朝廷作战,与东汉作战,曹操就是政府军,与曹操作战,就是反政府武装。

打仗讲究名正言顺,任何战争都有旗号与口号,连陈胜吴广这样的农民起义也知道打出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孙权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被朝廷任命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算起来只是东汉的一名地方官,与曹操控制的朝廷进行对抗,无疑在道义上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名义上没有任何优点,实力上也没有任何优势,曹操虽然没有八十万大军,但是占据了中原八州以及江南的荆州,孙权手上只有扬州七郡,比人口、城池、经济、军事,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太多,孙权实力不及曹操的五分之一。

赤壁之战前的天下局势

张昭的投降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想法,名义上不占优势,实力上又打不过,不投降难道拼个鱼死网破吗?这倒不是张昭怕死,也不是张昭贪恋荣华富贵,而是在理论基础上对比之后,最经济的选择。

张昭不是个怕死的人,他是孙策选择的托孤第一大臣,人品、能力、威望都有,从某种角度来说,张昭相当于曹操的荀彧和刘备的诸葛亮,他敢对孙权直言纳谏,也敢当面顶撞孙权,还能够纠正孙权的错误,只是因为他是受过教育的大儒,在文人之中很有威望,并且在行为与观点上显得迂腐,强弱对比之下,张昭选择投降。

那么孙权为啥不愿意投降?

因为孙权年轻又有野心,孙权的野心是被鲁肃提起来的,公元200年,19岁的孙权因为孙策之死而接管江东,内部与外部敌人虎视眈眈,新生政权随时可能被颠覆,孙权内平叛乱,外抗强敌,还不断提拔人才为自己所用,然而最重要的却是鲁肃给孙权灌输了帝王思想。

张子布

这一年,29岁的鲁肃给19岁的孙权量身定做了统一天下的大战略,这就是著名的榻上对,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能复兴,你也当不了齐桓公晋文公,现在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局势,先消灭刘表,全据长江以南,然后再称帝建号夺取天下,像汉高祖一样建立大业。

虽然孙权明面上拒绝了鲁肃的建议,但是鲁肃的建议无疑撑大了孙权的野心,19岁的孙权年轻而有野心,28岁的孙权野心勃勃,已经开始逐步实现鲁肃当年的榻上对战略,孙权不愿意投降曹操的最大原因就是孙权有称帝的野心。

孙权这个人军事能力非常不怎么样,在政治上非常老练,鲁肃早就告诉孙权统一天下的战略,孙权明明很想实现,并且照做,但就是不承认,他是典型的实干型政治家,只做不说,或者只做少说。

孙权

从当时的整个天下来看,孙权的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曹操占据了中原与河北,天下十三州独占八州,整个江南只有刘表与孙权,赤壁之战前,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逃亡,孙权就是江南第一大势力。

除此之外,还有益州的刘璋势力、汉中的张鲁势力、关中及凉州的马超及韩遂势力,放眼整个天下,实力强过孙权的,也没有其他人,可以说整个天下,除了曹操之外,就数孙权势力最强,曹操是老大,孙权是老二,让老二投降老大,可能吗?

野心加实力,撑起了孙权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基本盘,再加上周瑜在军事上的自信,给了孙权对抗曹操极大的信心,最为关键的是:周瑜指出了曹操的两大弱点,一是曹操的军队不擅长水上作战,会水土不服;二是曹操的军队并没有八十万人,只有十五六万,而且还有马超、韩遂是曹操的后患。

曹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孙权不会投降曹操,这就是刘备。刘备是东汉末年最顽强的人,他一直被打败,但从未被征服,刘备占据徐州时期,被曹操亲征打得大败,关羽被曹操俘虏,刘备的妻子儿女也多次被俘虏,但刘备并不言败。

在延津之战,刘备再次被曹操打败,在汝南之战,刘备被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打败,在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操的五千骑兵打得全军覆没,两个女儿也被俘虏,但是你看刘备,一直在失败,从未放弃,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虽然此时的诸葛亮出使东吴,与东吴结为政治军事联盟,但刘备的势力在当时的孙权眼中,并不起眼,刘备满打满算还不到2万兵力,孙权光在赤壁之战就出动了5万兵力,孙权看到弱小如刘备这样的人都不能被曹操真正的打败,自己这么强的势力怎么能投降曹操呢?

刘备

诸葛亮在与孙权的对话中也说过了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说:田横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坚守信誉,不辱使命,况且刘豫州是皇族之后,才能卓著,世人都仰慕他,就像水流进海里一样,就算大事不成,也是天意,怎么能处于下位呢?

诸葛亮的话刺痛了孙权内心的想法,刘备这样屡战屡败的人都不会投降,为何我孙权有这么大的势力还会投降呢?孙权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与曹操对抗,只是碍了支持张昭的人太多,他作为领导者不方便表明态度,只能寄希望有人来反驳投降论,而鲁肃与周瑜的存在,只解决了孙权的坚决不投降的态度的问题。

孙权一旦战败,刘备也必然失败,将会继续西逃或者南逃,整个江南将纳入曹操的势力范围,长江以南除了刘备与孙权之外,没有其他势力可以抗衡曹操,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关中及凉州的马超与韩遂自然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只要打败了孙权,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结束后 李显是怎么对待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神龙政变宫女,神龙政变百度百科,神龙政变视频

    还不知道:神龙政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神龙元年(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是为“神龙政变”。按理来说,李显应该很感激帮助他登基的“神龙政变”功臣。但历史却是李显一点都不感激“神龙政变”功臣,还将领头的几位功臣

  • 李显生性胆小又是太子 李显为何敢参与政变逼武则天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子李弘,太子李显的结局,李显与李旦

    对李显和张柬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也是钦定的太子。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登基为帝,是为唐中宗。不过他在位没有多久就被武则天给赶下台了,还被撵到了外地。很长时间里,李显胆战心惊,过得非常不如意。毕竟李显这个人与两个哥哥不同,他能力有限,还胆小

  • 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不传位给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太祖赵匡胤传,赵匡胤传位背后的秘密,宋朝赵匡胤传位给谁

    对赵匡胤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宋皇帝赵匡胤死的时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呢 ?历史故事斧声烛影,可能会给出答案。赵匡胤的母亲格局很大,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娘俩经常在一起聊天谈话。娘俩都经历了五代乱世,见过太多的年幼皇帝被篡权。于是一家人

  • 曹魏配享太庙哪26人(曹丕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太庙是封建王朝最神圣的地方,因为这里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本朝的历代皇帝。一般而言,只有那些为朝廷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死后才能配享太庙,由此可见,配享太庙是何等的荣耀。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魏武帝,先后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可是这些人里面,却没有曹操的第一功臣荀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时间顺序,这二

  • 荀彧是汉朝忠臣吗知乎(荀彧真的忠于汉室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db:关键词]

    生前居中持重、挽狂澜于既倒,死后却不能以功臣身份配享庙庭。然而,懂的人都知道,这对荀彧来说不是贬损,而是褒扬。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家族不乏传奇人物。父辈八人并称为“八龙”,叔父荀爽从布衣到三公只用了九十五天,侄子荀攸反对董卓下狱神态自若。而荀彧本人,更是一生传奇。一眼看出颍川是“四战之地”,迁徙家族

  • 荀彧忠汉为什么还帮曹操(荀彧为什么那么忠于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db:关键词]

    近代历史学家何兹全曾评价: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对此,我非常赞同,而且荀彧和诸葛亮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匡扶汉室之志。荀彧,才是真正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到死也是汉臣……《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给荀彧写的传记最后有句评价,“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 荀彧忠心汉室为什么帮曹操(荀彧是汉朝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db:关键词]

    荀彧的心思一直都是个谜团。他早年为曹操效力,让曹操从一个小小的太守,发展成为统一大半个中国的枭雄。但荀彧却反对曹操发展个人势力、加官进爵,以致于惹怒了曹操,被逼自杀。荀彧到底是忠于汉朝,还是忠于曹操呢?在下认为,荀彧其实是忠于汉朝的。他效忠于曹操,也是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汉末时期豪强纷争,最有实力的

  • 曹操杀荀彧为何送一个空盒子(曹操为什么给荀彧一个空盒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在三国中有这样一件事情。当时荀彧反对曹操建立魏国,于是曹操就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在之后荀彧理解了这个空盒子的寓意后就自杀了。而这其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荀彧选择自杀?其实曹操这样做也是良苦用心,他知道这个时候正要实现自己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而这也是他大半辈子而为之努力的一件事情,所以对于他

  • 荀彧死之前说了什么(荀彧死前说了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db:关键词]

    曹操手下有很多名将,也有很多谋士,在这些谋士中,有五位谋士是顶尖的,他们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这五位顶尖谋士中,谁是首席谋士呢?也就是说,谁排名第一?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只能是荀彧。荀彧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有“王佐之才”,也就是说,能辅佐君王夺取天下。有人说,曹操手下,郭嘉才是第一谋士,其

  • 刘巴明明厌弃刘备,为何后来还愿意跟随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说刘备不能得天下的原因,刘备凭什么让那么多人跟随他,刘协被废之后为什么不找刘备

    刘巴明明厌弃刘备,为何后来还愿意跟随刘备?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刘巴的祖父刘曜曾为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属于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而刘巴在年少时期就为世人所知,有着很大的名气,刘表在任荆州牧就多次征召他,还将他推举为茂才,最后都被刘巴婉拒。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