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墉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臣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刘墉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臣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3/12/28 18:25:1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墉为何终其一生进不了军机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墉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与其父刘统勋被誉为“父子宰相”。他在民间的人气更高,素有“宰相刘罗锅”的称谓。然而正史上的刘墉,却与人们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

放眼乾隆一朝,刘墉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同时期的阿桂和珅、于敏中等差距甚大,甚至比王杰、董诰也稍逊一筹。

从任职的角度来看,刘墉至死也没有跨进军机处的大门,就连内阁大学士一职也是在乾隆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才授予他的。

那么刘墉作为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且自身能力也不差的前提下,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的信任呢?

刘墉的仕途充满坎坷

刘墉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条件较一般的读书人优越很多。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几次乡试都未能中举。

乾隆十六年,31岁的刘墉因父亲刘统勋的关系,才获得了一个恩荫举人的身份,次年他参加会试考中二甲二名进士。

或可认定,刘墉若是出生在一般的家庭,那么他能否考中举人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考中进士后,刘墉顺利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散馆后按惯例授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他获得乾隆的赏识,被提拔为从五品的侍讲。

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不出几年刘墉的仕途必然会更进一步。但人算不如天算,乾隆二十年九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刘统勋,鉴于前线战事直言退守哈密被乾隆革职抄家。

身在京城的刘墉也被牵连,父子二人入狱。这次教训对刘墉来说是深刻的,让他时刻牢记“敏于世,纳于言”的圣训。自此,刘墉的锋芒被消磨一空。

乾隆对刘统勋还是信任的,不久后下旨宽免,并有意重用。同时从防微杜渐的角度出发,刘墉出狱后被放了外任,担任安徽学政。

自乾隆二十一年开始,直到乾隆四十六年,刘墉一直在地方为官,当过太原知府、冀宁道道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等职。

这期间,刘墉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乾隆三十年,刘墉在太原知府任上时,巡抚和其衷令全省官员给知县段成功弥补亏空,结果此事被御史参劾。

乾隆得知这一情况后下旨严查,刘墉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按律革职被判极刑。或许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乾隆才网开一面,将刘墉革职充军。

乾隆三十二年,刘墉被赦回在武英殿参与修书。两年后刘墉重新回到官场,被任命为江宁知府。

庆幸的是,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后来民间流传的关于刘墉破案的故事,大多来源于此。一部《刘公案》让刘墉的名气迅速走红大江南北。

刘墉此后的仕途,引来了一波小高潮,在经历了21年的宦海沉浮之后,终于位列三品。

就当刘墉大展宏图之时,刘统勋于乾隆三十八年去世,刘墉回籍守孝三年。再次出山时,以内阁学士之衔出任江苏学政。

乾隆四十二年,刘墉奉调回京任户部右侍郎,四十五年出任湖南巡抚,因功晋左都御史,此时的刘墉已经是62岁的老人了。当时担任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的阿桂只比他年长三岁,而比他小30岁的和珅也已经初露锋芒。

如履薄冰、无所事事的京官生涯

刘墉的后半生除了短暂担任直隶总督一职外,都在京城各部任职,当过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乾隆晚期朝政日衰,乾隆皇帝本人刚愎自用、挥霍无度,加上和珅擅权自专,刘墉又夹在阿桂、和珅中间,实在难有作为,他与挚友纪晓岚虚与委蛇两头讨好,日子过得十分不易。

以刘墉的资历,按说早该入阁拜相。但刘墉鉴于几次惨痛的教训,在京为官期间过于谨慎,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

不仅如此,刘墉还时不时地犯下一些小过错,比如他担任尚书房总师傅时,无端旷工,祭祀时又故意失仪。乾隆也是恨铁不成钢,几次训斥但也无可奈何。

有人说,这是刘墉的为官之道,他不断犯下一些小错误以求自保。但御史以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究其根源还是君臣之间存在一种不信任感,早在刘墉担任江宁知府时,由于政绩突出获得大计卓异。

乾隆在引见的时候,批了一条很有内涵的评语“人聪明,可用”。何以乾隆只写下五个字的评语呢?这同刘墉20多年来时时以谨慎自律有直接关系,以至于乾隆竟然未找出他的弱点与不足。

皇帝不能发现臣子的弱点,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在乾隆看来,有弱点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尚未暴露出弱点的人。

刘墉在京为官的时候也是如此,乾隆向来对自己的驾驭能力很自诩,却不料终其一世也未能看出刘墉的破绽,这样的人,乾隆怎么敢重用,怎么敢把他放在军机处呢?

嘉庆二年大学士出缺,太上皇乾隆物色人选,发现只有刘墉一人能补缺。但在上谕中又不忘羞辱刘墉一番,谕曰:

“大学士缺出已有数月之久,现在各尚书内,刘墉资格较深,著补授大学士。但他向来不肯实心办事,行走颇懒,兹固无人可选,令他擢升此任。朕即加恩,务当知过,倍加感激,勿自满足,勉除积习,以副恩眷。”

在外人看来,这道上谕表明了乾隆对刘墉的不认可。但乾隆和刘墉心里都明白,这是他们君臣之间的无奈,或许到死这个疙瘩也解不开。

客观地说,刘墉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合格的官员已经十分难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康熙晚年时期发生九子夺嫡 这九个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九子夺嫡整个过程,康熙九子夺嫡,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你真的了解康熙晚年,是哪九个皇子参与了夺嫡大战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晚年诸皇子参与了夺嫡之争,史称“九王夺嫡”或“九子夺嫡”,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这段史事,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到底是哪“九王”,御史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自古以来,皇位对于王孙贵族而言总是充满了诱惑力的,

  • 除了刘禅外刘备还有三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不传位给其他儿子,刘禅是刘备第几个儿子,刘备为什么传位刘禅

    对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有能力的后代来继承自己事业,或者是传承,或者是把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的一片心血付之东流就足够了。刘备也不例外,自己戎马一生打天下,但是却没法亲眼看见全

  • 雍正和乾隆两人谁更加优秀 谁的成就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皇帝的成就,雍正主要成就,康熙雍正乾隆谁最有作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

  •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胜出 失败的八个人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子夺嫡历史史实,雍正九子夺嫡全程,九子夺嫡谁的下场最惨

    对“九子夺嫡”中的8个失败者,他们的下场有多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九子夺嫡”也叫“九龙夺嫡”,是康熙皇帝执政末期,九个皇子为争夺太子之位而爆发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康熙有35个儿子,11个夭折,24个长大成人,其中九个参与了储君争夺。他们是大阿哥胤禔,太

  • 乾隆后宫中一共有43个妃子 其中乾隆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一生共有多少老婆,乾隆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乾隆一生最爱的三位嫔妃是谁

    对乾隆有43位妃子,他一生最爱的人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常常说,帝王背后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其中的“三千”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作为夸张的手法表达很多而已。但即便如此,自古皇帝的后宫的确很多,其中清朝乾隆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目前掌握的记载来看

  • 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成功了吗 吕不韦为何没有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不韦囤积居奇,奇货可居吕不韦的形象,吕不韦是怎样的人

    对吕不韦所谓的“奇货可居”,后来投资成功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奇货可居”是出自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其中一篇列传《吕不韦列传》中的一则成语,意思是将稀有的货物先囤积储藏起来,以待将来卖出一个高价,或是借此捞取名利地位。可以说这则成语完全就是一副商人本色,

  • 白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起杀神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为什么被杀,九天杀神白起,白起是好人吗

    对历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又被称为杀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历史上,知名的武将多不胜数,每朝每代都会有几个享誉后世的名将,不论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他们每一个都是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但是在众多的武将中,有一位武将却是以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就失去了对手 司马懿为何再也没有进攻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生之敌,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活了多久,为什么诸葛亮没烧死司马懿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病逝后,老对手司马懿为何终生没有进攻蜀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朝代繁多,而在这众多的朝代里,有这样一个时期可谓是群雄逐鹿,精彩纷呈,这个时期便是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历史精彩,而创造这些历史的人物的生平更是精彩,而《三国演义》正是基于这些人物的精彩生平而加以艺

  •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 刘备建立蜀汉后为何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是真心想让诸葛亮继位吗,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蜀国为什么叫蜀汉

    你真的了解三国中,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建蜀后就听不进去?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事实上,刘备建立蜀汉后,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而张飞赵云却对此心知肚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刘备前期,混得着实有点惨!原本他有了徐州这个根据地,可以在此做大做强,争霸天

  • 古代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太后又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后可以出宫吗,太后需要给皇帝行礼吗

    古代太后做什么打发时间,主要负责什么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我们知道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也是有母亲的。皇帝的母亲我们知道是太后,但是皇帝的目前分为真实的母亲和名誉上的母亲。有时候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比如皇帝去世后太子即位,皇后就变成太后了,但是太子未必会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