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2/25 2:32:03

王重荣是 唐朝末年藩镇将领,河中节度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中和二年,齐将朱温不敌唐军,于是投降唐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对王重荣接纳他十分感激,便以母亲姓王为由,拜了他为舅舅。随后朱温就在王重荣的提携下步步高升,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统帅。朱温为了报答王重荣,于是向他承诺自己会好好侍奉王氏。那后来朱温为何恩将仇报,杀死王重荣的侄子兼嗣子王珂呢

一,出身将门

王珂出身武将世家,为河中军牙将王重简之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侄子。由于王重简早逝而其弟王重荣无子,所以王珂自幼就被过继给叔叔王重荣为子,随他一起生活。光三年(887年),王重荣遇刺身亡,于是其弟陕虢节度使王重盈被河中军众将推举为河中节度使。王珂则被叔叔王重盈任命为行军司马,辅佐他处理河中事务。

二,兄弟相争

乾宁二年(895年),王重盈去世,河中军众将因为王珂得人心,于是推举他为留后。但这引起了王重盈之子陕虢节度使王珙和绛州刺史王瑶的强烈不满,二人皆觊觎富庶的河中军,于是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援,还散布谣言说:“王珂不是我们的堂兄弟,是从仆人家抱来的,有什么资格担任河中节度使?”

王珂为了对抗王珙和王瑶两位堂兄弟,于是一方面向朝廷上书为自己辟谣,一方面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因为王珂已与自己的女儿李氏订婚,于是向唐昭宗上书,要求朝廷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唐昭宗感念李克用打败黄巢有功,因此顺水推舟,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

王珙于是向盟友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求援。随后三镇就上书唐昭宗,要求让王珙担任河中节度使,但遭拒绝。三镇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兴兵入京挟持了唐昭宗,迫使他同意由王珙接管河中军。然后三镇与二王合兵攻打河中,李克用于是出兵救援王珂,打退三镇与二王联军,杀了王瑶与王行瑜。李茂贞与韩建只得向李克用求和,结束了此次冲突。

不久在李克用的多次要求下,唐昭宗于是授予王珂旄钺,让他担任河中节度使。随后王珂就与李氏完婚,成了李克用的女婿。但王珙不甘心失败,于是多次联合宣武军攻打河中。李克用因此派大将李嗣昭击退陕虢与宣武联军,稳固了王珂对河中军的掌控。

三,对抗朱温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刘季述作乱,废唐昭宗而立皇太子李祐为帝,宰相崔胤因此命朱温出兵勤王。当时朱温与李克用互相攻杀,结怨很深。王珂则坚定站在岳父李克用一方,助他对付朱温。朱温担心王珂会在背后偷袭自己,于是派大将张存敬攻打河中,叫他务必擒王珂来献。

天复元年(901年),张存敬率军攻克晋绛二州,切断王珂与李克用的联系,然后带大军包围河中。王珂见形势危急,于是让妻子李氏给岳父写求救信,请他务必出兵相救。但李克用此前因为刘仁恭背叛而元气大伤,于是作壁上观,劝女婿王珂弃城逃往长安。王珂无奈,只得向李茂贞求援,还提出把河中让给他,但李茂贞不予理睬。

王珂求告无门,只得准备船只西逃关中,但河中军士卒早已对他失去信心,于是爱答不理。王珂见士卒无礼,于是召来牙将刘训训斥。刘训则向王珂表明忠心,说弃城而逃不明智,不如先假意向朱温投降来稳住他,然后再考虑以后的事。王珂想起叔父王重荣对朱温有大恩,二人以舅甥相称,便同意了刘训所说。

四,投降被杀

全忠,王出也,始背贼事重荣,约为甥舅,德其全己,指日月曰:“我得志,凡氏王者皆事之。”至是,忘誓言,过重荣墓,伪哭而祭。次虞乡,珂欲面缚牵羊以见,全忠报曰:“舅之恩,无日可忘。君若以亡国礼见,黄泉其谓我何?”珂出迎,握手泣下,骈辔以入。居旬日,以存敬守河中,举珂室徙于汴。后令入觐,遣人贼之于华州。(新唐书·卷一八七)

第二天,王珂登上城墙对张存敬说:“王朱两家是世交,只要你退军,等朱温前来,我自然会俯首听命。”张存敬于是退兵,向朱温请示对策。然后朱温就亲自来到河中,在王重荣坟前抱头痛哭。王珂听了,认为朱温会顾念旧情放过自己,决定出城归降,还提议自己赤裸上身并自缚牵羊向他请罪,担遭朱温拒绝。

朱温拉着王珂的手,出言安抚说:“太师舅舅的恩情我一日都未曾忘,你要是以牵羊礼来见我,那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见舅舅。”随后二人一起进城,朱温让张存敬出任河中节度使,让王珂率全家迁往汴州。但朱温仍旧顾忌王珂是李克用女婿,并非真心归降,于是派人将其杀害。

总的来说王珂本事平平,靠着岳父李克用的帮助才得以坐稳河中节度使之位。虽然王珂的叔父兼嗣父王重荣对朱温有大恩,但朱温为人奸险狡诈,唯利是图,所以一直支持王珙同王珂争位,导致二人结怨很深,加之王珂又是死敌李克用的女婿,朱温为了免除后患,所以不惜违背承诺,执意杀了王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祁镇杀了于谦之后 朱祁镇有后悔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干嘛杀于谦,朱祁镇为什么杀于,于谦朱祁镇明小说

    你真的了解朱祁镇后悔杀于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457年,朱祁镇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于谦。孙太后怒骂朱祁镇:“你这个昏君!杀了于谦,不怕天下人唾骂吗?”朱祁镇不解:“于谦谋反,难道不该杀?”孙太后哭诉道:“当年你被俘,瓦剌进逼京师,大明群龙首,危在旦夕,这才立朱祁钰监国,是哀家准

  • 在蜀汉政权中,有哪些反对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在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蜀汉北伐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亮生前,一直坚持北伐,正史记载,前后多达五次,直到病逝于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也一直坚持北伐,

  • 朱祁钰要是狠心对朱祁镇下手 朱祁钰的下场会不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为什么杀朱祁钰,朱祁镇怎么从瓦剌回来的,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吗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朱祁钰比谁都想除掉朱祁镇,毕竟朱祁镇存在多一天,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多一天,始终是个隐患,只不过朱祁钰没有机会罢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带着军队屡屡骚扰大明边疆,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着大明

  • 孙桓:连败关羽和刘备的东吴小将,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张苞关兴,孙权九岁当使者

    在战乱频发的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震天下的猛将,他们都曾为各自效忠的势力搏杀疆场,建功立业,被后世崇拜。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名垂青史,有的将领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也立下战功,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世人遗忘,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孙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孙桓,字叔武,是孙河的第三子,上有兄长孙助

  • 孙策有可能被孙权杀死吗(孙策的死与孙权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db:关键词]

    小霸王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袁术的支持加上父亲的旧部,东渡长江连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及吴郡严白虎等地方实力,一步步平定江东并在和荆州刘表的争斗中大败黄祖占了上风。青梅煮酒时看走了眼的曹操此时着力于北方无力顾及孙策,于是就采取拉拢的对策:他让儿子

  • 孙权孙策大乔什么关系(孙策死后大乔跟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一时期爆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但是三国毕竟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除了蜀国的这些人物,像曹操、孙权等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吴的孙策和孙权。东吴这个国家临海,地势险恶,经济发达。再加上交通便利,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是一块儿福

  • 孙权晚年其实不昏庸(孙权晚年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众所周知,孙权为三国时期吴主,他继承父兄基业,一生勤勉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他晚年时期却性情大变,成为一个乖张残戾之人,这是为什么呢?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

  • 孙权比孙策差了多少(孙策厉害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db:关键词]

    据了解,孙策和孙权两人是亲兄弟,在三国时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兄弟俩也要分出个高低,那么孙权和孙策哪个厉害呢?不妨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民间传说孙坚夫人在怀孕期间曾梦日月,而后顺利诞下孙策、孙权二子,寓意策、权二人的卓越不凡,必为大英雄、大人物。孙策虽然年仅二十六岁便遇刺身亡,但还是有不少丰功伟绩

  • 孙权死后吴国(东吴大帝孙权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db:关键词]

    孙权承父兄余烈,能够和曹操、刘备相抗衡,坐断东南,于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也算得上一世英雄。那么孙权什么时候死的,他死后,东吴又有几位皇帝呢?他们表现如何?孙权按辈分来说,其实应该算曹操、刘备的晚辈,孙权的父亲孙坚才是和曹刘同时代的人物。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孙权是26岁,而曹操已经53岁

  • 孙权死前说了什么名言(孙权哪一回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db:关键词]

    曹操生前曾说过一句话叫做“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并不是骂孙权是他的儿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孙权,因为曹操本就是孙权父字辈的,当年还和他爹孙坚一起并肩作战呢(二人同年)。纵观三国之中,能得到曹操赏识的豪杰也就刘备了和孙权了,连被尊为智圣的诸葛亮,在曹操那里也只能换来:“诸葛村夫”这样一句绰号。而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