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因为什么?

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56 更新时间:2023/12/18 20:57:15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英武果敢,深得宠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从史书的记载上看,算是李世民的儿子中比较优秀的,但也并非绝对,至少,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就不比他差多少。在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且被废为庶人后,李恪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李世民次子早夭),但在李世民选择新的皇位继承人时,却没有选择李恪,没有对这位优秀的儿子予以重视,这是为何?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李恪的身份很尴尬

李恪的母亲杨妃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论出身,在李世民的嫔妃中是最高贵的,顺带着,李恪也是身兼隋、唐两大皇族的血缘,但偏偏就是这个血缘让他得不到唐朝大多数勋贵和高官的支持,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意味着旧的掌权者退出或淡出舞台,唐朝的建立是踩在隋朝的尸体上,因此,在李世民麾下的功勋列表里,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反隋站起来的。

这些反隋英雄们获得了隋朝灭亡的最大利益,最担心的就是前朝势力死灰复燃后他们遭到清算,所以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隋炀帝的外孙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就算李恪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不在意,他的母亲杨妃恐怕也不会忘掉灭国之仇,要是时不时的鼓动李恪整治个谁谁的,大家伙都受不了,而支持李恪的全是前隋故老,是政治失意派,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把李恪送上太子之位。

第二:李世民大舅哥长孙无忌的反对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兄长,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没有之一。并且,长孙无忌在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默认下,成为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新领袖,而关陇贵族集团对李氏皇族的支持是唐朝政治稳定的基石,所以,在废掉太子李承乾后,李世民要选择新的太子,必须要参考长孙无忌的意见,只有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太子才是太子,除非李世民废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显然不会去支持李恪这个假外甥,长孙皇后可是生了三个儿子,在另外的两位亲外甥中,长孙无忌也没有选择和李恪本事差不多的魏王李泰,而是选择了看起来更听话、更软弱的晋王李治。从亲疏程度及政治上的考虑,李治都比李恪更符合长孙无忌的心意。即使唐太宗曾顾虑过李治的软弱,有意重立李恪为继承人,并以此试探长孙无忌: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

长孙无忌当然会坚决反对,李世民责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他的亲外甥才反对?这其实是句废话,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长孙无忌回答他时,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长孙无忌是李世民钦定的辅政大臣,加上他掌握着关陇贵族集团的意见,李世民也只能妥协,当然,也有可能李世民仅仅只是试探,希望长孙无忌更坚决的支持李治,毕竟李世民也知道李恪的身份是个大问题。

综上,由于李恪的母系出身和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反对,这位唐太宗李世民曾夸赞“英果类我”的儿子是没可能受到特别重视的。不过,在李世民死后,这位李治的长兄(李世民长子,前太子李承乾在贞观年间就去世了)却受到了恶意般的重视,永徽四年,在驸马房遗爱谋反案件中,长孙无忌把李恪这位被他视为李治最具威胁的兄长拉进了谋反案中,李恪被冤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两位被架空的开国皇帝 最后都成为继位者手中的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被架空的开国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国皇帝往往都是人中豪杰,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建立起封建王朝。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能力、权力、地位都属于上乘,但有两位开国皇帝最惨,他们的权力都被架空了,然后成了继任者手里的“傀儡”。第一位:李渊李渊出身关陇豪族,他的父系一

  • 韩成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世信结局,赵匡胤的结局

    韩成是秦末时期韩国宗室后裔,之后由张良扶立为韩王,称韩王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秦二世二年六月(前208年7月),韩成在项梁和张良的帮助下称王,使得韩国复国。然而仅过了两年多,韩成就在汉高祖元年七月(前206年8月)被项羽处死。既然韩成有足智多谋且忠心耿耿的张良辅佐

  • 邓艾在偷渡阴平时,如果遇到姜维,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射死郭淮,姜维传邓艾偷渡阴平失败,三国演义中姜维和邓艾大战

    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这也是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三路大军,分别是,邓艾率军三万,从甘松、沓中进攻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从武街、桥头切断姜维归路;钟会率军十几万,从

  • 董卓的出身并不高贵,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权臣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卓是如何揽到大权的,董卓专权,董卓之后掌握大权的是谁

    众所周知董卓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父亲只是个县尉,跟其他权贵之家是没法比的。那么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权臣之路的?用了哪些手段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末年,朝中有三股势力,外戚、宦官、士族。士族是这三股势力中读书最多,最聪明的,所以他们成功挑起了外戚和宦官的矛盾,让外戚和宦官同归

  • 王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少艮,艮丘是什么意思

    1400年,建文帝朱允炆亲自主持殿试,而颇有才华的王艮一路杀出,获得笔试第一名。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包围南京,翰林院修撰王艮在城破前自杀殉国。王艮因为貌丑而遭建文帝嫌弃,结果错失状元之位而成为榜眼。既然如此,王艮为何还要誓死忠于建文帝一,错失状元王艮是

  • 曹丕和曹植在夺嫡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选择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为什么帮曹丕而不是曹植,曹丕杀死了曹植吗,曹植和甄宓真实历史

    还不知道:司马懿选择曹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要说曹氏的夺嫡之战最终便宜了谁,明面上来看,最终便宜的人是曹丕,因为曹丕终于不用担惊受怕地被被当作随时可以更换的备胎了,他可以明面上称皇帝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有句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战最为

  • 古代将军为什么要肩带披风 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黑上将军披风,古代披风的作用,古代人披在肩上的衣服叫什么

    对古代将军披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包含《三国》、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等历史剧,经常会出现震撼的打仗画面,效果往往也要投入不少成本制作,而古代的战争与现在的科技化不同,多半是仰赖前线将军冲锋陷阵,进行冷兵器的肉搏战。往往,通常带头的将军,都会有个帅气的“披风”,明

  • 在蜀汉存亡之际,刘禅为何不让霍弋支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蜀汉刘禅,刘禅为什么不让位刘谌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章武三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一起进攻蜀汉,其中,邓艾率军三万,偷渡阴平小道,奇袭蜀汉。当邓艾大军进入江油,获得补给,在绵竹击败诸葛瞻父子,成都已经丢失了屏障,无险可守,刘禅选择投降,蜀汉就此灭亡了。当时

  • 贯高是什么人?刘邦为何会称赞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为什么叫高祖,刘邦悟性高,为什么刘邦叫汉高祖

    贯高是汉初时期赵国的相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高祖八年(前199年),赵相贯高图谋在柏人刺杀汉高祖刘邦,但因刘邦提前离开而未能得手。随后贯高就因事情败露而遭朝廷逮捕,被刘邦赞为“壮士”。为何刘邦要称赞刺杀自己的贯高呢一,担任赵相贯高早年投靠赵王张耳,在其手下担任门客,由于他做事

  • 王莽的治国能力有多差?一心拯救苍生苍生却被搞的民不聊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汉平帝是短命皇帝,在十四岁时去世。于是王莽扶持汉宣帝的曾孙刘显的儿子继位,但仅仅过去了两年王莽就谋权篡位了,可是王莽的治国能力极差,自以为是,一心拯救苍生,苍生却被搞的民不聊生。那么王莽都对当时岌岌可危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在这里先要提到王莽改制的基本策略,王莽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并且曾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