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06 更新时间:2024/1/31 9:05:45

还不知道:韩信的死与萧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

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萧何终究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不过,说到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无论如何都是一个足以引起热议的话题。

韩信弃楚投汉之后,得到萧何的力荐成为了刘邦座下的破楚大将军。也就是在这个舞台上,韩信充分施展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立下了不世功勋,成就了王侯之业。然而,后来吕后欲除韩信而无计可施时,萧何又献计助吕后除去了韩信。

因韩信的成功和失败都跟萧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后人都对其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进行评价,时至今日,这个成语已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那么,这句口头禅当中的“成也萧何”是否真的说得过去呢?

事实上,尽管韩信是因为其强大的军事才能才能一路“出将入相”,但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了萧何的赏识。

一、“成也萧何”

萧何与刘邦两人是同乡,因私交甚密,加上他经常帮助刘邦的缘故,使得他深受刘邦的信任。在刘邦起兵攻打三秦时候,令萧何固守汉中,足以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也正是如此亲密的关系,萧何在刘邦面前才能说得上话。

而韩信呢,一开始则是一个落魄的子弟,因为没有门路的缘故无法踏入仕途。在项梁起义之后,韩信起了心思打算去投奔对方。结果,虽然成功找到了出路,但是并不受项梁重用。因自恃才华高绝的缘故,韩信愤而弃楚投汉。

在韩信成为一名治粟都尉时,萧何开始与韩信进行接触。通过一番交流之后,萧何就发现韩信此人有将帅之才。于是,对韩信格外欣赏的他多次在刘邦面前进行举荐。奈何刘邦一开始死活不肯重用韩信,韩信听闻之后,一怒而奔走。

最后,萧何在刘邦面前说韩信此人当真是国士无双,还说刘邦若是欲取天下,非韩信此人再无能与之成就大事的人了。经过一番口舌之后,刘邦终于同意重用韩信,并且封其为大将军。正是因为得到这个舞台,韩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将,更是帮刘邦立下不世功勋。

从这一点来讲,韩信能够官拜大将军,能够一展所长,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萧何的举荐的。也就是说,“成也萧何”说得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成也萧何”的下一句,“败也萧何”是否能说得过去呢?

实际上,尽管韩信的败亡主因并非是萧何,但因萧何献计欺骗了韩信的缘故,使得韩信迅速败亡了。

二、“败也萧何”

从史料记载中的事迹可以看出,韩信败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并不是说萧何反复无常,简单的献计之后就杀了韩信。其败亡的主要原因跟刘邦诛杀功臣有直接的关系,更是跟他自己有逆反之心有重要的关系。

韩信的军事才华在当时可谓是声名极盛,在楚汉相争的战争年代,他的军事才能得到极大发挥。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在战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屡立战功的他根本无人能与之相比。也正因如此,韩信成为了刘邦手下的一大重臣。

然而,随着战争形势发生变化之后,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了。韩信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而被委任重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信的军事势力越来越大。

名义上,韩信是刘邦手下的臣子,要受到刘邦的节制,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然“如日中天”,甚至他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项羽了。

下齐之后,韩信据势要挟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实在是让刘邦心境乱跳。后来刘邦并未如韩信所愿,反而借着伪游云梦擒下韩信之后,将其兵权削弱,封其为淮阴侯。

至此,韩信应该能够感受到刘邦的决心,因而只要韬光养晦下去,未来未尝不能得偿所愿,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然而韩信却多次在刘邦面前炫耀兵威,实乃是取死之道耳。

在项羽尚未败亡之前,刘邦其实是无法奈何韩信的。因为正如同萧何所预言的那样,非韩信不足以取天下。除了韩信之外,根本没有人能够抵御项羽。

等到项羽败亡之后,韩信的兵权已然大到了刘邦无法掌控的程度,因此,刘邦“不得不”伪游云梦削其兵权。

而韩信呢,在被削兵权之后并未韬光养晦,而是内心起了谋逆的念头。可惜,韩信在打算袭击吕后、太子等人时,其消息被吕后所知。随后,萧何献计于吕后,写信将韩信欺骗了过来。等韩信来了之后,被吕后指使武士绑缚起来,直接被杀死在了长乐钟室。

从这一点来说,“败也萧何”的说法,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那么,萧何计杀韩信之后,痛哭留下的“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是否是惺惺作态呢?

其实,若是站在萧何的角度来看待此事的话,那他在计杀韩信之后有痛哭的表现也就很正常了。

三、不得不杀

韩信是从一介治粟都尉开始,而被萧何赏识看重举荐给刘邦的。也就是说,韩信成为大将军之后,能够在战场上立下不世功勋,起码有一半的功劳都要算在萧何的身上。而韩信能有如此成就,想来世人对其评价,也多半会带着“萧何识人有术”的标签。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信越是厉害,越是立下大功,那萧何应该更加高兴才多。那他有什么理由计杀韩信呢?计杀韩信之后,说不得他自己也要背一个“识人不明”的骂名,那又是何苦呢!

其实,从韩信谋逆之心萌发,欲袭击吕后和太子等人之事就可以看出来。若真的让韩信得逞的话,那么刚刚一统的天下又会陷入战乱之中,而天下百姓又将步入连年战火的纷乱时代。这一点,萧何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尽管是萧何举荐了韩信,成就了韩信的不世伟业,但他为了天下百姓,却不得不将韩信计杀。正因如此,萧何计杀韩信之后,才会流着眼泪说自己不负天下苍生。如此说来,这是萧何痛心之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事后的痛哭姿态也并非是惺惺作态。

从这一点来看,萧何助吕后除掉韩信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这件事无论是站在刘邦一方还是站在他自己一方,无疑是有功于国家的。

不过,在《资治通鉴》当中,司马光、胡三省等人认为刘邦诛杀韩信是有错的。在《两汉开国中兴传志》中,作者也认为韩信是值得同情的,认为韩信之死纯粹是吕后和萧何合谋所致。

随后众多小说都为刘邦开脱,认为韩信因谋逆而咎由自取,其败亡主因被归咎于萧何身上。久而久之,后人就越发觉得“败也萧何”名副其实了。

结语:

关于韩信被萧何计杀一事,有的人认为是刘邦对韩信猜忌过重,不得不将其“逼反”,从而指示萧何跟吕后计杀韩信。而有的人认为是韩信拥兵自重自取灭亡。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的人认为是吕后太过歹毒,在后宫争权夺利中,从萧何处借计杀了刘邦的功臣韩信。

不过,关于其中的是是非非,孰对孰错,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我们来说,在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口头禅时,却是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其背后的故事。这一点,无论怎么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么,对此你是何看法呢?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才那么多 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谁灭了魏国,战国魏国后期又强大了,魏国留不住人才的制度原因

    还不知道: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战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割据时期,但同样也是思想、文化、学术最为活跃的一个时代,为此呈现出一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景象。而人才对于当时群雄争霸、诸侯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尤为重要,尤其是各方面进入发展黄金

  • 吕雉当初也是一个贤妻良母 吕雉是怎么成为悍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雉为什么杀三个儿子,吕雉有多狠

    还不知道:吕雉由贤妻变悍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

  • 吕雉为什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之后又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戚夫人是怎么欺负吕后的,吕雉和戚夫人的故事,人彘出土

    对吕雉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在刘邦去世后,吕后肆无忌惮地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件事也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之中。有意思的是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后,还特意带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去参观,她企图希望与儿子刘盈一同分享这种

  • 刘邦儿子中刘肥最有实力 吕雉为何会放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为什么怕吕后,刘邦老婆吕雉这毒妇究竟有多毒,刘肥是吕后养大的

    对吕雉和刘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能让有着出色的政治嗅觉和蛇蝎心肠的吕后,难得心慈手软一次,放过刘肥,原因其实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刘肥对他的儿子刘盈实在是构不成威胁,谈不上竞争关系,更不会威胁到自己。二是刘肥的表现,可以绝对让吕后放心,通俗来讲刘肥表现得足够软弱、

  •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有几个儿子都是谁,刘邦哪个儿子继承了皇位,刘邦的老婆

    还不知道:刘邦儿子结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在秦末天下大乱中趁势起义,秦朝灭亡后又与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即位之初刘邦分封了8个异姓王,后来又先后铲除了这8位异姓王,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为王。刘邦在位12年

  • 孝昭仁皇后出身相当高贵,为什么康熙却不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后妃中最特殊的一人,清朝孝昭仁皇后儿子,康熙孝昭仁皇后为什么没有孩子

    孝昭仁皇后出身相当高贵,她出生于正儿八经的满勋贵族家庭钮祜禄氏家族,祖父是大清开国无大功臣之一额亦都,父亲则是康熙年幼时期的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那么为什么康熙却不喜欢她?其实这是因为她还是权臣鳌拜的干女儿。(下文称呼孝昭仁皇后为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其实是有资格直接做皇后的,但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遏必隆胆小

  • 钮祜禄氏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康熙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钮祜禄氏熹贵妃今年三十七岁,乾隆之母钮祜禄氏,雍正熹贵妃钮祜禄氏

    根据历史记载,1722年,康熙让胤禛的嫡福晋将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叫出来看看。康熙见了弘历的生母直呼:“真是有福气的人,有福气啊!”那么钮祜禄氏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康熙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自打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胤礽后,诸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争夺储君之位。皇长子胤禵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其次便是皇太子

  • 曹操要是活的时候杀了司马懿 三国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熬死曹家四代人,司马懿熬死了所有比自己厉害的人,司马懿熬死了谁

    对曹操要是杀了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鹰视狼顾,看着就不像一只好鸟,只可惜曹操当年只对他动了杀机而没有动刀子,这才导致了三马食槽两晋大乱。司马懿的脑袋能扭转一百八十度,这还真不是民间传说,房玄龄主编的《晋书》第一篇,就记载了曹操的一次试探:“帝(司马懿

  • 雍正册立的孝敬宪皇后,为什么一辈子都不得雍正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敬宪皇后封太后了吗,雍正爱孝敬宪皇后,不一样的孝敬宪皇后

    雍正册立的孝敬宪皇后,地位一直很稳固,可是她为什么生不出孩子,还一辈子都得不到雍正的宠爱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敬宪皇后的父亲是费扬古,而且孝敬宪皇后这一支在乌拉那拉氏一族并不出挑,换句话说孝敬宪皇后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庭背景能帮助雍正。在《如懿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 赵匡胤治国能力和赵光义治国能力相比 两人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赵光义和赵匡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王朝,国祚319年,分为两段,其中960年到1127年这167年是北宋时期,1127年到1279年这152年是南宋时期,两宋都是九个皇帝。北宋除了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外,其余八个皇帝都是太祖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