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2:35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是什么?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马谡之死实际是荆楚集团与东州、益州集团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马谡不仅是诸葛亮的“替罪羊”而且甘愿为其“背锅”。貌似执法公允严明的诸葛亮实则政治老辣,刚愎自用,善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向来被标榜为从严治军的带兵之道。街亭失守马谡伏法,诸葛亮亲自撰写奏章表示自己对街亭失守负全责,并奏请自贬丞相之职,降级三等,面对街亭失守,诸葛亮不推、不躲,大胆承认用人不当,有负先帝遗嘱,自愿接受降级处罚,让三军将士折服,令后人敬佩,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以诸葛亮为首的荆楚集团一直打压、排挤以李严等人为首的东州、益州集团。在整个北伐过程中,身为“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李严未能发表一点意见或起到一丁点作用,简直“毫无存在感”,虽然李严不会对诸葛亮主导的北伐掣肘和为难,但对于街亭失守这样有可能彻底打垮荆楚集团和诸葛亮的难得机会,东州、益州集团和李严等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必定将会乘机大做文章。

街亭失守,北伐失败,诸葛亮不仅会受到李严等人的诘难,还将会遭受到军中实权派魏延吴懿等人的质问,为何先帝明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诸葛亮还要违背先帝遗旨,舍弃蜀汉的军中将领,“违众拔谡”,重用马谡这个文官。

面对如此严重的政治危机,诸葛亮自知“自贬三等, 以督厥咎”“授任无方”“明不知人”这般做法,不足以摆脱李严及魏延、吴懿等人的责难,还需要一个人来承担由他全权指挥的北伐失败的责任,以便能给自己一个脱身的机会,显而易见,这个人只能是马谡。

最终的结果是“戮谡以谢众”,自贬三等,但是诸葛亮仍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官职降了,实权没变,而马谡则成为了这场政治和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做了诸葛亮的替罪羊。

街亭丢失导致首次北伐失败,实际正是诸葛亮本人所造成。

首先是诸葛亮违背先帝遗旨“违众拔谡”,要知道刘备看人一向很准,一生中从未有走眼的时候。

其次,诸葛亮作为北伐的总指挥,虽然马谡亭有“违命之阙”,但赵云的“箕谷不戒之失”却与马谡毫无关系,仔细追究起来应该是诸葛亮“授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

再者,马谡虽然“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但是马谡作为一位前线指挥官,应该有些自主能力,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战败也应罪不至死。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并非是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执法公允严明,这个公允严明要分是对谁和是否有政治需要。

刘备帐下谋士法正在蜀郡作威作福,仅仅是因为以前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便“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当诸葛亮面对众人举报要求劝阻法正滥杀之时,诸葛亮不仅一口回绝,而且说法正能让刘备“翻然翱翔, 不可复制”。言下之意就是说,法正现在是大王面前的大红人,他杀几个人又能算什么,现在他已经杀了人,再去阻止又能有什么用,何必找那些令大王不痛快的事呢?

这那里是一个执法公允严明人嘴里说出的话,分明就是投机钻营、予取予夺之人的口吻,那里还是那个备受人推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的诸葛亮。

对诸葛亮而言,所谓的国法、军纪的执行,完全取决于执行对象的重要性和政治需要,而不是过失和违纪。

在马谡是生是死上,诸葛亮是完全有能力也有权力可以让他不死,他如果真的想让马谡不死,决不会顾忌什么执法严明的形象,这件事从对待法正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上便可以看的明明白白。

马谡作为一位与诸葛亮过往甚密,长期处于蜀国权力中心,熟知蜀汉军政事宜和天下局势的谋士,自然知道自己失去街亭,导致北伐失败,所带来的政治及军事上的严重后果,也很清楚自己的失败给荆楚集团和诸葛亮带来的危害。

马谡战败后逃跑,看似胆小怕事,实则不然。马谡后来在狱中给诸葛亮的信中写道“原深惟殛兴禹之义, 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这里引用了“殛鲧兴禹”的典故和使用了“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语句,一方面承认了自己有罪,另一方面无疑是希望在目前诸葛亮“四面楚歌”的形势下,能以他来承担罪责,换取诸葛亮包括荆楚集团在内躲过对手的攻击,希望诸葛亮能继续主导蜀汉政权的局面。

马谡深受诸葛亮器重,二人情同父子,深知其为人,为了能给诸葛亮减轻压力,让诸葛亮名正言顺的杀了自己,这才是他逃跑的真正原因。

蒋琬等人一再劝阻诸葛亮杀马谡,可是诸葛亮却对阻他杀马谡的丞相参军李邈进行了处罚,按说,诸葛亮应该对这些人心怀感激才对,但实事上,诸葛亮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心存厌恶,甚至不惜进行了处罚。

这充分说明了此刻的诸葛亮急需马谡去死,而且也明白了马谡愿意为自己去“背锅”,所以这才对劝阻杀马谡的人心生厌恶,而且唯恐杀不成。

按说,真正导致马谡被处死的罪状就是畏罪潜逃,但是在诸葛亮请罪自贬的表章中,却对此事只字未提,而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此刻的诸葛亮是要马谡来承担此次北伐失败的责任,而不是来否定北伐。如果马谡是因为畏罪潜逃而被处死的话,那么在出师北伐的战略意图和北伐失败的问题上,诸葛亮承担的责任要大了许多,“请罪自贬”远远不够,不足以来化解此次失败带来的政治危机,所以诸葛亮才对马谡畏罪潜逃一事只字未提。

诸葛亮成功的依靠马谡之死,暂时摆脱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危机,保住了他本人及荆楚集团在蜀汉政权中主导地位。

作为一位居庙堂之高的权臣,挥泪斩马谡完美诠释出诸葛亮政治上的老辣,刚愎自用及善于翻云覆手的一面。

每一场权力斗争的背后,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诸葛亮虽然借马谡的人头暂时化解了此次政治上的危机,但对他军事、人品的质疑也开始了,为了他本人政治上的需要,诸葛亮急需再次开始北伐来摆脱这种局面。

失街亭、斩马谡犹如开了连诸葛亮都不能停止的战争机器,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必须随着这台机器运转下去,因为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和北伐这台战争机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 历史上诸葛亮军事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中诸葛亮真的很厉害吗,诸葛亮神机妙算真实故事,历代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还不知道:正史中的诸葛亮军事水平如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水平,虽然不可能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半人半神”,但放眼当时,毫无疑问位居一流之列。若非要拿他跟韩信类比,那就纯属添堵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出详细解释:亮

  •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皇帝废后去哪了,静妃,快穿顺治静妃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从90年代开始,大部分以顺治为男主角的电视剧都无一例外地抹黑了顺治的废后静妃,张国立、毛乐主演的《京城大状师》更是说静妃是毒死董小宛的人,其实从历史来看,废后额尔德尼本巴(静妃的本名)被册立为皇

  •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贾诩,贾诩最后的结局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一,巧计脱身贾诩少时没有声名,但名士阎忠对他十分称赞,认为他与张良、陈平不相上下。贾诩曾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后来因病辞官。一次外出游玩,被氐人捕获。他骗氐人说:“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会拿很多钱赎我。”段颎威震凉州,氐人畏惧,便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依然重用诸葛瞻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瞻是刘禅的女婿吗,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刘禅为何叫诸葛亮相父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依然重用诸葛瞻是为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伐吴失败,托孤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禅,诸葛亮大权在握,政事都由诸葛亮裁决,也就是说,皇帝刘禅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没有实权了。有人说,刘禅被诸葛亮架空,怨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可见,对诸葛亮

  • 辛宪英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辛启珍,辛宪英父亲,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找什么样的的对象

    辛宪英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一,出身名门辛宪英是曹魏高官辛毗之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人聪明,有才干和鉴察力。她的丈夫是泰山羊氏的羊耽,家世显赫。她的外孙女夏侯光姬是晋元帝司马睿之母。二,智料曹丕辛毗为人直率,与曹丕关系很好。曹丕打败曹植,得立为世

  • 三国时期吕蒙与孙权之间的真实关系如何?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孙权吕蒙的关系,吕蒙与关羽的关系,孙权孙策什么关系

    三国时期吕蒙与孙权之间的真实关系如何?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正史中的吕蒙是病死的。且电视剧中表现出来的孙权忌惮吕蒙的情形,也和东吴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因为孙权可能会忌惮江东四大家族出身的陆逊,但绝对不会忌惮吕蒙,更不会主动害死吕蒙。至于原因,小编慢慢道来。第一:东吴势

  • 刘荣和刘德是什么人?他们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人白皇结局哈克久远,刘荣义,刘德地主最后怎么样了

    作为汉武帝的兄弟,刘荣和刘德谁的结局更惨?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荣和刘德相比的话,恐怕还是刘荣更惨一些。刘荣先是受母亲连累失去太子之位,后来被酷吏郅都逼死在狱中,死得比较惨烈;而刘德是因为太有才而遭到了汉武帝的猜忌,最后郁郁而死。怎么看都是刘荣死得比较惨。其实

  • 贾谊为何可以与皇帝结为朋友?“西汉鸿文”贾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有朋友吗,贾谊当时的皇帝,贾谊被贬几次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被后世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初期,就因听闻贾谊从小就有“洛阳神童”的名号,故而特意召其入朝担任博士,而当时贾谊才二十余岁。当时的博士,多为年老时多的学者,主

  • 武则天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还是慈禧,何超莲窦骁分手,普京:将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

    《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御史傅游艺率关内父老请革命,改帝氏为武。又胁群臣固请,妄言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天子不自安,亦请氏武,示一尊。太后知威柄在己,因大赦天下,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旗帜尚赤,以皇帝为皇嗣。立武氏七庙於神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武则天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吗?纵观

  • 历史上屈原的死对楚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灭六国为何楚国最冤,屈原死后楚国的情况,屈原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历史上屈原的死对楚国有何影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当年武王伐纣的时候,楚国的先祖还只是一个南方的小部落。但就是因为在这场商周交替的历史潮流当中,楚国的先祖站队正确,选择了帮助周王室,所以成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