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造反都夺取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司马懿造反都夺取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3/12/12 21:07:34

对司马懿造反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时期,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即对曹魏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49年,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等人随行。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懿上奏郭太后,请求罢免曹爽兄弟的官职,并成功控制了都城洛阳。彼时,曹爽本来可以反击司马懿,也即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曹爽真的这么做,自然会给司马懿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可能改变高平陵之变的走向。

但是,曹爽他贪图荣华富贵,所以放弃了抵抗。在曹爽回到洛阳后,司马懿违背承诺,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由此,通过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到了这个时候,曹芳和汉献帝刘协一样,都成为了傀儡皇帝。所以,从理论上来看,司马懿完全可以废掉皇帝曹芳。那么,问题来了,高平陵之变后,面对弱小的曹芳,司马懿为何不取而代之呢?

具体来说,司马懿不是不想称帝,而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所以不能称帝。就第一点来说,司马懿是在公元249年起兵造反的,但是,公元251年,司马懿就病逝了。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因此,从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始,司马懿只掌握曹魏大权两年时间。因为时间太过短暂,司马懿根本无法完成篡位称帝的必要步骤。参考之前的曹操、曹丕父子,司马懿想要称帝的话,第一步就是执掌大权。对于曹操来说,自公元196年迎奉汉献帝刘协,并迁都许昌之后,就完成了这一步骤。

然后是封公,比如曹操先是被封为魏公。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之后则是称王,比如曹操称魏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上已经有天子之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世子。

在此基础上,曹操的儿子曹丕,才最终在公元220年篡汉自立,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对于司马懿来说,生前最高的官职就是太傅,也即既没有获得公爵,也没有称王和建立封国。当然,司马懿之所以没能完成这几个关键步骤,也是因为年龄上的限制。对于司马懿来说,出生于公元17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的时候,司马懿已经70岁了。正是因为这一年龄,促使大将军曹爽对他缺乏防备,也因此丢掉了性命。基于此,如果司马懿是在60岁,而不是70岁的时候篡夺大权,那么,司马懿确实有机会在生前登基称帝。

就第二点来说,司马懿能够消灭曹爽这一对手,就是因为曹爽生前的饮食、衣服等规格,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对此,曹爽的弟弟曹羲见此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但曹爽不听。又写文章三篇,言辞十分恳切,但不敢直接指责曹爽,而是假讬训戒诸弟以警示曹爽。曹爽也知道曹羲其实是在告诫他,因此很不高兴。曹羲见曹爽对劝告不予理睬,只得涕泣而去。

《三国志》:爽饮食车服,拟於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羲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又著书三篇,辞旨甚切,不敢斥爽,讬戒诸弟以示爽。爽知其为己发也,甚不悦。羲或时以谏喻不纳,涕泣而起。宣王密为之备。

换而言之,曹爽有不臣之心,导致不少曹魏老臣都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比如蒋济高柔、王观等人。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爽败亡的教训,自然让司马懿记忆犹新。现在,如果司马懿直接称帝的话,必然会引起众多曹魏文臣武将的反抗,从而成为众矢之的。

众所周知,司马懿父子都没有称帝,但是,他们在位时,就已经引起了淮南三叛。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执掌大权,促使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懿家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在此背景下,如果司马懿父子真的称帝,无疑会引起更加猛烈的叛乱。在外有蜀汉、东吴虎视眈眈的背景下,贸然称帝不仅会让曹魏陷入险境,也可能会让司马懿家族遭遇灭顶之灾。比如蜀汉丞相诸葛亮虽然早就去世了,可是,姜维依然频频北伐中原,这同样会给司马懿父子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必须保证曹魏内部的平稳。

就第三点来说,司马懿没有称帝时,就已经引发了叛乱,这就是王凌之叛。曹爽被杀后,司马懿升任镇守寿春的王淩为太尉。对此,王淩没有被司马懿笼络。彼时,王淩与外甥令狐愚一致认为,皇帝曹芳年幼,导致曹魏大权落入到司马懿手中,于是,他们意图废掉曹芳,改立楚王曹彪为皇帝。

当然,王凌等人的计划被提前泄露了,司马懿先发制人,除掉了王凌等人。不过,王凌等人的态度,自然会让司马懿更加小心,乃至于放弃称帝的念头。因为司马懿一旦废掉曹芳,并取而代之,那么其他的曹魏宗室,或许就可以自立为皇帝,以此反击司马懿。

最后,就第四点来说,这显然是因为司马懿的功绩不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汉献帝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并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除了南征北战,曹操还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为中原地区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曹操来说,他的功绩是完全可以称帝的。当然,因为曹操之前是东汉王朝的臣子,再加上不愿背负骂名,所以,曹操将称帝的机会留给了曹丕。诚然,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北伐,消灭公孙渊等战役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和曹操比起来,司马懿还需要立下更多的功劳,才具备称帝的威望。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劳和威望,却依然僭越称帝的话,结果很可能就像东汉末年的袁术一样,最终被迅速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有一百多年 曹魏出现一个为何就被篡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末年有多可怕,东汉小皇帝长大借宦官夺权图片,东汉政府派谁出使西域

    还不知道:东汉和曹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是一个神奇的王朝,它的中间连续除了好几个娃娃皇帝,但它还能够顶住百年之久。有人统计过东汉王朝的皇帝平均年龄,竟然只有30岁不到,这在一个大统一王朝是非常罕见的。而曹魏后期只出现过一个小皇帝,却被司马家篡位了,这是为

  • 在刘邦称帝的过程中 张良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良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其实要说张良是一名优秀的谋士,还不如说他是一名“帝师”更为准确一些。是张良一直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指点着刘邦,让他在成功当上皇帝之前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的弯路,遇到问题和危机时可以帮他逐一化解。从那句“运筹帷幄当中 ,决胜千里以

  • 曹操军事能力不错,能人异士又多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人命如草芥,为官者只知利益为大,肆意地剥削着底层百姓,世家大族占据江山阻碍朝廷律令的下达,为帝者昏庸无道,东汉龙脉将断,最后一点的新盛气象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东汉末年可谓是“天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间,这时候在华夏

  • 历史上李存勖勇猛无常,那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无常店第二部,无常店,李存勖有多厉害

    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事家,后唐的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克用勇猛善战,但是,李存勖比他爹还猛,远远超过其父。李存勖十一岁时,跟随他父亲征战,唐昭宗看到李存勖,非常欣赏他,轻抚其背,说,此子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之才,前途无量,将来不要

  • 袁彬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胡骏,袁道一简介

    袁彬是明朝官员,明英宗朝的锦衣卫指挥使,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是明朝皇帝手中最好用的政治工具。锦衣卫号称天子亲军,领导人叫指挥使,一般都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因为锦衣卫的特殊属性,所以在明朝的文官集团眼里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机构,而锦衣卫指挥使也很少有能够善终的。但

  • 阎温是谁?他最后为何会被马超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超之死的真实历史,马超当时为啥不救关羽,为什么马超是威侯

    阎温,字伯俭,是东汉末年官员。“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兵败,逃往上邽,郡里任养等人率众迎接马超,有一个叫阎温的人,当时制止,但是,没有成功,阎温便骑马回到凉州。当时,马超率军包围了冀城,形势非常危急,凉州刺史便派阎温偷偷出城,向

  • 王朗和诸葛亮对骂句句在理 王朗最后为何还是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演义诸葛亮骂王朗片段,诸葛亮骂王朗是第几回,诸葛亮和王朗对骂是哪一集

    对诸葛亮和王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诸葛亮被称为"卧龙",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等多重身份的文武全才。他是“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刘备的谋士,为中原之争立下了卓越的功劳。同时,王朗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名言有“读书破万卷,下

  • 曹操为何赐死荀彧(曹操为什么要让荀彧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db:关键词]

    曹操第一次见荀彧时,说荀彧是“吾之子房”,荀彧是真正的“王佐之才”,然而,他从来就不属于曹操。荀彧为什么投靠曹操?荀彧之所以投靠曹操,其实在他的认知里,曹操是可以结束东汉末年乱世纷争的英雄,但是同样,曹操也是忠于汉室的,曹操之前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而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则靠着曹操的军事政治才能,打压

  • 荀彧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呢(荀彧为什么不去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db:关键词]

    荀彧绝对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而且他做派很正,一心向汉。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开始乱政。可以说此刻能和董卓一决高下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了,毕竟他们家四世三公的家室,绝对不是盖的,影响力无人能比。那个时候,荀彧正好是在袁绍的手下效力。可是,当荀彧看到董卓乱政,袁绍不作为的时候,他就有点对袁绍看

  • 为什么荀彧反对曹操称王(荀彧为什么帮助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db:关键词]

    荀彧是曹操麾下的谋士,在三国的谋士当中,他也算是比较出色的一个了。荀彧作为曹操的心腹,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不世之功。在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当中,曹操能够战胜袁绍,荀彧功不可没。那时候的荀彧对曹操也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曾经全心全意帮助曹操的荀彧,后来为什么又要反对曹操称魏公呢?其实,在三国的谋士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