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那么宠爱令妃这个人 乾隆为什么没有立令妃为皇后

乾隆那么宠爱令妃这个人 乾隆为什么没有立令妃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4/1/2 21:54:36

乾隆和令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隆宠爱令妃,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令妃10年之间,7次怀孕,1次小产,为乾隆生下6个孩子。即便在孕期,或者生完孩子不久,乾隆都会迫不及待地翻令妃的牌子,足可见宠幸之隆。

乾隆年间,有多少秀女、嫔妃盼着得到皇帝的宠幸?又有多少后宫女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见到皇帝一面?这些人本身就是被冷落的人,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自然也没人愿意去统计。与这些女人相比,令妃的待遇恐怕是她们做梦也不敢有的奢望。

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乾隆既然如此宠爱令妃,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立她为皇后呢?

令妃的出身其实也没那么低微

令妃出身包衣,地位低微,先做宫女,后成嫔妃,得乾隆圣宠,从此一飞冲天,一路晋为皇贵妃,与皇后仅一步之遥。

但有一点要说明,许多人刻意贬低令妃的出身,是为了放大她人生逆袭的反差。事实上,令妃的出身对于宫中其他嫔妃的身份确实要低到卑微,但与普通人相比,还是要高上很多。

令妃的父亲是魏清泰,在宫中做内管领,隶属于内务府。这种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宫中面对嫔妃和皇子们确实是家仆的存在,但对于那些宫女、太监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者,掌握着实权。

无论是当年令妃入宫做宫女,还是在选秀中脱颖而出,这些事情内务府全都帮得上忙。令妃家族在内务府有关系,自然能够得到不小的助力,这种关系要远比那些花钱打点的人要硬,这是令妃的优势。

而且,令妃的家族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她的曾祖父嗣兴是护军校,祖父武世宜官至内务府总管,她的祖母和母亲更是先后担任过宣册宝文女官。从内务府总管这个职务来看,令妃的家族势力不小,算是拥有了门第。

如此一个家族,若是抛开满洲正黄旗包衣的身份,将其与民间的一些家族相比,谁敢小觑?所以,令妃出身低微,身份卑微,这种对她地位的形容词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对比于其他嫔妃的出身自然没错,但对于咱们普通百姓而言,那可是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令妃的这种小小优势,等到入宫成为嫔妃之后就荡然无存了,这种家族关系放在她与其他嫔妃的竞争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此以后,令妃的逆袭人生,几乎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了。

乾隆皇帝不仅后宫佳丽三千,而且多次下江南寻花问柳,他一生中见识过的女人形形色色,无论是母仪天下、端庄典雅,还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亦或是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他全都不陌生,为何令妃在如此情况之下,仍然能脱颖而出,独得乾隆皇帝的专宠呢?

令妃入宫独得乾隆专宠

令妃性格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原生态”,即便在选秀入宫以后,依然保持着这种特质,并未因为环境改变而转变,这种特性难能可贵。

令妃的美丽容貌和古灵精怪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乾隆,这是他此前在花海中游历见所未见的特质。令妃19岁那年,她得到乾隆的宠幸,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乾隆的注意力完全被令妃所吸引,这一年她被封为贵人。

“答应、常在、贵人”,虽然都属于低品级,但这次被封贵人只是一道“开胃小菜”,同年她就晋为“令嫔”。而且,这个“令”字还是乾隆花了心思选定的,取自“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中的“令”字,这个待遇可是万金难买。

这个“令”字除了有《诗经大雅》所表达的“美好之意”外,还代表了“玉德”,是乾隆对她冰清玉洁的肯定。同时,“令”字的满文是“mergen”,有“聪明”的含义。古灵精怪、冰清玉洁,再加上美好的寓意,仅从一个“令”字,就能感受到乾隆对她的宠爱。

如果只是花点小心思来表达爱意,必然不能符合乾隆皇帝的身份,除了这些“真情流露”以外,乾隆还给令妃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短短三年时间内,令贵人就直接晋封为令妃。此后又一路晋封为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还贴心地为她“抬旗”,将她的身份从满洲正黄旗包衣,抬为满洲镶黄旗。

乾隆给令妃的待遇极高,几乎与皇后的待遇持平了,不仅住的地方是养心殿东耳房,而且以皇贵妃的身份统摄六宫。可以说,令妃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其实已经具备皇后之实了。

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皇后?

有一个情况确实很奇怪,令妃生了那么多孩子,乾隆却始终不肯让她亲自带,全都送到了其他的妃子那里寄养。关于这件事有两种主流猜测,一种是认为乾隆的心机深,担心她的儿子成了皇帝后,会“母强子弱”,影响爱新觉罗氏的皇权;还有一种是认为乾隆心疼令妃,不想让她太操劳。

单独从这两种说法来看,第一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说法,令妃活着的时候,乾隆的身体比她好得多,用不着担心“母强子弱”。第二种说法倒是很有可能,因为她管理后宫,事务繁杂,身体又弱,不适合再亲自带孩子。而且,有孩子在身边,也不方便乾隆和令妃享受二人世界。

既然乾隆这么爱令妃,为何始终让她处于皇后一步之遥的位置,却至死也不肯立她为皇后呢?

乾隆既是宠爱令妃的丈夫,也是清朝的皇帝。自古以来,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如乾隆这种随心所欲的程度,几乎已经达到了帝的极限。毕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几代先人为其铺路。

乾隆一生共有3位皇后(令妃是死后追封的皇后),前两任皇后分别为富察氏和辉发那拉氏。与前两任皇后相比,令妃的出身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她不仅出身低微,而且身上还有汉人血统。

清朝统治期间,虽然长期倡导过满汉一家,但事实上,皇族阶层严格禁止与汉族通婚,即便是东北都长期处于封禁状态,禁止汉人大量涌入,以保持纯正的血统。乾隆能够宠爱令妃,而且将她的儿子立为储君,这已经是乾隆能做到的极限。

至于将令妃立为皇后,这是乾隆身为皇帝,出于政治考虑,万万不敢做的事情。他虽然是皇帝,但整个大清朝的稳定还要依靠各方势力,无论是富察氏,还是辉发那拉氏,她们背后都有强大的娘家撑腰,她们在朝中也是这些势力的利益代言人。

所以,乾隆可以给令妃一切,就是不能将她立为皇后。这种事情其实屡见不鲜,在此前就有顺治董鄂妃的先例,即便是皇帝,也无法能给真爱的人一切。

令妃之死

时隔多年以后,清东陵遭到孙殿英破坏以后,令妃的遗体重见天日。令人惊奇的是,令妃的尸骨保持得十分完好,经调查发现,原因是她体内含有大量的朱砂。

这一发现顿时涌现出诸多猜测,乾隆毒杀令妃的说法满天飞。但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逻辑,乾隆那么爱令妃,为什么要毒杀她?后来专家研究得知,令妃的身体不好,往往难以入睡,每日要靠服用镇定类药物才能入眠。

而这些药物之中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之下,在身体内沉积,这才是令妃遗体内含有朱砂的真正原因,而非乾隆将其毒杀。

综上,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也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挚爱的女人立皇后,乾隆也无法做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索额图辅佐过康熙33年 最后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王朝最大败笔,康熙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葛尔丹,康熙辅佐大臣排名

    还不知道:索额图和康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一生功绩,计擒鳌拜,平定三藩,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三征噶尔丹……确实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清代皇帝,而重臣赫舍里·索额图辅佐康熙33年,曾都参与到了这些事件。索额图虽然是大学士索尼的庶子,但好歹是满洲正

  • 黄巢起义杀了谁(黄巢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很小就有诗才,但是,奇怪地是,黄巢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后来,关中大旱,王仙芝发动农民起义,黄巢便参加了。王仙芝死后,众人推举黄巢为王,黄巢率军攻下洛阳和长安,并登基称帝,然而,很快,黄巢起义就被唐朝镇压,黄巢兵败身亡。关于黄巢的死因,有好几种说法,哪一种是最

  • 黄巢起义的地位(黄巢不是农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db:关键词]

    黄巢起义作为唐末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席卷了中国十多个省份。它持续了十多年。叛军人数在高峰期时达到60多万。他们曾经占领过唐朝的首都长安。可以说,他们离接管世界只有一步之遥。然而,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了。我们现在认为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地”,黄巢只懂得运动战。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因为黄巢不想建

  • 黄巢起义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黄巢为啥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晚唐时期的黄巢之乱席卷了唐朝的大半疆域,黄巢军队在唐朝境内驰骋纵横,来去自如,刚刚起兵就势不可挡。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洛阳和唐朝的都城长安给攻陷了。但是在黄巢建立大齐政权以后,他却开始不思进取,贪恋长安的荣华,结果被唐朝的军队给包围了。在经过两年的坚守以后,黄巢被唐军和沙陀军给联手打败,无奈的撤出长安

  • 黄巢起义为什么爆发(什么是黄巢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db:关键词]

    就在唐宪宗大和年间,专权的宦官,党争的朝臣,割据的藩镇,为了争夺利益,互相斗争,把朝廷上下变得乌烟瘴气,国无宁日,政权极不稳定,这时候广大的人民群众深受压迫,饱经灾祸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就在大中13年,也就是公元的859年裘甫在浙东举行起义,这场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下去,却成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先导,而在咸

  • 孙策为何杀于吉(孙策是因为杀于吉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素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相比起《三国志》而言,演义之中的那些精彩桥段,往往更具有故事性、传奇性,甚至还可能具有一些神话色彩。因此,尽管演义中的许多情节已经明显脱离实际,但读者们却依然津津乐道——比如关羽遇害之后,还能附身于吕蒙身上痛骂一顿孙权;诸葛亮夜观星象,

  • 黄巢为什么考不上(黄巢为什么落榜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db:关键词]

    咸通九年,长安城内金榜前面,人头攒动,有人狂喜,也有人心碎,一个年轻人延着脖颈从榜首看到榜尾,确认了好几遍,才最终接受了榜上无名的现实,茫然地挤出了人群,他攥着拳头,快步地离开了长安城。这一年,再次参加科考的黄巢又一次落榜,数年的辛劳最终化为一场虚空,巨大的失落感,让这位盐贩子出身的年轻人,彻底被激

  • 孙策为什么被刺杀呢(孙策被谁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db:关键词]

    据《三国志》中有载: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东汉末年,豪杰逐鹿天下,群雄而并起,然而并非所有豪杰都能一展拳脚,亦非能留

  • 孙策有儿子,为什么传位给了孙权?(孙权不是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辛弃疾曾经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孙仲谋指的就是孙权,从辛弃疾这样的评价当中,大家可以看出后人对于孙权的评价,最起码还是比较积极的,给予了比较肯定的评判。但大家如果仔细去看三国的历史,会发现孙策在去世时,也仅仅只有25岁左右。出生于公元175年,公元200年遇刺。当时孙策并不是没有儿子,但是为什么不将

  • 害死岳飞的是秦桧吗(岳飞被秦桧用过什么刑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db:关键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赫赫有名的句子是我国封建君主对治下疆土和臣民的统治宣言,强调了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管理权力。纵观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从秦一统开启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创科举废门阀,再到宋代将财政军权统一收归中央,宋皇帝的掌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