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刘禅为什么如此没用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刘禅为什么如此没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72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0:43

刘禅为何如此没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雄才大略的刘备刘皇叔,一位这么优秀的父亲,却生了个刘禅这没用的儿子,阿斗真的是在小时候被摔傻了吗?

但只要细读《三国志》等史料,就很难轻易认同这一论断。评价一个人物的优劣,应该把他放到其同类当中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根据其人生中的一个瞬间或一件轶事。作为一个皇帝,阿斗做得不算优秀,但也绝不算差。

刘禅算不算“没用的儿子”?至少比中国历史长河里许多的奇葩帝王,诸如崇祯朱祁镇之流强太多了。刘禅不是雄主,却是仁君,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他们的平均在位时间仅有5年!

而刘禅在位多少年?41年!排名多少?能在历史上排名第八!在他前面的七位帝王都有谁?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49年,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清高宗乾隆在位60年,清圣祖康熙在位61年。

刘禅执政41年, 前11年还可以认为都是诸葛亮在管,可诸葛亮死后呢?那可是他自己独自执政!而且时间长达整整30年,仅凭这一业绩,也远远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皇帝的执政时长!

后人觉得刘禅傻,主要是因为他说了那句震古烁今的“乐不思蜀”,但是否因此极有可能,他是史上演技最好的皇帝呢?

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的时候都58岁了!58岁在那个时代什么概念?在当时属于高寿,随时入土都很正常,棺材都该给自己打好了的那种。

58岁的一老头,往饭桌边一坐,敌人们围了自己一圈,还搁那笑眯眯的旁侧敲击:你开心吗......都成阶下囚了,你说他还能怎么说?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吗?李煜不就是这么交代了的。

刘禅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久了,坐皇位时间太长了,但凡他能早死一年半载,避免当亡国之君,史书绝对是另一个评价。

事实上,刘禅并非“这么没用”,只是不像刘备那样“优秀”罢了。或者说,刘禅也是“优秀”的,只不过刘禅的“优秀”和他老爹刘备并不处于一个维度。评价历史人物,切忌只用一套标准去衡量,因为那样就无趣了。

刘备最优秀的品德,是“仁”!刘备身上有闪耀于时代的仁爱光辉。如果刘备得了天下,是真正有可能实现一个太平盛世的。而刘禅很好地继承了其父的仁义,从这一点来说,真真是一位值得辅佐的良主。

相比魏吴两家的破事,礼崩乐坏,臣杀君,子弑父,蜀汉简直是三国时代人性的光辉:

老皇帝刘备,为了异性兄弟,敢倾国复仇在所不惜;小皇帝刘禅,无底线地信任大臣,大臣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臣相得,亘古未有。生则托国,死亦托孤,化作了数千年历史中的一道理想之光,照亮了后人的遐想。

刘备的“优秀”,是创业之君该有的禀赋,刘禅的“优秀”,则是守成之君难得的态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理解大家对于刘禅的“恨铁不成钢”。

在诸葛亮已然可以撑起蜀汉大局的情况下,内政、外交、军事一把抓,刘禅的相对“势弱”,其实反倒更有助于蜀汉政权的内部稳定。

刘禅的优秀就在于,他能够认知到蜀汉政权所处的危局,这本身或许就是他自幼长期处于危险局面(演义里表现为:万军之中救阿斗、摔阿斗、夺阿斗)训练出来的对于危机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度(居危思危、居安思危)似乎也伴随了刘禅的一生,“亲贤臣而远小人”只要朝野有贤臣,刘禅就会亲近,所以才会出现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接力主政或辅政的局面,直到费祎也挂掉为止。

刘禅属于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比那些胡折腾得不知强到哪里去,甚至都把诸葛亮给他留的董允,蒋琬,费祎等几个文官全部都熬死了——刘禅:相父,你留的名单太短了啊,你留的攻略我都用完了,游戏还没通关,咋整啊?

刘禅还是最相信忠臣的皇帝,诸葛亮活着信诸葛亮,诸葛亮死了信出师表,最后出师表里的每个人都重用了,直到表里面罗列的人全死了,还撑了好几年——刘禅:相父,你就不能多写几篇出师表吗?一张表实在不够用啊!

——诸葛亮:我也实在没想到,自己不在了,你一个人还能玩这么久啊,那啥,再后面的人,我也不熟啊,可怜的娃,还没通关的话,你就乐不思蜀混过去吧......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富二代只要不想证明自己,只吃喝玩乐,真的败不光家产,别创业啥的瞎折腾就行。这道理,刘禅人间清醒得就像是穿越回去的。

但凡把刘禅和朱祁镇对调一下,大明也不至于凉的那么快——刘禅安安稳稳的待在北平家里愉快的玩耍,大明屁事没有;朱祁镇刚想搞骚操作,诸葛亮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君可自取。

刘禅这样的君主,是多少历朝历代名臣梦寐以求的。要是有刘禅这样的皇帝,岳飞和于谦晚上睡觉都能乐醒——岳飞:给我一个刘禅,还你一个铁血大宋!

反之如果刘禅是个才华横溢,但野心膨胀不能容人的角色,譬如杨广,猜猜蜀汉又会发生什么?

虽说刘禅与他父亲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相比,确实是差了不少,这也是所有二代的通病,扩张能力差。但是他守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知道诸葛亮行,他就把事交给诸葛亮干,他知道谁行,他就用谁。

至少诸葛亮带兵北伐的时候,不用担心皇帝跑到前线胡乱指挥,也不用担心打胜仗的时候,来个十二道金牌,更不用担心皇帝背刺自己,灭自己全家。

蜀汉旧臣李密赞誉刘禅为“齐桓之主”。历史上被臣子真心赞誉为齐桓公的凤毛麟角。善于用人,在位期间没有出现过一个奸臣;吏治清明,统治期间没有出现过巨贪,诸葛亮、费祎、姜维等都非常廉洁;

垂拱而治,甚至还强于齐桓公——齐桓公抱上了管仲这个大腿,才成了霸,等管仲一死,立马昏庸到把自己玩死。而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苟了30年,刘禅比齐桓公靠谱多了。

也就刘禅命不好,刘备交到他手里的,是一个人才凋零、国力虚弱的蜀汉,守成之君面对残局也无可奈何。如果刘备早死两年不伐吴,把老底都留给刘禅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以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相得,三国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对姜维这样一个凉州的降将,只因为是诸葛亮看好的,可以说就给予了火箭式的提拔上升速度。即使后来姜维看似被排挤,但从始至终都是大将军,避祸沓中也没有被剥夺军权。

故事的落幕,连姜维这种根本没和刘备打过交道的降将,居然也能为蜀汉死社稷!这里面有多少,是为蜀汉而死,是为知遇之恩的诸葛亮而死,又有多少是为了信任他、重用他的刘禅而死呢?

我们可以说刘禅是个平庸的人,但他不昏庸,他自己知道不行,却知道诸葛亮行,所以将一切军国大事都交给了诸葛亮,一辈子都没有任何猜忌,他真正把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看待,把诸葛亮的子孙也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那时候其子诸葛瞻年方8岁,诸葛瞻可以说完全是在刘禅的照顾下长大的。

诸葛亮逝世后,有人说坏话,“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一向宽仁的刘禅大怒不已,“后主怒,下狱诛之。”直接就把说坏话的人杀了。说了诸葛亮几句坏话,就敢杀了他,你能想象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吗?

诸葛亮死后9年(243年),其子诸葛瞻17岁了,这一年,刘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封其为骑都尉,后又拜羽林中郎将、侍中、尚书仆射等等,成为蜀汉军政大臣。

我们常见的历史,一般是权臣得势的时候,皇帝可能嫁女儿笼络他,但你见过哪位皇帝,在权臣死后还对他的子孙照顾有加的吗?

但刘禅就是这样对诸葛亮的,不管诸葛亮死了多少年,他对相父的信任,厚爱,没有一丝衰减。可谓是人走而茶不凉。

对于父辈们的子嗣,刘禅给予的照顾也都还不错。对张飞的后代:将两个女儿都娶为皇后,与张家是非常和谐的皇帝外戚同盟。对关羽的后代:将自己的女儿与关兴的子嗣联姻。

刘禅本人除了有点懒之外,也没有做过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唯一的污点就是晚年用了宦官黄皓,但和其他朝代的弄权宦官相比,黄皓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刘禅最大的能耐就是知道自己没能耐,这就是当守成皇帝最难能可贵的优点。翻翻历史书,太多的都是那种又菜又爱瞎指挥的败家子皇帝。

刘禅在历史上一直被评为“庸主”,被戏称“扶不起的阿斗”。按黎庶角度想想,不费兵戈的天下易主未尝不是对蜀国人最后的庇护呢?历史如果换成百姓来书写,刘禅应该也是一位明君吧。

毕竟,百姓不关心最终是谁逐鹿天下,百姓们只关心,谁在位能让国家海晏河清,安居乐业。

刘禅作为“亡国之君”的身份,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像刘禅这种能在乱世之中,苟住了四十余年父辈的基业,难道不是一种别样的“优秀”?“亡国”固然是其一个污点,但,“亡国”与“乐不思蜀”真的能够彻底否定掉他“三十年亲贤”与“四十年国祚”么?显然不是。

他的确没能光复大汉,但怎么算都是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君主。他能对于有能者充分放权,无条件信任,这就比历史上大多数的君主强了,甚至某种程度可以说他是大智若愚。他当然无法与历史上那些强悍的明君大帝相比,但他应该也是,污名化最惨、最被低估的帝王,没有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去世之后 作为兄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吗,司马师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与司马昭的关系

    对司马师司马昭不内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几天后司马昭提着腰刀对司马师说:“哥哥,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雪恨!”司马师吓得抱住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如此不孝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竟然让司马

  • 司马昭之心到底是什么 司马昭为什么会臭名远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昭之心比喻什么,司马昭之心全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其实是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孙,也就是魏国的第四位皇帝曹髦之口。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和演义的区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是被谁杀死的,新三国演义魏延谁演的,三国演义收魏延第几集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演义中的魏延之死。襄阳城,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却被文聘、蔡瑁等人阻断。刘备携民渡江而走,魏延兵卒尽折,只身一人投靠长沙去了。长沙城,魏延斩杀韩玄,引百姓出城向关羽投诚。诸葛亮直接喝斩魏延,还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久后必反,

  • 李贞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的真实历史,李世前

    李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唐朝宗室、大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作为唐朝的真正皇族,从李治去世,到李家诸王发动叛乱,其实仅仅只过去了五年时间而已。为何仅仅五年时间之后,李家宗室就会衰落到这个地步?甚至连稍微反抗一下武则天的力量都没有?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以李贞的人生为

  • 贺兰敏之是谁?后世关于他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贺兰敏月是谁的孩子,贺兰清

    贺兰敏之是唐朝时期的外戚大臣,武则天的外甥,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贺兰敏之的姥爷,也就是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武士彟原本是一个商人,靠着木材生意发家,参与了隋朝兴建洛阳城的工作。不过,在此期间,武士彟不小心得罪了隋朝的大权臣杨素,差点被杀。后来经过

  • 历史上亲手把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的苏泰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太极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吗,李从珂传国玉玺,孙坚把传国玉玺给谁了

    历史上亲手把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的苏泰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其实她是叶赫部出了名的聪慧美人,跟东哥一样也是父亲联姻的工具。不过她比东哥要幸运的多,不仅生了一个儿子继承大汗之位,而且还成为诸位贝勒争抢的目标,甚至皇太极都想要将其纳入后宫,最终嫁给了自己的姐夫。苏泰出生于叶赫部贵族家族,从小就过着公主般的

  • 孝恭孙皇后与恭让章皇后二人在历史上,谁更让人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恭让皇后胡善祥,恭哀皇后,恭亲王为什么不除掉慈禧

    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宣德三年被辞去皇后之位,改立孙贵妃为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后宫之争历来有之,孙皇后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上,她是以“幼有美色”闻名,因此被选入东宫,估计也是因为太美,所以没能被明成祖朱棣选中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的正妻,剧

  • 关羽最后丢失荆州的原因竟然与蒋干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让关羽镇守荆州,三国谁丢了荆州,刘备的荆州是怎么失去的

    蒋干是汉末时期的名士与辩论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小时候看到一个故事,说赤壁之战后关羽镇守荆州,他的部下马良曾劝他去拜访贤士蒋干。但关羽嫌弃蒋干志大才疏而执意不肯前去,结果在樊城之战中丢失荆州,就是因为他不肯用蒋干。那蒋干的才能到底怎样,能帮关羽守住荆州吗一,游说周瑜蒋

  • 李商隐为何会成为婉约派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婉约派诗词代表人物,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诗词,姜夔是婉约派的吗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838年的甘肃泾原,纵然边塞春迟,但依然有水波淼淼、杨柳依依的春日景象。新婚未满一年的李商隐,独自登上泾原古城楼——安定城楼。他远眺看到“绿杨枝外尽汀州”,却想起了自己的政治遭遇,于是不禁泫然欲泣

  • 嵇康最后为何会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杀嵇康,嵇康是被谁所杀,嵇康的生平

    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掉曹爽之后,便控制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接棒,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接棒,司马氏将大权牢牢控制在手中,直至司马炎后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