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趣谈历史真相: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很好?

趣谈历史真相: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很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3/12/13 6:09:07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据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网络配图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第三、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第四、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

第一、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吴,北伐曹操,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

网络配图

第二、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史学名着《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

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着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网络配图

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但是这些只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罢了,真正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并没有这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哪些皇帝被戴了好多顶绿帽子?他竟是绿帽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男欢女爱,向来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男人三妻四妾那是合情合理,女人寻欢作爱那便是不守妇道了。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镇压,哪里就有反抗。在这点上,我国古代的皇后娘娘们就做了很好的榜样。可怜了皇帝们,个个窝着吭声不得。网络配图【喜当爹】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一直是个谜团。野史记载,当年嬴政—

  • 大明第一抗倭名将却因严嵩父子拖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浙江抗倭名将,为什么倒严不倒严嵩,大明英豪抗倭记

    自明开国以来,一直存在倭患,嘉靖时期,倭患已经愈演愈烈。嘉靖二年,日本两批使臣先后来华朝贡贸易,因市舶司的太监对待不公,互争贡使资格,引发大规模的仇杀,史称"争贡之役"。此后不久,明朝罢市舶司,并严申海禁。正常的贸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诱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嘉

  • 司马昱为何喜欢老鼠?司马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老鼠排第一的故事,轮扁斫轮的故事及寓意,鼠不以所食为窃来之食

    以鼠损人司马昱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床上的灰尘从不让人擦去,见到老鼠在上面走过的脚印,认为很好。有个参军看见老鼠白天走出来,就拿手板把老鼠打死,司马昱为此很不高兴。他的门客站起来批评劝告他说:“老鼠被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网络配图从公于迈司马昱任抚军将军

  • 司马昱的子女都是谁?司马昱一生有多少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曜,司马昱是什么样的人,程昱后代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位后,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司马昱升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共同辅政。网络配图何充逝世后

  • 司马曜简介,因一句玩笑话死得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句话笑话逗人开心,西晋皇帝列表,司马曜一诸葛梦明

    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皇帝。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83年,晋军先后于寿阳、淝水击败前秦“百万”大军。人物简介晋孝武帝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当时才11岁。第二年立年号为宁

  • 他是三国最完美男人 为何却死于妻子的绣花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的第一个女人后来怎么样了,秦始皇一生最爱的女人竟然是她,芈月背后的四个男人

    话说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知赵云竟血流不止,后来面色惨白,妻子知道不妙连忙用手去堵,但未时以晚,赵云说我在疆场上百战百胜,没受过半点伤,没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最爱的妻

  • 诸葛亮公开称赞这人:运筹帷幄我远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运筹帷幄之中

    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彻”,就是刘巴。刘备也曾赞之曰:“子彻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

  • 他是清朝最憋屈的皇帝 一生都被慈禧玩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憋屈,皇帝那方面不行怎么办,历史上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同治,名为爱新觉罗.载淳。是满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由于同治的弟弟早夭,所以他一直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1861年,咸丰帝去世,年仅6岁的同治继位。同治很幸运,一出生就锦衣玉食,无饥无寒,也没有经历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从他继位一直到他去世,他仅仅是一个傀儡,而且死的太早,死的时候

  • 向突厥俯首称臣:枭雄竟也有如此尴尬的时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突厥石国,大宛之战,始毕可汗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乃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国盛兵强,但不为人知的是,唐王朝乖乖向突厥进贡了真正一十二年。那么李世民为何愿意向突厥族俯首称臣,甘为牛马呢?网络配图我们知道,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建立了小有规模的军队。尤其是隋末年间,突厥势力尤为猖獗,并一度成为严重威胁中原统治

  • 他是抗击匈奴第一人 让匈奴人十多年不敢来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匈奴为什么不打俄罗斯,匈奴是被谁赶走的,匈奴人为什么打不过汉人

    李牧打匈奴那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李牧所在的赵国非常靠北的,和匈奴人是经常有来往摩擦。为了防备匈奴人的侵扰,李牧就作为专职抗匈将领,带兵驻守在北方雁门郡。因为他这个任务的特殊性,所以赵王给了李牧很多的特权。比如,李牧有权利根据需要设置手下的官吏;李牧驻防城市的租税,要交到李牧的帐下作为军费,由他统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