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清朝宰相 竟然因为考试作弊被皇帝处死

他是清朝宰相 竟然因为考试作弊被皇帝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4/2/4 23:13:03

在明代以前,科场舞弊最多是革职、流放,所以赵翼感叹道:“纳贿舞弊,仅至窜谪,科场之例,亦太弛纵矣!”从清代开始刑罚更重了,清朝首开“科场作弊者死”的先例,自此以后作弊的人少了,因为刑罚太重了,没人敢冒这个险了。

《清史稿》对清代重罚科场作弊者做出了正面评价“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整个清代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只发生了三次舞弊案: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以及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

网络配图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三起科场案的经过:

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府考场发生大型科场弊案,主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因公开受贿,考生考完以后,怨声载道,集体到文庙去哭庙,同时也希望引起皇帝的注意。清政府经过调查发现考生所诉属实,下令将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田耜、邬作霖等七人斩立决,家产籍没,有一百零八人流徙宁古塔。

顺天乡试舞弊案后不久又发生了江南科场舞弊案,江南主考官方猷,因“方姓”联宗之故,竟取少詹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钺为举人,顺治帝听闻以后大怒,下令重新考试,试题为《赢台赋》。为防止舞弊,考场警卫森严,直接把刑具摆在考场,以致考生震惧失措,提笔写字瑟瑟发抖,当时有一位考生吴兆骞“战栗不能握笔”,掷笔而叹︰“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者乎!”

此案的主考官方猷、钱开宗等十七名考官全部处死。举人方章钺等八人,责打四十大板,家产籍没。吴兆骞因为考场上吓得发抖,不能写字,虽然没有查出舞弊情形,但因为不能完卷,也被革去功名,流徙宁古塔。

康熙五十年发生江南乡试科场案,当时主政江南的是两江总噶礼,这年江南乡试,九月发榜,中举者除十三人来自苏州以外,其余多为扬州盐商子弟。其中句容县王曰俞所荐之吴泌、山阳县知县所荐之程光奎皆文理不通,于是考试群情激奋,将财神像抬入府学,讽刺江南贡院不是考场而是商场。

网络配图

康熙听闻此案,下令严办,经过一年多的审讯,审出副主考赵晋与同考官王曰俞、方名私受贿赂,故意让吴泌、程光奎考中。赵晋、王曰俞、方名被处斩立决;吴泌、程光奎等均处绞监候;主考左必蕃失职,被罢免。同时两江总督噶礼也被革职,江苏巡抚张伯行革职留任处理。清朝的两江总督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江苏巡抚就是江苏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此案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均受到处分。

咸丰八年,顺天府乡试,考生罗鸿禩贿赂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企图借此考中举人,最后事情被揭发,咸丰皇帝为了慎重起见,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决定再给考生罗鸿禩一次机会,让他到南书房重考一场,并遣肃顺监考,罗鸿禩交出了一份粗劣的考卷,于是本案被钦定为“通关节”(所谓通关节,就是用钱买通有关部门的官员,为自己服务)。

另外此案还发现了一个案中案,这次科考有一名中举者为满人平龄,他是个京剧演员,按清律,戏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怎么能中举?所以舆论哗然,后来查实平龄的考卷被人涂改、调换过,还写了许多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一样被人修改了过来。

网络配图

收贿的靳祥知道东窗事发后,畏罪自杀,而主考官柏葰按律当斩,咸丰帝念及过去对柏葰十分倚重,有意从轻发落,然而礼部尚书肃顺力争不可,认为科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应该严格执法、明正典刑,朝廷大臣亦无人愿意说情,柏葰、浦安、罗鸿禩等人一同被判死刑,于次年被斩于菜市口。

大家注意,柏葰可不是仅仅担任主考官,他是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咸丰六年(1856年),以翰林院掌院学士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八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是清朝名副其实的中堂大人,也就是宰相。所以说柏葰是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吕布自己英勇盖世 却总是不受待见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曾是吕布的义父,经不住人唆使,吕布眼也不眨地就把义父脑袋割下来邀功了。杀了董卓,吕布才发现事情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拍马扭头跑到南阳,投靠了袁术。袁术是个小心眼,又吝啬得不成,加上了解吕布的习性,很不待见他。吕布一气之下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率人马渡黄河又跑到山西张杨这儿来了。网络配图张杨毕竟

  • 他是乾隆的小伙伴 却因一句话遭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乾隆朝的宠臣,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和珅。其实在和珅之前,有位大臣获得过不亚于和珅的器重和恩宠。他就是钮祜禄·讷亲。讷亲出生显赫,他的曾祖父是开国大臣额亦都,爷爷是康熙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姑母是康熙的皇后。可谓是成色十足的官n代。在乾隆还是皇孙弘历的时候,讷亲就是他的伴读,二人关系处的不错。到了

  • 最在意自己名声的皇帝 他堪称治理天下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史官都负责真实详尽的记录所有事件,以供后人研究学习,中国最有名的历史书籍应该算是司马迁的《史记》了,但是作为记录历史的人也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业,当年司马迁当年也是因为得罪了皇帝,导致遭受极刑,说的有点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当时封建帝王时代,做一个史官是一个高危险的工作,但是一般的皇

  • 和珅权倾朝野 这个常州人居然敢对他说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各位粉丝对乾隆帝的印象还停留在《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这样的电视剧中。那么小编会告诉你,真实的历史比这些文艺作品的戏谑要来得残酷很多。网络配图乾隆帝在位后期,和珅几乎已经大权在握。官员都要争相奔走到他门下,以此作为攀附,尤其是那些刚刚通过殿试的考生。因为和珅还兼任着主考官

  •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为何成为历史的一桩悬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太祖赵匡胤死因,赵匡胤的死亡之谜,赵匡胤离奇死亡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网络配图一种意见是,宋太宗“

  • 武王伐纣后仅两年就过世 除了他西周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武王为什么要伐纣,《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周武王伐纣灭商

    西伯侯姬发伐纣灭商建周后,史称周武王,追尊其父亲姬昌为周文王。可是他坐上了王位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得病过世了。在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即位,周朝一共经历了12位君王,传至周幽王时,被犬戎攻入都城所杀。1、周成王:成王即位时候尚且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可是这一举措却受到了同是武王弟弟的管叔蔡等人不

  • 千古一帝的始皇帝 下葬时也要数万人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秦之千古一帝系统,秦始皇死后下什么地狱,活人殉葬最多的皇帝

    秦始皇(前259-前210),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自称皇帝的领袖,其一生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传奇。他创立皇帝制度,并成功的统一了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废分封,设郡县,修驿道”,这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千古一帝”。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做工精巧的

  • 他从一个从太子变成阶下囚 竟只因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宫阶下囚完结了吗,一朝穿成阶下囚,阶下囚的意思

    有的时候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如果投到一个没脑子的妈妈那,即使是皇族人,也不稀罕,还不如投到一个平凡人家,至少可以多活好几十年。今天咱们就要讲一个投胎没选对人的主儿——刘荣。刘荣,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的兄长,他的妈妈刚开始还是凭借自己的美貌在汉景帝心理占据牢牢的地位,他的老娘就是栗姬。栗姬生了三个儿子

  • 诸葛亮天纵奇才 为什么到死都出不了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正史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七出祁山是真的吗,诸葛亮七出祁山用了几年

    中国的历史故事,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三国故事。三国故事中,最著名的人物有莫过于诸葛亮。刘皇叔三顾茅庐,真是给了诸葛亮天大的面子。最励志的,是诸葛亮那时候才只有27岁。列位,想想你27岁时候在做什么?或者27岁能做什么?人家诸葛亮,那时候隐居南阳,足不出户,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刘皇叔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他,

  • 三大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最长寿 不靠养生靠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征服者传奇在线观看,中国古代四大长寿人,成吉思汗如果再活十年

    世界征服者们威风一时,但寿数似乎都不高:亚历山大,33岁;阿提拉,47岁;成吉思汗,65岁;作为国家领袖和军队统帅,特别是世界征服者,精力再旺盛,如果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只有一种下场——累趴下,“出师未捷身先死”,匆匆走完人生历程。世界征服者们活不过今天的普通人,不少人英年早逝,除了当时医学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