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攸为什么能成为曹操的心腹大谋士?他到底有多厉害?

荀攸为什么能成为曹操的心腹大谋士?他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90 更新时间:2023/12/16 7:46:47

荀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说到荀攸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的,他和荀彧好像是很有关系的,也有的人把他和荀彧做比较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荀攸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我们也不从演义中看了,我们从正史上对这个人做一定的分析吧。

罗贯中为彰显曹操胆大心细、机警权变的性格,为他设计了一出“谋刺董卓”的好戏,虽然没有成功,但为国除奸的精神可嘉。其实正史当中并没有曹操谋杀董卓的记载,他真正刺杀过的大人物,是汉末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张让。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人想要谋杀董卓,而且此人最后还成了曹操的心腹大谋士,一生妙计极多。这个人,便是能力不亚于郭嘉和荀彧的奇才荀攸。

荀攸字公达,出身于世家大族颍川荀氏,是曹操手下头号谋士荀彧的族侄,年轻时便以见识高远、机警过人闻名,属于早慧型人才(类似于神童)。将军何进秉政后,征辟海内名士二十余人到朝中任职,其中便包括荀攸。荀攸进京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诏令,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

国贼董卓上台后各种倒行逆施,从而招致山东诸侯的声讨。董卓慑于联军的实力,于是焚烧京师洛阳,并胁迫献帝迁都长安。此时,尚在朝中为官的荀攸决定为国除奸,便与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及议郎郑泰、何颙等人合谋,准备刺杀董卓,可惜尚未实施行动便被人告发。案发后,何颙、荀攸被抓捕入狱,何颙因忧惧而自杀,但荀攸却无所畏惧,言语、饮食一如平常,让时人很是惊奇。

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见《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

荀攸谋杀董卓属于重罪,本来没有生还的希望,可巧赶上国贼不久后伏辜,才使他侥幸脱险。荀攸见天下已乱,为避难一度辞职还乡。然而颍川为四战之地,局势同样凶险,荀攸为保全性命,便想到局势安定、富庶险要的蜀地任职,于是向朝廷自荐为蜀郡太守,并得到批准。然而此时由于战乱的原因,通往蜀中的道路无法通行,迫使荀攸滞留在荆州。

曹操将献帝迁往许都后,便给荀攸写信,征辟他出来做官。荀攸本来就对曹操充满好感,再加上叔父荀彧此时已在曹操处任职,所以接到信后便马上程(《三国演义》中称荀彧、荀攸结伴投靠曹操,此说法有误)。荀攸投曹后,起初担任汝南太守,不久又升为尚书,名义上是朝廷的官,但实际身份却是曹操的谋士。

曹操久闻荀攸之名,在得到他之后欣喜异常,逢人便说:“公达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引文同上)。

对于曹操的推崇、器重,荀攸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作为曹操的核心谋士之一,荀攸为曹操谋划出诸多妙计,其中包括水淹下邳活捉吕布、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火烧乌巢袁绍军粮,并力主曹操消灭袁绍诸子等等,可谓见识高远、算无遗策。

按照至交好友钟繇的说法,荀攸为人低调,前后设奇策共十二条,唯有曹操和他本人知道。钟繇本想将荀攸所设十二条妙计整理成书,可惜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所有后世对荀攸的计策不甚了了(“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引文同上)。

荀攸足智多谋、心思缜密,而且深谙帝王心术,对于所设计策从来都是守口如瓶,绝不矜功自伐,所以曹操对他非常信任,不止一次的要求曹丕兄弟要礼敬荀攸。曹丕当上魏王太子后,曾去荀攸的府中探望病情,并在他的床下进行叩拜,礼节非常重(“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引文同上)。

荀攸为曹操谋划一生、建功极多,由此官职、爵位不断得到提升,官至中军师、魏国尚书令,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跟随曹操南征孙权的途中病逝,虚龄五十八岁,谥号为敬。荀攸死后,曹操非常悲痛,每当想起他来便会伤心流泪(“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引文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唯一打败过吕布的高手,李进在历史上怎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猛将众多,其中以吕布、典韦、关羽和张飞等人武艺最为出众。因此又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而吕布一直作为三国时期公认的武力第一人,再加上方天画戟和赤兔马的辅助可谓是打遍三国无敌手,就连关羽和张飞一对一也不是吕布的对手,可见吕布的战力之高。然而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吕布虽然厉害

  • 曹操死后尸骨未寒,许褚为何就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中,曹操一点点打下来的天下,身边自然是高手如云,同样许褚也在曹操麾下,将刀许褚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情节。许攸之前是袁绍麾下的,但因为一次大战,当时田丰被关在牢中,后来被袁绍赦令杀死,临死前留下了一封信,里面写了关于许攸的一些事情。袁绍本来就有点儿多疑,更何况这次大战还是听许攸的话,才会如此惨

  • 毗伽公主为何在大唐当奴婢也不回突厥?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毗伽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突厥第二汗国在漠南的阴山一带崛起,不断发展壮大。公元696年,契丹举兵侵犯大唐边境,突厥的墨啜可汗派兵协助大唐退敌,事后被武则天封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确定了大唐与突厥的上下从属关系。后来几年间,大唐与突厥

  • 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汉末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灭袁绍,擒吕布,败袁术,定刘表,降服匈奴、乌桓,统一了北方。曹操征战一生,最害怕的人,不是吕布,不是诸葛亮,不是张飞,不是赵云,而是这两位猛将,他们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先后击败曹氏宗族大将曹仁,后来又击败五

  • 揭秘:汉朝功臣卫青为什么会被汉武帝灭了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出身贫苦却是难得的将才,曾七战七捷击破匈奴,为汉朝征服北部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将才,在其死后家族却惨遭灭族之祸,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是一个秧及池鱼的故事古代除非冒了谋反大罪,才会被皇帝抄家灭族。汉武帝晚年,

  • 西汉名臣东方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还被皇帝夸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名臣东方朔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的古代,我们都知道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下,而且对她们的要求也非常的多,其中就包括不许出头露面,而且还要学习各种的规矩,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而且每个女人一生中只能拥有一个男人,男子的一生中却可以拥有多个女人,可见在古代对

  • 朱元璋杀贪官无数 为何明朝仍笼罩在贪污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就靠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在少年时代由于家乡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父母相继死去。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之后参加起义军,在多年的生死战争中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网络配图

  • 枭雄曹操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英雄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为荀攸垂泪。荀攸,字公达。《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记载,董卓作乱时,荀攸因与人密谋行刺董卓而被捕,同时被捕的另一个人因恐惧而自杀,但荀攸却镇定自若,并在董卓死后出狱。荀攸后来得到曹操赏识,多次为曹操出奇计,比如擒吕布、斩颜良、征刘表,等等。曹操曾在荀彧面前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

  • 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只因其对政权没有规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虽然打败了明朝统治者,却最终败在了山海关清兵手上。曾经百万雄师,最后也瓦解崩溃了。小编只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只因其对政权没有规划。在李自成看来,既要彻底打败明朝统治者,又要战胜关外和四川与他争夺天下的满族及张献忠强大的军事力量,由他一个人统一关内,君临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 曹操眼中的第一勇将是谁?非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手下有个“五子良将”,这让人会联想到戏曲、演义当中的“五虎上将”,由于这些人的确是战功赫赫,再加上话本小说给予他们的戏份要重一些,所以会让人们误认为,这“五子良将”就是曹操手下最勇猛、最能打仗的将领。这些人能够在战将如云的曹操手下成为大将名将,在战争频繁的三国自然不缺乏武力和勇气,否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