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泰定帝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位期间发生过哪些灾难现象?

泰定帝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位期间发生过哪些灾难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71 更新时间:2023/12/30 10:25:09

泰定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话说,当时元朝时期,努尔哈赤消灭了很多的战乱后,平定中原,建立了大蒙古国,还没有等到元朝统一的那一天,便驾崩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是元朝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泰定帝,说到泰定帝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那就事泰定帝在位的5年间,接连发生了很多的气象灾难,使得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有的人也是在说,难道是当时的老天也在反对泰定帝上位吗?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元泰定帝(1276-1328),也孙铁木儿,显宗之长子,裕宗之孙。1323年即位,在位5年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个人简介

泰定帝(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元朝的第6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1323年10月4日—1328年8月15日,在位5年。

关于泰定帝的出生年,《元史》中的说法互相矛盾,在《元史·泰定帝一》中称“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帝生于晋邸。”至元十三年是1276年,但在《元史·泰定帝二》中又说“庚午,帝崩,寿三十六”,按这个说法他应该是1293年(至元三十年)出生的。很可能作者误把“三十”写成了“十三”。泰定帝“生于晋邸”,而1292年甘麻剌被封为晋王,而且1328年他的长子阿速吉八只有8岁,所以泰定帝应该是生于1293年。(《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认为《元史》所记“至元十三年”应为“至元三十年”(1293年)之误,理由有三点:第一,也孙铁木儿的父亲甘麻剌生于1263年(《元史》,卷115,第2893页),从生理上说他不可能在13岁时就有了一个儿子。第二,也孙铁木儿出生在“晋邸”(《元史》,卷29,第637页),而甘麻剌在1292年才被封为晋王。第三,也孙铁木儿在即位诏书中将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称为“哥哥”(《元史》,卷29,第638页)。在海山之子图帖睦尔的一份即位诏书中,则称也孙铁木儿为“叔父”《元史》,卷32,第709页)。海山生于1281年,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1285年,也孙铁木儿作为他们的族弟,不可能生于1276年。他应该生于1293年,死于1328年,享年35岁)

他的父亲甘麻剌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长子,1292年被封为晋王,出镇么漠北草原。1302年甘麻剌死后也孙铁木儿袭晋王位。

1323年三月也孙铁木儿在元英宗附近的亲信向他告密说英宗将对也孙铁木儿不利。同年八月二日,也孙铁木儿获得英宗将被刺杀,他将被迎立为皇帝的消息。英宗被刺后也孙铁木儿果然被立为皇帝,当年九月九月初四癸巳日(1323年10月4日)他在龙居河登基。虽然也孙铁木儿是知情人,但他登基后就下令将刺杀英宗的人都杀了。

1324年泰定帝改元泰定,三月立八八罕氏为皇后,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为太子。当年用六朝老臣(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集贤大学士王约,科举廷试天下士人,录取了八剌、张益等八十五人,自此开始将乙科名额增至十五人。

从1325年开始,泰定帝因国库收入少於支出,开始减少国家支出。七月,他下令不允许汉人收藏和携带兵器。

泰定二年九月初一(1325年10月8日),泰定帝改革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8个道,分别为:两浙道、江东道、江西道、福建道、江南道、湖广道、河南道、江北道、燕南道、山东道、河东道、陕西道、山北道、辽东道、云南道、甘肃道、四川道、京畿道。

泰定帝还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禁止和尚和道士购买民间的土地,抑制僧院的过分富有。

致和元年七月初四庚午日(1328年8月15日),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逝于上都,终年36岁。他的去世立即引发了元朝历史上最血腥和破坏性最大的帝位之争,争夺的结果是帝系重新回到了元武宗后人手中,并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

受灾列表

泰定帝在位期间中国很多地方多次受灾,几乎每年每月都有水灾的纪录,许多地方爆发饥荒。

1323年冬,蒙古大寒大雪,许多畜兽被饿死。

1324年七月,龙庆州雨雹大如鸡子。(《元史·泰定帝一》)

1325年十二月,同州地震。江淮严重水旱灾。

1327年七月,宁夏地震。

1327年三月,和宁地震。

1327年五月,洛阳发生蝗灾。

1327年八月,四川发生犟烈地震。

1327年九月,宁夏再次地震。

1328年十二月,宁夏又地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离开袁绍公孙瓒的赵云,为什么会对刘备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说赵云这个人识大体、识大局,具备讨好型人格,其中有一个桥段,马谡、王平丢了街亭了,诸葛亮后来挥泪斩马谡,相反赵云这时候立了大功,但是这次整个北伐是失败的!赵云却说大家既然都失败了,我立这点功不算什么,我可不敢领这功

  • 后唐李嗣源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何说他是难得的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沙陀部人,少年时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李嗣源性格深沉果断,武艺高强。当年李克用与朱温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朱温请李克用饮酒,暗中欲下毒手。李嗣源不顾安危,帮着李克用翻墙逃脱,立有大功。在和朱梁的作战中,李嗣源总是身先士卒。他所带的五百精骑经常能横冲敌阵,所向披靡,人称“横冲部”。李嗣源也被称

  • 天顺帝为什么上位后仅一个月就失踪了?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天顺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之前我们说到了元朝史上非常奇怪的一位皇帝泰定帝,泰定帝在位期间,全国上下灾难不断,当时的人们生活非常困苦,不仅是这样,其实,当时的元朝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了,从元英宗宫廷政变被刺杀就已经说明,元朝开始在衰败。那么,泰定帝死后,元朝一直

  • 历史上良妃卫氏有多受宠?生前深受宠爱,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良妃卫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良妃,我相信你们都知道良妃这个人,虽然良妃在历史剧中不是经常出现,但是良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呢,我记得在《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中有评价过良妃这个人: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还有说她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历史上的良

  • 陆逊北伐都是大获全胜的 陆逊为何不一鼓作气灭掉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陆逊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陆逊虽然说是三国后期才出现的年轻后生,但是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光彩的人生。陆逊是东吴的大将,也可以说是东吴最后的防线,就是这么一个年轻后生,陆逊一生征战中却无一败绩。作为东吴的大将,陆逊的才华甚至超越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后人倾佩不已,

  • 同治帝在自己死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同治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遗诏,就是皇帝驾崩之后,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为了充分表达本人的意愿,更好地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意愿,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立即决定、表白,所以,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纵观历史,皇帝在驾崩之前多数会立下遗诏,往往这份遗诏选定了皇帝驾崩

  • 明朝初期为何没有一个人敢于朱标竞争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有什么能耐,让朱元璋的其他儿子,无一人敢与其争太子之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不是隐忍,他对朱标做太子,是心服口也服,毫无想法。而其余24子亦是如此,朱标当太子,他们毫无争夺之意,甚至大多数都是心甘情愿的拥护他做太子,也愿意在他当皇帝后,辅佐他治理大

  • 孙权军事能力真的很差吗 孙权北伐为何打得如此拉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大帝孙权如今在网上有个贬义外号叫“孙十万”。但不得不说孙权对外进攻的战绩确实不佳,最大的战绩是背叛盟友。与打得曹魏“畏蜀如虎”的季汉相比,孙权的北伐曹魏可谓战绩惨淡,十分拉胯。说起来吴大帝孙权也是汉末三国的一代雄主,南宋大词人兼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为何会被骂胆小如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他立马横刀、独当一面,使得想要“南下牧马”的匈奴只好望着中原的大好山河连连感叹而不敢进犯。因此,有人称他是阻挡匈奴南下的“塞上长城”。凭着卓越的功勋,他和白起、廉颇、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就是赵国名将李牧。

  • 三国猛将麴义是什么实力?曾大败赵云,还救袁绍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三国猛将麴义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只要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公孙瓒在三国哪个群雄并立的年代,却是一个无勇无谋之辈。他唯一的头脑也就是他组织了一支当时战斗力极强、且非常耀眼的白马军,叫做"白马义从",才使得他长期能够混迹于群雄之中,威震于辽东之地。他的这支“白马军”有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