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宣太后为何杀死义渠王?宣太后如何诱杀义渠王

宣太后为何杀死义渠王?宣太后如何诱杀义渠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74 更新时间:2024/1/23 11:56:33

宣太后义渠成就的“好事”,使得秦国在昭襄王时期可以放心地不断同东方各国打仗,再无后顾之忧。史书未载有义渠戎趁机攻秦之事。这至少说明了宣太后“献身”这一策略的成功。

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后,不时地在秦国与义渠戎之间往返,尤其在昭襄王逐渐年长亲操国事后,宣太后更有在义渠王后宫一住就是几年的举动。秦国朝内对此议论纷纷,许多臣子上书秦昭襄王,要求向邻国发兵,请求让太后回秦。深明其中缘由的秦昭襄王对此一概不理,反而对秦国大臣们说:“母后生性好游,到邻国寻访名山大川,这有何虑?你们为臣的,要研究治理天下之道,为武将的要整军肃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寡人自有安排,此事不要多言。”偶尔,他还派使臣致书一封,感谢义渠王悉心照顾他的母后。

网络配图

宣太后住在义渠王后宫,她出色的演技加以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赢得了义渠王彻彻底底的宠爱;她还先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则有力地巩固了她在义渠戎的政治地位。也就是在此情况下,义渠王已完全丧失了对宣太后的戒备之心,让她完全掌握了义渠戎的军事情况,而不知她正秘密地同国内保持着联系。当义渠王撤去义渠戎在与秦国边界毗邻地区的驻军后,宣太后告诉昭襄王,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放手发动对东边的进攻。

公元前3世纪初,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拆散中原各国针对秦的“合纵”,向魏、韩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294年,秦攻占韩的武治(今河北武安县南)、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第二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其不备,消灭韩、魏联军达二十四万多人,攻占魏、韩五城。公元前292年,白起又攻占魏的垣(今山西垣曲县)和韩的宛(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290年,秦将司马错率军又攻占魏的轵(今河南济源县东南)和韩的邓(今河南孟县西)。秦取得了宛、邓这两个冶铁手工业地区,更增强了力量。魏被迫割河东之地四百里(今山西西南一带)给秦;韩被迫割武遂之地二百里(今山西垣曲附近)给秦。从此,韩、赵已无单独抗秦之力了。公元前278年,白起率秦军攻楚,直捣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军溃不成军,无力还击,秦以郢地为南郡;次年,又攻占巫(今重庆巫山东)、黔中(今湖北沅陵西),设立了黔中郡,楚国也衰落了。

网络配图

就在秦国放手向东边进行扩张时,宣太后与义渠王的关系已维持了二三十年。私通既久,又生了子嗣,义渠王对宣太后不仅毫无戒备之心,更是宠爱、信任之极,哪怕她已青春不再。可是,他哪里知道,他只是宣太后因为政治目的而玩弄于股掌上的一枚棋子,既是如此,就注定了被抛弃的结局。

公元前272年,义渠戎发生百年不遇的大灾荒,宣太后知道机会来了:秦国向东发展大见成效,实力大增;义渠戎已无力对秦边境构成威胁;她也又有了魏丑夫这个面首。于是宣太后对义渠王说:“我们两国已是一家人了,需要有难同当。义渠戎灾年,百姓饿殍遍野,人心思乱,于社稷不利。待妾回国,运粮以赈灾,大王意下如何?”义渠王正为灾情犯愁,闻言大喜,亲自设宴为其饯行,并含泪叮咛:“此去早早归来,寡人没你茶饭不思,孩儿没你整夜叫娘啼哭不止。”

宣太后的脸上挂满眼泪,满面不舍。但她回到秦国后,并没有将粮食运到邻国去解那里的缺食之困,而是派了一队精兵,以她亲手所绘地图为凭,突袭义渠戎京都。义渠王对奉宣太后来的秦军未有防备,被生擒后才意识到是宣太后的阴谋。被斩杀于甘泉宫前夕,他恨恨地说:“我是欲火烧瞎了眼,引狼入室,罪有应得;但没有想到宣太后是如此狠毒。”

网络配图

斩杀义渠王后,秦立即发兵向义渠戎进攻,吞并了大量土地,得以开辟陇西、北地、上郡这三个郡。

宣太后先私通、后诱杀义渠王这件事其实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一位握有权力的女人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奇特手段而已;只是这种手段充满了女权主义的色彩,为后世所少有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上杀贪官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 官场恐怖人自危贪官最爱什么?当然是最爱钱了。谁都怕自己钱少、不怕自己钱多。但贪官怕死吗?真实的答案是:贪官不怕死。贪污有什么危害呢?柏杨说:“历史沉痛地证实,贪污对中国的伤害太大,无数民变兵变、辱国失地、政权覆灭,以及大屠杀大流血,几乎全都起因于官员贪污,和由贪污引发的暴虐。”朱元璋在开国之初

  • 嘉靖孝烈方皇后被火烧死:嘉靖帝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靖皇帝怎么有三个皇后,嘉靖帝之皇后,嘉靖皇帝方皇后

    有道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宫闱更无四月天。宫禁之中,富丽华贵的天地里,悲剧总是一幕幕地上演着。据史料记载,嘉靖帝执政期间,方皇后之死,与嘉靖帝存在莫大干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明嘉靖帝朱厚熜是个由外藩入继皇位的皇帝。继位之初,倒还算励精图治,可是慢慢的,他就原形毕露,开始和道士们厮混,整天只求长

  • 妈宝男半生又何妨 结局敢“反”就能成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妈宝男的,妈宝女多可怕,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大结局剧情

    对于“妈宝男”这种产物,雪姨甚是同情,这也不是你们的错。一般来说,“妈宝男”都出自比较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被妈妈呵护着长大,所以不谙世事,也容易处处都听妈妈的安排。但要说的是:这病还是得治,千万不能放弃治疗!忍痛一时幸福一生!网络配图秦昭襄王赢稷(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

  • 刘秀能成就一代霸业归功于其自身具有哪些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如何成就霸业,成就霸业诗词,成功与胜利永属自强者举例论证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刘秀不仅在乱世中打下了江山,并将其打造成了锦绣江山,守了很多年,那么刘秀农民出身为何能够打下江山呢,这离不开他的一些优秀品质。一、不张扬史书上说,刘秀“重慎畏事”,办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显得有些胆小怕事。在家里,都是听他大哥的。他大哥在刘秀生命中,很重要。大哥叫刘縯,性格非

  • 拿仁义当饭吃的宋襄公 是不是最蠢的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如何评价宋襄公,春秋五霸宋襄公的故事,宋襄公的仁义战争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次子,被太史公的《史记》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作为春秋时宋国的第十二任国君,宋襄公的在为时间约为公元前650年到前637年。周襄王九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齐国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在这个权力暂时真空的历史背景下,野心勃勃的宋襄公希望能继

  • 他是明朝的大功臣 竟让明朝多存在了几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功臣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清官难得,但是既是清官又是智勇双全、对朝廷又是忠心耿耿的官员,在历史上屈指可数,明朝的于谦就是这一类人的代表。他为官清正廉明,不奉承权贵,不巴结富人,体恤百姓,效忠朝廷,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廉吏,明英宗为何非要杀他呢?网络配图我们先从明英宗继位之后说起,明宣宗去世后,九岁的朱祁镇继承皇位,称为

  • 大唐第一猛将其实是他 一个人灭掉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灭国级名将,谁能灭掉美国,唐朝三大名将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 此人名气不大 却能打得让诸葛亮叹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气死的人,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诸葛亮用什么计让司马懿

    三国时期,蜀国之于三国来说是实力最弱,地盘最小的一方。因此,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安危,便不断进行北伐,想要以不断地攻击来换取生存的时间,但是,诸葛亮北伐事业总是败多胜少,这里我们要来说令诸葛亮吃到败仗的苦头的一名守城悍将--郝昭。网络配图郝昭,表字伯道,太原人。郝昭年少从军,屡立战功,从白身做到

  • 刘禅乐不思蜀非真傻:虎口求生安度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乐不思蜀是谁?,樽前吾当割袍客

    装傻最成功的牛人,当属刘禅。在世人的眼中,刘禅是平庸昏聩的君主,更有甚者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讥其“乐不思蜀”。可是,阿斗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弱智的君主吗?《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诸葛亮曾对人称赞刘禅,被刘备知道了,刘备很高兴,在遗诏中写道:“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

  • 宋高宗赵构不收复失地是怕失去帝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高改遗诏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赵构称帝的地点是,赵构下场

    明代苏州才子文征明曾作一首《满江红.题宋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本》词,下阕为:网络配图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彼区区一桧何能为,逢其欲。意思是说,岳飞之所以被杀,南宋之所以乞和,秦桧只是区区一臣子,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宋高宗赵构。赵构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