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自缢前,真的秘密把两位皇子送走了?

崇祯自缢前,真的秘密把两位皇子送走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3/12/15 18:47:14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大明末代君主崇祯皇帝朱由检留下这段可歌可泣的遗言后,毅然在煤山自缢,四下无声,身边仅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凄绝之境溢于言表。在殉国前,崇祯曾召集自己的家小,简单安排了他们的后路,那就是:女眷殉国,男眷出逃。

周皇后在得知崇祯的意图后显得格外镇静,告慰夫君后自刎而去,其余众嫔妃大多如此。大女儿太平公主被崇祯乱剑砍晕,小女儿重伤不治。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炯却被崇祯计划秘密送出宫外逃难。虽然二人未成功出逃就先被李自成捕获,但崇祯并不知道此事。那么崇祯最初送走皇子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否想过将来儿子们能够为其复国?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崇祯帝的心理,我们先要最大程度还原当时大明所面对的状况。

一 一手好牌被谁打烂?

崇祯元年,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伟大战略目标,崇祯信心满满,将其派往辽东支起抵御后金的“关—宁—锦”防线屏障。可谁知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灾荒,各地灾区民不聊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纷纷窜立。随后几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大顺军和大西军成为农民军主力,目标直指北京。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坚持的这一点并没有错,他将袁崇焕调往辽东的目的一是为了收复,二是为了牵制后金,以便自己能专心对付内忧。然而在崇祯三年,后金竟绕过了山海关连下永平四城,兵临北京,袁崇焕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驰援京师,虽救驾来迟但总算是救驾成功。事后崇祯处死了袁崇焕。

不过崇祯的精力还是没有从国内转移出来,他的努力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取得了最大成效。这一年,张献忠部接受了明廷招降,而李自成的大顺军则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狼狈时仅剩18人。崇祯眼看就要收复祖宗的江山,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仅仅三年不到,张献忠再反,李自成也死灰复燃,势力重回巅峰,并攻入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崇祯帝在遗言中说的“诸臣之误朕”的情况固然存在,但他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袁崇焕的死,对农民军的不恰当处理,包括他自己的性格缺陷因素,导致了他错失了收复全国的最佳机会。也就是说,崇祯深知自己完全有让大明继续喘息数十年的可能性,可惜一步错步步错,最后的方向偏离初衷太远。

二 崇祯为何不南下避难,反而坐以待毙?

其实崇祯是有时间也有机会迁都的。这在历史上不乏少数,唐朝的李隆基凭此夺回了长安,南宋朝廷凭此统治南中国二百多年。只可惜崇祯的骨气比较硬,当大臣提出这个建议时,他不仅严厉驳回,更处分了一批企图南逃的官员。然而没过几天,李自成直接包围了北京,崇祯才明白此时想跑也跑不掉了。

于是他骨子里的气节再次奏效,崇祯决定以死殉国。他将两个儿子安排送走逃难,或许就是希望日后儿子们可以为他光复大明,毕竟这一手好牌是他自己打烂的,自己必须留在京城,但皇子们却不能就此殒灭。崇祯很明白,朱家人都是好样的,分封各地的亲王虽已自立江山,但也会高举大明的旗帜,奋战到底。试想若是两位皇子没有被李自成抓住,那么后来被拥立为帝的就不是弘光帝或者永历帝,因为崇祯的儿子具有更正统的号召力。

崇祯的自缢并非完全是因为逃不掉,其实更多的是明帝们令人敬佩的气节。崇祯殉国后,唐王朱聿键被拥立为隆武帝,隆武帝被清军俘虏后选择了绝食而亡;郑成功退守台湾后,并未拥立皇帝,但仍以永历纪年,直到郑克塽投降清朝,身在台湾的宁靖王朱术桂亦选择了自杀殉国。由此可见,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朱家人,都没有丢掉大明最后的骨气。

三 南明的复国机会,崇祯无法想象!

南明朝廷的确曾有两次复国机会,均发生在永历年间,一次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南明军队展开合作痛击清军,先是收服了湖南全境,后来各地积极响应,军民抗清情绪高涨,差点把清军赶回了辽东。可惜永历朝廷内斗太严重,不仅排挤大顺军,其自己内部也在明争暗斗,最后被清军抓住机会反了水。

第二次是张献忠的大西军与南明剩余力量展开的缴清合作,此时张献忠已被清军乱箭射死,其部将李定国、孙可望等人投降南明,南明军队实力大增,曾一度将清军赶回了北方据地,并擒杀两名清军悍将,搞得清廷都怕了,甚至想要和南明划江而治。然而内斗的问题又出现了,李定国和孙可望因为邀功问题分道扬镳,孙可望投降清朝,李定国被告密击杀。自此,南明彻底失去复国可能。

对于这样跌宕起伏的剧情,崇祯帝显然是预料不到的,但是他一定有过这种思考。天下局势一天一个样,朋友还是敌人,关系很快就改变,崇祯将儿子留作火种,必定是想过复国的。他犯下的错误他已经承担,已经无愧于列祖列宗,他的儿子如果再将他的错误挽回,那就更好不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郭淑妃的一生是怎样的?她的女儿是哪位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千金公主是谁的女儿,婉容的后代,唐太宗的兰陵公主是寡妇吗

    郭淑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是唐朝晚期的一位妃子名叫郭淑妃,据说当时的郭淑妃深的当时皇帝的喜欢,这位皇帝就是唐朝的倒数第四位皇帝唐懿宗,唐懿宗在位期间并没有作出怎样的贡献,可以说唐朝晚期的皇帝都没有太多的贡献的作为,更加有趣的是郭淑妃唯一

  • 唐玄宗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唐玄宗为何只爱杨贵妃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贵妃爱唐玄宗吗,安禄山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唐宫美人天下皇帝爱谁

    你真的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玄宗一生风流倜傥,多才多艺。作为一个皇帝,他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子,一生中有五十多个孩子,可为什么后来只爱杨贵妃一个人呢?除了杨贵妃美貌出众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唐玄宗纳杨贵妃之前,最喜欢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所以她继承了姑奶奶

  •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装疯卖傻的一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故意装疯卖傻,一门三司令母亲被打死,一门三司令杨天伯到底为什么叛徒

    锦衣卫是明朝最为特殊的一个部门,在明朝发明后,一直存在于了整个明王朝,它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侍卫机构,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锦衣卫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皇帝直接指挥,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鉴于它的特殊性,锦衣卫在明朝一

  • 刘濞是什么身份?他是怎么当上王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濞还有后代吗,刘濞是刘邦的什么人,王爷是什么身份

    刘濞是什么身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景帝一朝的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的的一次大事件,影响深远,而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便是当时最大的诸侯王吴王刘濞。吴王是刘邦的侄子,他的爸爸也就是刘邦的大哥只是一个封侯。那么,为什么刘邦的哥哥只是一个侯爷呢?刘濞后来究竟是怎样当上王爷

  • 张居正死后被万历抄家的原因是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居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的张居正在生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一切为了国家的大局而着想。但是死后却被皇上抄家。黄仁宇在书中写到,张居正是一个正直的人,对国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明代的经济危机能够得以解除,他有很大功劳,促进形成了“万历中兴”的格局。世上对

  • 同样都是盛世时期的皇帝 汉武帝和唐玄宗谁的过失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中国历史,国力最强盛,名声最显赫的无疑就是汉唐两代。汉成为了我们主体民族的族名,而唐人更是国际上对于中国人的称谓,足见汉唐两代对于中华历史的重要性,而将汉唐推向历史的最高峰的,却是晚节不保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和毁誉参半的

  • 孙权把关羽俘虏杀了之后,为什么又要献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二爷是许多人的偶像,然而这位三国中战斗力排行第四的大将军却死于一场埋伏。当时刘备远去成都,留关羽守卫荆州,然而在吕蒙攻下荆州之后,关羽只能撤退,然后被东吴的将领埋伏俘虏。但是最终这名大将军也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当时东吴的领导人孙权下令杀

  • 崇祯帝的一生有多悲壮?他那么勤奋却还是没能拯救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明朝有几个皇帝真的很勤奋,自朱元璋和朱棣开始,他们事事亲力亲为,经常加班处理政务,可能是因为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明朝的皇帝地中勤于政事的还真有几个。其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勤于政事,年轻有为,比起后宫的美人更爱江山

  • 从宫女到皇贵妃,她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更何况皇宫中那么多女人,却只有一个皇帝,不去争,就得不到宠爱,没有宠爱就没有地位,生活就得不到保障。然而,不是所有的妃子都善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势。乾隆女人众多,在这些女人中,有一个却从不参与妃嫔之间的斗争,堪称一股清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个妃子就是令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痴情皇帝,他们独宠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中国历史上的痴情皇帝。古代男人都有三妻四妾,皇帝就更不得了了,后宫佳丽三千,所以说一般“痴情”二字和皇帝一般扯不上啥关系,历史上也有很多花心的皇帝,朝秦暮楚,好不快活!但是有这么几位皇帝,出淤泥而不染,跟大多数皇帝不太一样,他们虽然不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却对独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