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称为三国乱世的“毒士”的贾诩,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被称为三国乱世的“毒士”的贾诩,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26 更新时间:2024/1/20 14:27:18

对X三国毒士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贾诩,被称为三国乱世的“毒士”,那是源于读历史演义的缘故,而认真去读历史,则会觉得他是乱世权力漩涡里的“隐士”,一股清流。尽职于投靠的人,却不巴结依附投靠的人;为这些人所倚重,却更想远离是非;只求安稳一生,却在关键时刻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身处乱世,却能全身全家,以终老。非智慧超群者岂能如此!

贾诩年轻时,默默无闻,唯有阎忠说贾诩有张良陈平的才能。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成功联合吕布,干掉了董卓,却犯了最低级的错误,西凉兵群龙无首而不去招抚,董卓之将李傕郭汜、张济等思归顺,竟然幼稚地拒绝了。

归顺的愿望被掌权者拒绝,那后果傻子都明白,李、郭二人懵了,想解散各自逃难,可逃哪里去不是被通缉呢?贾诩属于西凉人的一分子,明确对李、郭指出,聚尚可生,散则必死。他对众人说:“听说长安议,尽诛杀凉州人,你们弃众单走,一个亭长就能收拾了你们了。不如率众攻长安,幸而事成,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再走也不迟。”李、郭遂收西凉必死之兵杀回长安,吕布逃走,杀了王允,李、郭二人挟持汉献帝成为了长安城的新主人。

李傕等因为贾诩的功劳,封其为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坚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也坚辞,乃更拜尚书,负责选任官吏,任上做了很多匡济工作,李傕等亲而惮之。贾诩母亲去世,辞官,二人还拜其为光禄大夫,可以吃空饷。

李郭二人刚主政时,三辅百姓尚有十万户,可这二人放任士兵劫掠,人民饥困不说,二年间相啖食殆尽。

李、郭开始争权,李傕扣押皇帝,郭汜扣押了公卿大臣,两人的队伍在城里就打了起来,长安城几乎成了废墟。李傕请回贾诩任宣义将军,居中调解。傕等和,出天子,佑护大臣,诩有力焉。

天子既出,贾诩就交还了印绶,不干了。李、郭哪里会是成事的人!跟着这两个人干,最后把自己也得搭进去。

因将军段煨驻扎在华阳,与贾诩又是老乡,贾诩便离开李傕,去投奔了段煨,贾诩很有威望名气,段煨的军队很希望他来,但段煨担心贾诩夺了自己的军队,表面对待贾诩特别客气,礼甚备,贾诩心不自安。

当时张绣在南阳,贾诩暗中派人联络,张绣就派人来迎贾诩,贾诩要走了,有人对贾诩说:“段煨待您没得说,您咋就离开他了呢?”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些忌讳我的意思,礼虽厚,但不可以依靠,时间久了,他就会琢磨我了。我现在离开,他一定心里高兴,又希望我能结大援于外,一定厚待我的妻子和孩子。而张绣没有参谋助手,也愿意我能帮他,我家和自己都能安全了!”跟着这样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领导,个人发展谈不上了,早晚还会被他害了。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待贾诩子孙礼,段煨也果然善待其家。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诩在两个军阀之间,战乱年代,能保自己家被善待,自己被被尊重,其才足当张良,其智堪比陈平。

贾诩劝张绣结交并与刘表连合。曹操征讨张绣,后引军退走,张绣亲自率军追击,贾诩劝阻:"不可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大败而归。贾诩劝张绣:“现在赶紧追击,再战必胜!”张绣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完全信贾诩的话了,率军追击,大战,果然胜利而还。

回来就请教贾诩说:“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张绣信服口服,对贾诩言听计从。贾诩料敌如此,未战而知胜败,古今名将又如何。然而张绣非明主,虽勇而智浅,贾诩仍然属于明珠暗投。但贾诩绝对对得起自己投靠的人,之前是,对张绣更是。

不久,曹操拒袁绍于官渡,袁绍派人招张绣,同时也书信贾诩希望能结援。张绣欲同意,贾诩当着张绣的面对袁绍的使者说:“归谢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能容天下国士乎?”

贾诩就给拒绝了,袁绍和袁术是族兄弟,相互攻取,袁术死。

张绣惊惧,私下问贾诩:“若此,当何归?”

两大或几大势力之间必须结援站队,否则孤立无援,即使再强大可能也无法生存,这倒是群雄并起时期生存的法则。

贾诩对张绣说,不如从曹操。张绣不懂了,说: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

贾诩解释原因道:“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兵强,我以少众从之,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分析的多透彻,其实也为张绣找到归宿,张绣从之。三国演义中说,后来曹操犯了男人犯的错误,找了张绣的叔叔张济的夫人玩,张绣受到了羞辱,又反了,曹操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失去了长子曹昂和最钟爱的猛将典韦。若是如此,曹操一定后悔玩大了。

历史演义出于扬刘抑曹主旨需要,可能也是因为曹操确实喜欢已婚女人这个私密爱好,只供读者一乐,史实却不是这样。

曹操见到张绣,果然大喜,执贾诩之手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真实的情况是,张绣投拜曹操之后,曹操与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曹操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拜张绣为杨武将军。官渡之战,张绣力战有功,升迁为破羌将军。随破袁谭,因功增封邑至二千户,在曹操诸将中封邑最多了。从曹操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而薨,谥号定侯。张绣好归宿,是曹操得力将军、有功之臣。

曹操表贾诩执金吾,都亭侯,冀州牧,因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

曹操被袁绍围于官渡,粮方尽,问计贾诩,贾诩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曹操遂并兵出,围击袁绍三十馀里营,破之。袁绍军大溃,河北平。曹操自领冀州牧,徙贾诩为太中大夫。贾诩料己、料敌、料兵,可谓透彻,一举切中要害。

曹操破荆州,欲顺江东下,攻取东吴。贾诩谏曹操曰: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曹操志得意满,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后曹操赤壁兵败。贾诩尽到参赞军事之责,料势、料事亦可圈可点。

曹操后来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马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曹操问计贾诩,以为可伪许之。又问贾诩具体计策,诩曰:

“离之而已。”

曹操亦是一代雄主,一承用诩谋,韩遂、马超相互猜忌,最终曹操收拾了二人,西凉平。

曹操始终没有确定世子,当时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曹植为临淄侯,曹操在二人之中摇摆不定,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二人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曹植才名方盛,似乎曹操更倾向于曹植。曹丕使人问贾诩自固之术,贾诩曰:

“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曹丕从之,深自砥砺。曹操又曾屏除左右问贾诩,贾诩沉吟不对。诩嘿然不对。曹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贾诩话中有两个典故,都是曹操亲历。袁绍因为弃用长子袁谭,而用幼子袁尚为世子,以致死后兄弟相攻为曹操所灭。刘表弃用长子刘琦,而用幼子刘琮为世子,以致为曹操所成。

曹丕立为世子后,贾诩自觉得不是曹操旧臣,所献计策深远,害怕因此为曹操所忌讳,被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智者以逞智为能,而贾诩却深知才智所为立身,却又可造成主公忌讳猜疑,其智方为智。真所谓君子隐士之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谋尽心,划策尽智,居位知惧,得信识恐。为人臣也属于极致。

曹丕即位,以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邑至八百户。又分邑二百,封小子访为列侯。以长子穆为驸马都尉。曹丕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曹丕初即位,欲平蜀吴以建功勋,遂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却又应贾诩之言。

贾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至孙贾模承爵,在晋初亦盛极,可惜智相差太远,终族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最怕的蜀国谋士是谁?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其中最有名的奸雄,曹操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是后人对他比较中肯的评价。曹操这个人,虽然有极大的野心,不过,始终没有篡位称帝。如果有机会问他:难道不想自己登基当一回皇帝?想必答案绝对是“No”!曹操最

  • 李自成被杀之后,高皇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清军是如何处理高皇后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在那些开国皇帝的背后,都有深明大义的女人,支持男人的事业,有时候甚至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史上著名的汉高祖刘邦的背后女人吕雉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女人。在她的守望相

  • 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么对待明朝藩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其中,针对燕王朱棣来说,建文帝朱允炆选择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于是,在削藩的背景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

  • 揭秘:历史上的齐桓公是怎么亲手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齐襄公时齐国政局混乱,鲍叔牙保护小白(齐桓公)逃到莒国,而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逃往鲁国。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为王,次年被雍林人所杀,并讨论新立国君。于是小白和公子纠谁先回国谁就是新的齐王,鲁国 发兵保护公子纠回国并且派管仲带兵围堵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倒地假死。管仲派兵回鲁国报

  • 刘禅跟相父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是真心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禅跟相父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没有忘了给他手抄《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的师傅,没有忘记刘备嘱咐的父事丞相,没有忘记《出师表》里的谆谆劝诫用心良苦,帮他南征北战治国安邦的尽心尽责,以及内无余帛外无余财的两袖清风。他对

  • 夏侯氏14岁嫁张飞,她竟是曹操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名将,一般除了扒出他们的身世外,还会顺带八一八他们的家人,老婆、孩子、岳父岳母等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三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的老婆,张飞的老婆夏侯氏来历可不小,是蜀国死对头曹操的侄女呢!一、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夏侯氏是张飞的老婆,一般被称为夏侯夫人,是夏侯渊从女,夏侯霸从妹。夏侯渊曾经在

  • 刘备在徐州叛乱,曹操听说之后为什么会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听说刘备在徐州叛乱后为什么感到“恐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官渡之战前,刘备和曹操各自对对方一次巨大的误判,刘备认为曹操主动与袁绍开战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自己又困于许昌,很可能陪葬,这才倒向董承密谋集团,寻求一条退路。而曹操则认为刘备愿意领兵与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一个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上演兴兵造反、弑君杀父的争夺皇位之战。在明朝,这个现象也不例外,不过奇怪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总共有26个儿子,却只有朱棣一个人敢造反,而且还成功夺得了皇位。明太祖朱元璋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朱元璋生了二

  • 宠信宦官放恣不羁的明朝天子,如何评价朱厚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正德天子是著名的有脾气的天子,平生宠信宦官,不受儒家礼节的管束,放恣不羁,就连大臣们也对这位天子也没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他外出巡礼时代,不经意间创作了一首曲目果然撒布甚广。幼时集万千痛爱于一身正德天子朱厚照是明孝宗与张惶后的爱子,而明孝宗又是一个专情的男人

  • 苏秦临死前请求将自己车裂,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战国期间的苏秦,是合纵连横的男主角之一,出了名的纵横家、计谋家、交际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提出合纵理念,把六个国度团结一路,签定合大概,同等反抗秦国。苏秦的谈锋非常好,他行使每个国度的特色和其时所面对的处境,应用差别的案牍,震动了列国的王。因而六个国度很终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