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是怎么从一介布衣走上人生巅峰的?

陈平是怎么从一介布衣走上人生巅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5:08:51

陈平在战乱时期能择明主而侍,运筹帷幄立下赫赫功劳,在和平时期能独善其身左右逢源,最终寿终正寝,他跳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规律,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宰相,比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等任何大臣的结局都完美,可称为人生大赢家。那么陈平是怎样走向人生巅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第一台阶、牵手“克夫”的白富美,跻身魏王圈

陈平好学,熟读黄老权谋之学。收获了爱情,事业也有了起步。

树立形象,套路张负。陈平很懒,不爱种地,可陈平很穷,因为好逸恶劳都让哥和和嫂子离婚了。不过陈平很帅,帅的做祭祀主持人(靠脸吃饭),期间乡亲们分肉分得公平合理,大家交口称赞他厚道有才。一下激起他的豪情壮志——“如果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和分肉一样公平。”

陈平此举,成功地引起当地土豪张负的注意。陈平决定趁热打铁地套路,偷偷在家门口搞些“豪车”(马车)车印,又用席子为门。张负惊为天人,不仅将白富美的孙女倒贴给陈平,还命令她好好对待陈平一家,不能有小姐脾气。张负倒贴是因为她孙女连克五夫,富人不敢娶,穷人看不上。陈平是大龄剩男的原因是,他看不上白穷美,而白富美也看不上他。

陈平拿着老婆的钱,广交朋友,建立人脉,成为了凤凰男。到了秦末大乱,他跻身优质人脉圈,成为魏王魏咎的门客。

第二台阶,难尽其才,炒掉老板——跳槽走人

魏咎是谁?他是魏豹的哥哥,曾被封为宁陵君。宁陵初名信陵,小姐姐讲史认为他可能就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儿子。刘邦可是信陵君的铁粉哦。陈平到他那里当了太仆,负责掌管车辆和马匹。这不是弼马温的升级嘛!期间陈平多次向魏王提出好的建议和规划蓝图,但魏王不听。估计魏咎也吐槽他,你一个养马看车的,不能干好你的本职工作,谈什么事业规划、逐鹿天下?陈平看出这个集团的老板太自负,难成大事,当时内部还有不少小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就把这个魏王炒了,还是不辞而别的那种,魏王也没把这事儿放心上。第二年就被章邯打败自焚而死,也许魏王自焚前会很思念陈平吧。不过,跳槽后的陈平更郁闷。

负台阶、跳槽后差点丢了小命

1、保命择明主。陈平投靠了西楚霸王,项羽比魏咎强多了,没让他看马,而是发挥陈平的特长——军师,还当上了卿呢。刘邦平定三秦后,殷王识时务者为俊杰——背楚投汉。项羽令信武君陈平去说服殷王,事情办得很顺利,陈平立即升官发财,谁说项羽小气呢?韩信这是只是项羽的保安。没想到受到刘邦压力的殷王又识时务者为俊杰了。项羽很生气,陈平顿感后果很严重。当初,在鸿门宴上又看到刘邦的不凡和项羽的愚蠢,就决定再次跳槽。为逃脱被项羽砍头的命运,他放下官印和赏金,穿着官服飞奔至黄河边。

2、智谋保命。此时天色已晚,陈平误上一艘贼船。换作别人,上船后要好好休息一下。可陈平惊慌而不失措,从船主的言行举止和眼神上感觉他们不像好人,有谋财害命意图。陈平急中生智,他脱掉衣服使劲砸到船上,衣服落地无声。他立即转身帮忙划船,渔夫见他是假土豪,真好人,也就饶他一命了。

第三台阶,刘邦的红人,三杰都比不了

陈平的好友魏无知将他推荐给刘邦。刘邦“面试”,结果是相见恨晚,立即封官加爵。陈平任都尉,与刘邦同乘马车,还让他监督全军将领。陈平的官职和荣誉超过刘邦许多出生入死的丰沛集团铁哥们儿。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史记 陈丞相世家》

1、好朋友的解释

他们不敢埋怨刘邦,只能把所有的气撒在陈平身上,要把他搞臭搞倒。他们又是无中生有又加添油加醋,陈平成为了乱家辱嫂、工作贪腐、总炒领导的渣男。说得多了,刘邦就责问好魏无知,魏无知都不好意思辟谣了,直接解释:“我向陛下推荐的是能出奇谋、利国的人,而他品行方面是次要,而且都是人的谗言,怎能相信呢? ”

2、陈平面对流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关于“易主”、“受贿”的事,刘邦责问陈平让他当面说,陈平说:“离开是因魏王不采纳我的建议,项王任人唯亲。我听说您能够用人,才来归附。陈平的解释让刘邦感到是“弃暗投明”。“我来到这里身无分文,没有费用办不成事,才收取别人的钱财。您看我的计谋是否合您用,如无用,我定将所有的钱财全部奉还,请让我辞职回家。”陈平的话打了那些制造谗言的人的脸,简单明了,有力度,不卑不亢,让刘邦听的明明白白。

刘邦向陈平道歉,重赏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全体将领都归他监督,将领们再没人敢说他的坏话。

“ 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史记》

3、 大展奇能,人生开挂

陈平一共出过六次奇计,每次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陈平的人生开始进入飞跃。

(1)反间计。离间项羽和其唯一的谋臣范增,离间项羽和钟离昧等大将。气死范增,致使钟离昧在垓下之战时逃离楚军,最终自杀身亡。

(2)连环计。解荥阳之围,用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等计让刘邦逃出荥阳进入关中。

(3)假痴不癫计。脚踢刘邦暗示封韩信为齐王,避免了汉军的分裂,借韩信之力攻项羽。

(4)关门捉贼计。让项羽优势尽失,四面埋伏加四面楚歌,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5)调虎离山计。智擒韩信,夺其兵权,贬其官职。此计避免了一场大战,再次分裂割据的局面被削除,帮助刘邦巩固了天下。

(6)无中生有美人计。走夫人路线解白登之围,智借冒顿单于的新宠,诱骗单于退兵。

刘邦称帝后,张良功成身退,萧何曾身陷囹吾,韩信被灭门,只有陈平还在升迁。

第四台阶、吕后红人,再创辉煌

病榻上的刘邦听信有人说的“樊哙和吕后图谋不轨”的言论,让陈平立刻斩杀樊哙。陈平暗载大将周勃智拿樊哙,但并未处死他。这是陈平的全面考虑,1、杀了樊哙,皇帝有可能后悔,有担罪的危险,因樊哙是吕后的妹夫,皇亲国戚,刘邦战功赫赫的大将,位高爵显,不同于他人。2、皇帝病危,随时驾崩,吕后掌权,杀了樊哙吕氏姐妹定会怪罪。对樊哙只绑不杀,让皇上决定,是最完美的办法。果然,他们走到半路皇帝就死了。

陈平装作失魂落魄的样子跑到汉高祖灵前,跪地大哭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哪敢杀大臣,我把樊哙给您送来了。”哭诉的很有水平,意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宽慰陈平,并答应他留他在宫中,担任警卫,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吕媭的谗言再无用。陈平跟随吕后,对吕后言听计从,孝惠帝六年,陈平为左丞相。

吕雉把持朝政,惠帝崩逝后,吕后违背刘邦遗言要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面对王陵等众大臣的指责:“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陈平忍了。陈平此举是避吕氏锋芒,等待时机。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史记》

等到吕雉去世,陈平立刻跟太尉周勃合谋,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帝即位。

第五台阶、文帝的红人,人生的巅峰

因周勃的功劳大,陈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自己担任左丞相之职。孝文帝赏赐陈平黄金千金,加封食邑三千户。

周勃一介武夫,在政治上一窍不通,很快在孝文帝和众臣面前出丑,他自知无颜担任右丞相一职,主动辞职。最终陈平独自担任整个丞相的职务,走向人生的巅峰。

总结:

陈平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能化险为夷、扶摇直上走向人生的巅峰,成为功臣中最大赢家,主要来自于他睿智的大脑,敏锐的洞察力,人性的把握上。陈平的谋略利国利民利己,是名副其实的战术大师。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为:

“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司马迁

陈平能力非凡,他功绩大,智谋多,“出六奇计,定天下”,他的智商情商都很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论是战场还是官场上都善于应变,让刘邦、吕雉、文帝都认为他大有利用价值,且对汉室无威胁,所以重用他使其飞黄腾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太极为什么要逼迫自己的妃子改嫁?还要娶寡妇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皇太极为什么要逼迫自己的妃子改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一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才撑得起自己的身份。而自古以来,后宫女子多为朝中大臣之女,或者是与官臣有着亲戚关系的女子,也有邻国的公主之类的。而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后宫有着不一样的女子,不只有已经灭亡的部

  • 孙策,被称为霸王在世,英年早逝却留名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策。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这是南宋诗词大家刘克庄在《长沙王墓》中,对孙策的赞扬,可以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孙策所处的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这么多英雄当中,称霸江东的孙策能够被众人熟知,可见其有非常过人之处。最为人称赞的是,孙

  • 叶赫那拉氏是什么身份来历?出身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叶赫那拉氏是什么身份来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叶赫那拉氏(乌塔娜)出身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生卒年份和名字。叶赫那拉氏的父亲是叶赫部台吉德尔格勒,德尔格勒是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的儿子,而金台石又是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的兄长和东哥的堂叔

  •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为什么会扶持他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随着这两年后宫剧的热播,再一次引来了观众对于后宫故事的兴趣。想必在许多人眼中,各个皇宫的女子们总是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纷纷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使用各种手段。有的妃子则更加过分,为了陷害他人,不惜将自己的子嗣作为棋子加以利

  • 为何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庙号是烈祖?只因刘备一直心向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对于皇帝的庙号来说,通常是开国皇帝称祖,也即太祖或者高祖。比如西汉开国皇帝

  • 隋文帝为什么要废杨勇立杨广?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废立太子是国家的第一号大事,而隋文帝偏偏能在这第一号大事上失察,废杨勇而立杨广,为隋朝灭亡埋下地雷。要想彻底理解这件事,必须弄清楚隋文帝杨坚这个人。第一,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来说,是个德高而道薄之人。隋文帝德行之高历来为人

  • 明知杨勇没有谋反的隋炀帝,为什么要坚持废掉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明知太子杨勇没有谋反,为何还是以谋反罪废黜了杨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勇,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期就先后担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上柱国、大司马、内史御政等职务,可谓能力非凡,后来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因其相貌端庄、

  • 唐昭宗李晔是如何被迫退位的?他又为何会被囚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唐昭宗李晔是如何被迫退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的盛极而衰,始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自此,晚唐时期的几位皇帝都过的不太好。比如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唐昭宗,就深受大臣们的折磨。虽然唐昭宗催朝政事务处理比较小心,但是面对各方势力的混战,唐昭宗所代表的朝廷

  • 田丰被袁绍所弃用,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良言难相纳,智士狱内亡。栋梁皆自折,岂不丧家邦?以前大家讨论三国,总是倾向于猛将之间的武力格杀,相互战斗,讨论他们谁的武艺更胜一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说三国时代的谋士。袁绍麾下有个谋士名叫田丰,非常了不起,他与沮授、许攸和逢纪等人为袁绍效力,是河北势力的智囊团。咱们通过《三国演义》原著中的表述来分

  • 苏易简:宋太宗钦点的状元,三十五岁就成宰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这一年,北有杨业雁门关大捷,南有宋太宗伐交趾,而在东京开封府,时隔两年,北宋再度开科取士。此时的北宋开国未远,但宋太宗时期,国家对于地方官员的需求已经日益扩大,这种改变使得太宗时期的科举制度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太宗朝的科举取士人数增加不少。宋初出于政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