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北伐不会成功,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明知北伐不会成功,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4/1/19 3:42:0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北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诸葛亮北伐,指的是他从公元228年春到234年冬,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在小编看来,他想要以这种方式来恢复中原,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呢?

估计诸葛亮此时都忘记了他在《隆中对》的战略了。有朋友说了,荆州都没了,不能再按那个来了,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隆中对》中说的这句话,“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意思也就是说要搞好后方和东吴的关系,搞好内政经济建设,只要天下有变,就是出兵的最好时机。这个《隆中对》里面的所说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就是要效仿汉高祖刘邦,但刘邦当时情况是齐国出现了叛乱,项羽忙于平叛,他于是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迅速占领了关中,当项羽还没搞定齐国时,刘邦已经打到项羽的国都彭城了。

我们再来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此时曹魏勉强算是有点变故,曹丕刚死,曹叡继位刚一年多,可事实上曹魏并没有太大的变故,也就是孟达反了,小打小闹而已,很快就平定了,基本上曹魏还是铁板一块。而且诸葛亮也没有采取速胜的战略,依旧稳扎稳打,这样魏国完全可以回来全力对付诸葛亮。

有朋友说,孙权那边不是响应了吗?可孙权是人精啊,能占便宜就占,不能就撤,完全靠不住啊。要说诸葛亮为何稳扎稳打不行呢?话说蜀道难,别人打进来难,他要打出去同样难,大小几次战争大多都和粮草补给出问题有关。有朋友说不是有木牛流马吗?这玩意只是比没有时提高了点而已,并不是说就完全摆脱了道路难走、粮食难运的困难。

还有朋友说了,诸葛亮这是以攻为守,要是不打就只能坐以待毙。

其实以攻为守要是用在一次战斗中还是可以的,以少胜多,主动出击,可要是两国全面交战,弱小的一方采取这样的战略,说不好听点那只能是把自己拖死的节奏。为什么呢?试想下,两国之间的较量可不单单是军事上的较量,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兵源和粮草等),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别人出三分力量,你就得全身而动了。

还记得司马懿和诸葛亮僵持的时候,孙权攻打魏国,人家曹叡亲征给打败了,魏国两线作战尚能兼顾,可见力量的悬殊了。粮食年年种可以提高点产量,可是兵源呢?这可不是一年就能长出一茬的。蜀汉的人口本来就少,耗不过人家曹魏那是一定的。

再有就是步步为营的战略,蜀地汉中和关中有秦岭这道天然屏障,蜀汉要是在关中占领少数地方再步步蚕食,是很困难的,为何?因为这样短时间还可以,只占领一部分,可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驻军少了很容易就被曹魏攻陷,驻军多了从蜀地汉中运送粮草又是一大问题(秦岭阻隔),如此这般,怎可能形成长期割据步步蚕食的局面呢?

有朋友说了,既然如此那诸葛亮为何还要坚持北伐呢?难道他还没你聪明?其实在小编看来,这是诸葛亮转移内部矛盾的一种政治手段。

当时刘备死后,蜀国隐藏的政治危机就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了,益州集团、东州集团、荆州集团各方政治利益和政治诉求不同,要是没有北伐恢复汉室这样能把这些不同利益集团拧成一股劲的政治口号,肯定就会发生政治问题,所以诸葛亮这才北伐的。

有朋友说,扯淡,诸葛亮死后那些年也没有出现什么政治问题啊。其实仔细看,这些问题都是隐形的,比如为何姜维北伐都有人从中掣肘、限制他?为何邓艾打到成都时只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抵抗?以谯周为首的本地世族益州集团却极力怂恿刘禅投降呢?

话说诸葛亮一直备受统治者推崇,那是因为他对蜀汉的忠诚,统治者也希望他的臣民能像诸葛亮一样对自己忠诚。但诸葛亮的才能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他对蜀汉的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何在他死后,蜀汉还能坚持这么些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所谓的反骨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此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反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时代后期,蜀国可用之将少之又少,刘备举兵伐吴之后,更是雪上加霜。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国已经没有能够扛起大旗的人物。就在这时,本以为魏延可以接替诸葛亮的地位。但是却被冠以反叛的罪名被杨仪除掉,那么历史上的魏延真的有反叛

  • 朱高炽能当上皇帝,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这下他也要为接班人发愁了,他的父亲选择了皇孙朱允炆以失败告终了。那么朱棣呢?其实他也非常郁闷,他的生育能力显然比朱元璋差远了。不过他也很纠结。其实他是想选老二朱高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老二跟朱棣有点像,果断,有野心,在靖难之

  • 假如庞统没有死的话 刘备最后能不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和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导语:想必看过三国的朋友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他们两个人都是水镜先生的高徒,不仅胸有丘壑而且志向远大,水镜先生认为谁能得到他们的辅佐就能够得到天下。后来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帮

  • 废三帝杀三帝,权臣宇文护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顾命大臣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临终前,因为接班人年幼,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至于顾命大臣的角色,一般有外戚大臣,辅政大臣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说起,历史上的顾命大臣,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些人表现非常好,很好的诠释了这个角色,兢兢业业,等着皇帝长大。可是,另一种就不一样了,他们

  •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与慈禧的关系,为什么会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与慈禧的关系,为什么会那么差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现实生活中,婆媳之间的关系最难处理,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质量。其实在古代皇室也一样,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一般就会有悲剧发生,比如道光皇帝的孝全皇后与婆婆孝和睿皇太后之间的关系就很一般,所以孝

  • 关羽如果没有丢失荆州的话 刘备真的可以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失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同一时间,诸葛亮告知刘备隆中对,具体的内容就是刘备今后发展的战略规划,告诉了刘备应该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地盘,再对外联合孙权及南方蛮夷,等到天下有变,再兵分两路分别从荆州和益州北伐,这样就能统一

  • 为何说公孙弘是汉朝的大奸臣?公孙弘的性格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此人名叫公孙弘,公孙弘才华出众,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基层干部最后做到丞相的位置,而且还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可谓位高权重。史书记载公孙弘做事十分严谨小心,为人也很低调,也很勤俭节约,而且他十分孝顺,他对母亲十分尊敬,一直亲自照顾老母亲,汉武帝十分喜爱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刘备如果统一天下的话 刘备最后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蜀汉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打的是恢复汉室江山的旗号,但绝不是恢复汉献帝的江山,所以刘备统一了中国,自己会做皇帝,不会让位给汉献帝。1:跟随刘备打江山的文武大臣不会同意让位汉献帝。曹丕称帝后,许靖,诸葛亮,谯周等大臣商议后,上表请汉中王刘备既皇帝位,刘

  • 唐朝第一贤相,房玄龄的家境有多显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能征善战,对于治理国家也十分擅长,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百姓安康,国家强盛,贞观之治由此而来。而这些杰出的成绩离不开唐朝的第一贤相-房玄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房玄龄出生显赫,家境殷实,父亲是当时出名的学者,颇有名望。房玄龄从小便耳闻目濡,深得父亲的孜孜教诲,不

  • 赵破匈奴之战前的李牧,为什么会被人看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破匈奴之战前的李牧,为什么会被人看不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牧,嬴姓,李氏,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