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16 更新时间:2024/2/3 17:25:02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左右两翼,每翼四个旗。李禧居然管着西翼的三个旗,手里有三个番号的部队,人道是“三旗都统”。

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朋友们也劝过他,副都统耿韬说:“大哥,十一日是先帝的灵柩从乾清宫南庑移到雍和宫去的日子,你没什么要紧事,别去给万岁爷添堵了。”李禧很有把握地说:“我一定要奏,我是不怕的,你别管(注:这是历史原文,如假包换)”。李禧找到了乾隆。正一身热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乾隆没有生气,他首先是命令赐座,坐下来了还不够,又热情地说:“李爱卿,坐近些,坐近些”。面对领导主动拉近距离的做法,李干部也很配合,他把公务都汇报了,然后提出了辞职。理由是:管着三个旗的兵力,权力太大,强烈请求辞职。当着新领导辞职的,恐怕是伸手要权的居多。

网络配图

此时的乾隆不知道是军方还没有亲信,还是有意整顿京城的八旗部队,或者琢磨透了李禧的心思,忽然显得格外热情,否决了李禧的辞职口头报告,态度很开放很肯定地说:“你谦虚个啥,谁说管理三个旗的部队太多了?我还要你管五六个旗,难为你把八旗部队管理得这么好。”接着,乾隆还进一步提示,要加大李禧的权力空间:“你管理整顿西四旗部队,很不错,我还要叫你插手东四旗的整顿业务。”接见的最后,乾隆做了一个表态:“你不要怕,我也和你一样不怕,天命在我这边。”似乎这是给李禧壮胆,表明咱们是一伙的。

第一个场面的背后:得到以上指示的李禧欢欣鼓舞,回到北京东华门自己的住所,就憋不住和耿韬说了:“老弟,知道不?今儿个皇上叫我坐了,还叫我坐近一些,而且叫我整顿东四旗呢。”好消息还要跟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李禧又找到老友——朝廷的写字外郎钰,得意地说:“兄弟,知道不?我去皇上那里辞职,皇上不但不批准,还说要扩大我的地盘,皇上还给我壮胆呢,说不用怕,他就是看中了我胆子大,有事随时可以向他汇报(早得早奏,晚得晚奏)”。得意的话,憋在心里好了,或者躲到被窝里去笑好了,干吗表现出来呢?要命的是,还告诉同事和朋友,所谓同事,往往是泄露语言的第一条渠道。如果你不想保守机密,尽管告诉同事好了。

事情没完,又过了13天,九月二十四日,李禧又来找乾隆,要汇报五件公事,汇报完第一件,他可能觉得自己是个角,于是提起大清汉族士兵的福利问题。李禧提出来:驻扎在北京的满洲兵、蒙古兵、绿旗兵都有福利资金——红白事银两(或称资生银两),独独汉族士兵没有,希望能够参照前者对汉兵实施福利,碰到有丧事,部队可以先预支借给当事人四个月的钱粮,或者干脆赏给四个月钱粮。可能这件公事是重点,讲完之后,没有其他时间讲剩下的三件公事了。对此,乾隆发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指示:等你当了总督,再具体打报告上来,具体实施。这个指示很积极,不只是汉营战士也有了红白喜事福利,更重要的是:李禧要升总督了。

会谈结束,李禧马上告诉一个朋友——写字外郎崔柄:“兄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汉营的弟兄们要加福利啦,这可是我向领导争取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呦,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呦,嘿嘿,皇上要升我做总督,我都很谦虚地推辞掉了呢。”

网络配图

所有消息中,最不能泄露的是提拔的消息,倒不是担心领导介意,就怕你得瑟的时候,妒忌你的人开始给你下绊了。在手头资料中,找不出这个场面的具体日期,李禧去见乾隆,商谈的是“苗疆事务”,乾隆不知道要耍什么手段,25岁的他是不是觉得刚刚登基,还没把握,新领导所特有的那种孤独感发作了,他首先叫李禧坐,然后抓住李禧的手居然大哭起来,大概说了什么“我当皇帝没信心”“你要帮我”“拜托拜托”之类示弱的话。

被老大拉着手哭,那种朝廷重臣的良好感觉油然而生,李禧激动地说:皇上,我也想帮到您,可是我绝对是个没有派系色彩的干部啊,“奴才是孤臣”。乾隆于是趁热打铁说:“你怕什么,先帝重用你是因为你够胆,现在我给你做主,你更加要够胆,不必怕。”言下之意是放开手去做,我支持你。

看样子要跟皇上做哥们了,李禧干部那个激动啊,大汗淋漓的,乾隆马上叫来太监,给李禧扇扇子。

第三个场面的背后:虽然乾隆叫人给李禧扇风,可李禧终究没能凉下来,没能冷静下来,从宫里头出来,就让副都统耿韬知道皇上拉着他的手哭了,说:“兄弟,知道不?皇上见我热,还叫人给我扇风取凉呢。”吹牛吹到巷子里,李禧更加控制不住情绪了,他又神秘地对朋友们:“知道皇上喜欢哪位皇子不?”大家都说不知道,李禧就得意地提到当年的夏季,和当时还是太子的乾隆商量“苗疆”的事情,临散会时,弘历给了他一个莫大的荣誉和惊喜,竟然问李禧:我两个儿子,你看谁最好?李禧答:“四爷好,体格来得大(身板比较大)。”乾隆当场表扬李禧,说他跟自己想的一样。

乾隆把自己家里的私事跟李禧说,并不等于李禧就是他圈子里最紧密的人了,领导能拿家事来问你,不偏不倚地回答一下就好了,拿出去晒,那就是你不尊重人家的家事私密了,不要说领导,就算是普通同事也不乐意你晒他的家事。根据《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李禧漏泄密旨案》和《清史稿高宗本纪一》可以得知:李禧在1735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给乾隆打报告说要提高汉兵待遇后不到一个星期,即九月二十八日,李禧被拿下了,主持审讯的是硕庄亲王允禄和刑部,审讯手段是“夹讯”,就是夹棍伺候,审讯对象是李禧和耿韬。审讯缘由:泄露密旨。具体过程不用赘述,乾隆似乎开恩了,特别指示,在审讯中要尊重李禧和耿韬,“命审讯大臣宜存大体”。

网络配图

然而,这个跟具体定罪没有关系,李禧只承认自己泄露了辞职没有得到批准、皇上叫他整顿东四旗的事项,余下的都是其他参与撰写圣旨的人泄露的。认不认罪已不是李禧自己说了算的问题了,他平时交头接耳所吩咐过千万别跟其他人说的朋友、同事,都纷纷来揭发他、检举他,说他“任性刻薄”,“擅作威福”,“肆无忌惮”,“狂妄悖谬”,甚至还揭发他家的宅子竟然有十四五层深。

这个时候,乾隆再也不会拉着李禧的手说家常,而是冷冷地墨批:着将耿韬一并交部(刑部),余依议(依照有关部门的建议办)。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李禧以贪污罪论斩。同一天被杀害的,还有吕留良的传承人,传说中吕四娘的男朋友曾静。都说乾隆好,我看他比他老子还毒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第一个征服朝鲜半岛的战将,因反对权臣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毋丘俭,在三国中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不过若要提起中国第一个征服朝鲜半岛的将军,大家可能会有兴趣了。这位将军就是毋丘俭。公元238年,辽东的公孙渊战败后,所属的地盘都落入了魏国手中。而魏国当时正忙于与吴、蜀两国的争斗,内政方面司马家族与曹家也斗得正欢,根本就无暇回顾东边的事情。于是朝鲜半岛上的东川王

  •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刘禅阿斗一直被视为是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一个千古奇冤。刘禅及其父亲刘备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赌博高手。后者靠

  • 萧何为什么一直追随刘邦?刘邦的魅力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的“流氓”。网络配图萧何甘心追随刘邦,并非像卢绾那样

  • 年贵妃凭什么与皇后同一等级?光有哥哥还不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年贵妃凭什么与皇后同一等级?这个问题不好说,首先年贵妃生前没有与皇后平起平坐,雍正帝也没有废后的打算,只能说年贵妃与皇后的关系很好,协助皇后处理后宫的一些事情,当然这也是雍正帝默认的。年贵妃与皇后同一等级是不存在的,在封建王朝中规格是死的,任何人不能逾越否则就是杀头灭族的大罪,只能说年贵妃与皇后享受

  • 清朝道光:中国历史上第一“最抠门”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的节约可是出了名的。他坚信,成由勤俭败由奢,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要勤俭生活,这样上行下效,才能树立一种时代风气。他不像乾隆那样喜欢到处去玩,而是在宫里仔细盘算各项花费的用度,计算出最低的花费,然后交给内务府,让他们按这个标准去办。据记载,道光皇帝吝啬到大臣都难以接受的程度,别说很少有什么贵

  • 体态窈窕秀美的赵飞燕是如何让皇帝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环肥燕瘦”指的就是丰腴的杨玉环以及窈窕纤细的赵飞燕。赵飞燕原名宜主,因为体态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的姿态,邻里多用“飞燕”来赞美她的身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台当局“教育部”历史学习网去年曾列出票选题目: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美女?列出的美女人选包括杨贵妃、赵飞燕及慈禧太后,结果由“燕瘦”赵飞

  • 秦始皇为何修建长城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网络配图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

  • 揭秘: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白居易在《长恨

  • 奇葩!这个皇帝把嫔妃刨肚脱衣只为妲己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朝亡国之君。他兴建华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最后致使延续几百年的商王朝灭亡。网络配图几千年来,人们都把商朝灭亡的原因归在妲己身上,认为是妲己蛊惑纣王纵情女色、荒淫误国、不务正事,使商朝灭亡,因此出了

  • 历史上他被抹黑了三千年 到现在还是翻不了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如果说之前的三皇五帝,夏朝都是非信史时代的话,那么商朝基本上就是中国最早的信史时代。但是关于这个朝代,我们在历史书上学到的并不多。历史书会告诉我们,商朝之所以叫商朝,是因为那时候有了商业活动。这是郭沫若考证的,然而这个说法其实很多人也不能赞同。还有历史书会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