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真的是荒淫无道的皇帝吗

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真的是荒淫无道的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62 更新时间:2024/2/24 13:50:28

还不知道:隋朝灭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过去我们在谈及隋朝灭亡的原因时,总将它归结为是由于隋炀帝的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总而言之,就是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比如他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征高丽、下江南等等,随便哪一件都够老百姓们受的。

既然皇帝这样残暴,那就干脆揭竿而起,推翻隋朝的统治。于是,老百姓们便纷纷抄起家伙反抗。

可问题是,这些都是我们以往的认知,如果我们能回到历史现场中去看一下话,事实还真是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的年号叫“大业”,也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意思。此外,隋炀帝在位时还给自己定下了“尚秦汉之规摹”的人生目标,意思就是要学习秦始皇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去看隋朝的历史就会发现,隋朝有点像当年的秦朝,同样是在结束前面各国纷争之后,建立起来的国度。而这种起着承上下作用的朝代,所面临的问题更多,形势也更复杂!

所以,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帝,隋炀帝必定会借在位期间,多做实事,努力让隋朝成为真正的大一统国家!

比如他就曾经亲率大军穿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祁连山,同时又在燕支山会见来自西域各国的商旅和使者,从而使得被战乱破坏了几百年之后的丝绸之路,在杨广的努力之下又重新繁荣了起来。

此外,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对后续中原帝国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不说远的,就说唐朝吧,在安史之乱时,如果没有大运河从南方运送粮食补给到洛阳,唐王朝恐怕早就亡国了!

然而尽管如此,唐朝的史官在给隋炀帝编史时,修建大运河却成了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之一。

当然,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除了贯通南北,便利交通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运兵!

运兵用来干嘛呢?当然是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宏伟目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运河的走向就可以看出来,大运河有一条分支是直接连到北京之地的(如下图)!

而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隋炀帝一刻也没有闲着,相反,他夙兴夜寐,整日都在筹划着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当皇帝一共十四年,但住在长安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两年,住在洛阳的时间,也只有四年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视察工作。

人生太过短暂,想要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就不能停下来。

不过也许看到这里你就会觉得奇怪了,既然这隋炀帝那么勤政,隋朝应该是越来越富强才对,怎么会这么快就灭亡了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就不得不来说一下隋炀帝“三征高丽”了!

我们都知道,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中国大地上一直处于战乱之中,而较为偏远的辽东半岛地区一直以来都与中原王朝脱离,自始至终都没能掌握在中原王朝的手里。要知道,这辽东半岛之地原本就是汉朝的四郡之地,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从东汉末年开始,辽东半岛地区就一直没有收复。而隋炀帝想要建立大一统帝国,就必须要收复该地区,否则国家的统一就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也就没有实现。

为此,隋炀帝便集结了35万大军,征讨高丽!

在杨广继位的时候,隋朝虽然刚建立不久,国内也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但是绝对有足够的实力征讨高丽,并且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隋炀帝虽然兵精粮足,但他却忽略了高丽所在的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复杂的地理环境。隋军出海作战,本身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在第一次征讨高丽的时候,三十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可是,隋炀帝也始终没有放弃征讨高丽的决心,既然第一次失败了,那就总结经验,再发动一次。于是,隋炀帝又再一次发动了征讨高丽的战争。

而就在高丽正准备投降的时候,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却发生了叛乱,很多贵族也都相继起来支持叛乱。隋炀帝没办法,只好带着军队回来。最后叛乱问题是解决了,但也让他失去了收复辽东的大好机会!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从来都是烧钱的活动,而除了烧钱,在战争中还阵亡了很多将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力极度匮乏。在那个小农经济时代,没有了劳动力,就意味着粮食减产,而没有粮食,百姓就生活不下去。

再加上朝廷为了战争而大肆收刮民财充当军饷,征收徭役为军队运送战争物资等等,这一系列举措,让原本就不稳定的隋朝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隋炀帝自然也知道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发动第三次征讨高丽的战争。

如此巨大的消耗,连隋朝这样的大国都承受不了,更别说是高丽这样的小国了。所以在第三次征讨高丽的战争中,高丽实在撑不住了,只好向隋朝投降!

纵然如此,隋王朝也不过是取得了表面的胜利,此时的大隋帝国内部已经彻底垮掉了,人民的生活日益窘迫,接着便纷纷起来反抗隋朝的统治。而这还只是外部危机,在隋朝统治阶级内部,也同样危机四伏,此时的隋王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亡国就在眼前了!

而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叛军杀害,隋王朝就此宣布灭亡!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隋朝的灭亡并非是因为隋炀帝的荒淫无道,而是因为他太过心急了。为了实现他那宏伟的目标,他并没有让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百姓休养生息,反而还不遗余力的大搞国家建设和统一,最后终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实乃可悲,可叹也!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中国史纲》、《隋唐五代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是外星人 竟是因为秦始皇长的太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见过外星人吗,秦始皇外星人证据,秦始皇长女

    近日有学者称,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不是地球人类,而是外星人种,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但却有一些佐证,可以证明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史记中,司马迁曾经记述过这样一件事,秦王三十八年,咸阳城东郊位置曾经遭遇过一次天外陨石的袭击,大火熊熊,烧了一整片农田。网络配图事后秦始皇派人调查,那块陨石早就烧

  • 乾隆为什么把最宠爱的小女儿 嫁给了和珅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五公主是谁的女儿,乾隆第七个女儿,乾隆的儿子的名字

    和珅官运亨通的另一个手段,即他官职稳稳擢升的重要保证,是他与皇室结亲。当然这反映了乾隆对和珅的宠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赐和珅长子名丰绅殷德,并把自己最心爱的年仅六岁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许配给他,“待年行婚礼”。从此乾隆与和珅两人结下了“娃娃亲”家,是年乾隆已年届古稀,而和珅刚刚三十一岁

  • 蜀国的灭亡是诸葛亮点燃了覆灭的导火索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火烧上方谷为什么会下雨,蜀国被谁灭的,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

    诸葛亮是蜀国最牛逼的人,却一手将蜀国给毁了。在诸葛亮执政时期,一直主张与吴国修好,然后以战养国,死磕曹魏,作为一度挽蜀国于既倒的狂战士,诸葛亮死之后,是谁左右了蜀国政局,又是谁亲手点燃了蜀国覆灭的导火索?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手将蜀国给毁了?在谈及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横向比较一下三国之中各家各户的实力,用

  • 这个皇帝真倒霉:竟被自己的老婆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明朝皇帝谁活得最长,历史上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雄才伟略,功绩显赫,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英雄迟暮,结局总忍不住让人叹息。说起拓跋宏来,他也算是吃尽苦头,才登上帝位的,皇室中的帝位争夺战十分激烈,虽然拓跋宏最终坐到了龙椅上,但他却还要听命于当时的冯太后,冯太后为人雷利,对权力把持的十分严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冯太后掌

  • 历史档案:揭秘曾国藩后裔为何频出名望人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档网历史档案:揭秘曾国藩后裔为何频出名望人士?据记载4月6日,长沙坪塘伏龙山丛林吐绿,生机盎然。曾国藩六世嫡孙曾樾从北京赶来,一身青衣,站在曾国藩墓前深深地三鞠躬,献上鲜花,悼念自己的先祖。网络配图“先祖曾国藩是一位将传统文化履行于人生事业中、经世致用的贤者。在我看来,他留给我们的家风就是两个词:

  • 崇祯的儿子隐姓埋名躲到70多岁没躲过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皇帝杀死女儿,崇祯皇帝是谁的儿子,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子女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攻城大军四面围定了北京城,行将攻破城门。崇祯帝见大势已去,决定以君王死社稷。 临死前,他怕城破后自己的皇后、子女被农民军俘虏糟蹋,先逼迫皇后周玉凤自杀,然后自己手执长剑,杀死几个嫔妃,又一剑砍向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 崇祯帝这时说了一句名言:“汝何故生我家?”想来,他在拿

  • 生母被活活打死父亲是个孬种他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竟然是我爹,活活打死人判几年,父母活活打死亲生儿子

    他英明果敢,多才多艺,知晓音律又擅长书法。不但仪表堂堂还励志图强,开创了唐朝极盛的“开元盛世”。他就是史称唐明皇的玄宗皇帝李隆基。李隆基的生命历程却非一帆风顺。懦弱的生父只图自保,身为妃子的生母又被武则天杖杀。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却依然展露头角,成为了千古一帝。网络配图唐明皇的生父是睿宗李旦,武则天

  • 揭秘:乾隆帝是如何除掉鄂尔泰张廷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廷玉鄂尔泰之争,乾隆的墓是怎么被盗的,张廷玉在康熙时期是什么官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网络配图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

  • 史上第一门神:要过这个门请从我身上踏过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历史上的门神都有谁

    历史上能把重兵器用好的人很少,就像做饭一样,在家里做几个人的饭容易,你到学校食堂做几百个人的饭试试,炒勺都抡不动。像孙悟空这样的猴只存在于神话中,像李元霸这样的人只存在于小说中。比如下图这个机械甩棍,看着和如意金箍棒很像,能长能短,其实重量才550克,一斤一两,但是很多人还会觉得重。看了这个活生生的

  • 这位三国老将戎马一生:命运却比廉颇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廉颇说我立下了那么多战功,廉颇生卒年,廉颇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廉颇,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就连司马迁在写史时都发出“赵之良将”的感叹。然而,这位名将晚年却因内部的争斗而不得不避居他国。廉颇为赵将,对齐、秦、燕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当赵国君王更替后,廉颇却被新王弃之不用。当赵国遭到秦国的数次围困之后,赵王这才又想起来起用廉颇。但这时的廉颇年龄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