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称帝

多尔衮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30 更新时间:2023/12/4 22:25:10

多尔衮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宗义皇帝,可见在统治集团内部都承认多尔衮的地位,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何不取而代之呢?其实其中另有隐情,一切并非多尔衮不想,而是局势限制没有办法,众多因素导致多尔衮没有更进一步。

多尔衮是清朝初年杰出人才,自幼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分,天命元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抗明朝,后金多次大胜,与此同时内部却出现了不小的矛盾,作为草原上兴起的部落,为了加强统治,努尔哈赤任命“大小贝勒”,分管军队,共同议政,年仅8岁的多尔衮开始冒头。

不过多尔衮年幼,政治地位远不如几位兄长,知道努尔哈赤去世以后,16岁的多尔衮开始跟随皇太极征战,多次击败明军,每次大战多尔衮都冲在最前方,攻克锦州时,与祖大寿对峙多日,被大炮击伤险些丧命,直到后来明将投降,多尔衮才意识到自己伤势极重。

1635年,多尔衮领兵数万,进攻河套地区,俘虏林丹汗,将其所保存的元朝传国玉玺抢到手,随后进献给皇太极,奏请皇太极称帝,第二年,由多尔衮带头,大小贝勒共同尊皇太极为帝,多尔衮因功获封亲王,此时他仅仅24岁。

皇太极任命多尔衮统摄吏部,根据他举荐选拔了大批官员,同时在多尔衮的主持下,满清开始改革政府机构,完善官员升降制度,所有的王公大臣要想升迁必须得有多尔衮许可,这段经历磨练了多尔衮的政治才能,同时也为将来的摄政做好了准备。

皇太极生前未立子嗣,导致死后接班人争斗不止,自皇太极继位以后,满清社会日益封建化,致使许多人都认为应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豪格背后有两黄旗势力支持,他们认为豪格能力出色,又有战功,且长期掌管户部,是最合适的人选,皇太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实力最强的正蓝旗拉到自己麾下,这方势力也成了豪格的筹码。

虽说如此形势并非一边倒,另一个有实力称帝的人则是多尔衮,资历自然不必多说,也有两白旗做后盾,许多人都劝说多尔衮称帝,后来各方势力聚集到一起商讨接班人事宜,多尔衮知道有许多人反对,尤其是原本属于皇太极的亲信大臣,这些阻力无法应对,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因此就决定让6岁的福临继位,既没有夺权,也没有让豪格得逞,或许在多尔衮心中,年幼的福临更好控制。

于是1644年,顺治皇帝登基,封多尔衮为大将军,统帅满清所有兵马,内部事情解决之后,满清一致对外,多尔衮是实际掌权者,领兵入关,山海关一战之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城,可以说多尔衮为顺治打下了大片江山。

多尔衮懂得谋略,入关之后号召全国为崇祯皇帝发丧,以雷霆之势稳住中原局势,同年6月,多尔衮决定迁都北京,清朝正式成立,此后立国长达260多年,顺治登基大典后,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多尔衮凌驾于其余诸侯之上。

江山已定,多尔衮颁布剃发令,激起汉人强烈抗争,对此多尔衮毫不在乎,顺治二年多尔衮晋升皇叔父摄政王,文武百官需要“列班跪送”,所有军国大事都要多尔衮决定,但凡遇到节日,群臣除了要向皇帝请安以外,还要到多尔衮府上朝贺,俨然一副皇帝做派。

后来多尔衮以调派兵马不便为由,将皇帝玉玺搬到自己府上,各种礼节仪仗都与皇帝相同,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逼迫皇帝下旨:“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免除了一个臣子的义务。

多尔衮的巅峰还不止如此,顺治五年,多尔衮晋升为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一切政务不再过问皇帝,私自颁布圣旨,用人唯亲,随意罢免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人排在多尔衮府邸门口候命。

至此多尔衮在朝中在无敌手,很多人都认为此时是称帝的最佳时机,结果却最终没有得逞,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天不遂人愿,38岁时,多尔衮便英年早逝,不过死后以帝王之礼下葬。这个本该具有皇帝之实的人,却只得到死后的虚名,令人感慨不已。

这才是最直接原因,并非坊间传闻的与孝庄之间的关系密切,多尔衮死后,其政敌纷纷站出来,揭发多尔衮大逆不道,多尔衮扶持多年的势力土崩瓦解,顺治帝对其恨之入骨,下令夺回一切封号,毁墓掘尸,不过多尔衮对清朝的贡献无人能比,乾隆时期为多尔衮重新修筑陵墓,这段恩怨最终化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末著名武术家石敬岩,痛击张献忠,死后被世人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献忠民间传说,明朝末年张献忠,明末张献忠

    每当一提起明末著名武术家石敬岩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末年可以说是动乱不断,在外有清军犯边,而国内又有众多的农民起兵造反,在崇祯七年,李自成与张献忠两人集结各地的起义军在河南,这次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商量如何联合抗击明朝,随后张献忠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在贡献凤阳城

  • 曹参看上去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为什么还能治理好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的曹真真的那么无能吗,影后总不务正业,张灵甫失败的真正原因

    曹参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萧规曹随”这个词,讲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丞相,萧何和曹参。萧何死后,曹参作为他的接班人,一直按照他的规矩来办事,看起来似乎很像是墨守成规,但是如果了解其中的故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曹参作为丞相,上任之后,却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别

  • 陈平的一生为什么能官运亨通,历经五位帝王始终位居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皇五帝分别是谁,朱棣一脉都短命,五位上古帝王

    陈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秦汉时期的陈平,也是刘邦建立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并且也是刘邦的一位谋士,在西汉建立之后,还担任丞相一职,前后辅佐数位皇帝,包括无名有实的吕雉吕后,看起来实在是风光无限。可是,历史上陈平的人品却并不像他的官位一样高,他曾经遭受

  • 秦良玉的一生有多了不起?她为明朝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良玉的后人在哪,明代女将秦良玉生平,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照片

    秦良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良玉算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女军事家了,可能女性在古代时期上战场杀敌显得很不符合实际,但是秦良玉出来证明了这样的偏见是错误的。秦良玉一生非常的传奇,但是名声却不是很响,也不出名,但她是历史上唯一被封侯的女性,而且还在正史将相列传里

  • 汉文帝一生有几个女儿?为什么长公主的存在感那么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长公主地位高吗,汉文帝活了多少岁

    刘恒生母薄姬本是其父与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私通所生,后刘邦见色起意,偶尔临幸,生下刘恒。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后为拉拢各诸侯王,决定将一批侍女赏赐给各诸侯,窦姬被分发至代国,代王刘恒唯独宠幸窦姬,窦姬为刘恒生下女儿刘嫖、儿子刘启和刘武。公元前180年,暴戾吕后死亡,因

  • 她是三国巾帼英雄身临绝境仍淡定颜值身材灭贼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巾帼大将军华若兰爱谁,巾帼枭雄义海豪情是真实,巾帼枭雄必文下场

    孙权除了有个神勇无比的哥哥孙策之外,还有个不争气的弟弟孙翊。这个弟弟性情暴躁,整天只知道喝酒,一喝醉就经常鞭挞士卒。孙权派他担任丹阳郡太守后,孙翊仍然恶习不改。孙翊手下的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对孙翊早就心怀不满,暗中勾结孙翊的随从边洪,打算将孙翊除掉。不久,机会出现了。丹阳郡将领及下属各县县令齐聚丹

  • 朝鲜王朝历史上的三大祸国殃民的妖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鲜四大妖妃真实相貌,历史上的妖女,妖女

    朝鲜三大妖女,是指朝鲜王朝时期权倾一时的三个女人,她们言行恶毒,手段残忍,在朝鲜历史上非常著名。一、张绿水张绿水(?-1506年),朝鲜王朝中期的暴君燕山君(1476-1506年)的宠妃,她的生年和出身无太多记载,只知是成宗十九年(1488年)文科及第、文义县令张汉弼的庶女,由于朝鲜王朝的阶级制度、

  • 姑侄共侍一夫?清太宗皇太极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第几子继承他的皇位,多尔衮是皇太极的什么,皇太极是清太祖还是清太宗

    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联姻说起。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状况。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

  • 唐太宗:弑兄屠侄霸占弟媳虎毒食子全都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弑兄的意思,唐太宗霸占帝妇,李世民为何杀十个侄儿

    说道李世民小编我想到的就是武媚娘武则天了,武则天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又嫁给李世民儿子,这是父子两代人共用一个女人了,不过,这在唐朝不稀奇,在唐朝,弑兄霸占弟媳虎毒食子那是样样全都有啊,现在,请跟大家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唐朝帝王李世民惊人的一面弑兄霸占弟媳虎毒食子。网络配图1、杀兄屠侄,逼父

  • 解密刘备:谁才是枭雄刘备的真正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是枭雄吗,刘备枭雄是什么意思,刘备同学

    东汉末年刘备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无所有。近似于乞丐,刘备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过刘备最后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朋友的力量。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刘备的朋友到底有多少?早先,刘备曾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去河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