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傻36年的人 却成了千古一帝!

揭秘:一傻36年的人 却成了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02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8:43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给晚唐打上了一抹绝无仅有的辉煌亮彩!

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儿子,被封为光王,不过却是庶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宫女,因此他的出生和成长都不被人注意。后来长着长着,大家才发现他有些呆傻。大家回想了一下,都觉得好像之前他并不是傻的,他变傻,应该是在那一次刺杀案发生之后。那次他入宫谒见懿安太后,刚好碰上有官人行刺,虽说这次事件有惊无险,但好像从那时候开始,这个光王就变傻了。大家于是认定,这个光王一定是被吓傻的。从此以后,这个李怡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被人嘲笑。

网络配图

唐宪宗死后,中间还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其中穆宗是李怡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李怡的侄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怡一直是人们取笑找乐子的好材料。有一次,文宗宴请诸王。席间,所有的人都欢声笑语,只有李怡坐在那里,默默不语。文宗便拿李怡开玩笑,说:“你们谁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赏他!”于是诸王各展才能,百般戏谑。但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木头一样的李怡掀一掀嘴唇。众人见他那模样,越发开心。不过,有一个人笑着笑着,突然不笑了。不但不笑,还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这人是谁呢?他就是后来成为武宗的李炎。李炎为什么不笑了呢?因为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疑惑。一个人被众人如此戏谑逗笑,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他早就生气了;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他肯定也会跟着笑的。这个人既不生气又不笑,惟有一种可能,他不是真傻子,也异于平常人,他是装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装呢?难道是有所图?

后来文宗去世武宗继位以后,每次看到李怡,他的疑心和忧虑又起来了,于是,武宗开始处心积虑地害李怡,或者让他骑马的时候突然从马背上跌下来,或者在台阶上走着的时候让他突然绊一跤,顺着台阶往下滚。有一次,武宗与诸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出去游玩,结果李怡掉到雪坑里,被雪埋住,众人遍寻不得。正当众人以为他就要死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满身风雪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从雪地里了跑回来。

当然,所有这些“意外情况”,都是武宗有意制造的,目的是要让李怡“意外”地死去。但是这个李怡生命力太强大了,怎么整也整不死,于是武宗不搞意外了,干脆直接把他整死。随后的一天,李怡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把他关起来,几天后又把他捆起来丢尽茅厕里。过了一天,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个傻子命很硬,恐怕丢在茅厕里也整不死他,干脆给他一刀杀死算了。武宗点点头,让仇公武去办理。可是仇公武去后,却把李怡捞起来,偷偷地用粪车运出宫外,让他出家当了和尚。

仇公武为什么要救李怡?不是他有多好的心,是因为在晚唐有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皇帝几乎都是宦官议立的。宦官的权力非常大,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为太子。文宗之后,本来应该文宗的儿子继位。但是宦官仇士良等人矫诏废了皇太子,立文宗的弟弟李炎为帝,是为武宗。那么武宗之后,立谁为帝呢?

网络配图

这也不由武宗说了算,而是宦官说了算。而如果能把一个傻子立为皇帝,那对宦官来说,简直差不多相当于自己当皇帝了!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认为应该立武宗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马元贽说武宗的儿子都很年幼,武宗还有一个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适。并且两宦官还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个傻子和尚带了回来。大家看着这个傻子流着口涎,傻傻憨笑的样子,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李怡改名为李忱,当了皇储。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继位后,看到这个新皇帝处理政务,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面前这个神色威严,谈吐不凡,处理事情有条不紊的皇帝,难道就是那个傻子吗?所有的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人傻了36年,原来只不过是装疯卖傻!而仇公武终于明白,当年武宗为什么要一心把光王处死。

原来所有的人都没看出来,只有武宗看出来了,这个光王不是真傻,而是装傻。但现在明白有什么用呢?生米煮成熟饭了,改不过来了。这个新皇,想要随便控制,简直是不可能的。不但不能随便控制,而且这个新皇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动作快得让人瞠目结舌。第一件事,就是第二天就把宰相李德裕及他的一班人马全部拿下。李德裕是中晚唐著名的大臣党争“牛李之争”的主将,为祸朝廷很多年。唐朝之所以衰败,肇始于安史之乱、发展于藩镇割据,加深于大臣党争,腐烂于宦官专政,灭亡于农民起义。唐宣宗把这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要想实现中兴,第一件事就是驱除大臣党争。而把李德裕驱逐出朝,也意味着结束了长达半个时机的“牛李之争”。接着,宣宗再治理宦官专政。除了凡事自己亲自上手,绝不交给宦官外,还对宦官进行了一次严厉的敲打。

宣宗亲自上手熟悉处理业务,最显著的表现是,吏部对多如牛毛的官员都分不清楚,尤其是六品一下的官员。但是宣宗要求宰相把百官编制一套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通读强记,力争了解官员的所有情况,从而明察秋毫。此外,他还经常借游猎为名,出去微服私访,查探民情。天下之大,他不可能都走遍,于是命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命名为《处分语》,专门供他阅览。

对宦官的敲打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宣宗突然宣布把宰相马植驱逐出朝,众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了解道原来是马植腰上系着的一根腰带惹的祸。为什么呢?因为这根腰带是宣宗赏赐给宦官马元贽的,显然是马元贽把腰带又转赠给了马植。宣宗没有处理马元贽,因为马元贽是宣宗上台的功臣,但是处理马植,其实是在敲打马元贽。而且告诉他们,大臣不可与宦官结党,否则,一定会受到处罚。

宣宗便是用如此强硬的手段打击大臣党争,压制宦官专政,一度让腐朽没落的唐王朝重新出现了清明廉洁的政治局面。宣宗的巨大的历史功绩还体现在他对河湟的收复。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湟地区已经被吐蕃占据了将近百年之久。玄宗之后的历任天子,尤其是宪宗李纯,虽然大都怀有收复河湟的志向,但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网络配图

因为藩镇之乱连年不绝,朝廷不得不屡屡用兵,而且朝政又被党争和宦祸搞得乌烟瘴气,使得李唐王朝自顾尚且不暇,更不用说腾出手来对付吐蕃人。不过在宣宗的时候,却出现了利好,因为吐蕃国内出现大规模内战,国内政局紊乱,人心离散。宣宗于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打了个大胜仗,收复“三州七关”,对巩固唐版图,做出重大贡献,后人称他为“小太宗”。从这些举措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宣宗当年一定是在装疯卖傻。

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宣宗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呢?很简单,因为他要避祸。要知道,那时的朝廷被权臣和宦官把持,权力斗争、宫廷斗争诡谲凶险,整个朝堂充满厮杀和阴谋。作为一个王子,如果他过早地把他的聪明睿智表现出来了,那他可能很早就被杀死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正因为他是傻子,他才最后活了过来,最后竟然被推为天子。有人不同意,说,你不是说这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傻吗?难道他那么小的时候就有那么大的政治智慧?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在那次刺杀案中受惊被吓,肯定是真的。但肯定没有被吓傻(谁会被吓一下就变傻呀),不过后来,由于他反复遭遇嘲弄,加上无权无势。

所以就忍着,忍成了习惯。到了最后,当他长大蒙事,看到朝廷斗争和凶险的时候,他这时候就故意装了。能够被武宗看出来而要拼命置他于死地,也可以说明,他虽然在忍,终究是人不是神,身上是有破绽的。最终因为那仇公武觉得奇货可居,才救了他一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流氓外交:宋太祖派文盲吓走南唐辩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慧辩才菩萨,辩才的意思,宋太祖历史简介

    南唐是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国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中国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例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网络配图可见南唐

  • 贪官养成记:他是开国功臣 为保命却不得不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能成功“黄袍加身”,离不开身后将士的功劳。但要说到其中功劳最为突出的,那就是后来得到“论翊戴功”的开国功臣们。宋朝《国史》中记载的翊戴功臣主要有: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

  • 五阿哥其实很呆萌?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永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晴格格的原型,五阿哥永琪真实死因,五阿哥永琪墓发掘记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皇子们就要排辈起名了。按要求,名字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还要统一偏旁,四爷雍正皇帝是“胤”字辈分,二个字是用“示”旁。乾隆之后是“永绵奕载”这四字排辈,道光皇帝钦定了“溥、毓、恒、启”四字的辈分。咸丰皇帝又钦定了“焘、屹、增、棋”这四个字。网络配图乾隆皇子,永字辈最为观众熟悉的

  • 汉武帝哥哥中山靖王刘胜墓葬中有哪些陪葬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汉武帝恨窦太后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王,在位时间为四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刘胜的父亲为汉景帝刘启,母亲为贾夫人,除此之外,刘胜还有一哥哥,名为刘彭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刘胜的评价,《汉书》有过相关记载:“胜为人乐

  • 这个皇帝居然暴饮暴食!三十一岁就暴病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暴食一天胖了三斤怎么办,暴饮暴食三天胖了四斤,绝食死去的中年人

    公元547年,高欢死在晋阳。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登基,就是北齐的文宣皇帝。最初高洋非常勤勉,处理朝政十分用心。几年之后,他的性格越来越暴躁,开始酗酒。醉酒之后的高洋无恶不作,形同禽兽,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杀人,二是残害妇人。网络配图有一次高洋醉酒,走进北宫,看见皇太后正坐在一只小榻上休息

  • 千古明君汉武帝为何接连杀死五位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是明君吗,汉武帝算是明君吗,汉王为什么求死

    卷入“巫蛊之祸”的公孙贺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杀的第一个丞相,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随着皇帝春秋渐高,性情也越来越乖戾和残暴,位居群臣之首

  • 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竟是为一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寡妇,秦始皇真的找过长生不老药吗,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地方

    长生不老药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一直寻找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经拼尽财力只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没有停止寻找。 人们都以为秦始皇根本就不想死,但却不知,秦始皇寻求不老药其实是为了一位寡妇,她是…网络配图人们都以为秦始皇根本就不想死,但却不知,秦始皇寻求不老药其实是为了一位寡妇,她是谁

  • 汉武帝有多荒唐,诛杀太子和皇后因封建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母亲有干预朝政吗,刘彻和李世民谁影响大,唐太宗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一生文韬武略,在位期间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但在晚年要说他多荒唐就有多荒唐,不光是他本人,整个京城长安都很荒唐。怎么呢?如果时光倒流,您能瞧见当时长安城的街市上、皇宫里,到处聚集着方士和神巫。女巫更诡异,她们流窜

  • 流氓出身的皇帝,喝酒赊账而且从来不用还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抠门地主临死前还想赚钱,赊账不还怎么办,古代为什么看不起商人

    我们的历史一直有神话皇帝和圣人的传统,汉书中记载着刘邦是龙的传人,是他母亲在睡觉时与一条龙交合而怀上的。当然,这个基本上都是扯淡。不过关于刘邦和龙的故事,汉书还有一段记载。大体意思是:在刘邦成年后,试补小吏,做泗上亭长。网络配图对郡府中的吏员都甚为轻蔑。爱好酒色。经常到王婆、武妈酒店赊酒,有时烂醉如

  • 活人殉葬的开创者,秦始皇死后66个美女活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真的用人殉葬了吗,殉葬的人在墓里活多久,秦始皇死后殉葬多少人

    昨天我们介绍了为秦国扩疆拓土,创行了“灭三族”酷刑的秦文公,在秦文公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由文公的孙子宁公主政,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大事。这宁公当了十二年国君便去世了。网络配图由于宁公执政时年龄小,只有十岁,真正的权力控制在三名大臣手上,他到死也没有把权力要回来,于是,宁公去世后,这三名大臣把他的太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