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贪官和珅与乾隆皇帝相处秘诀:侍君如父

大贪官和珅与乾隆皇帝相处秘诀:侍君如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72 更新时间:2024/1/16 12:52:40

和珅是怎样做官的呢?他是怎样与乾隆皇帝相处的呢?他是怎样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的呢?

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前面,我们说到了和珅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学识渊博;第二、出身满洲;第三、相貌堂堂;第四、聪明伶俐。但是,只是凭借这些条件,和珅是不会赢得乾隆皇帝的重视的。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整个乾隆朝后期,自从和珅平步青云、迅速崛起以来,一直到是乾隆皇帝病死的时候为止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五十次之多。

是什么原因使得乾隆皇帝二十几年如一日般长久的重用和珅呢?是不是和珅有什么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各方面的才能,和珅都有一些;但更为重要的是,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时候的态度:四个字,侍君如父。

也就是说,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的时候,除了做到了一般大臣都会做到的诸如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乐和个人好恶、利用各种时机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等等之外,和珅还做到了象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对待皇帝。具体说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配图

一、抓住机会,施展才华。

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要想与乾隆皇帝相处融洽,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大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知道,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一项基本条件。

那么,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抓住机会、施展才华呢?

第一、与乾隆皇帝和诗。关于中国古代帝王们的生活,大都向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设大雕”。大都是赳赳武夫,在文采上要差一些。这一点,和珅也是非常清楚的知道。

但是,和珅还知道,当今的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诗、文、书法俱佳,真可谓文武双全。就这一点来说,乾隆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皇帝中是水平最高的。而且,乾隆皇帝本人也是引以为荣的。而以上这些,是自己在咸安宫官学学习的时候就非常了解的。

因此,和珅在真正接触到了乾隆皇帝以后,就决定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诗、文、书法作为突破口,来赢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好感。

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对乾隆皇帝所作诗词的风格,用典、喜用的词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曾评价他的诗说:他的诗偶有佳句,很通诗律。和珅的诗作统统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阅后,怎能不喜,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了。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为,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匣戊申》一首:

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

霜叶平铺青嶂红,角方晓挟寒风劲。

图来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

文修戒备双含美,犹日孜孜体健行。

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历史档案中至今保存着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文档。

网络配图

第二、模仿乾隆皇帝书法。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第三、言谈话语委婉动听。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多少人乐意听到逆耳的话语,尤其是像乾隆这样的一国之君,心高气傲,整日围在身边的都是歌功颂德的句子。一句违逆圣意的话,听起来会显得愈发刺耳。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因此他在侍奉皇帝的时候,就随时提醒自己要做到紧睁眼,慢说话;在说话的时候尽量做到将话说的委婉动听。

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和珅在处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前后的活动了。

乾隆年间,林爽文在台湾兴兵起义,负责镇压的部队屡屡受挫,引起了乾隆的担心,他表示要御驾亲征。

和珅一想,就这几个毛贼,诺大的一个朝廷谁都管不了吗?非要让皇帝前去御驾亲征,台湾35000多平方公里一块土地,当时大陆乾隆爷管的面积有多少?1300万平方公里,您放着1300万平方公里不去管理,为3万多平方公里就御驾亲征,这不明显咱们清朝没人吗?如果您去了台湾,那大陆这边这1300万平方公里势必会乱做一团,因此和珅要找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亲征。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帝不去,人民起义谁去给镇压下去?您别着急,和珅在这个时候说话了:皇上,我跟您说,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您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了,只征一点地税,哪见您这么好的皇上?但是台湾这里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是什么原因呢?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他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问题在这里。所以依奴才愚见,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人。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爷听了很中用,很爱听。你看和珅话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爷亲征的打算,第二夸了乾隆爷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几句话,乾隆爷还很高兴,原来就这么点事。你说,乾隆听着得多舒服?他能不喜欢和珅么?

网络配图

二、生活起居,体贴入微。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乾隆皇帝是个皇帝。

但是,在和珅眼中,乾隆皇帝不仅是个皇帝,更重要的,乾隆皇帝是个很普通的老人。和珅发迹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乾隆皇帝还越来越老。因此,在和珅看来,在更多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倒不像是个皇帝,而更像是个很普通的、很慈祥的老者。在乾隆皇帝身上,和珅似乎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他看到,乾隆皇帝也有我们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因此,学会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就成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二项基本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 为何忌讳就格外的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也是命注定当皇帝的吗,朱元璋要饭为什么能当皇帝,朱元璋做了几年皇上

    在古人的心目中,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的名讳越是碰不得,而那些没什么势力的老百姓,除了自家孩子,别人直呼其名他也无可奈何。网络配图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做过和尚放过牛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忌讳就格外多了。除皇帝的名讳外,许多词也

  • 揭秘因一句玩笑话而被妃子活活捂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句话笑话大全爆笑,哪位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历史上最有趣的皇帝

    自古皇宫里是非就很多,宫女和皇帝更是故事不断。像宫女谋杀皇帝的案件也不少,例如十几个宫女趁嘉靖皇帝熟睡,差点将他勒死,幸运的是嘉靖没死,宫女们都被凌迟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历史事件中,皇帝确实被宫女们活活捂死了,但是宫女们却没事?这到底是个什么事件呢?东晋孝武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开明能干的皇帝,他在位

  • 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左宗棠被谁所害,左宗棠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导火索的意思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很可能一辈子终老桑梓默默无闻。左宗棠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府生涯为今后他纵横官场积蓄了足够的资源,不论是人脉也好,人气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按照那个时代的惯例来说,曾国藩就是左宗棠的老师,说两人有师生之谊并不为过,而且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左宗棠也一直把

  • 对爱饥渴的皇帝 打仗带着情人死也要亲热一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嫁了好几个丈夫都死了,妻子为什么要顺服丈夫,皇帝成长计划2打仗顺序

    十六国后燕的第二任君主慕容盛死了后,太后丁氏向群臣建议:“国家多灾多难,应该选用成熟的国君,我看慕容熙就挺不错。”丁氏之所以力挺慕容熙,原因很简单,因为慕容熙是她的情妇,既然太后决定了,大家也不再说什么了,于是迎接慕容熙入宫。当初慕容熙为了当上皇帝,没少逢场作戏地和皇太后丁氏卿卿我我,耳鬓厮磨,所以

  • 对犯事妃子挖眼拔舌 洪秀全残忍堪比希特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恶夫挖眼,希特勒犯下的罪行,希特勒是犹太人吗

    说起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极“左”时代最爱渲染的就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定的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从演义传说中“钩沉”出“洪宣娇”、“苏三娘”以及女状元“傅善祥”啥的,并在各种文章中都引述洪秀全早期话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其实,《天朝田

  • 他是唐朝最好的三个皇帝之一 终生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生嫁给6个皇帝的女人,唐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唐朝第三位皇帝是谁

    唐宪宗李纯是历史上第一个不设皇后的皇帝。郭氏是李纯的嫡妻,李纯继位以后,并不册封郭氏为皇后,只封他为贵妃。终其一朝,也一直没有立过皇后。唐宪宗不册封郭氏,急怀了朝中大臣。皇后为国母,母仪天下。国家要没有国母,那会乱了纲常,天下不稳。于是元和八年(813年),百官多次联名上奏,要求宪宗册封郭贵妃为皇后

  • 揭秘嘉庆皇帝为何选择乾隆大丧之日诛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和嘉庆关系如何,嘉庆皇帝是乾隆第几个儿子,嘉庆乾隆康熙哪个早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 晚清官场“门子”索贿:没红包休进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场奇才,清末翻天,官场百态

    说到晚清官场,有一类人虽然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在权力机器的运作链条中,只不过充当了最微末最不起眼的角色,却也是万万小觑不得的。此班人物,便是效力于各级官府的种种胥役。其中,就有那专司名刺(名片)传递、通报来访及转达文书的看门者,俗称“门子”。别看这门子职司寻常、活计琐杂,此辈可是把守着进入官府的头一

  • 史上皇帝数百人为何他权倾天下 却不贪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有名无权的皇帝,盛世红妆倾天下,医妃权倾天下漫画

    在中国历史上,登上皇帝宝座的大约有几百人,后世学者给他们的评有的是明君,昏君,或者是暴君。为什么没有哪个皇帝被认为“贪腐”呢?古代没有贪腐的皇帝,并不是说全部的皇帝都清正廉洁,骄奢淫逸的昏君数不胜数,但是用来形容他们的词,无非就是荒淫无道、奢侈糜烂等,绝不会是贪污,腐败这样的词。网络配图这是为什么?

  • 萧皇后并未"一女嫁五帝" 曾写赋劝隋炀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娶了隋炀帝女儿,隋朝的萧贵妃跟了几个皇帝,杨广萧淑妃

    与争议颇多的隋炀帝杨广相比,皇后萧氏在历史上并不知名。在后世的话本、小说里,萧后受隋炀帝牵连,被描写成无才无德、失节不贞的“女祸”形象。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萧后是一个性情柔顺、文化修养较高的传统女性,既非红颜祸水,也非弄权女主。网络配图萧后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因生于二月,江南风俗视为不祥,因此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