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憋屈的谋士: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最憋屈的谋士: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16 16:39:50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为后世提供了一大群英雄人物,那是汉人精英的一次集中展示,直到今天仍让人心向往之。在这些英雄中,有一种人不必上阵杀敌,也不必在大后方的根据地殚精竭虑,他们只需要跟在主公的身边,摇一摇羽毛扇就可以了。这种人的名字,叫做谋士。他们看起来很轻松,很潇洒,但他们的三言两语,往往就能顶得上千军万马。他们的武器只有一样:头脑。

网络配图

乱世,必出大谋士。在楚汉时期,至少有两个半谋士,堪称帝王师。两个,是张良范增;半个,是陈平。其中,张良和范增的帝王术,都是传统的、主流的帝王术,比较正,仿佛武侠中的少林、武当;而陈平的帝王术,路子比较野,多属于阴谋,但好使,药到病除,就像武侠里的魔教。

刘邦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就是因为陈平太邪性。所以,陈平算半个。作为刘邦的谋士,刘邦的胜利,也让张良和陈平成为胜利者;而作为项羽的谋士,项羽的失败,也让范增成为失败者。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所以我们不去比较这三人谁更厉害——这是无法比较的。胜利者总是热闹的,有无数人去写,我就不凑热闹了。我更想写的,是失败者范增。因为范增失败得实在是憋屈。

范增投靠“项家军”的时间比较早,那时候,项羽的叔叔项梁还活着,项羽还只是个小字辈。那时候,“项家军”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势不可挡。“项家军”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正是因为范增贡献的一计:找到楚王的后裔,立他为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秦朝末年,楚人的革命性是非常强的。陈胜吴广是楚人,项梁、项羽也是楚人。可是怎么能把所有楚人汇集到自己的大旗下呢?很简单,把楚王找出来。“楚王”就是楚国的超级品牌,有了这个品牌,大家就愿意跟着你一块干。这一招太厉害了,它是战略性的计谋,可以影响全局。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许就是跟着范增学的。

网络配图

凭借这一招,范增在“项家军”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小字辈的项羽,后来称呼他为“亚父”,由此可以推定,项梁是视范增为兄弟的。可惜,项梁早早地就战死了。项羽当了老大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范增是言听计从的。那一段时间,是“项家军”最辉煌的时候,打遍天下无敌手。

后来,一个叫刘邦的家伙开始崭露头角。项羽一直到死都没看透刘邦,但范增早早地就把刘邦认定为项羽的对手,必除之而后快。那时候,项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范增与项羽商定,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可惜,项羽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不顾范增三番五次的暗示,竟然放跑了刘邦。气得范增怒骂:“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绝对的优势,放大了项羽的傲慢,也许,他觉得可以不必依靠“亚父”了。但陈平知道范增对于项羽的意义。所以,他说服刘邦,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对项羽和范增采用了离间计。

网络配图

陈平的谋略,都是出于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他利用了项羽的膨胀、自负、多疑,以及寡情,也利用了范增的清高、刚烈。结果,一击即中,项羽开始不信任范增。而范增也不是不要脸的主儿,他主动辞职,走了。不久后,急火攻心,范增背上长了个大疮,并因此丧命。失去范增的项羽,就像一艘没了舵手的巨轮,最终在乌江边触礁身亡。在那一刻,项羽会想起自己的“亚父”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顺治出家是因天生情种还是权利博弈的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

    顺治出家了吗,很多人会问道这个问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宬(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

  • 他拥立公子稷为王 最后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京官二代公子,公子稷人质,秦献公为何不传位给长子

    他是魏冉,战国时的秦朝大臣,是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长弟。当时魏冉的实力比较大,就拥立了秦昭襄王登上宝座,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网络配图秦昭襄王即位后,就任命魏冉为将军。魏冉也帮他平定了一系列图谋不轨的人。当时因为秦昭襄王还小,就由宣太后掌权,魏冉也执掌了大权。魏冉成为国相还有一段故事呢,当时赵国人楼缓来

  • 揭秘:宋仁宗沉迷女色:常召臣妻进宫享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臣妻好看吗,宋仁宗宫女,皇帝娶了大自己17岁的宫女

    在我们的眼里,皇帝老子是天下第一霸,三宫六院,美女万千,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谁敢管他?其实不然,比如,皇上兴趣来了,想跟妃子们繁育皇子皇孙,那情形,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爽歪歪,是可尽兴不可完全尽兴的。因为门外站着一个“敬事房太监”,给他“卡表计时”。也许皇上正在兴头上,太监就在门外高声唱喏了“是

  • 揭秘:清朝贪官和珅深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

  • 内阁首辅遭学生弹劾 死后遭清算险被开棺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为什么不招安李自成,八国联军杀174名大臣,白宫要求18名官员辞职

    张居正可谓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从呼风唤雨到悲惨结局,这样一位有赫赫功绩的人物生前死后遭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在他的为官生涯中,还曾和自己的学生撕破脸,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师生相残……网络配图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及第者拜主考官为师称为座主;宋代把进士的最终选拔权

  • 她张狂一世却被武媚娘做成了人彘生不如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戚夫人人彘活了多久,张狂的意思,人彘萧淑妃

    萧淑妃,唐高宗李治的妃嫔,是南朝齐梁皇室后裔。在她没嫁给高宗之前,高宗跟结发之妻王氏的感情很好。自从萧氏进宫以后,高宗完全被萧氏俘获,王氏遭到了冷落。高宗即位以后,本想立萧氏为皇后,但萧氏的出身不及王氏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高宗只能封王氏为皇后,封萧氏为淑妃。图片来源于网络王皇后见萧淑妃得宠,心里

  • 姜子牙的战斗力弱爆 竟连闻太师申公豹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与申公豹断绝兄弟关系,申公豹为什么帮助纣王,姜子牙大战闻太师视频

    当下的青年才俊,往往都在为如何能够成为名镇一方的人物而奋斗,最次也是想在自己的行业中能够做出点成绩,或是当个众人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之类。现在的成功学铺天盖地,但实际上效果寥寥,而实际上古人早就给了我们启示,例如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在这本书中其实就已经明确指给了我们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看过这本书

  • 揭秘:为何西汉齐厉王要与亲姐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善祥有没有被汉王睡,太子妃和汉王的秘密,汉王与胡善祥发生了吗

    皇帝的言行一直都被严格的约束着,然而中国史上出现这么多位皇帝,总有皇帝昏庸无能、好色成性!下面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虽身为皇帝,但他的私生活总被其母亲严加干预,最近他不甘寂寞,和自己的亲姐姐发生了不伦恋,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极大的丑闻!网络配图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齐厉王,他的母亲纪太后喜欢干涉自己儿子的

  •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疑云:宠妃褒姒为何不会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为博妃子一笑烽火戏诸侯,三年,幽王嬖爱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一种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在《国语·郑语》和《史记·周

  • 古代的"公费旅游"治理:朱元璋赐死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于古代的成语,关于中国古代的知识,古代是怎么说

    如今,官员“公费旅游”现象屡见不鲜。这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那么,中国古代,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