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在登基后,为了能快速获得拥戴,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乾隆在登基后,为了能快速获得拥戴,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4/2/11 6:30:45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是个比较尴尬的盛世,原因是,它同样也代表着清朝的盛极而衰。

清朝的衰落始于乾隆朝,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定论,无论如何宣扬乾隆所自豪的“十全武功”,也逃脱不了他是衰落的起点。

单以财政情况而论,乾隆刚继位时,清朝还是典型的土豪,因为国库中有雍正呕心沥血积攒出来的家当。

但到乾隆驾崩那会,继任者嘉庆就只能依靠抄和珅的家,来筹集剿灭白莲教起义的军费了。

乾隆最大的病就是,只会花钱,不会赚钱和存钱,他就是个大手大脚的习性。

这一点毛病,从他继位之初,就开始出现了。

众所周知,雍正在位期间,和皇室、臣子、百姓的关系都非常紧张,紧张到皇权和几乎所有阶层都出现了严重对立的情绪。

乾隆继位后,为了能尽快消除这份紧张和对立情绪,也让自己迅速获得大多数的拥戴,自然要推出和雍正时期截然不同的政治手段和理念来改变。

欲收揽人心,最见效的方法,莫过于让人升官、发财。升官只能针对小众,发财却能做到普惠,初继位的乾隆恰好荷包满满。

于是,乾隆开始大发红包,并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

看过电视剧《雍正朝》的都知道,雍正从当皇子起,一直到当皇帝,有一件事是持续在办的,就是清缴国库的亏空,历史上也是如此。

而且,雍正对于涉及到国库亏空的官员,惩治是很严厉的,在雍正朝,官员家庭如果欠国库的钱不还,直接就会被抄家,清算家产补偿给国库。

如果家产不够偿还,官员会被关押,其家眷、亲族会被罚入辛者库(包衣组织,辛者库人要去官府指定的地方服劳役),直到所有亏空结清,才能放出来。

从法理上来讲,这是应该的,挪用、贪污国库的钱为自己的奢侈生活所用,凭什么不还?

根据《乾隆实录》中的记载,乾隆继位后,马上下达诏令,宣布雍正朝时因侵占、挪用钱粮的官员,应该追讨的,如果此前已经抄家,但“力不能完”的,全部赦免。

不但本人赦免,乾隆也将这些官员的亲眷全部从辛者库从放出来,并正式下令禁止此后因亏空诛连家眷。

《乾隆起居注》中还记载,乾隆在清理历年来的亏空案后,宣布:“其情罪有一线可宽者,悉予宽释,即已入官之房产未曾变价者,亦令该衙门查奏给还”。

如果说,禁止因亏空诛连家眷算是仁政的话,宣布没有还完钱的不用还了,再还给罪官家产,就是纯粹的用本属于国库的钱收买人心了。

当然,乾隆继位时,国库是满满的,所以,他不如雍正那般着急没钱用,反而要撒钱出去。

乾隆二年初,乾隆宣布,在京城大小官员的俸银加一倍赏给,并增加旗人官员的养廉银,还专门以江南事务繁重为由,给江南、浙江的佐杂官增加养廉银。

对于官员可以直接发钱,对于百姓,乾隆就是采取各种减免措施。

乾隆继位之前,在各地修民生工程时,地方官除了找上面要钱外,还习惯找当地的乡绅,甚至百姓,强行搞摊派。

乾隆继位后,马上对类似行为明禁止:“无得私行征派,以为民困”,并大方地表示:“其挑挖运河等项工程需用银两……于公项内酌量动用,报部核销。”

除此之外,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十月(乾隆是当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宣布裁减落地税:“凡市集落地税,其在府州县城内,照旧征收,但不许额外苛索,亦不许重复征收。若在乡镇村落,则全行禁革,不许贪官污吏假借名色巧取一文”。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乾隆又分别免除泰安州香税,禁止溢收耗羡(火耗银),免除浙江、山东、江南、云南等地区的盐课。

对于贫苦的私盐贩子,乾隆也给予一定福利,下令抓大放小:“至贫穷老少男妇,挑负四十觔(斤)以下者,概不许禁捕。”

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开始,乾隆还大量减免各地应缴纳钱粮,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

如乾隆二年减免直隶70万,山东100万。乾隆四年减免直隶90万,江苏100万,安徽60万,等等。

到乾隆十一年时,乾隆更是宣布普免全天下的钱粮,三年之内各省轮流减免,这一次减免的钱粮,总计有2834万两之多。

如上所述,乾隆执政的早期,正是通过各种方式,给官员、百姓发放让他们深受实惠的红包,不但缓解了雍正朝以来的紧张情绪,也迅速得到了从上到下的认可。

其实,在我看来,乾隆发放的各种福利,除了官员此前借国库的钱不用还了这一项外,其余的也都是惠官、惠民之举,反正雍正留下的家底足够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很不错。

但乾隆的缺点也如前面所讲过的,他会花钱,但不会挣钱和存钱。

大手大脚的习惯了后,在一片歌功颂德中,即使国库的钱变得越来越少,逐渐入不敷出,乾隆也拉不下脸面变得如雍正般节俭和小气。

于是,清朝的财政危机也就慢慢的显现,乾隆不愿意改变,谁也拿他没办法,他的执政时间又长,等到他驾崩后,已经积重难返。

这一切,都是始于乾隆继位之初就毫无规划,无节制的撒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最后计谋绳断便葬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计谋,诸葛亮的著名计谋,诸葛亮死后葬在何处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去世前最后一计绳断便葬,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神算诸葛亮在去世前,竟使出一计让后世之人无法找到他的坟墓,这一计究竟是什么?它如何迷惑了后世上千年?世人皆知,诸葛卧龙这一生精于谋算,乃是蜀汉名副其实的大脑,而有关他的故事那更是数不胜数,这“棺材南抬,绳断便葬”便是其中之

  • 三国时期庞德的真实能力怎么样?为何能斩杀陈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庞德是三国猛将,本来是马超手下大将,后来,投降曹操。庞德武艺高强,曾战退魏延,战平关羽,非常了得,但庞德杀死江东猛将陈武,凭的是真本事吗?庞德作为马超部将时,是马超手下第一悍将,为保护曹操,战退了魏延。《三国演义》第七十二

  • 乾隆皇帝继位后是如何执政的?为何要跟雍正帝唱反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之后是谁继位,乾隆为什么废了雍正的新政,乾隆后谁继位号称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其子爱新觉罗·弘历受遗诏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是个有理想的皇帝,刚继位就准备放手大干,但其在头一年(包括雍正十三年的后四个月)的执政时间里,基本上就是在和死去的

  •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知县能够升任成为知府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京朝阳区副区长,清朝知府知州知县的区别,清朝时期的一品知县

    还不知道:清朝知县能不能晋升为知府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

  • 古代王爷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 每个朝代都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哪个王爷最好,王爷就藩,汉朝王爷等级

    对古代王爷如何度过业余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过去的中国,王爷是一群地位很高的人。一般来说,只有皇帝的儿子,才有资格被封为王爷。不过,也有一些功劳很大的人,会特殊授予这一爵位。一般能得到“王爷”这一爵位的人,也都会享受到一些特别的待遇。当然,不同的朝代,王爷

  • 同样是震慑臣子,雍正与乾隆为何会得到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的雍正和乾隆这一对父子皇帝,在分别执政的时间里,执政的理念可谓是天壤之别,原因是,一个要拼命的存钱,一个却可以无节制的花钱。抛开执政理念和手法的不同,两人毕竟都是皇帝,在权术的应用上,还是大同小异的。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一直

  • 朱博的宰相之位是怎么来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杀了朱桓吗,清朝最后一位宰相,朱棣死的时候传位给谁

    朱博,字子元,汉丞相、阳乡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成帝时期,朱博在长安任左冯翊,有一次朱博无意间听说了长陵的大家族当中,有一个叫尚方禁的人,曾经和已婚妇人偷情,后来事发,被人家的丈夫告发了,最后尚方禁被判刑,还在脸上留下了黥刺,后来通过贿赂功曹做了朱博手下的

  • 吕蒙有哪些突出功绩?为什么他能进武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神15和神14回合,神十四神十五将会师,吕蒙段时间才学大有长进的原因

    众所周知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有十位人物能够进入后世供奉历代名将的武庙之中,那么其中吕蒙有哪些突出功绩?为什么他能进武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吕蒙是通过自己后期的努力进入名将之列。我们都知道吕蒙刚出场只是一个小兵卒子,后来靠着自己的勇猛作战当上了小官,当时的吕蒙

  • 历史上王政君根本不得宠爱,为什么还能当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元帝皇后王政君,汉宣帝皇后,c罗能否带领葡萄牙夺冠

    历史上王政君根本不得宠爱,为什么还能当皇后?其实就是因为母凭子贵,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生而有之的一次侍宿就使王氏生下了刘骜,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汉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王政君少

  • 王政君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后,为什么说她毁了大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王政君和傅瑶,明朝寿命最长的皇后,王政君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王政君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作为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后,为什么说她毁了大汉?请听我详细道来。王政君是阳平侯王禁次女,据说王政君的母亲在怀她的时候,曾经梦到月亮到了自己的怀里。王政君长大后,不能说貌美如花,但也是五官清秀。等她到了及笄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