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赵云临终前曾大喊三声?他喊的是什么呢?

历史上赵云临终前曾大喊三声?他喊的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4/1/7 9:25:00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熟读三国史料和小说的读者诸君,当然一眼就看出这首诗赞美的是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赵云都是五德俱全的完美之将,不管五德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抑或是智、信、仁、勇、严,赵云都符合标准。

赵云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来投,并帮刘备悄悄组建了第一支骑兵部队,在刘备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荆州留营司马、翊军将军,刘禅继位后晋升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赵云受封永昌亭侯的时候,魏延也受封都亭侯。

熟悉古代官爵制度的都知道:中护军主管全军将领升降考评,名号亭侯比都亭侯高半格,这说明赵云并非少数人所说的大保镖。赵云刘备集团首任牙门将军,魏延是第二任,赵云的次子似乎是第三任(牙门将)。牙门将军是禁卫军司令,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非文武双全者不能担任。

太过完美的人往往会遭人嫉妒甚至诋毁,这也很好理解——有些人就见不得别人好,用踩好人来刷存在感的人,任何时代都不少见,杜甫曾经写诗斥责这种喷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赵云流芳千古,并因此衍生了很多慷慨悲壮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赵云临终前大喊三声,诸葛亮听到后哭着瘫倒在地。

赵云临终前大喊三声,当然不见于《三国志》,也不见于《云别传》,甚至也不见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对赵云辞世一事的描写是这样的:“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赵广赵统向诸葛亮报告噩耗的时候,并没有说父亲临终有何遗言,《新三国》第八十八集对此进行了扩展和渲染,不过前来报告的从赵广赵统变成了满眼含泪的姜维:“半个时辰前,子龙老将军在他府上过世了!”

诸葛亮闻讯后泪如泉涌:“苍天哪,断我一臂呀……子龙将军去世前,有何遗言哪?”

姜维声音颤抖:“赵老将军在去世前没有什么遗言,只是大喊了三声——北伐!北伐!北伐!”

诸葛亮闻听此言,一个趔趄摔倒在地痛哭失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场景,在经典版三国演义中也有展现,但却有着更深的内涵。

经典版比新版更有底蕴,赵广赵统转述赵云遗言:“家父临终时说,他不能随军伐魏,虽死也难瞑目于九泉之下……”

诸葛亮的悲伤也更深邃:“子龙,我正欲北伐,不料你……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亮失一臂膀……”

诸葛亮再写出《出师表》的时候,心力交瘁伏案假寐中又看见了赵云:“丞相,子龙老矣,我已见不到恢复中原,先帝遗愿我已无法尽力,复兴汉室大业,丞相,就靠您一人了。子龙死不瞑目啊,丞相……”

这两段演绎,都符合历史真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特别提到了赵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赵云辞世,诸葛亮失去了一位统兵大将,更失去了一位北伐的坚定支持者,所以我们说赵云临终前大喊三声“北伐”是有历史依据的,诸葛亮为赵云辞世而痛彻心脾,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我们也能在史料中找到历史依据。

赵云是坚定的主战派,有时候表现得比诸葛亮还坚定:刘备伐吴,诸葛亮作为丞相,不可以公开反对,是赵云挺身而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公开反对刘备伐吴,这是可以理解的:荆州丢了,“隆中对”就失去了一个战略支撑点,而且荆州是刘备桑梓之地,能通过武力威胁收回当然再好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军国大事上,丞相必须与皇帝意见保持一致,公开反对皇帝决策,这种事情丞相万万做不得。

赵云资格比诸葛亮老,跟刘备的关系也更近,所以赵云怎么说,刘备都不会急眼,同样反对伐吴的学士秦宓刚说了两句话,就被刘备扔进了大牢差点杀掉。

赵云一心匡扶正义兴复汉室,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此志向,所以他带着常山子弟兵投奔公孙瓒而不就近去投袁绍:“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赵云加入刘备阵营后,一直默默地守在刘备刘禅父子身边,并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综合史料记载,我们发现他临终前大呼三声“北伐”和诸葛亮闻讯后哭倒在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合情合理,半壶老酒对新三国颇有微词,但是对这段故事却十分赞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臧霸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朝代实力排名,臧霸哪里人,臧霸怎么读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手下除了有高顺这样的猛将,还有张辽等八健将,在这八健将中,有一个人和张辽齐名,仅次于张辽。他投降曹操后,也成为了曹魏名将,屡建功勋,并不比张辽差多少。他曾说,给我一万人,我就能横行江表,如此豪言壮语,不同凡响,这个人

  • 历史上秦琼为何会被称为隋唐第一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秦琼的真实武力,为何秦琼名气最大,瓦岗寨真实历史

    在隋唐英雄中,秦琼的名气最大,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隋朝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对大唐第一单挑悍将秦琼有过这样的评价:“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上面的说法见于《新唐书·列传第十四》,《旧唐书·列传第十八》的说法基本一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来护儿说这

  • 阳溪之战魏延的表现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正史结局,全战三国魏延,马超战许褚是多少集

    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对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

  • 曹操能入住兖州鲍信扮演着什么角色?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杀了曹彰吗,曹丕有没有杀他的兄弟,马岱被牛金杀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曹操从赘阉遗丑到三国霸主,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惊天动地。他能成就事业除了靠自身努力之外更在于曹操手下有着许多能臣。这些生命中的贵人,将曹操一步一步推上了万人景仰的王座。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人,他曾经与曹操更为亲密,对曹操的性格志向更为了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独霸一方

  • 萧皇后比李世民大三十岁 李世民真的喜欢她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最爱的是杨妃吗,李世民爱杨妃还是长孙无垢,史评杨妃对李世民是爱还是恨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萧皇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真的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吗?他们有什么关系?俗话说红颜祸水,这好像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但事实上我认为能成为“祸水”的旷世美颜并不多。最起码要才貌双全。无疑萧皇后算一个。她的出身无比尊贵,她的一生堪比传奇。

  • 李世民给秦琼治病 太医刚走,秦琼为何就将药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琼为什么投靠李世民,给缠中说禅看病的刘医生,秦琼不受李世民待见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琼生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秦琼一病12年,李世民派人为他治病,为何太医刚走他就把药给倒了?了解唐代历史的人们,一定了解贞观年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年同他一起征战天下的诸位功臣,而特意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这二十四位功臣中,

  •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闯王李自成的兄弟,闯王李自成下场怎样,李自成想做皇帝的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兵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的下场是什么?明代和清代经常被合称为“明清”,导致很多人认为明代灭亡以后就是清代,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明代末期内部政治混乱,当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无法调和内部矛盾时,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 历史上胡惟庸死的有多惨?在闹市中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惟庸是哪一集被处死的,明朝胡惟庸案死了多少人,胡惟庸死因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胡惟庸的故事。胡惟庸担任丞相之职时,中书省的大权实际上由他一人掌握。按规定内外诸司大臣给皇帝的奏折都要经过中书省,但是胡惟庸仗着朱元璋对他的宠幸,独擅专权。凡是对他的不利的奏章都按下不发,甚至罢

  • 齐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拿破仑的一生成就,周生如故桓愈是谁,将相和有几个故事分别叫什么名

    齐映(747年-795年),字号不详,唐朝宰相、山水画家,兵部郎中齐圮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瀛州齐氏 ,勤奋好学。大历四年(769年),状元及第,授河南府参军,成为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女婿,授监察御史。大历十年(775年),迁河阳(马燧)节度判官,

  • 齐映:唐朝时期宰相、山水画家,不睦于左仆射张延赏,后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是几品,庆历文章宰相才,晚为孟博亦堪哀

    齐映(747年-795年),字号不详,唐朝宰相、山水画家,兵部郎中齐圮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瀛州齐氏 ,勤奋好学。大历四年(769年),状元及第,授河南府参军,成为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女婿,授监察御史。大历十年(775年),迁河阳(马燧)节度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