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宣帝时期西汉最为鼎盛 汉宣帝名气为何那么底

汉宣帝时期西汉最为鼎盛 汉宣帝名气为何那么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3/12/28 13:56: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

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

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是开始的时候窦太后对他产生了一些阻挠,除此之外地方上的诸侯势力、后宫嫔妃争宠之类的都对他的雄韬武略并没有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的爷爷和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汉文帝与汉景帝,两人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年,通过与民休息等国策使得汉朝国力不断发展,给汉武帝留下用不完的钱。

相比之下,汉宣帝刘询的命运就显然逊色许多,作为曾爷爷的汉武帝非但不疼爱自己的重孙,反而将太子的罪责加害到刘询身上。

在刘询出生后不久,他的爷爷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刘据一家尽数被屠,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也被关入牢中。

帝位之路

巫蛊之祸结束后,冷静下来的汉武帝开始审视自己的太子刘据,不免有了恻隐之心,派人将小刘询接出,命人细心抚养,并将他的名字重新写入族谱,这意味着刘询重新获得西汉皇室认可,拥有汉室正统的血脉。

待刘询三岁时,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继位。汉昭帝在亲历巫蛊之祸后,深感父亲冷酷统治所带来的弊端,即位之初便宽仁治国、改革弊政,颁布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

虽说如此,但汉昭帝对刘询的恩情却鲜有记载,两人几乎没有交集,似乎刘询将作为前朝太子之孙,安安静静地在民间过完自己的一生,可命运往往喜欢给人惊喜。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丞相霍光在与太后大臣商议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哪知刘贺此人非但没有文帝、景帝之贤,反而如商纣王周幽王再世,昏庸无道、祸乱朝纲,仅仅二十七天便被太后和霍光为首的一众王公大臣废黜。

由于汉昭帝无子,人们开始从武帝的后人中挑选继承人,于是便将目光放到了早被处死的前朝太子刘据身上,他们发现刘据竟然还有后人流落民间。

公元前74年,年仅十六岁的刘询被接入宫中,一夜之间从普通百姓正式成为未央宫的主人,大汉帝国的第十位皇帝。

可刘询面临的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局面,经济上,汉昭帝并没有完全处理好父亲汉武帝穷兵黩武所造成的财政亏空;加上刘贺继位的一个月内大肆挥霍,使得国家财政总体停滞不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不进反退的迹象。

在政治上,霍光作为三朝元老首屈一指的权臣,实际掌握着大汉王朝的命脉,虽然他个人对大汉忠心耿耿,但其亲信中鱼龙混杂,他的幕僚仗着霍光拥有废立之权,对小皇帝大有反噬之势;

军事上匈奴对边疆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个皇位让刘询如坐针毡。

贤明之君

刘询即位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很快便来到,公元前72年,汉朝藩属国乌孙国与匈奴爆发冲突,汉宣帝果断派兵支援,虽然朝中也多有人出来阻挠,但刘询将这看做自己登基的一次赌注,如果这仗赢了将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威望。

很显然,他赌对了。匈奴在汉乌联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匈奴对汉朝的侵扰彻底崩盘,开始陷入内斗之中。

汉宣帝趁其病要其命,切断了汉匈贸易,坐山观虎斗。终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寻求支持向汉朝投降,南匈奴逐渐与中原汉人相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外患解决后,刘询开始处理内政,军事威望站稳的他首先对兼并土地的豪强展开打压,并把一部分土地收为国有,让平民机会回到农田中继续耕桑。

刘询还专门设立了劝农使,将种田的经验方法传授给百姓。此外,为了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汉宣帝也对盐价进行了管控,还设立了常平仓用以稳定物价。对公账户上,没钱的时候,他还拿自己的私房钱来改善水利工程。

在他治理之下,汉朝重新焕发生机,农业和经济在汉昭帝十余年与民休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富民丰,物价还很低,当世百姓对他的评价甚至高过他的曾祖汉武帝。

政由己出

内外逐渐安定后,刘询开始将矛头指向握有大权的霍氏一门,早在刘询登基后的第二年,霍光就奏请还政于皇帝。早在民间时期刘询就深知霍光的手段,自然没有轻易相信霍光还政之举。

即便霍光真的隐退,他的门生、亲信、子弟仍然把持了大汉帝国的许多关键位置,尤其是霍家子弟,牢牢地掌握着京城的军事力量,其中包霍光的妻室,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还没有力量和霍光相抗衡。

汉宣帝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希望霍大将军继续不辞辛苦为大汉帝国秉政,并且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上奏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增加封邑七千户。

汉宣帝二十岁时,他的正妻许皇后在分娩后被霍光的妻子霍显派人毒杀,霍显此举目的就是为能让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霍光得知后痛骂妻子霍显绝情,但又不得帮自己的老婆擦屁股,不允许有关部门去彻查。

最终,霍光之女霍成君终于如愿嫁给刘询成为皇后,失去挚爱的刘询悲痛欲绝,他了解事有蹊跷,再后来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汉宣帝拒绝与霍成君同房,一生都未与霍皇生下一子半女。

公元前68年,一代权臣霍光去世,汉宣帝以帝王的规格厚葬霍光,让其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

汉宣帝开始真正亲理朝政,他并没马上对霍氏家族动手,仍任命霍氏一门总揽朝政,却在暗地里开始剪除霍氏的党羽,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的亲信。

等到霍氏家族发现关键位置上都是生面孔时,早已为时已晚,霍氏一门还想奋力一搏,拼个鱼死网破。

可汉宣帝早已全面掌控了朝局,霍家被一网打尽,霍山、霍禹、霍云等尽数被诛,许皇后的罪魁祸首霍光妻子霍显也难逃一死,霍皇后也被废黜打入冷宫。

汉宣帝对霍氏一门的清算,并未波及到已故的霍光,反而将霍光一系列利国利民之策完整彻底地推行下去。统治后期的刘询将儒家的“仁政”与法家的“法制”相结合,开创性地创立了“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早年在底层体会到民间疾苦的刘询,确实是将体察民心落实到一个个实处,而不是仅仅为了做出体察民心的样子。可他的执政理念逐渐与太子刘奭产生分歧,两人曾经因是否推行刑法产生争执。

在这之后,汉宣帝深感太子不堪以大用,顿时生出废掉太子的想法,但因为出于对正妻许平君的感情,也考虑到嫡长子继承的历史传统,宣帝最终也没有将不合心意的太子刘奭废掉。

这是他一生中所犯的为数不多的一个过错,殊不知这个过错会彻底斩断大汉王朝的上升之路,将汉朝推向无尽的深渊之中……

汉宣帝前后在位二十年,驾崩时年仅44岁。他是西汉为数不多的自文帝、景帝之后能体会并理解民间疾苦的皇帝,在忍辱负重的局势下依旧开创了“昭宣中兴”。

史家将他在位期间视作是西汉朝的极盛时期,可在太子问题上的失策,让人们逐渐忘记他的功勋,成为一名被历史掩埋的明主贤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石文炳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泰川结局,王宝强阿炳结局,李北方最后的结局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可能是因为清朝和现代史更加的接进,所以清朝流传的历史更加的清楚,也让后世人对于清朝的研究更加的深入。清朝入关,和当初的元朝入关是不一样的。清朝一直想实现满蒙汉一体,而元朝却更多的是开疆拓土,从不曾想融入

  •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斗为什么不杀诸葛亮,刘备抛弃过妻子儿女吗,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后来结果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后,下场如何?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一段最广为人知的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在那个时期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无数快意恩仇的英雄豪杰,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悲惨

  • 凌操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是在谁在位时被废帝,凌统武力什么水平,孙坚武力值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策在江东开辟基业的过程中,有个将领不但一直是孙策的先锋,而且每次打仗都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正是他的不怕死,让孙策的军队打了很多胜仗,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这位将军就是凌操。那么,这位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将军,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 张郃和司马懿有多次冲突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是司马光的什么人,司马光和司马懿什么关系,张郃和司马懿的关系

    还不了解:张郃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郃阵亡是司马懿的指挥失误?不,这一切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在诸葛亮时代,张郃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成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在诸葛亮发动的前四次北伐中,他多次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末期,他

  • 三国时期诸葛瑾的一生有何作为?大将军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三国时期卫将军,大将军一生转战沙场为国家立下

    三国时代有一段佳话,说南阳有三葛,蜀汉得其龙、东吴得其虎、曹魏得其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

  • 诸葛亮人生中使用过五次火攻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兵于心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烧的三把火,火烧连营与诸葛亮有关吗,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

    对诸葛亮火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五次使用火攻,为何独独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事实上,诸葛亮一生,共使用了五次火攻!他之所以只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五次使用火攻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前,基本只负责搞内政,不负责带

  • 刘备带兵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刘备伐吴真正目的,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会赢吗

    对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为汉中大捷不久之后,关羽就兵败被杀,

  • 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如何排名的?首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东吴武将排名,五虎上将武力排名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合为一传,并且在最后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来人们把他们五人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关于谁是五子良将之首,历来争论不

  • 诸葛亮掌权后多次北伐 诸葛亮为何如何拼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诸葛亮北伐路线现代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屡次北伐,只因刘备托孤?今天,我们来说说诸葛亮北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概脉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诸葛亮先后多次进军曹魏,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甚至连诸葛亮自己也因为打曹魏,累坏了身子死在了战争的路上。那么,诸葛

  • 诸葛亮临死前扣含7粒米还说自己会醒来 诸葛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死后为何口含七粒米,诸葛亮得的是什么病死的,诸葛亮临终前对刘禅说了什么

    还不了解:诸葛亮临死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前为何嘴中要含7粒米,还称自己会醒来?要说刘备手底下最忠心的人是谁,恐怕分不出个高低。就像诸葛亮,关羽,张飞,哪个不是对刘备忠心耿耿?但在这里我们就来谈论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原本只是一介布衣,他只想安安心心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