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岘:唐朝宗室宰相,居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

李岘:唐朝宗室宰相,居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07 更新时间:2024/1/16 3:24:06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历任要职,多有功绩,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册封梁国公。居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正气不阿。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宣宗大中初年,图形凌烟阁。

人物生平

祖荫出仕

李岘乐于结交地位低下的贤士,少年时就十分有政治才干。李岘二十岁的时候,曾经跟大智禅师学习佛法,志向远大、刻苦修行,禅师告诉他:“你应该为国家尽力,缘分不在此处。

李岘父亲信安王李祎军功卓著,因此依靠祖上的功勋,李岘从左骁卫兵曹做起,后改任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直至多次担任高陵令,以处理政务有方而文明,破格提升为万年令、河南少尹、魏郡太守;召入任金吾将军,升任将作监,改任京兆尹,所任各职政绩显著。玄宗每年都去温汤临幸,所过之处都大肆进贡珍玩以向皇帝献媚,只有李岘不献珍玩,皇帝以为他与众不同。杨国忠派人骞昂、何盈揭发安禄山造反的阴谋,让京城的官捕搜查他的府邸,搜到安岱、李方来等与禄山谋反的证据,将他们勒死。安禄山发怒,上书为自己辩解,皇帝害怕发生事变,将李岘贬为零陵太守出京,并兼任御史中,丞荆州等五道副元帅、采访使。天宝十三年(754年),长安阴雨连绵六十几天,宰相杨国忠憎恨他不依附自己,便把雨灾归咎到京兆尹李岘头上,因此出任长沙太守。李岘走后,京城的粮食价格飞涨,百姓们都说:“想使米粟贱,莫过追李岘。”他理政时就是如此深得人心。永王当时任江陵大都督,暂时授予李岘为长史。

贤相决事

至德初年(756年),肃宗朝致力于收求杰出的人才,以肃清祸难,李岘被召见于皇帝在外驻停的地方,肃宗下诏,拜李岘为扶风太守,兼御史大夫;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不久改为凤翔太守又兼御史中丞,当时皇帝驾临,知侧近兵马粮料,加授尚书左丞,仍然管理凤翔县的事物。等到皇帝回到京城,改授他为礼部尚书,下制说:“银青光禄大夫、守礼部尚书李岘,为军队提供粮饷周到丰厚,开创事业取得成就,可任命为光禄大夫,行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封梁国公。”

李岘有兄长李峘、李峄。李峘跟随太上皇李隆基,李岘在灵武拥戴肃宗,因为爵官一样高,同时都是御史大夫,一起处理御史台的公务,又在一张制文下封国公,而李峄是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兄弟三人都住在长兴里的府邸,门前列三戟以示尊荣。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下制说:“李岘在朝中德高望重,在宗室里又是忠诚之臣,可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当时的宰相还有吕諲李揆第五琦等人,但李岘名望最高,所以军国大事,诸公不敢多言,都由李岘决断,吕諲等人对此都有怨恨。

制衡阉党

起初,宦官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暗中派官员打听民间的是非,称为察事。忠诚善良的人遭到诬陷的接连不断,有事申诉,朝中个官署不敢违抗。御史台、大理寺关押的重要犯人,还未审讯审判结束,讼词就被追到银台,不问罪行轻重,一时全部释放,无人敢于违背。他每天在银台门处理天下政事,需要决定时,就称皇帝颁下制敕,宫中的符印,进出都佩戴在自己身上。即使有敕书,需要李辅国签署,然后才能施行。

等到李岘为相时,在皇帝面前磕头直言李辅国乱政专权,皇帝于是醒悟,赏识李岘的正直,革除了这些弊端。李辅国因此辞去行军司马,请求任原官,察事等被停止;此后诏书不由中书省而发出,李岘必重新审查。

李岘对抗宦官专权,将敕文发制权重新收归中书省,李辅国由此深恨李岘。

直谏罢相

凤翔七马坊的押官,起先行盗贼举动,抢劫平民,州县官衙不能制止,被天兴县令知捕贼谢夷甫擒获处决。他的妻子告状为夫伸冤。李辅国从前曾担任飞龙使,偏私其人,为他上诉,下诏监察御史孙蓥审理这个案子。蓥开始判决谢夷甫无罪。他的妻子又来上诉,下诏令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三司审问,三司审讯的结果与孙蓥相同。

他的妻子申诉不已,下诏令侍御史毛若虚再次审问,若虚判谢夷甫有罪,又说崔伯阳三人徇私,没有依据事实判决。崔伯阳大怒,派人去召见毛若虚,话不投机。崔伯阳想上奏此事,毛若虚已经先骑马觐见,向肃宗告急,皇帝说:“我知道了,卿出去吧。”毛若虚说:“臣出去就要死了。”皇帝因此留他在帘内。过了一会,崔伯阳来到,肃宗询问,崔伯阳极力说毛若虚顺从权幸意旨,附会宦官。皇帝发怒,将他斥责而出。

崔伯阳被贬端州高要尉,权献被贬为郴州桂阳尉,凤翔尹严向及李晔都被贬到岭下做一名县尉,孙蓥被除去名籍长期流放播州。李岘认为几人都没有罪,处罚太重,想为他们说理,于是上奏:“如果毛若虚奉迎权贵意旨滥用刑罚,违犯国家法律,陛下如果相信他的判决,是不相信御史台。”皇帝对李岘的话很生气,贬李岘出京为蜀州刺史,再次出任江陵并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处置营田等使。当时右散骑常侍韩择木入宫应对,皇帝说:“李岘想专权吗?为什么说信任毛若虚就是不信任御史台?已下令贬他做蜀州刺史,朕还觉得处罚太轻了。”韩择木回答:“李岘说话直率,不是想专权。陛下宽恕他,只会增加圣上的德行。”

代宗复相

唐代宗即位,征招李岘为荆南节度、江陵尹,知江淮选补使。又召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时逢皇帝驾临陕州,李岘从商州山路赶赴皇帝所在。回到京师,拜李岘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照先例,宰相不在政事堂接见宾客。当时天下多事,宰相元载等见宦官传达诏命至中书省,就领他们进入政事堂,设置榻床接待。李岘为宰相,下令撤去榻床,上奏请常参官分别举荐能够胜任谏官、宪官者的人才,不限人数。

公正执法

刚收复东京时,讨论如何处置接收叛贼官职的陈希烈已下数百人,崔器奉迎旨意严峻苛刻,上奏请求全部处死;皇帝也意欲严惩以警戒天下,打算听从崔器的意见。

当时李岘为三司使,坚持说:“凡事有首恶有从犯,情节有轻重,如果一概处死,恐怕有违陛下宽宏大量的深义,又不符合国家允许自新的法典。再说羯胡扰乱纲常,无人不收到凌辱,二京全部陷落,天子流亡南方,人人各故性命,礼教败坏。有的是陛下亲戚,有的是勋旧子孙,如果全部处以极刑,恐怕违背仁爱宽容的本意。古代贤明的君主用刑,只是杀掉首恶,胁从不问。何况河北残余的敌人尚未平定,官吏多被贼人拘限,如果能宽大处理免除死罪,正好开悔过自新的道路;如果全部处死,是为坚定叛逆党羽的决心,谁还敢改过自新归顺国家?困兽尚且斗争,何况数万人呢!”崔器、吕諲,都是死守条文的官吏,不识大体,不知道变通。朝廷争议了数日,才听从了李岘所奏,全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

因为他能预料政敌动向、决定大事都如此准确,竟被宦官所排挤,免去知政事,为太子詹事,并充任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不久升任吏部尚书,知江淮举选,在洪州设置考场,并担任劝农宣慰使。第二年,改任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永泰二年(766年)七月因病逝世,时年五十八岁。

宣宗图阁

大中元年(847年),宣宗诏令李岘等三十七人画像,续图凌烟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海瑞多次顶撞嘉靖还敢大骂 嘉靖皇帝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海瑞,海瑞简介,海瑞是明朝哪个皇帝在位

    对嘉靖和海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宰相海瑞大骂嘉靖帝,又多次顶撞,嘉靖为何不定罪诛他?不是不敢处死,是嘉靖自己心里也打着小算盘?嘉靖皇帝在明代所有皇帝中属于特别聪明的!就放眼中国历史,单单论智商而言,也没有几个皇帝的智商能超过嘉靖!尽管海瑞可劲的骂嘉靖,用尽

  • 有哪些与刘晏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甫被后世称为,刘晏宁,后世人的意思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

  • 陈祗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到底是蜀还是汉,陈寔是个怎样的人,蜀汉第一名将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三国乱世之中,没有任何权势的刘备最终凭借着自己是皇室宗亲的身份赢得了许多能人的辅佐,其中最重要的人便是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并最终建立了蜀国。然而,陆逊一场大火烧了刘备的七百里连

  • 刘晏任职期间,实施了哪些财政改革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紧缩性的财政措施包括,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财政结构调整的意义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

  • 刘晏:唐朝宰相、改革家、理财家,最后却遭人陷害蒙冤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晏漕运改革历史背景,唐代刘晏改革的作用,评价刘晏经济改革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

  • 三国时期曹魏八虎骑指的是哪些人?夏侯尚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侯惇有什么功绩,曹魏宗室八虎骑,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谁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魏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曹

  • 历史上关羽和张飞是怎么死的 谁对他们下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关羽厉害吗,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张飞和关羽的关系

    对关羽和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上的关羽和张飞,他们都是被谁给杀死的?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将领。可以说,正是他们帮助刘备开辟了一片大好基业。让刘备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的。刘备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英雄,就是他身

  • 关羽丢荆州如果回到四川的话 刘备又会怎么对待关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借荆州还是刘备借荆州,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守荆州,刘备借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没被活捉,跑回了四川,刘备会怎么对他?关羽在蜀国除了刘备能压的住,谁能镇得住他?他应该算得上蜀国第一名将,何为将?评判名将最主要标准就是带兵打仗的能力,那关羽恰恰可以做到。这次丢失荆州的原因,

  • 都说杨广杀兄弑父贪图享乐 杨广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炀帝有没有弑父,杨广杀兄弟真实历史上,正史杨广杀父是真的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昏君吗?史书也许会欺骗你,但是历史不会。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杨广隋炀帝杨广真的是一个昏君吗?在我们的印象中,隋炀帝杨广一直都是我们口诛笔伐的人物,他杀兄弑父

  •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什么样的?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安禄山是什么样的人,安禄山叛乱,安禄山是哪里的节度使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虽说唐朝经济政治发展稳定、军事力量也不弱,却因为一件小事情差点发生了灭国之灾。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动者是史思明和安禄山。而后世对安禄山的评价也大多是贬义的,大家都认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