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3/12/9 18:43:04

对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让出皇位,架空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虽说都是夺嫡上位,但这玩意不能简单类比,朱四羡慕李二的“容易”,李二还羡慕朱四的“快意”呢。

二人的地位不一样,李二是“二皇帝”,朱四是“边将”

李渊举兵的时候已经51岁了,那年李建成27岁,李世民18岁,李元吉14岁,三个儿子都能提刀砍人了。

而朱元璋参加革命时才24岁,且只是个大头兵。八年后朱老四才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年朱元璋在长江上打败了陈友谅。等到朱元璋称帝时,朱棣才8岁。

年龄的差异,决定了二人在帝国创建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地位相差悬殊。

我虽然不大赞同后人将李世民塑造成大唐第一战神,但客观上讲,李二确实是大唐帝国在北部战场唯一的核心。

其实最早李渊的计划是让三个儿子做“三驾马车”,自己当老司机。可是几个意外打乱了他的节奏,“三驾马车”变成了“独轮车”。

第一个意外是大唐建国太快了,从举兵到攻入长安才五个月。所以“老司机”提前退居二线,马车头李建成荣升为太子爷,父子四人组,两个提前“享福”去了。

第二个意外是李元吉不堪大用,拎起来不像粽子,按下去不像糍粑。这就导致,李渊只能将军权交给李世民,李元吉负责打酱油。

好在南部战场有李孝恭李靖的组合,要不然李世民就真的成了大唐的独角兽了。

这个客观状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唐的武将大多都是李二的部下,国家武装跟他的私人部曲差不多。尤其是后来,他被任命为“天策上将”,更加模糊了秦王府与国家武装的界限。

这就是李世民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底气,哪怕失败了对他来说也不是灭顶之灾,他还有洛阳,他可以凭借武将们的支持,以洛阳为基地跟直接挑战李渊。

跟李二相比,朱老四相形见绌,他20岁才就藩北平,30岁才第一次作为主帅上战场。虽然后期朱棣确实成了大明帝国的中流砥柱,但已然改变了其藩镇、边将的角色,而不是中枢核心。

后期,朱元璋虽然处理掉了大多数打天下的骨干悍将,但朱棣依然不能进入帝国的军事指挥系统,说白了,他就是帝国在边陲的一只手而已。

这个实力还想反控老爸朱元璋?老朱分分钟捏死他。

面临的对象不一样,李渊是“阿婆”,朱元璋是“土匪”

说到老朱,估计朱四羡慕死李二:你那爹磁得跟老妈似的,俺那爹,多瞅他一眼腿肚子都转筋!

之所以有“玄武门之变”,说到底是李渊太妇人之仁,明知道两个儿子已经水火不容,但他却割舍不下亲情,想出了各种馊主意,企图保全两个儿子,结果越弄越糟。

想当年,隋炀帝给李渊起了个“阿婆脸”的诨号,相由心生,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假如李渊能有朱元璋的狠毒,哪怕一半,李世民一定会被他废掉,根本不可能给他作乱的机会。

相较而言,朱元璋虽然也护犊子,但在皇权这件事上从来不含糊,其手段的残忍,历史上能超过他的没几个。

后人都说朱棣早就心怀不轨,其实太夸张了。如果不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太过激烈,朱棣是断然不敢对抗朝廷的。

对朱允炆的胁迫都一忍再忍,面对土匪似的老爹,借朱老四几颗胆,他也不敢反抗。

本质上,李渊的妇人之仁,助长了李世民的野心,他的夺位是主动行为,“玄武门之变”是早有预谋的。

而朱棣的“靖难之役”,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李二是“近水楼台”,朱四是“山高水远”

朱棣即便想逼老爸让出皇位也不具备条件,因为他的势力在北京,到南京他就是“客人”,估计宫里的太监们就能搞定他。

其实即便在北京,燕王府的护卫也就几千人,军队的指挥权需要圣旨和兵部的公文才能调得动。

李世民则不一样了,除了洛阳,他在长安也是权势熏天,“魔爪”甚至都伸进了皇宫。

有人说“玄武门之变”的目标是李建成,扯淡,那是表象,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李渊,不搞定他,什么都是浮云。

拨开史料的云雾,其实不难看出,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天夜里,皇宫里其实已经变天了。那天夜里,李世民的人提前摸进了皇宫,劫持了李渊。

于是李渊被迫,带着早上赶来的裴寂等人,跑到湖面上泛舟。

一大早发什么舟呢?分明是被软禁在四六不靠的地方,静等着李世民干掉李建成的消息传来。

所以,当尉迟恭提着李建成的人头赶来“护驾”时,李渊只好夸李世民做得对,并且“爽快”地将兵权移交给了李世民。

这就是“近水楼台”好处,能有机会把皇帝从被窝里揪出来谈心。

朱老四就很辛苦了,不得不从北京到南京,一路哼唧哼唧打过来。

可见,有些事真的不能简单类比,朱棣羡慕李世民,李世民还羡慕朱棣呢:

用刀子解决问题,不服就干,多爷们!不像我,为了一张脸,不得不用余生涂脂抹粉,活得多累!你是苦三年潇洒半辈子,我是痛快一时,苦了后半生。

朱棣又说了:咱都是苦命人,你看人家汉文帝刘恒,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降,躲都躲不掉,人比人气死人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那么爱陈皇后 汉武帝为何还要废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怎么对付王太后,汉武帝对女人好狠,汉武帝陈皇后的名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竟然废了心爱的陈皇后,为何还是废了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形容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侣。如果真的能够发生这种事情,可以说对于两家人来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很希望亲上加亲的。今天要说的故事主人

  • 汉武帝后宫有多少位皇后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最后一个女人叫什么,刘彻的皇后是谁,汉武帝皇后叫什么

    对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样的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

  • 佟佳生下了一代明君,为何却英年早逝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是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开创了康乾盛世,不过很多人却对他的母亲不是很了解,历史关于此人的记载也不是很多。那么康熙皇帝的生母是什么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事情要从顺治十年说起,这一年,有一位女子通过选秀就进入了景仁宫,她就是我们后来都知道的孝康章,也就是佟佳。佟佳的父亲

  •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活到八十六岁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唐朝的同安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历经北周、隋、唐三朝,见证了七次皇帝退位、八位新皇登基,可谓是当时的活字典、老祖宗。大唐开国后,皇室宗亲的身份也都水涨船高,同安公主既不是李渊的女儿,也不是李世民的女儿,而是唐世祖李昞和元贞皇后独孤氏之女,是李渊

  • 康熙并不是顺治的嫡子和长子 顺治为何会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的嫡子有哪些,为什么康熙的太子是二儿子,嫡子与继嫡子

    康熙作为顺治第个三子,康熙非嫡非长,前面还有个哥哥福全,为何顺治要传位于他呢?第一,康熙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在古代汉人王朝里边,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清朝是游牧民族,却没有这个规矩。清朝虽然深受汉文化影响,但是在继承人制度上,其还是主要看皇帝的个人喜好,没有制度化。不然也不会

  •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公孙将军,人的一生哪三样是自己的,战国时期公孙衍简介

    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

  • 曹丕和孙权都是官二代 两人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时期官二代大pk,曹丕孙权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灿烂的时代,这种灿烂并不是指它的文化,而是指这时乱世,但是英雄四起,而且不像五胡乱华受外族入侵让人们感到愤怒,内部战争的英雄四起,给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璀璨的一笔。而英雄四

  • 都说有卧龙凤雏就能夺得天下 刘备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谁告诉刘备得卧龙凤雏得天下,凤雏和卧龙谁厉害,卧龙凤雏的含义好不好

    对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兼得二者却为何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刘备的幕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诸葛亮和庞统。刘备在荆州时,水镜司马徽曾经对他说:“卧龙、凤凰,取其一,则可平定乾坤!”其实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人。但即使这样,刘备也无法一统天下。所以,很多人

  • 黄月英既然是丑女 诸葛亮为何还要娶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娶了丑女黄月英,诸葛亮老婆黄月英是丑是美,月掩天王星多少年一次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愿娶一“丑女”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古至今,谁不认识诸葛亮,他就是一位睿智的神祇,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光环。刘备三思而后行,只为招揽他这个人才。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他在刘备的带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诸葛亮处变不惊,当城中没

  • 李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纲是个怎样的人,你准备一生最终的成就是什么,宋朝李纲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