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子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子嗣?都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3/12/25 5:12:13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皇嗣苦,最苦是皇子。

才情出众,就是父亲兄弟眼中的肉中刺。才情不堪,被天下人耻笑。似乎除了享受天下供养,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称赞的人生。

皇子的命运,和皇位息息相关。

(一)李世民的污点

唐宋元明清,父子相杀最痛心的就是唐朝。也许是天可汗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人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都想凭借手中兵权,去争一争那个至尊之位。

成王败寇,唐朝皇帝最是没有父子亲情。

千古一帝,按照时间来算,我认为李世民绝对称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他是皇帝之中难得文武双全之人。

除了玄武门事件之外,自李世民登基为帝,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旷世明君。

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开疆扩土,万邦来朝,贞观之治。

作为唯一无法洗白的污点,就是杀凶灭弟,篡权夺位,以及囚禁父亲李渊,作为人子,泯灭人性。

(二)14个儿子中有几个谋反?

也许真的有天理循环,李世民的子嗣14人,只有一人善终,这也算得上是报应。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儿子14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是李世民一生最爱长孙皇后所生。

李承乾在八岁稚龄被册立太子,自小便是得天独厚。可惜在长大之后,先是脚部成疾,而后和男子称心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

因为自身患病的原因,李承乾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兄弟夺走,同时父亲李世民一直宠爱四皇子李泰。李承乾选择先下手为强,造反谋逆。可惜谋反失败,李世民不忍心杀子,只好将李承乾流放。可是脱离皇室的李承乾,最后还是死于非命。年26岁。

次子李宽,被过继,而后早逝。

最被人惋惜的三皇子李恪,他是李世民子嗣中才华最盛之人,可惜生母是隋朝遗珠,这样敏感的身份,这样的才华横溢,让长孙无忌害怕,即使李恪远离朝堂,长孙无忌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逼得李恪上吊自尽。年34岁。

四皇子李泰,和李承乾一母同胞,是长孙皇后的第二子。常年被李世民喜爱,甚至太子被废后,李泰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李世民害怕李泰继位,对所有的兄弟下杀手,所以没有选择李泰继位。而李泰虽然一直远离长安,却被自己父亲亲和弟弟厚待,却也只活了32岁。

五皇子李佑,不想做皇子,一心想要做皇帝,最后选择谋反,谋反失败被流放,被幽禁而死。

六皇子李愔,和李恪是一母同胞。自当官之后,经常无故殴打官员,多次被惩罚贬官,因为被哥哥莫须有的罪名连累,被废庶人流放。死于流放之地。

七皇子李诨,自弟弟李治登基为唐高宗,被人诬陷谋反,被逼自杀。

八皇子李贞,是难得的贤王。本可以安泰一生。可是自李治死后。武则天登基为帝,举兵反对武则天,可惜失败,最后服毒自杀。一代贤王,年62岁。

十皇子李慎,他的死很无辜,因为兄长李贞谋反武则天失败,被武则天迁怒,即使无辜,也被武则天顺手杀害,年61岁。

十一皇子李嚣,刚被封王,就早逝。

十二皇子李简,也是刚刚被封王,就早逝。

十四皇子李明,被封为曹王之后,选择谋反,谋反失败被杀害。

而仅剩余的两位皇子,一位是九皇子李治,是李世民选择的守成皇帝。只有仁慈的李治登基,才能善待兄弟。可惜依旧有兄弟死在李治,或者李治妻子武则天的手中。

李世民一直都是偏心的,偏心长孙皇后的三个孩子,无论李恪多么的优秀,他依旧把皇位留给自己心爱女子的子嗣。

可惜李治身体不好,不再重用世家,反而支持寒门学子。而他一手培养出一代女皇武则天,自己死于65岁。

最后一位十三皇子李福,福字有福。是李世民子嗣中唯一善终的人。因为李福的无能,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武则天,从来都没有为难过他。甚至在武则天后期诛杀李氏皇族的时候,也都放过了李福。虽然善终,可惜经历了太多血脉亲人的离世,李福只活了36岁。

李世民名留千秋,却以篡位谋反开始。所以后人有样学样,多数子嗣,也死于谋反篡位。

这可能是李世民英明一生的最大悲哀。这一生子嗣缘薄,都为皇位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没有杀掉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怎么跟李渊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于李世民来说,打败并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是确保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不表明他就能够登上皇位。古代任何人想登上皇位,虽说都是依靠实力。实力越强,获得的胜利越多,离皇位就越近。但是当你想坐稳这个皇位的时候,却不能说

  • 韩信当初能够活到75岁 韩信为何活到35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做了哪五件事让他折寿四十年,韩信为什么活不过40岁,韩信怎么才能活下

    还不知道:韩信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本能活到75岁,为何只活了35岁?帮助刘邦打下汉朝的三位功臣,其中在军事方面,对刘邦帮助最大的就是韩信。韩信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也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在一次刘邦宴请

  • 刘虞是什么出身?他不想称帝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虞是谁,刘虞被谁杀,虞姬为什么自刎

    东汉末年,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当时的州郡长官拥兵自立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年代,乱世纷争军阀混战,人人都想着抢地盘、当皇帝,这样的世界是不适合好人生存的。但幽州刺史刘虞是一个另类,刘虞不想当皇帝,做官的时候爱民如子,他甚至不会打仗

  • 三国时期蜀汉为何会出现蜀中无大将的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地图,我们为什么喜欢蜀汉,蜀汉为什么会灭亡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驾崩,丞相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先后薨逝,当年“隆中对”提出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季汉灭亡,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这种捉襟见肘的无奈,在诸葛亮屡次伐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蜀中

  • 三国时期孙权向曹丕称臣时,东吴大臣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投降曹丕,吴国投降的时候还是孙权吗,孙权向曹魏称臣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权作为三国时的一方雄主,文治武功也很有建树,曹操曾称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袭杀关羽之后,刘备大怒,率兵伐吴,孙权害怕,向曹丕称臣。孙权此举,虽然很无奈,是一时策略,但是,向别人称臣,依然是一种侮辱,

  • 项羽当初过江回到江东的话 项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如果过了乌江会怎么样,假如项羽过江东论文,假如项羽过江东作文

    还不知道:项羽过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自刎乌江,项羽如果选择回到江东,结果会怎样呢?霸王别姬,项羽自刎乌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故事。项羽一生刚毅坚强,结局却悲壮豪气,最后自刎乌江。很多人觉着项羽若回到江东,可能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项羽在下属的保卫下,一路逃

  • 夏侯婴原本只是一个车夫 夏侯婴又是怎么连救刘邦父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逃亡为何两次丢下孩子,卢绾为何反叛刘邦,刘邦为何杀死开国功臣夏侯婴

    夏侯婴只是一名车夫,为何能连救刘邦父子,后裔更有枭雄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在蜀汉地位不高,性质比较像刘备的亲卫队队长。蜀汉相争,刘邦亲卫队队长的角色是夏侯婴,楚汉相争这段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不过乱世总是英雄辈出,今天就谈谈刘邦的子龙夏侯

  • 吕雉联合萧何除掉韩信和三族后 韩信的儿子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喜欢吕后,萧何与韩信的关系,韩信萧何张良的结局

    对韩信后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灭韩信三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古代打仗没有现代这样的热武器,也没有大范围杀伤性武器。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盾牌;远距离的便是弓箭、弩箭;战车的话便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马车;为了组建一支具有机动性的部队,因此便有了骑兵。古

  • 福康安能够封为清朝异姓王 他和乾隆仅仅是亲戚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为何不待见怡亲王,乾隆为什么崇拜康熙,福康安身世

    还不知道:福康安异姓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福康安和乾隆皇帝是什么关系,为何能够被封为异姓王爷?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有两个人始终是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和珅和福康安。和珅是乾隆皇帝的重臣,在很多问题上,乾隆皇帝都离不开和珅。至于福康安就非常奇怪了,福康安是乾隆皇

  •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世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孙策是一个怎样的人,孙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孙策的儿子孙绍后来怎么样

    孙策,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小霸王”孙策评语,其中对孙策的褒奖之词可谓非常高了。记得